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338
走马岭汉代遗址位于六合区雄州街道李岗村,时代为汉。走马岭遗址汉代文化层连续分布面积逾20万平方米,主体区域成南北走向,汉代文化层堆积厚一2米。遗址主体区域以北地区,勘探出6座砖室墓。走马岭汉代遗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湖神庙遗址位于玄武区玄武湖公园梁洲,时代为明代。湖神庙遗址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公园梁洲(莲萼洲)西部,其前身传为明洪武时为纪念一毛姓老人而建的神祠(俗称“毛老人庙”),原庙毁于清咸丰至同治时期的太平天国战火。同治十年至十一年(18711872年)由时任…详情 ▷
钟山定林寺遗址位于玄武区钟山风景区,时代为六朝。钟山定林寺按其所处地势分,可称上定林寺和下定林寺,上定林寺因有著名文学家刘勰在此写就中国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而名闻天下。南朝时期的齐、梁时代,著名文学家刘勰在当时的首都建康(今南京)东郊的钟山定林寺生活了2…详情 ▷
神山头古文化遗址位于江宁区江宁镇陆郎,时代为新石器。江宁陆郎神山头古文化遗址位于陆郎集镇南(乡政府门前)。遗址长110米,宽55米,高出地面8米。现四周用石块砌成高4米护坡,西北临大街建有门楼,初具规模。1951年春,南京博物院考古工作队于县境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详情 ▷
江宁织造府西花园遗址位于玄武区太平北路19号,时代为清。江宁织造府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頫、曹颙)三代袭官居住地。曹雪芹(约1715约1763)在此出生。织造府始建在清初江宁府上元县地界(即今大行宫一带),康熙南巡时,以织造…详情 ▷
牛首山、韩府山抗金故垒位于雨花台区铁心桥、江宁区秣陵街道祖堂东善桥林场牛首山,时代为南宋。牛首山,坐落在南京城南约15公里处起伏的丘陵之间。因山势陡峭,形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韩府山,地处牛首山以北,绵延数里,北起秦淮河边,南与牛首山相连,是南郊的一道天然屏…详情 ▷
南唐宫城及护龙河遗址位于秦淮区张府园、洪武路,时代为南唐。南唐宫城及护龙河遗址在南京张府园南侧、建邺路之北,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南唐宫城东南至升平桥,南至今内桥,西南至今羊市桥,北至今洪武路北虹桥。宫城成方形,周长月2.7公里,高约7.9米,下阔约4.74米。当年…详情 ▷
昝庙古文化遗址位于江宁区禄口街道昝庙,时代为新石器。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的湖熟镇内有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岗等10多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即“湖熟文化”遗址的中心区域。“湖熟文化”遗址的分布极广,约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围山脉绵亘,当中为…详情 ▷
橙子墩古文化遗址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岔路口,时代为新石器。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的湖熟镇内有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岗等10多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即“湖熟文化”遗址的中心区域。“湖熟文化”遗址的分布极广,约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围山脉绵亘,当…详情 ▷
前岗古文化遗址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耀华社区,时代为新石器。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的湖熟镇内有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岗等10多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即“湖熟文化”遗址的中心区域。“湖熟文化”遗址的分布极广,约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围山脉绵亘,当…详情 ▷
老鼠墩古文化遗址位于江宁区湖熟镇曹家边,时代为新石器。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的湖熟镇内有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岗等10多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即“湖熟文化”遗址的中心区域。“湖熟文化”遗址的分布极广,约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围山脉绵亘,当中…详情 ▷
神墩古文化遗址位于江宁区秣陵中学内,时代为新石器。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的湖熟镇内有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岗等10多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即“湖熟文化”遗址的中心区域。“湖熟文化”遗址的分布极广,约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围山脉绵亘,当中为秦…详情 ▷
六合县竹镇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市府街19号。现被辟为“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为南京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情 ▷
周处读书台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江宁路西侧,俗称周处台。该处为一略高出四周平地的高阜,形似土台,为周处当年刻苦读书的地方。实际上,这里原是周处担任吴国东观左丞时的堂宅,名为“子隐堂”。唐宋及以前的有关史书,均无“读书台”之说。到了明代,可能因为金陵文人顾起元在《客座赘语…详情 ▷
光宅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老虎头44号,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七年(508年),原为梁武帝萧衍的故宅。萧衍当皇帝后,舍为寺庙,当时庙宇宏伟。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一游方和尚在废墟掘得一尊石观音像,以石观音寺为名重建。现存正殿一座,后堂一座。萧衍…详情 ▷
诸氏盐商住宅位于市区国庆北路342346号,年代为清末民初。诸姓盐商住宅位于扬州市广陵区国庆路342346号(北段东侧巷内)。为清初扬州盐商诸青山、诸坤山兄弟住宅,坐北朝南,占地1亩余。大厅内竹雕罩格颇为精美。2008年1月8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扬州市第四批…详情 ▷
大陆旅社位于新胜街26号,与“绿扬旅社”隔街相邻,为扬州民国时期著名的旅社之一。该建筑为中西合璧式楼房。进门厅,内为透空式中庭。三层砖木串楼,结构完好。楼后北侧有一小院。…详情 ▷
震旦中学礼堂民国9年(1920),由法国耶稣会士山宗机在扬州创设,开始称为圣约翰伯尔各满公学,后称“扬州震旦大学预科”。民国20年改称“私立震旦大学附属扬州震旦中学”,由江苏省教育厅核准立案,开办时仅有高中部。民国21年后,增设初中部。民国24年又采取男女分校制,…详情 ▷
公园桥位于公园巷西首,东西向横跨于小秦淮河上。桥始建于民国七年,1947年修缮栏杆,1964年、2002年又分别进行修缮。现桥为砖拱结构,石砌桥基,砖券拱顶,桥面呈八字型,长7.8米、宽4.1米。…详情 ▷
王氏住宅位于大羊肉巷4号,为清名扬州清曲名家王万清住宅,王万清11岁随父王弼成习昆曲,3年后改学扬州清曲,在艺术实践中,融汇众家之长,形成王派风格。晚年悉心总结近代清曲名家及自己的演唱经验,著有《扬州清曲唱念艺术经验》和《扬州语音》两文,刊于《扬州戏曲》。该住宅座…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