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319页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319

全国景点导航
5A景区(303个)
4A景区(3896个)
3A景区(3765个)
世界文化遗产(199个)
红色景区(4320个)
爱国教育(2879个)
国防教育(246个)
科普教育(519个)
森林公园(517个)
风景名胜区(255个)
自然保护区(300个)
水利风景(841个)
湿地公园(828个)
地质公园(161个)
文物保护

金山卫城南门侵华日军登陆地点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发动淞沪战役,经过三个的激战,国军虽然付出巨大的牺牲,但兵力源源不断从全国各地赶来,日军难以正面突击。1937年11月5日(农历十月初三),侵华日军以10万之众,在金山卫沿海地区登陆,包抄国军,目标直接进…详情 ▷

文物保护

钱家祠堂位于张堰镇东河沿路15号。该祠堂所属张堰钱家,系钱圩钱氏一脉。祠堂坐东朝西,砖木结构,四合院式格局。现存后厅及两侧厢房,共17间,建筑面积约352平方米。2007年公布为金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文物保护

金山卫城日军杀人塘位于金山卫镇卫城村4组。1937年11月侵华日军从金山卫偷袭登陆,沿途烧杀掳掠。日军侵占金山卫后,三天内,金山县就被屠杀2933人,焚烧房屋2.6万间,奸污妇女无数。1966年,金山卫设立了“十月初三惨案碑”、“杀人刑场碑”、“杀人塘碑”。198…详情 ▷

文物保护

查山古文化遗址()位于金山县金卫镇查山山麓。1977年发现。东南山坡上,第一层出土物为西周和商代遗存,第二层为马家浜文化堆积层。坡下耕地上,第一层出土物为唐宋陶瓷片,第二层为南北朝到唐宋时期遗存,第三层为春秋战国时期遗物和早期印纹陶文化马桥类型遗存。1977年被列…详情 ▷

文物保护

1926年,救火联合会为纪念义务救火亡故人员,特建立纪念塔。塔高7米,上书“松善枫泾救火联合会历届故亡同志纪念塔”,塔首呈鼓形,上饰四环,下为救火联合会徽标。这是上海郊区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消防历史纪念塔。2000年5月11日公布为金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与…详情 ▷

文物保护

人民公社是中国现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1958年,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此形势下,当时的枫围乡(今枫泾镇农村部分)也成立了人民公社,取名火箭人民公社,第二年3月仍旧改名为枫围人民公社。一直到1984年1月,根据上级精神,枫围人民公社才恢…详情 ▷

文物保护

姚光故居位于张堰镇新华路139号,姚光故居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以前,是典型的清末民国初年建筑风格,为一条中轴线左右对称的院落布局。故居是南社第二任主任姚光的故居,也是当时南社人士通讯联络及会晤交流的场所。无论是在建筑的历史、艺术方面,还是作为南社重要成员姚…详情 ▷

文物保护

东区火政会,建于1937年,是上海地区仅存的较为完整的近代消防旧址。该址现陈列有:枫泾消防史图片史料以及20世纪初至50年代间的部分消防设备实物。2005年10月26日公布为金山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与消防纪念塔一同公布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文物保护

东林寺大殿原名观音堂,元至大元年(1308年)由僧妙因始建。皇庆二年(1313年)西林寺元智僧来开山,改额为东林禅寺。至正元年(1341年)毁于兵灾。明初僧至益重建,后因年久失修而倾毁。清乾隆年间陈克己等重建,道光五年(1825年)大殿毁于火。道光九年(1829年…详情 ▷

文物保护

华严塔位于金山区松隐镇松隐禅寺内,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德然和尚募资历时四年建成。塔为方形七层,砖木结构,承唐代风格,通高32米。因塔顶藏有德然和尚刺血书写的华严经81卷,故名华严塔。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曾两次重修。1961年…详情 ▷

文物保护

戚家墩古文化遗址分布于杭州湾东北部金山区山阳镇戚家墩村防汛海塘内外两侧。最初发现于1935年,1962年2月、1964年5月先后进行考古发掘。遗址上层属西汉时期文化,下层则以几何印纹硬陶和釉陶为特征的春秋战国文化。遗址发掘灰坑4座,古井2口,发掘墓葬8座。在出土文…详情 ▷

文物保护

朱学范墓位于枫泾镇枫泾公墓内。朱学范(19051996年),金山枫泾人。早年毕业于上海法学院,后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曾任世界工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邮电部部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详情 ▷

文物保护

招贤浜古文化遗址位于亭林镇东新村9组招贤浜口新开河两岸。遗址发现于1975年,分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主要遗物有良渚文化黑衣灰陶片、夹砂红陶字型鼎足,马桥文化篮纹、叶脉纹、绳纹印纹陶片,吴越文化灰陶豆把、回字纹、米筛纹、米字纹等印纹硬陶陶片。2003年为建7高速公路…详情 ▷

文物保护

万寿塔()俗称南门塔。位于青浦县青浦镇南门。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塔为方形,七级四面,砖木结构,汪德馨《塔院记》载:“其士大夫与里之父老子弟输金钱,仿浮图象教,岿然建瓴级于南门之外,丹黄璀璨,上耸云霄。工竣而奉以嘉名,谓之万寿……邑之人望云稽首,感百年休养保…详情 ▷

文物保护

泖塔()位于青浦县沈巷镇东南泖河中小洲上。为三泖地区的古塔,位于泖河中的一个小洲上,地属沈巷镇张马村。古时,此处原为“断岸三百里”的泖湖中心。泖塔为砖木结构,五级四面,高29米,边长8.63米。平面方形,五层,建筑手法工整简洁,具有唐塔特色和风格。当年湖面广阔,往…详情 ▷

