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433页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433

全国景点导航
5A景区(303个)
4A景区(3896个)
3A景区(3765个)
世界文化遗产(199个)
红色景区(4320个)
爱国教育(2879个)
国防教育(246个)
科普教育(519个)
森林公园(517个)
风景名胜区(255个)
自然保护区(300个)
水利风景(841个)
湿地公园(828个)
地质公园(161个)
文物保护

门匾为青石质地,古朴、厚重,正面阴刻“古轵国”三个楷书大字,门匾四周围绕引起阳刻牡丹花卉纹带。经鉴定为明代遗物,现保存在济源市博物馆。…详情 ▷

文物保护

位于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院科村南,东阳店东边坡上。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处为坡地的农耕地和树林。调查发现有罐、杯等陶器残片,以及绳纹红陶片、薄胎灰陶片、骨头等。纹饰有方格纹、绳纹、蓝纹等,陶质以灰陶居多,其次是红褐陶。坡南断壁上有一袋形灰坑,距坡上地表1.5米,灰…详情 ▷

文物保护

麻姑庙位于承留镇东玉阳山南麓的山谷之中,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周围怪石嶙峋,花木掩映,溪流潺潺,泉水叮咚。据明代《麻姑宝卷》载,麻姑原名侯真定,四川金华县人,盛唐道姑。15岁入王屋山,拜玉真公主为师学道。尊师命终日担水浇麻,因名麻姑。后得道仙逝于泉上。庙为纪念麻姑而…详情 ▷

文物保护

灵都观即灵都万寿宫,俗称玉真观,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西玉阳山之间尚书谷口的玉溪西岸。这里山水秀丽,环境清幽,道家称列仙聚会之都,故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东京道门成议使、天师道传人张探玄,奉玄宗之命,为玉真公主在王屋山选址建观。观建在西玉阳山仙人台下的古奉…详情 ▷

爱国教育文物保护

耶稣教堂位于濮阳县城东关街路北,即今濮阳县三中,坐北朝南,与路南华美中学教学楼相对。耶稣教为基督教新派,19世纪初传入中国,光绪末年传人濮阳,但无多大发展,直至1912年,美籍传教士博清洁携妻博玛利亚及医护人员十一人来濮后,耶稣教活动才活跃起来。博氏等人来濮后,于…详情 ▷

文物保护

清丰亭位于清丰县城西北隅的十字路口处,于1987年新建,亭内置“隋张清丰孝子祠”,后塑张清丰石像。四周栽种花木,铺小路,是瞻仰古人,教育后代的好处所。自古以来,以人名命名的清丰县,世代流传着张清丰孝敬父母的故事。隋朝时,当地有个叫张清丰的青年,善事父母,孝行闻名乡…详情 ▷

文物保护水利

台前县孙口将军渡黄河游览区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晋冀鲁豫野战军渡河处”为依托,沿临黄堤规划建设。该区位于豫鲁交界的黄河之滨,是连接鲁西北和鲁西南两大地区的交通咽喉,为历代军事战略重地。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以孙口为中心强渡黄河天险,揭开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详情 ▷

爱国教育文物保护

“四·一二”革命纪念地在内黄县城南20公里处的白条河园林场东,有一处为苍松翠柏所掩映的革命纪念碑亭,亭内耸立一通3.35米高的纪念碑,这便是《四·一二阵亡将士暨殉难同胞之公墓碑》,纪念公墓碑记载着1941年4月12日,侵华日军纠集日伪1.5万余人,对内黄沙区革命根…详情 ▷

文物保护

夏邑县栗城故址位于今县城西南,四面八水,湖光环抱。史载:夏邑商代名栗,周为宋域,为孔氏之采邑。汉置栗侯国。明嘉靖《夏邑县志》记载:夏邑旧城为“战国时所筑,周围五里余”,城湖为“取土筑城,因以为池”。近年来由于不断修整鱼塘,开发城湖,出土了一大批文物。1983年,城…详情 ▷

