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游景点-P135
三忠墓系明末抗清殉难的明代鲁王时兵科给事中董志宁墓和明督师兵部右侍郎冯京第和王翊合葬墓的总称,墓原在江北市郊马公桥,因城市扩展,三忠墓于1995年12月迁至今址,与“鸦片战争大宝山战役阵亡将士墓”为邻。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董志宁与钱肃乐、王翌等举兵抗清,…详情 ▷
慈城孔庙位于宁波江北区慈城镇中心竺苍东路55号,孔庙是诸多文物古迹中的闪亮一点,是目前浙东地区惟一保存最完整的学宫。孔庙是用来祭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学家孔子的地方。慈城孔庙建于北宋雍熙元年,比现今北京孔庙的历史还要早318年,1048年迁移到现址。历代…详情 ▷
位于浙江宁波雪窦寺西侧山坡。这是一座有六间客房,一个餐厅的西式建筑,面积438平方米,原是上海中国旅行社雪窦山招待所。简称“中旅社”。1934年6月建成开业。1937年1月,房子被军事委员会包用,改称“张学良先生招待所”。张学良将军第一幽禁地,1937年7月13日…详情 ▷
号称“第一灵山”的灵峰禅寺座落于宁波北仑区大碶街道的灵峰山窝岩上,西离宁波老市区20公里,东与“海天佛国”普陀山隔海相望,南和阿育王寺山峦相连、林海相接。是名闻遐迩的浙东佛教圣地。灵峰寺,始建于南北朝(502年519年),之前有方士葛洪在此炼丹,北宋治平元年赐额“…详情 ▷
平远炮台:位于北仑区戚家山街道蔚斗社区金鸡山东北麓,与招宝山南麓乌龙岗下安远炮台隔江对峙。占地77.9平方米,现存炮台1座。三合土夯筑,平面呈曲尺形,长20米,高5.3米,墙体上厚1.6米,下厚2.5米。毁坏严重,现仅存处在绝壁边缘的部分三合土残墙。据历史文献记载…详情 ▷
镇远炮台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戚家山街道小浃江入海口的笠山南侧,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三台土夯筑,平面呈凹字形,长52.6米、宽9米、高4.8米,原设炮眼5孔、营房11间。清光绪十年(1884)置瓦瓦司80磅前膛炮1门,瓦瓦司46磅前膛炮2门,英国土炮2门,后增克…详情 ▷
瑞岩国家森林公园由于瑞岩山生态环境较好,动植物资源异常丰富,群落结完整,尤其是天然阔叶林丛为东南沿海罕见,因而1991年经林业部批准,批为国家森林公园从蹬道下山去,沿途可欣赏瑞岩林场别样的景致与风情。如果留神一些,或许你还会遇见某些蛰居在森林深处的珍稀动物。当然,…详情 ▷
俞大猷生祠碑记位于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梓荫山东北麓。据民国《镇海县志》载,碑始刻置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现由亭、碑组成。亭面阔一间,进深1.4米,地面铺设错缝横铺的青石板。水泥圆柱、柱础,人字架梁柱,上有人字坡硬山式筒瓦屋顶。风檐板及椽子,红色梁架,白色混水砖石…详情 ▷
泮池位于镇海区招宝山街道镇海中学内,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代多有修缮,占地面积145平方米,呈半月形,东西长26米,南北宽6米,上有石桥三座。池周围石栏,下缭石砌。原为孔庙组成部分。孔庙原由大成殿、大成门、泮池、明伦堂、杏坛、砚池组成,泮池原为古学宫(…详情 ▷
七里屿灯塔位于宁波市镇海区甬江口七里屿岛上,同治四年(1865年)由英国人主持的浙海关税务司与清宁绍台道协同所建。占地面积2.5平方米。整体高度10.1米,灯塔内最早放入一盏植物油灯。塔身呈八角柱形,钢筋水泥浇注,塔底八角边长1.7米,从塔身到灯笼有内旋水泥楼梯。…详情 ▷
吴杰故居建于镇海县城内,分为东、西两院,均为木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西院位于胜利路26号,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由前后两进及两厢房组成,建筑面积约440平方米。前进中轴线上建有台式砖雕大门,门房及左右两厢平房相连。正屋为三间两边弄高楼房,通面…详情 ▷
威远城进道左侧,竖立着9块碑刻,其中明代4块,清代5块。碑高2至2.4米,宽1至1.2米。明代4块分别是海天清晏碑、撑半壁天碑、擎天鳌柱碑和天开图画碑。清代5块分别是重修招宝山宝陀寺碑、海天雄镇碑、《招宝山宝陀寺续修碑记》、永清四海碑和《镇海防夷图记》碑。明清碑碣…详情 ▷
观音阁,位于招宝山西北坡半山腰,明代原为夕照庵,后圯。民国六年(1917年)宝陀寺住持妙山大师在招宝山重建天王殿后,又在招宝山左侧山腰建观音阁等僧尼修行场所。1985年,政府落实宗教政策,重新开放。镇海县佛教协会聘脱尘和尚为住持,吸收部分和尚僧尼上山,在观音阁旧址…详情 ▷
从招宝山麓上行,不到百步,即可见植于右首陡坡上的“第一山”古碑。旧称百步街,碑高1.85米,宽1米,碑面镌有“第一山”三个大字,碑下有台,可供游人驻足。“第一山”三字,浑厚有力。落款“庐陵萧天荫书”六字,镌有石印两颗,但无具体年月和内容。据民国《镇海县志·金石》篇…详情 ▷
位于招宝山巅,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另有僧寮27间。寺建于847年至859年(唐大中间),原位于梅岑山(今普陀山)紫竹林。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迁至此地。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大修,分天王殿、罗汉堂、圆通宝殿,并有钟楼、僧寮。历百余年,损毁严重。1965…详情 ▷
天童五龙潭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由天童、五龙潭、阿育王寺三大景区、154个景源组成,总面积58.6平方公里。景区文化底蕴深厚,拥有1700多年历史且总体格局和建筑风貌保存完好的天童寺、阿育王寺,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并留下了众多诗词歌赋。天童是浙江东部唯一保存较好的典型的…详情 ▷
