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583页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583

全国景点导航
5A景区(303个)
4A景区(3896个)
3A景区(3765个)
世界文化遗产(199个)
红色景区(4320个)
爱国教育(2879个)
国防教育(246个)
科普教育(519个)
森林公园(517个)
风景名胜区(255个)
自然保护区(300个)
水利风景(841个)
湿地公园(828个)
地质公园(161个)
文物保护

罗墩遗址位于尚湖镇练塘镇罗墩村,系一座高出地面约4米,东西长30米,南北宽20米的土墩。1993年,常熟博物馆与苏州博物馆联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良渚时期墓葬十座,人骨架4具以及玉器为主的随葬品200余件。罗墩遗址对揭示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序列,探讨良渚社会结构乃…详情 ▷

文物保护

钱底巷遗址位于常福街道毛桥村,系一块高出地面约2米的台地,南北长395米,东西宽210米,总面积约80000平方米。1988年910月,由南京大学考古专业与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掘432平方米,共出土了以崧泽文化为主要内涵的各类器物200余件。同时还发现了灰坑…详情 ▷

文物保护

太平军石营遗址位于虞山东岭辛峰亭前至虞山公墓间山坡上。系清同治元年(1862)四月,太平天国常熟守将钱桂仁为防御清军攻城而筑,其用山石垒成城墙形式,依山势设内外数层,称头营、二营等,坚固异常,易守难攻。今遗址尚存总长约近百米数处石垒,石营遗址对研究太平天国运动后期…详情 ▷

文物保护

虞山城垣遗址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为抵抗倭寇侵犯,由时任常熟知县的王鈇筹资率众重建。建成后,城周长约5000余米。高2丈4尺,基宽8尺,并建城门7座。迄清代,城基变化不大并屡有修葺,民国间,亦曾修,但有改建或拆除。建国后,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被陆续拆毁,仅剩…详情 ▷

文物保护

欧阳墩位于常熟市辛庄镇欧阳村,村以墩名,系人工堆筑而成,墩高约4米,直径约10米,墩土及四周散布有唐宋陶瓷片。此墩对研究历史上的墓葬制度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丰富了常熟地区的墓葬文化。于1982年11月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文物保护

古运河琴川琴川运河西起镇海门(水北门),经孝义桥,南达显星桥,基本横穿邑城会琴川七弦之水,东出迎春门(小东门),西注翼京门(南门)水关,为邑城泄水及粮运之通渠。自北往南,河上依次架有水北门桥、盛稼桥、仓桥、通江桥、瞿桥、醋库桥、方塔桥、琴川桥、迎恩桥、湾湾桥、兴贤…详情 ▷

文物保护

虞山石室土墩位于虞山东岭仲雍墓起,西至小石洞止,在全长约10公里的范围内,共发现有200座左右。石室土墩沿山脉走向,以3个或5个成品字形群组分布于山脊顶峰及山坡交叉要道等处,大墩直径约20至15米,高8至5米。小墩直径约8至5米,高3至2米左右,其建筑结构系采用本…详情 ▷

文物保护

言子旧宅位于城区东言子巷13至17号。系清代建筑,坐北面南,存东西二组平房。东组属17号,有四进,头进与第二进为三开间,第三进厅通面阔5间17.5米,通进深9架梁8.8米,厅后天井东侧为言子墨井。第四进在天井围墙之外;西组属15号,仅存第三进后堂。靠东组陪弄内有清…详情 ▷

文物保护

位于虞山东南麓石梅,系1977年新建于古迹的公园。原址有梁昭明太子读书台和焦尾泉、雅集亭、巫公祠及虞山东麓摩崖石刻群等文物胜迹。公园建成于1977年10月,占地1.2公顷。园内古木参天,景点错落有致,具江南园林特色,看山听泉,读书会友,颇富诗情画意。园内现有南朝梁…详情 ▷

文物保护

为桃源涧源头,在维摩寺后之山腰处。有石崖突出七十米多,形如屋宇,长数十米。相传商代太公望避纣隐居于此。石屋内有石刻:“石顽不顽,非屋而屋,天开奇景,人受遐福,伯仲皆隐,巢由饮犊,把酒看云,烹茶燃竹,泉清若斯,慎勿濯足。”颇可玩味,为晚清吴树芬所题。雨后涧水飞坠,此…详情 ▷