文物保护

迎祥桥()位于青浦县金泽镇南市梢,跨金泽塘。建于元代,是江南著名的元式桥梁,蒙古族灭亡南宋后,建立元朝政权,朝廷采用安抚政策:一面招用宋代“遗臣”,一面保护宋代文物,元军进驻金泽后,对文物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还大力发展金泽的桥庙建设,繁荣古镇的经济。金泽颐浩寺,是…详情 ▷

文物保护

寺前村古文化遗址()位于大盈乡天一村东北侧,遗址面积大约2万平方米。1966年发掘53平方米,1991年发掘139.5平方米。遗址所在,地势高爽,最高处比周围地面高约1.5米,寺溪河环绕遗址东、西、北三面。遗址的地层堆积中心区分为6层,自上而下第一层为宋代以后堆积…详情 ▷

文物保护

刘夏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县赵巷镇刘夏村。1976年开挖淀浦河时发现。在河岸的断面上深约1.5米~2米处,暴露一层灰黑色的古文化层,其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动物残骨和古陶片。开河出土和采集的遗物有夏商时代马桥文化的叶脉纹圜底内凹硬陶罐,大方格纹灰陶瓿和鹿角锄形器。也…详情 ▷

文物保护

金山坟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县蒸淀乡东团村,探明遗址分布在大蒸港的南北两岸,于60年代初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中心为一东西向长65米、宽15~20米、高约2米的不规则长条形土墩。相传为宋丞相何执中墓。1985年12月10日~23日试掘,开探方11个,计121平方米,共约…详情 ▷

文物保护

位于朱家角镇,位于青浦县朱家角镇,跨淀浦河。明隆庆五年(1571年),朱家角慈门寺僧性潮募款始建。清乾隆末年,桥倾圮。嘉庆十七年(1812年),圆津禅院僧觉铭募款重建。为慈门寺僧放生之地,于水中立桩为界,每逢农历初一,为放生期,故名放生桥。桥长72米,高7.4米,…详情 ▷

文物保护

普济桥在金泽镇南首,是全泽最古老的右桥之一,因桥畔有圣堂庙,故俗称圣堂桥。建于南宋,即公元1267年,明清两代作过重修,加置石栏,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6.7米,桥高5米。古时桥顶处,有木框架子,装置木门,晚间关闭木门,为使两岸镇民的安全。普济桥的建桥设计,很有讲究…详情 ▷

文物保护

沈家花园位于南桥文化广场北侧,区人大常委会大门(解放中路502号)大院内,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奉贤全县留存至今唯一的一座园林。园主沈梦莲本是一名船夫,靠0贩盐发迹,后受清廷招抚,先后任水师缉私营管带、松江军政分府统领、江苏省水上厅厅长等职。民国末期所编《奉贤县…详情 ▷

文物保护

柘林古文化遗址()位于奉贤县柘林镇冯桥村小学西的新开河两岸,沪杭公路以南约300处。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宽70米。出土遗物有黑衣陶残器、夹沙陶丁字形鼎足、长方形穿孔石斧、有段石、柳叶形石镞等。为良渚文化遗存,对研究上海地区古海岸和成陆年代有重要意义。1977年…详情 ▷

文物保护

新场信隆典当位于新场大街367号,新中国成立后,曾做过镇文化宫、工人俱乐部,2006年经过修缮后,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设计布展成“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陈列馆内共设有滄海桑田、煮海熬波、名人薈萃、生态古鎮4个展厅。信隆典当,三进,前一进为平房,后二进为楼房,建筑面积…详情 ▷

文物保护

新场第一楼书场位于新场大街424号,也在一条水道边,可谓“扼守要道”,这也为它当年的繁荣热闹提供了便利的地理条件。这是一座三层木结构茶楼,建于清同治末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灰头灰脑的黯淡身影矗立在一座桥边,显得十分苍老落寞。但尽管如此,它却也是保存得不错的一座…详情 ▷

文物保护

高桥仰贤堂位于高桥镇东街81—93号,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基底面积约440平方米,主楼约640平方米,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是“高桥历史文化陈列馆”免费供市民参观。住宅的建造人沈晋福,字佑臣,本地人士,1886年生,家境贫困,14岁出门…详情 ▷

文物保护

陈桂春住宅位于陆家嘴中心绿地的南侧。该建筑始建于1914年,建成于1917年,由当地绅商陈桂春建造的这座融东西方文化于一炉的中西庭院式民居住宅,当地人还称它为“绞圈房子”。陈桂春住宅又称“颍川小筑”,是浦东新区地域内一幢富有中西建筑特色的上海近代优秀民居建筑。住宅…详情 ▷

文物保护

翊园俗称陈家花园,又称小哈同花园,园主是哈同管家横沔人陈文甫。其父是“天下第一琵琶”陈子敬。陈文甫回乡后,效仿哈同花园格式建造。此园兴建于1921年,1924年竣工。1933年立铅字《翊园记》汉白玉碑(后面有图)。2002年5月29日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详情 ▷

文物保护

民生码头位于黄浦江下游南岸,建于光绪34年,是当时亚洲大型码头之一,旧称英商蓝烟囱码头。2014年4月4日,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陪伴好几辈儿上海人的民生码头,有着曾是亚洲最大粮仓的“8万吨筒仓”,如今是工业风满满的艺术馆秀场,很有个性民生码头曾是亚洲最大的…详情 ▷

文物保护

老宝山城()又称宝山堡、宝镇堡、宝山所城。位于浦东新区高桥镇东北2公里。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在今高桥镇东筑清浦旱寨。永乐十年(1412年)在清浦旱寨东北十余里筑“宝山”。正统元年(1436年)更筑旱寨,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置协守吴淞中千户所于此。后城圯…详情 ▷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共36108个/1204页,当前第【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