爱国教育文物保护

李馆地道战遗址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民权县城东北34公里处的北关镇李馆村。素有“鲁西南大门”之称的李馆地道,开挖于抗日战争时期,旨在保存力量,打击敌人,坚持持久战。李馆地道以本村为前站中心,南连任庄等5村,东沿故黄河大堤直通汤水口,北与曹县10余个村庄相…详情 ▷

文物保护

小吴塔位于太康县城西15公里处逊母口镇小吴村内,属清代建筑。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小吴塔通高14.8米,系六角实心、六级砖塔,建于清乾隆年间,一、二层为束腰式塔檐,余为仿木结构式样出椽头塔檐。塔的四、五层有佛龛,龛内均有瓷佛,共12尊。上…详情 ▷

文物保护

谢安曾祖陵园位于太康县城南30公里老冢镇谢家堂(谢堂)村内,占地5公倾,园内有中华谢氏陵园碑亭、松柏林等。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晋名相谢安曾祖谢缵,曾任魏国的典农中郎将,后卒于洛阳任上,死后由其子谢衡扶柩归葬于陈郡阳夏(今太康)谢家堂村…详情 ▷

文物保护

太康陵位于太康县城东南城关镇王陵村西25米处,时代汉墓。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康陵高4米,周长约80米,历来群众传说是夏太康帝陵。据史载,太康继承父亲启的王位后,田猎无度,不理国政,过着淫侈的生活,引起夏民的不满,东夷族首领有究氏后羿,…详情 ▷

文物保护

应氏墓位于高寺镇王冢子村东北角。应氏墓是东汉末年的应478、应劭埋葬之处。墓冢为园锥形土堆,高27米,东西宽18米,南北长19米,面积342平方米。东汉“建安七子”的应478,著有《风俗通仪》的五世太守应劭等,均埋葬在这里,因而成“应冢累累”。这里原有三墓冢东西并…详情 ▷

文物保护

玉皇阁遗址位于太康县城西北17公里的高贤乡玉皇阁村北侧。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遗址是一快高地,南北长380米,东西宽240米,总面积91200平方米。有一条东西大路横穿而过,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断崖处暴露有灰坑,文化层厚约2米…详情 ▷

文物保护

通满寺冢位于太康县城东南13公里的马厂镇西北角后陈行政村与黄庄行政村之间。东西长266米,南北宽139米,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满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不断修茸。寺院座北朝南,有四大天王殿、弥勒佛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详情 ▷

文物保护

潘新烈士墓位于罗山县潘新镇李堂村丁岗。1945年10月,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签署的《双十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就在中原地区集结了30万兵力,妄图歼灭活动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新四军第五师。在国民党步步紧逼下,新四军五师主力发动桐柏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为策…详情 ▷

爱国教育文物保护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县城,从312国道可直达,距信阳市40公里,原为“福音礼拜堂”,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属西式建筑,砖木结构。1946年初,国民党背信弃约,破坏国共两党《停战协定》,不断进攻中原解放区。经中共多次抗议和要求,北平军事…详情 ▷

文物保护

司马光故居景区位于光山县城正大街中段,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的出生地,北宋真宗时期为县署官余,宋真宗天喜三年(公元1019年)农历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此。据县志载:官舍面南二进,院为四合院落,大门门屋北檐外有照壁,有前厅、厢房、书斋、后堂等。都…详情 ▷

文物保护

大悲寺遗址位于吴城镇惠庄村北200米的台地上,面积约四万多平方米,为原文教局汪祥云发现。遗址为一高出地面到四米的台地,岗上原有大悲寺一座,故名。遗址中部开挖一条南北深约四米的大路沟,在路沟两侧的断崖上,可以见到大量文化层和遗物,文化层堆积厚约三米,在遗址南端,发现…详情 ▷