文物保护

在城区西北虞山山麓。始建于南宋,初名望湖亭,明代更名辛峰亭。亭为六角重檐两层,造型轻灵秀美。登亭,虞山、尚湖及城区尽在眼中,可充分领略常熟“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独特景观。古诗赞曰:“绝嶂危亭构,言登四瞩开,村畴千拱带,邑水七盘回。”相传有蛟蛰于亭下,亭中“许真君碑”…详情 ▷

文物保护

在虞山宝岩湾大鹏山坡,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墓与父刑部郎中曾之撰之墓为二冢墓穴,曾朴墓位于昭(左)位。地355平方米,封土直径3米,高1.5米,墓道长约10米。冢前竖“东亚病夫曾公孟朴之幕”碑一通,系1980年重立。曾朴(1872—1935年),生于常熟城内官僚地…详情 ▷

文物保护

周章,仲雍曾孙。周武王灭商后,派人寻找泰伯、仲雍的后代。时吴国已传至第五代周章,吴王即正式封周章为吴国国君,列为诸侯。从此吴国列入周朝版图。周章墓在仲雍墓附近。陵墓罗城内有青石碑一通,镌“古吴王周章陵墓”,为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由裔孙周士烈、周祖烈所立。解放…详情 ▷

文物保护

言子故居及墨井位于城区东言子巷13至17号。系清代建筑,坐北面南,存东西二组平房。东组属17号,有四进,头进与第二进为三开间,第三进厅通面阔5间17.5米,通进深9架梁8.8米,厅后天井东侧为言子墨井。第四进在天井围墙之外;西组属15号,仅存第三进后堂。靠东组陪弄…详情 ▷

文物保护

毗陵寺井位于张家港市香山北麓的金港镇长山村。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大将军彭越东征,率大军途经今金港镇长山村,将士干渴难忍,遂掘淤泥为井,这就是毗陵寺井的雏形。到了东汉,江南兴建寺庙,在毗陵寺井处建立了毗陵寺(今香山寺)。后来毗陵寺香火渐旺,主持方丈泓祖率领众僧拓井…详情 ▷

文物保护

萧家桥又名通福桥,位于塘桥镇周巷村境内三丈浦上,东西走向。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相传由里人、辽海道监军萧应宫所建。青石结构,纵联六块,单孔石拱桥,全长21米,跨径8.6米,宽3.1米,高4.6米。东台阶10级,西台阶27级,中间有独轮车行道。晚清曾经维…详情 ▷

文物保护

焦家老宅位于杨舍镇向阳弄57号,由工商界人士焦履瀛、焦载舟兄弟于民国早期建造。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四进,前三进为平房,硬山式砖木结构,最后一进为五间二层砖楼。宅门为金山石条门框,门面上饰有乳丁纹,门框两肩有一对称云雷纹饰,各进厅堂前有天井,地铺侧砖,有纹饰…详情 ▷

文物保护

庞氏嘉荫堂位于塘桥镇跃进街,为庞氏家宅之一,约建于清乾隆末年。整座建筑原有三进占地400平方米左右后因街道改建拆除现存嘉荫堂后厅。厅屋坐北朝南,面阔四间,进深7柱,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平房,总面积约150平方米。门大厅左右两柱旁各有两块石刻,刻有龙凤、花草图案。“嘉荫…详情 ▷

文物保护

杨氏中宅又名杨孝子岱太史第,位于凤凰镇恬庄北街。据阮元《旌表孝行杨君家传》记载,此宅是在清乾隆年间孝子杨岱为母袁宜人八十寿诞所建,“颜其室曰爱日斋,曰北堂,开池凿石,栽莳花木以为娱”。后杨氏子孙多有修建。咸丰二年(1852年),杨岱曾孙杨泗孙高中榜眼,在宅前立4根…详情 ▷

