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585页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585

全国景点导航
5A景区(303个)
4A景区(3896个)
3A景区(3765个)
世界文化遗产(199个)
红色景区(4320个)
爱国教育(2879个)
国防教育(246个)
科普教育(519个)
森林公园(517个)
风景名胜区(255个)
自然保护区(300个)
水利风景(841个)
湿地公园(828个)
地质公园(161个)
文物保护

唐贞元五年(西元789年),莆田人正干从六祖慧能处学禅得法回闽,师父临别赠语“遇苦即止”。正干路经黄檗山,见山川灵秀,因悟“黄檗味苦”,便开山结茅,募缘建寺,名“般若堂”。贞元八年(西元792年),又于堂之东向增辟院落,禅寺粗具规模,朝廷赐名为“建福禅寺”,俗称“…详情 ▷

文物保护

紫云宝塔俗称鲤尾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石竹街道东张水库(石竹湖)畔鲤尾山上。始建于明代,楼阁式石塔,花岗石构筑,七层八角,高26米。塔廊宽0.65米,现已损毁严重。塔座呈工字形,雕有鲤鱼、麒麟、荷花等图案。一层塔门原有两尊石雕武士守卫左右,现已被毁。塔内每层转…详情 ▷

文物保护

逐应场银矿遗址位于政和县岭腰乡锦屏村,时代为宋代。逐应场银矿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文物保护

杨源英节庙位于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东,时代为清代。杨源英节庙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文物保护

介绍:苏夫人姑庙位于紫帽山北麓,原属泉州府晋江县三十三都常春乡,奉祀泉南民间女神苏六娘。据《泉州府志》记载,在明成化,万历年间对山苏六娘神灵显赫,平战乱、靖倭氛,先后为护国卫生、衍圣崇福夫人,官府于其墓前依制兴建夫人庙迄今五百二十五年。该庙清初遭兵焚,后里人复重建…详情 ▷

文物保护

营花寨位于洛阳市吉利区冶戌村南端,据史料记载为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安)在此为官时所建,现存方形灰砖门墙一座,古柏一棵,于2007年11月被市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吉利区冶戌村南端的河岸边,营花寨遗址静立在高约7米的寨堤上,占地2500平方米,史载“其势独高,…详情 ▷

文物保护

霍韬墓位于增城市永和镇九如乡后龙山(又称南香山),土名“猪胆挂肝”。墓南向。坟面用山石外包灰沙三合土板筑。依山而建,由上而下共分五级,逐级降低,分级扩展。最上为坟头,由3米的板筑墙绕成圆筒形,深7.4米、宽6.4米。正中靠后有一座3米高的碑塔,用红色砂岩石砌成,八…详情 ▷

文物保护

崔与之墓位于增城市朱村镇凤岗乡官庄村华山。原墓为圈椅形三合土板筑的大墓,面积500平方米。文革期间被毁,墓碑、石狮、石兽、华表等被砸或移走。现在的坟面是1991年重建的。坟面为长方形,分三级,逐级递升0.4米,每级宽16.2米,深度不同,总长22.3米。最上一级为…详情 ▷

文物保护

雁塔是增城市现存的唯一古塔,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万历二年(1574年),位于荔城镇南面(现在的增滩公路左侧)2公里处的豸山上,紧靠碧波荡漾的增江。雁塔构造雄伟壮观,设计周密精巧,全用红石砌成,外观七层,内分十三层。高达32米,人们可以从底层直上塔顶。塔…详情 ▷

文物保护

何仙姑家庙是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小楼墟何仙姑旅游景区内。始建于唐朝,历经沧桑战乱,屡经修建。明代作大规模修缮,清朝清咸丰八年(1858年)重修。家庙砖石台梁式结构,第一、三进13架出前廊为封火山墙第二进四柱一间五架拜亭为硬山顶,其正脊和垂…详情 ▷

