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342
卞宝第故居位于广陵路219号,清湖广、闽浙总督卞宝第宅第。卞宝第,字颂臣,号娱园,仪征籍,世居扬州,清咸丰辛亥(1851)兵兴,曾先后任刑部主事,郎中、御史、府尹、直至闽、浙巡远、湖广、闽浙总督等职。住宅原范围,北面抵广陵路,南面通过丁家湾86号。现占地面积300…详情 ▷
魏源旧居位于新仓巷37号,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良图,晚年自取法号承贯,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长期寓居扬州,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曾任兴化知县、高邮知州。道光十五年(1835)购置房屋改建…详情 ▷
旌德会馆现为市级文保单位。位于弥陀巷17号,为清代安徽旌德盐业客商创办。扬州城区内原属于旌德会馆产业的老房子颇多。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城区内彩衣街90号、92号、94号、75号;弥陀巷1号、3号、5号、7号;国庆路360号,原史可法路123号、339号;原埂子街15…详情 ▷
紫竹观音庵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槐树脚小井巷5号。系晚清陈氏所筑之家庵,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占地约1260平方米。第一进面阔七间,第二、三进面阔均为五间,东西两侧配有廊房。后院东侧和北侧各有住房三间。第三进大殿进深七檩,前廊为海棠纹卷棚,整个建筑,保存完好…详情 ▷
愿生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埂子街146号。民国初,为超度扬州八大盐商之一肖裕丰而建。解放初“唯生阁”被拆,寺内佛像亦通过佛协迁往江西之聚山。现存山门、大殿、藏经楼、后殿、两厢廊房以及明代楠木厅。…详情 ▷
赵氏住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正谊巷17号。原系银钱业商人住宅。仪门砖雕精致,上部四角雕有莲花,中嵌白矾石雕福、禄、寿三星,中部雕渔、樵、耕、读,下部雕有周文王访贤人物故事,檐下两角有狮子一对。现门楼基本完好,砖雕部分为石灰覆盖。…详情 ▷
杨氏小筑现为市级文保单位,位于风箱巷22号。原系民国地方杨姓绅士宅园,为扬州造园名家余继之所筑。园内以花墙分隔空间,北院有南向书斋二间;南院东叠假山,下凿水池,西南隅筑半亭,向北有短廊与书斋相接。园西现存建筑三进,园后有厅房二进。现用作居民住宅,长期缺乏维修和保养…详情 ▷
邱氏园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广陵路292号。民国初年染料商邱天一建。现存大厅、二厅及住宅楼计四进。坐北朝南,占地2000平方米,大厅硬山顶,前带卷棚,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原西部花园毁于1966年。位于广陵路至南河下盐商住宅群历史文化街区北侧,应加以控制保护…详情 ▷
凫庄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凫庄位于维扬区瘦西湖街道园林社区瘦西湖公园内法海寺北、五亭桥东南。建于民国十年(1921),原是乡绅陈臣朔的别墅。因建在汀屿之上,似野鸭浮水,故名。凫庄占地面积为1003.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82.08平方米。整个建筑环湖而置,东为水榭,…详情 ▷
王少堂故居及墓(墓系新增)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湾子街三多巷10号。王少堂(18891968),扬州人,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演说的“武十回”和“宋大回”,已整理成《武松》、《宋江》二书出版。故居系清代传统民居…详情 ▷
朱良钧烈士故居及墓(故居新增)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黄金坝西北。朱良钧(19101926年),1926年北平“三8226一八”惨案殉难烈士。原籍扬州,自幼随父去北平就读。1926年在天安门前参加反帝,与刘和珍等烈士同时牺牲。1928年棺柩运回扬州安葬于此。…详情 ▷
王柏龄故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淮海路44号。原国民党执行委员王柏龄所建,占地面积2340平方米,为中西合壁的花园洋房。大门偏东南向(从院西开侧门进出),门廊有木雕。楼在院中,坐北朝南,为二层钢筋混凝土砖木混合结构,坡屋顶。一、二层中间均为宽敞的客厅,下层…详情 ▷
扬州烈士墓园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蜀冈万松岭。始建于1954年,1997年向北扩建。现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山麓建有石牌坊一座,拾级而上,冈上正中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园内建有烈士碑林、烈士墓、烈士纪念馆等纪念性建筑物。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详情 ▷
四眼井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大实惠巷23号。又称“胭脂井”。井所在地常府巷为明初名将常遇春(13301369)赐第。四眼井,传内常府厨房用井。井上覆盖四块外方内圆井口石,上置四石栏。今井栏已不存,余皆完好,为居民用井。…详情 ▷
宋井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文昌中路。建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所在地原为宋大城内东南隅。该地原为莲花桥,后为莲桥东巷。传住宅为莲花庵故址,井为庵中物。青石井栏,上刻有“皇宋嘉熙肆年庚子至节寿昌沙门基”字样。1987年开拓琼花路建设莲花街坊时,井原址保…详情 ▷