文物保护

徐湾村遗址,在张家港市鹿苑镇南约1.5公里,距长江14公里,距古海堤盐铁塘1.5公里,位于一处台地上,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1975年发现,1985年苏州博物馆和张家港市文化馆进行发掘。发掘面积425平方米,遗址的文化层厚2.5~3米,包含有崧泽文化和早期良渚文化遗…详情 ▷

文物保护

刘过墓在昆山市亭林公园内马鞍山东麓。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江西泰和(一说吉安)人。以诗词闻名,是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过从甚密。一生落拓不羁,浪迹江湖间,殁后葬于马鞍山东侧。“文革”中,墓被破坏,1983年修复,由花岗石砌造,平面呈八角形,周长1…详情 ▷

文物保护

少卿山遗址,位于昆山市千墩镇东北,为一高5米的土山。原遗址面积4万多平方米,现存300多平方米。1958年发现,嗣后不断发现石器、陶器,1984年12月昆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苏州博物馆试掘。遗址文化堆积包含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存,上层为经后代扰乱的东周…详情 ▷

文物保护

陈妃水冢在锦溪镇南五保湖中。宋隆兴元年(1163年),金兵入侵,孝宗携眷南迁临安,途中陈妃病殁,立水冢而葬。1992年重修。1997年公布为昆山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姑苏志》云陈妃为宋光宗之妃,《昆县志》云陈妃为宋孝宗之妃,而乾隆《陈墓镇志》则认为:“合观两…详情 ▷

文物保护

8226藤蔓从古老的桥身上垂下,桥头连着围着竹篱笆的人家,非常上镜。景点介绍太平桥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重建,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梁刻有莲座图案,桥身石缝里长着藤蔓,非常上镜。日本女画家桥本心泉的《周庄的某一天》画的就是太平桥,并把她自己…详情 ▷

文物保护

8226周庄古镇最古老的桥,桥楼的一楼与二楼并不相通,构造独特。景点介绍这是周庄古镇最古老的桥,始建于1355年,由沈万三之弟沈贯(俗称沈万四)出资重建后成了石拱桥,同时改名为富安桥。桥头四座二层桥楼临水而立,有趣的是一楼与二楼并不相通,必须通过石桥边的阶梯才可到…详情 ▷

文物保护

周庄博物馆原为清末民国初期一朱姓人家住宅,解放后为镇政府办公之处,90年代中期修缮,整理后作为景点开放。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馆内主要展示了民间的生活用具、农具等,还有当地出土的一些中国有名的黑皮陶器。进门第二进,靠右边是一些生活用具,可看到竹篮、果筒、合盘(结婚…详情 ▷

文物保护

澄虚道院是周庄一带有名的道观,它是一个道教圣地,道教始创于东汉,由张陵创立,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追求修身养性,长生不老。澄虚道院始建于宋代元祐年间,已有900多年历史,原名“圣堂”,是吴江澄虚人士来此捐建,故…详情 ▷

文物保护

迷楼位于贞丰桥畔,南社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等人曾在此痛饮酣歌,乘兴赋诗,慷慨吟唱,后将百余首诗编结为《迷楼集》流传于世。楼内一间房专辟成蜡像馆,柳亚子等人围桌而坐,举箸畅谈,栩栩如生。小楼依水傍桥,楼外景色迷人。迷楼建于清光绪年间,原名德记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镇江…详情 ▷

文物保护

刘禹锡墓位于荥阳市郑上路与博文路交叉口东南方向的狼窝刘村高地上,古称檀山。墓冢坐北面南,冢高约7.5米,周长约20米。据民国《荥阳县志》载:“刘禹锡墓在檀山。”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0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荥阳行依托刘禹锡墓,荥阳市0修建了一座人文景观…详情 ▷

文物保护

郑氏祠堂位于新密市岳村镇岳村老街,坐北朝南,始建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后多次重修,占地4900平方米。有门楼、前院、后院、东西厢房、大殿、中庭、戏楼组成,保存较为完整。郑氏祠堂历史悠久,保存完整,规模较大,对研究清代建筑以及郑氏家族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第…详情 ▷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共36108个/1204页,当前第【5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