文物保护

东山苏公祠(亦称永思堂)坐落于苏围村的中央,以正中央的地理位置彰显宗族血脉的权威与荣耀。五百多年前,东坡居士的第十五世孙苏东山,官至五品,走任桂林府推官。仕途兴起,宗脉流旺,明成化十七年苏公拓土兴建了永思堂。东山苏公祠始建于明代,维修于清代,坐北朝南。府第式建筑,…详情 ▷

爱国教育文物保护

柔石故居,位于宁海城西方祠前,系一旧式砖木结构三合院。西厢和西大房、厨房等半个院子为早年柔石父亲先租典、后相继购置的。柔石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27年,柔石和哥哥平西分家,分得西厢楼房三间。西厢北首间原是柔石与夫人吴素瑛在1920年冬完婚时的“洞房”,柔石…详情 ▷

文物保护

南京花山玉泉寺南京花山玉泉寺是高淳县迄今唯一保存下来的古佛寺。花山玉泉寺在南京市高淳县城东南15公里的花山半腰,相传始建于南北朝。因山间长有白牡丹(一说石牡丹)和“峻岭盘旋,飞泉清洌,久旱不涸”而得名。现为高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早在五代时期,白衣居士罗隐一日来…详情 ▷

文物保护

南京长芦寺构造宏伟,规模庞大,有“跑马出山门”之说,是六合最大的古刹,也是南朝时期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古长芦寺目前仅存正殿,现被辟为长芦中学校史陈列室,1983年被市政府定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古长芦寺地处南京市六合区长芦镇,始建于南朝梁武帝萧衍普通年间(520~…详情 ▷

文物保护

高座寺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的雨花台。始建于东晋初年,原名为“甘露寺”。据《金陵梵刹志》记载,东晋初年,西域沙门尸梨密多罗南渡来游建康,为丞相王导所敬重,于是在该寺讲经说法。由于他讲经时坐在高处,被人尊称为“高座道人”,时人于是也以“高座”为寺名。另一说法,高座道人…详情 ▷

文物保护

辛亥之役人马合冢座落在雨花台烈士雕塑东北坡道崖壁上。年月武昌起义,南京九镇新军首先响应,在中华门外袜陵关起义,并进攻南京,后因弹药缺乏,伤亡惨重,不得已退到镇江,联合部分镇江新军为基干,扩大组织江浙联军,再向南京进攻,终于击败了清军,光复南京。后人把这次战役中牺牲…详情 ▷

文物保护

江南第二泉江南第二泉在雨花台东岗,原永宁寺内,因寺而名永宁泉。南宋时,陆游曾登雨花台游永宁寺,见寺中有一泉,色味俱佳,备加赞赏,品其为“二泉”。泉水从数米高的假山石中汩汩流出,汇集成池,池中泉水清澈见底,甘冽可口。相传清明时节,用永宁泉(即“江南第二泉”)水沏茶,…详情 ▷

文物保护

南京龙泉寺南京龙泉寺“龙泉古苑”是经国家发政部批准的永久性塔陵。整座塔陵首期占地五十亩。依山傍水,宽畅阴阳,密林如烟,芳草茂盛,祥鸟香花云集,以其自然诱人的风景而驰名中外,可谓灵山翠薇,天日同光,汇集了无尽的地气和灵气。龙泉寺塔陵地处南京市南郊风景区将军山和韩府山…详情 ▷

文物保护

南京方孝孺墓方孝孺墓是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墓区由牌坊、神道、方孝孺铜胸像、24块碑刻、墓前平台、墓碑、墓丘及墓后照壁组成轴线对称式布局,依山就势,保持原有的环境风貌。墓区全部由青石筑就。环境幽静,树高林密,古柏参天,自成一景。方孝孺生于1357年,卒于140…详情 ▷

