超赞景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340页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340

全国景点导航
5A景区(303个)
4A景区(3896个)
3A景区(3765个)
世界文化遗产(199个)
红色景区(4320个)
爱国教育(2879个)
国防教育(246个)
科普教育(519个)
森林公园(517个)
风景名胜区(255个)
自然保护区(300个)
水利风景(841个)
湿地公园(828个)
地质公园(161个)
文物保护

麻油墩汉墓位于邗江区西湖镇经圩村蒋巷组。西汉早期墓葬俗称“麻油墩”。封土堆呈不规则圆锥状,系人工夯筑而成,底边直径35米,高度6米,占地面积961.63平方米。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文物保护

金鼓墩汉墓位于邗江区西湖镇金槐村金槐小区北侧,西北绕城公路南侧。西北绕城公路南侧,西汉早期墓葬,封土堆呈不规则圆锥状,系人工夯筑而成,底边直径60米,高约8米,占地面积2826平方米。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文物保护

帽儿墩汉墓位于邗江区平山乡朱塘村,扬子江北路与朱塘路交汇处东北角。汉代墓葬,封土底部呈“方中”状,南北70多米、东西60多米,占地面积4534.2平方米,在其上为圆锥形封土墩,高度10.5米,系人工夯筑而成。2010年6月1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五批…详情 ▷

文物保护

湾头镇壁虎石雕明万历年间,扬州连续多年在夏季霪雨连绵,昼夜不止,江湖泛涨,灾情严重。为祈祷江湖安澜,人们置一对石雕壁虎于湾头古街北端河边,形成淮扬“九牛二虎一只鸡”镇水之宝物。现两只壁虎石雕仅存一只,青石质,底座残长1米、宽0.55米,因年代久远,头部、右爪及尾部…详情 ▷

文物保护

风箱巷官井井栏为青石构造,腰鼓形,轻微风化,口部微残,上口内径35,外径56厘米,腹径64厘米,高37厘米。南北两侧有锁洞,面西腹部刻有“民国二十年风箱巷官井”。井壁为青砖叠砌,井深约5米左右。井南墙壁上嵌乾隆年间石碑刻两块,惜字迹模糊,风化较严重。该井保存至今,…详情 ▷

文物保护

四桥烟雨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为奉宸苑卿黄履暹别墅。乾隆六次南巡,曾四次幸临此处,乾隆二十七年(1762),登楼南望春波桥,北眺长春桥,西览玉板桥、莲花桥,即以“四桥烟雨”赐名,御书趣园。光绪三年(1877),曾于此重建三贤祠,礼祀欧阳修、苏东坡、王士禛。1960…详情 ▷

文物保护

邵伯镇粮库建于20世纪50年代。坐西朝东,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粮库共三幢,砖木结构,系根据苏联图纸建造,每幢粮库内有木柱20根,人字形木梁架4套,木柱横梁之间皆用铁铆钉,有24个通风窗。另有粮墩4个,呈圆柱形,拱形砖顶,每个粮墩设有通风…详情 ▷

文物保护

大桥镇宝源钱庄民国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杨氏创立,经营汇兑和存放业务,解放前夕关闭。建筑共有七进,均面阔三间,小瓦屋面。第二进为二层砖木楼,第三进进深七檩,前有卷棚,卷棚上有刻花。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对研究扬州地区民国时期商业建筑具有重要价值。…详情 ▷

文物保护

安墩巷俞氏店铺建于民国时期,前后两进,上下两层串楼,坐西朝东临街而建,建筑面积537.46平方米。东进面阔四间,楼下为店面,楼上为住宅;西进面阔四间,南两间小瓦屋面,两侧建有防火墙,天井上有木结构顶蓬,北侧为二层披廊,下设腰门通北两间天井。北两间小瓦屋面,硬山顶,…详情 ▷

文物保护

同松参号药店旧址建筑原有前后五进,分前店堂、后作坊,现存建筑坐北朝南、上下两层楼房前后两进,建筑面积446平方米。南进面阔三间,一层墙体青砖勾缝、二层为三斗一卧空心墙,小瓦屋面,歇山顶。北进面阔三间,小瓦屋面,歇山顶,建筑装修与南进相似,天花地板均存。建筑整体保存…详情 ▷