文物保护

陈氏家族墓位于源汇区大刘镇大陈村,墓地东西长144米,南北宽148米,面积约21300平方米,现存明清时期古墓约300余座,是目前漯河市范围内保存下来的最为完整的家族墓群。2008年6月,被市政府公布为漯河市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家族墓因陈玑墓而闻名,陈玑墓位于家族墓…详情 ▷

爱国教育文物保护

三晋乡祠位于沙澧两河交汇处漯河二中校内,原名关帝庙。漯河位居中原,交通便利,商贾云集。为方便联谊,晋商于清乾隆53年(公元1789年)修建了三晋乡祠,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当时三晋乡祠坐北朝南,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后有戏楼,非常壮观。20世纪初,随着…详情 ▷

爱国教育文物保护

杨再兴墓位于临颍县南12公里小商桥东300米,世称“忠墓”,当地俗称“杨爷墓”。墓地20余亩,呈长方形,松柏苍翠,有祭庙1座,清代建筑。门前立清康熙、雍正、道光和同治年间的石碑5通,其中康熙年间2通,一是《宋统制杨将军之墓》碑,高26米,字大盈尺,字体刚劲;二是《…详情 ▷

文物保护

白圭庙,位于上蔡县城东15公里处的白圭庙村。相传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伏羲率领部落族人沿黄河中下游东迁,建都于陈(即今河南淮阳)。后南游至古蔡时,夜梦仙女带他飞到古蔡东方三十余里处。只见此处蓍草丛生,灵龟发光,犹如人间仙境。伏羲随梦境寻至此地,果见蓍草茂盛,灵龟出没。…详情 ▷

爱国教育文物保护

七七工作团诞生地位于桐柏县城关镇新华街53号,北纬32017,东径1130,原为一处明代建筑群。此纪念地原为桐柏县文庙,是清代以前供奉孔子和科举时代做为试院之场所。始建于宋,重建于明成化年间,此后又在清乾隆四十二年及公元1992年经过两度维修。据《桐柏县志》记载:…详情 ▷

文物保护

杜茂墓杜茂墓建于汉代,墓高约4米,直径40米,呈圆丘状。明《嘉靖邓州志》记载:“杜茂墓,州西(南)三十里”。杜茂,字诸公,冠军人,初归光武于河北,为中坚将军,建武初为大将军,击五校贼有功,为骠骑大将军。时卢芳与匈奴连兵寇边。茂发边卒筑亭堠,修烽火,芳以城邑来降。初…详情 ▷

文物保护

铁铉墓明《嘉靖邓州志》载:“兵部尚书铁公墓,文达墓东去十数里地名下刁河,有荒丘,为铁铉墓”。铁铉,字鼎石,回族人,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卒子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邓州人。明洪武时铁铉以大学生授礼部给事中,机智聪灵,临事不苟,奏对详明。明太…详情 ▷

文物保护

魏冉冢呈丘状高5米周长42米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载:“穰侯墓在州城东门外世传秦丞相穰侯魏冉葬此。”《明统志》载:“穰侯墓在邓州新城东。”魏冉战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史记、穰侯列传》载:冉乃秦昭襄王母宣太后之弟昭襄王年幼即位、宣太后临朝决政冉深得宣太后的信任…详情 ▷

文物保护

岑彭墓封土呈高台状,方形,边长25米,高4米,面积600余平方米,四周为耕地,此墓原来形制很大,后由于取土雨淋遗留至今状。岑彭为东汉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宿之一,字君然,南阳棘阳(今邓州市小杨营乡砖桥村)人。岑彭与前队式(王莽时新朝官称,即副太守)严说共守南阳,守数月,…详情 ▷

文物保护

张仲景故里位于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东南。张仲景故里穰东镇张寨村东南现立高3米,宽0.65米的“医圣张仲景故里”碑一通,1993年,穰东镇政府划该镇仲景路东端6600平方米,作为张仲景纪念地。外围筑1.5米高透景护拦墙,纪念地内建张仲景纪念塔及医圣宫。塔为齿形四柱,自…详情 ▷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共36108个/1204页,当前第【4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