望春楼之西为“小李将军画本轩”,两层之间有水池曲桥相连。小李将军指的是谁呢据记载,唐高宗时,宗室画家李思训,受封为右武卫将军,人称大李将军,他儿子李昭道曾任扬州大都督府参军,人称小李将军。“小李将军画本轩”是按李昭道的画意设计的,由于“大李小李”共创了唐代“金碧山…详情 ▷
扬州教案旧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皮市街147149号。旧址为基督教堂,1868年(同治七年)英国传教士戴德生所办,为扬州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此前,有法国传教士于1867年冬在扬设育婴堂,仅半年多即虐死婴儿四十多名,激起民愤。1868年夏,扬州人民张贴揭贴…详情 ▷
木兰院石塔、楠木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文昌中路绿岛内。始建于唐开成三年(838年)。原在西门外古木兰院内,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移建于此,清乾隆再修时增建石栏。1964年大修。塔为仿楼阁式,五层六面,通高10.09米,须弥座各面雕有鹿、马、牛…详情 ▷
长生寺阁位于跃进桥东北角的古运河岸边。长生寺本名长生禅林,清嘉庆十六年(1811)僧大茎募建,并改为寺。咸丰三年(1853)兵火后,全寺被毁,余房仅供僧人栖息。光绪三十四年(1908),僧竺仙以画代募,建殿楼五楹,后移锡他去。其徒性莲、普霞继之,岁有营造,规模渐复…详情 ▷
永宁宫古戏台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永宁巷23号。系福缘寺下院。大门南向,现存戏台、大殿及寺房数间,占地面积650平方米。戏台北向,单檐歇山顶,高二层7米,面阔三间,进深七檩,较残破。为老城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古戏台。…详情 ▷
龙衣庵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南门外新河湾。旧本草庵,相传因清康熙帝遇雨于此晾衣而得名。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修。咸丰圮,后重建。现存建筑前后二进,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后进殿房硬山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两侧为廊房。北有古银杏两株。为…详情 ▷
铁佛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城北乡卜杨村佘田组。相传本为五代杨行密故居。杨行密(852905),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五代时吴国的建立者。后舍宅为寺,宋建隆间(960963)寺铸铁佛,更今名。清咸丰三年毁,同治间重修未复旧观。现仅存后殿三间,东部僧房五…详情 ▷
万寿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万寿街26号。传始建于宋,明景泰七年(1456年)重建,清嘉庆二年(1797年)改名万寿寺。咸丰毁于兵火,后重修。现存大殿、藏经楼、戒台、两厢廊房等建筑。占地约385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20平方米。大殿歇山重檐,进深九檩,梁…详情 ▷
扬州市规划展示馆地处扬州市曲江公园东北侧,位于建设大厦裙楼的第四层和一、三层的局部,展陈面积约4300平方米,是2012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文博城建设项目。展馆于2010年5月2日开工建设,2013年1月1日正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展馆在展板、模型等传统展示方式…详情 ▷
祗陀林位于市区引市街84号,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又名祗陀精舍,原为民国初年军阀徐宝山家园。徐宝山被刺后,其二夫人孙阆仙皈依佛门,舍宅为庵,改名祗陀林。庵门朝南,黄墙朱门,嵌“祗陀林”石额。进门天井中置宝鼎一尊。天井之北即大雄宝殿,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七檩8.4…详情 ▷
旌忠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仁丰里。寺址相传为梁昭明太子文选楼故址。寺始建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元代至元年间建大殿,明、清均有增修。光绪二十六年建厅五楹,三十年修建山门,民国年间将文选楼升高重建。大殿为楠木梁架,文选楼上藏有大藏经五千余卷,1…详情 ▷
文公祠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广陵路119号。祀清代大学士文煜,光绪十六年(1890年)建成,大门朝东,有门堂。建筑南向,有享堂、过亭、祠堂及偏房等。占地约1360平方米。祠堂硬山造,面阔三间,进深七檩,脊檩高8米,梁架有雕饰,斗拱完好。明间前有廊接过亭,亭…详情 ▷
董子祠位于扬州明清古城北柳巷小学内,是扬州人为纪念汉代大儒董仲舒而建的祠堂。董子祠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清光绪七年重修。现存大殿是我市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为典型明代风格,进深九檩,前有卷棚,楠木柁梁,体量宏大,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董子祠现为市级文保单位。因年久失修和…详情 ▷
城隍庙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堡城中心小学。庙址为唐衙城所在。现存大殿系清光绪间(18751908年)重建,坐北朝南,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九檩。装修已改,1985年维修。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文物景点。…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