文物保护

浦头镇张氏住宅民国民居,共有两处建筑,为张氏兄弟所建,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32号坐北朝南,前后五进,第一进面阔五间,青砖小瓦,西边三间进深七檩,东两间为门房和轿厅。第二进为厅房面阔三间,进深五檩,东为过道。第三进到第五进均为青砖小瓦,面阔三间,进深七檩,东为过…详情 ▷

文物保护

大樊家巷倪氏住宅民国民居,坐北朝南,以火巷为界,分东西两组,建筑面积321.02平方米。大门北向,八字形磨砖门楼。东组建筑前后两进,前为厨房及书房,后为三间两厢住宅。西组建筑前后两进,第一进面阔三间,第二进三间两厢。房屋西侧巷内有六角水井一口。房屋整体保存较好,明…详情 ▷

文物保护

瓜洲孙氏住宅民国时期民居。房屋坐西朝东,共有两组,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街西一组分南北两轴,中夹火巷。北轴线前后两进,明三暗四布局。南轴线前后三进,均面阔三间。街东一组为面阔三间,进深五檩住宅一处。房屋架构布局完整,内廊及门窗槅扇保存完好。整个建筑群体量较大,…详情 ▷

文物保护

湾头镇陈氏住宅坐北朝南,对合二进,上下两层串楼,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02平方米。两进墙体均为条砖勾缝,小瓦屋面,硬山顶,槅扇、槛窗、木雕栏杆、磨砖裙边等均存,整座建筑结构完好。民国时期江都县县长张济传岳父陈玉龙所建,解放后曾作为湾头镇政府办公楼,现为大洋造船厂职工…详情 ▷

文物保护

水碧泉古井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青石井栏,直筒六角形,高42厘米,口径61厘米,三面刻隶体“水碧泉”三个大字,其余三面刻有行楷题跋,交待置井、命名缘由,末段有“嘉庆辛未石潭老人识”。井身直径65厘米,深5.9米,用青砖平砌,保存完好。…详情 ▷

文物保护

引市街1021号古井清代,井栏为青石质,鼓形,体形较大,上口内径53厘米、外径78厘米,腹径为90厘米,高53厘米,内壁有绳槽。外腹壁雕刻麒麟、海龙王、游禽等图案四组,口沿及锦袱披巾式纹带上雕刻如意纹、缠枝花纹及辅助纹饰。井壁为青砖圈砌,井深5.8米。水质清澈,至…详情 ▷

文物保护

牛背井清代,井栏青石质,腰鼓形,高38厘米,内口径43厘米,外口径60厘米,腹径(外)70厘米,上雕孤形线纹,有锁洞,口部绳槽较多。井壁为青砖圈砌,井深约5米,井台为水泥地,占地面积6.2平方米。保存较好,为周边居民生活用井。…详情 ▷

文物保护

洒金桥单孔砖石拱桥,东西走向,横跨于汶河(唐代官河)之上,东西长21.2米,宽13米,矢高5.2米,桥净跨7.3米,建筑面积275.6平方米。桥底座基础为青石质,在近外侧有石槽,最初可能有水关设置,重修后废弃水关,成为进出城门瓮城的桥梁通道。从拱券上的铭文砖“咸丰…详情 ▷

文物保护

藕香桥石拱桥,长29.1米,宽4.8米,矢高4.8米,建筑面积139.68平方米。原名法海桥,明嘉靖四年(1525),扬州卫指挥火晟重建。清乾隆以前为画舫到达平山堂的必经之地。1963年,桥石栏杆改为水泥预制,上饰莲花图案,重修石级,湖道遍植荷花,改名“藕香桥”。…详情 ▷

文物保护

大王庙俗称邗沟财神庙,原在便益门北官河旁。相传殿前石炉无顶,以香投之,即成灰烬;炉下一水窍,天雨积水不竭,有沙涨起,色如银,每岁春初,香火不绝,谓之财神胜会。正月初五烧香,爆竹声喧,箫鼓竟夜。庙中两联:“一殿两王天下少,庙门正北世间无”。2007年在古邗沟与古运河…详情 ▷