文物保护

建瓯光孝寺建瓯光孝寺八闽著名佛寺之一,原名“南山光孝寺”,位于建瓯市城南约1公里处。铁狮山麓,建溪之滨,是福建省一座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环境清幽,景致雅奇,名闻中外的十方大丛林的古刹大寺,是游览、谟拜圣地。光孝寺始建于六朝陈武帝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唐称“隆兴…详情 ▷

文物保护

东关司马第位于长乐区吴航街道东关社区司马巷北侧,司马第为陈省居所,俗称官厅里。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陈省,长乐县古槐人,明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历任浙江金华府推官、山西道御史、后巡按山海关、湖广、大理寺少卿、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后部右侍郎等职。司马第为土木…详情 ▷

文物保护

李参将军故居位于长乐区首占镇黄李村中部,李参,永乐七年(1409年)跟随郑和下西洋,从征有功,授忠武校尉,累迁游击定远将军、总管府中军。故居后座建于元末,系黄李村李、黄二姓开山祖李彰所建,前座与中座为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李参续建。故居土木结构,坐东朝西,占地…详情 ▷

文物保护

西关天后宫位于长乐区吴航街道西关村西关桥东北处,原郑和所建天妃宫位于南山之阳,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移建于此处,清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天后宫为土木结构,坐东向西,占地面积936平方米。由前至后依次为:正门、戏台(已改)、天井、拜亭(两侧钟鼓楼)、大殿。…详情 ▷

文物保护

文石登文道码头位于长乐区潭头镇文石村,登文道码头始建明永乐年间(14031424),明万历、清乾隆、光绪几度重修。登文道是明清时期长乐重要的码头渡口,是长乐学子进京考试的必经之路,也是长乐商客出远洋的始发地。登文道坐北向南,伸入江中,长百余米,每块条石长4米,宽1…详情 ▷

文物保护

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艺术家颜真卿墓位于偃师市山化乡汤泉村的村口,村民称之为“颜鲁公坟”。颜真卿墓北倚邙山,南坐洛水,墓长宽均为16米,墓前有明清石碑各1通。明碑为县令吕纯如撰写的“唐太师颜鲁公真卿墓碑记”。该碑高1.75米,宽0.60米,厚0.15米。清碑高1.…详情 ▷

文物保护森林

金华庵位于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镇古佛洞街上,又名望江楼,建于宋朝,清乾隆四十五年泸州人士张仕官募捐重建。一度改为粮仓使用而禁止外人进入,但是在落实国家保护政策之后现在又重新对外开放。庵建在府河右岸的一处石崖上,依山势建成五殿一楼,由下层至顶层约30余米,靠崖石凿成螺…详情 ▷

文物保护

屈氏大宗祠位于番禺化龙镇莘汀村莘环路1号,是明末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爱国诗人屈大均的祖祠。屈氏大宗祠是典型的砖、木、石混合结构建筑,青砖砌成的墙壁以及祠堂内众多圆木做成的廊柱显得古色古香,地板和墙角都是用巨大的条状石柱砌成的,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依然保存完好。…详情 ▷

文物保护

孔尚书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大龙村大龙路20号。据族谱载,该祠始建于明末清初,清光绪九年(1883)和1995年均有重修。坐北向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0.8米,总进深22.4米,占地面积241.92平方米。两进均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青砖墙,…详情 ▷

文物保护

阙里南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大龙村大龙路18号。据族谱载,该祠始建于明代中叶,曾多次重修,清光绪九年(1883)平基重建,2000年族人集资重修。坐北向南,广三路,深三进,总面阔23米,总进深58米,占地面积1334平方米。中路建筑均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详情 ▷

文物保护

仁让公局在沙湾古镇还有一座200年历史的古建筑,它是目前番禺及周边地区仅存、且保留着本来面目的一间乡公所旧址——“仁让公局”。据《番禺县志》记载,“仁让公局在沙湾乡,嘉庆十四年由何、黎、王、李等姓同建,前署知县张锡蕃题匾曰:型仁讲让。”从此,“型仁讲让”的横匾一直…详情 ▷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共36108个/1204页,当前第【5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