文物保护

普照寺大殿俗称太阳宫,原系道观,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初年道士道清重建,光绪帝赐普照禅寺匾额和青紫龙杖。原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及配房数十间。今仅存大雄宝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前带副阶,硬山顶,整体保存较完好。…详情 ▷

文物保护

小流芳巷徽州会馆清代,坐北朝南,现存门房、二道仪门及大厅筑,建筑面积293.9平方米。第一进门房面阔三间、进深七檩,门房前原有高大门楼,上嵌“徽国文公祠”石额,已改。第二进为仪门门房,仪门为砖刻门楼,匾墙上开光如意纹内,雕刻福、禄、寿三星图案,其下有春、夏、秋、冬…详情 ▷

文物保护

广陵路钱业会馆清代,现存东、中、西三路建筑,建筑面积926.5平方米。中路建筑存西向磨砖仪门及厅房、住宅各一进,厅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梁柱硕大,前有卷棚;东路建筑前后两进,为明三暗四格局,均面阔四间、进深七檩;西路建筑前后三进,由南向北第一进为三间两厢…详情 ▷

文物保护

南河下黄氏盐商住宅清代盐商住宅,原有中、东、西三处大门,现存西大门、中仪门及二层住宅楼两幢、东住宅前后三进,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056.97平方米。西大门临街,残存;中路仪门磨砖门楼;仪门后为二层木构小楼前后两进,均面阔三间、进深七檩。东住宅前后三进,第一进面阔三…详情 ▷

文物保护

木香巷37号民居清代民居,坐北朝南,分东、西两路建筑,建筑面积442.68平方米。东路建筑前后两进,第一进面阔四间、进深五檩,院大门开在偏西一间,磨砖门罩;第二进为明三暗四格局,面阔四间、进深七檩。屋后院落内有柴房两间,西向厨房三间。西路建筑前后三进,第一进面阔三…详情 ▷

文物保护

钞关西后街10号民居清代民居,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均为硬山顶,建有三阶马头墙,建筑面积490平方米。第一进门房面阔四间,进深五檩,八字磨砖大门,迎门有福祠一座;第二进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前有廊带卷棚,天井两侧厢房;第三进面阔六间,进深七檩,前有廊带卷棚,中为天井,…详情 ▷

文物保护

巴总门15号民居清代民居。前四进坐西朝东,最后一组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94.6平方米。大门朝北,临巴总门巷。第一进仪门门厅,面阔五间、进深五檩,仪门为磨砖门楼;第二进大厅为明三暗五格局,进深七檩;第三进面阔五间、进深五檩;第四进也为明三暗五格局。最后一组前后两…详情 ▷

文物保护

埂子街172号梁氏住宅清代民居。建筑规模较大,坐东朝西,分南、中、北三路建筑,建筑面积1145.2平方米。南路前后七进,依次为门房、仪门、厅房及住宅四进,均面阔三间。仪门为砖刻门楼,厅房前置卷棚。中路前后四进,第一进三间,第二进花厅仅存柱础及铺地砖,第三、四两进均…详情 ▷

文物保护

甘泉路17号李氏住宅清代民居。房屋规模较大,座南朝北,分东西两路,建筑面积1146.18平方米。东路前后四进,第一、二两进为二屋楼房,面阔五间,天井两侧厢楼;第三、四两进均面阔五间,其后有面阔三间附房一座、六角古井一口。西路前后三进。第一、第二进为对合形式的四合院…详情 ▷

文物保护

弥陀巷吴氏住宅清代民居,坐北朝南,分三条轴线,建筑面积550平方米。东轴为客座与厨房,已改建。中轴为书房与客厅,客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檩,部分槅扇保存。西轴为住宅前后两进,皆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前有天井,两侧厢房。为清光绪年间“扬州三狂士”之一吴恩棠住宅。…详情 ▷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共36108个/1204页,当前第【3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