大嵩所城墙,位于瞻歧镇东城村、西城村。建于明洪武十六年,系防御倭寇侵扰而筑的军事设施,它以不规则的粗石垒造,中间用夯土,环筑于大嵩所周围。设有东、西、北三处城门。城门拱券形。有内门外门二道,由正规石板砌造。城墙四周筑有护城河,全城周围约五华里。建国前后,城墙屡遭自…详情 ▷
王应麟墓道位于鄞州区五乡镇宝同村。2005年4月5日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民国版《鄞县通志》记载:“礼部尚书王应麟墓……县东四十五里同谷山”(今五乡镇宝同村)。经宁波市有关专家、学者实地调查、勘探,疑该墓地为王应麟墓。该墓地处宝同村同谷山之南麓,其东为千年古…详情 ▷
1、东钱湖石刻群位于浙江省鄞县东钱湖北岸郭家峙至天童公路沿线。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前后至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前后建成。主要是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太子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体。南宋时期的史氏望族墓道石刻群,是融古代哲学、美学、生态学等于一体的石刻艺…详情 ▷
时代:宋地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东岸的二灵山上。二灵塔建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年至1115年间,为正方形石塔,共7层,高9米,内部中空。每层四周有壶门,佛龛,顶部有腰檐,檐角弧形,中有圆孔,可悬挂风铃。1986年落架大修。1997年8月,二灵塔被列入浙江…详情 ▷
六百载古刹—三桥甘露寺甘露寺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公元1427—1428)至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地处宁波市鄞州区新城区,距宁波市中心约5公里。鄞州公园东侧,东连宁波市高教园区南区宁波九中西面,南接建设中宁波市南部商务区,紫林坊艺术馆,前塘河边沿,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详情 ▷
申江名人虞洽卿故居天叙堂建于1919年,取“叙天伦之乐”之意。它是一座优秀的近代建筑,它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外来建筑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是近代建筑中西合璧的成功范例,并能和谐地矗立于中国江南乡村的建筑环境中,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天叙堂坐西朝东,一条波光粼…详情 ▷
东钱湖石刻群位于浙江省鄞县东钱湖北岸郭家峙至天童公路沿线。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前后至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前后建成。主要是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太子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体。南宋时期的史氏望族墓道石刻群,是融古代哲学、美学、生态学等于一体的石刻艺术精…详情 ▷
安澜会馆安澜会馆由宁波南号船商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捐资兴建,世称“南号会馆”,与北号庆安会馆并立相对,也是同业航海之人聚会和祭祀妈祖的场所。安澜会馆整体建筑坐东朝西,依次为宫门、前戏台、大殿、后戏台和后殿,建筑面积达1700平方米。妈祖祭台其建筑风格与庆安会…详情 ▷
导游:在东钱湖畔山岙中,是南宋墓道石雕群的一个典型。他的发现,也填补了南宋这段历史的空白,现在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代称墓道石雕为石象生,根据墓主身分,按照当时规制进行配置。据初步统计,分布在上水、下水、韩岭、横街、福泉山等地的墓道石雕共30余处,计18…详情 ▷
暮色初起,东钱湖水波不兴。夕阳余辉洒满二灵塔,折射出霞光万道,塔影倒映湖中,湖光山色溶成一片美妙奇景。这就是被称为钱湖十景之一的“二灵夕照”。二灵塔位于东钱湖东岸的二灵山上。山上东南逶迤而来,突兀于风光旖旎的东钱湖中,长约里许,一面连山,三面环水,有游龙入湖之势,…详情 ▷
蝴蝶阁位于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谷子湖畔,是一个蝴蝶标本的展示场所。展馆依山而建,共有两幢建筑,都为仿古建筑。展示馆内有各种各样的蝴蝶标本,第一个展示馆内有六条由蝴蝶组合而成的龙;第二个展示馆内展示的由蝴蝶组合而成的孔雀、虎等动物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详情 ▷
离宁波市区17公里的东钱湖风景区,历来以兼有太湖气魄、西子风光而著称,近几年先后在湖畔山岙中发现大批南宋(11271279年)墓道石雕,再一次引起世人瞩目。因为过去出版的《中国美术史》、《中国雕塑史》都没有谈到南宋的墓道石雕,而东钱湖南宋墓道石雕群的发现,则是填补…详情 ▷
霞屿寺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寺,处于东钱湖心一名为“霞屿”的小屿之上,西、南、东侧环东钱湖,北侧为二灵山,并与享有“小普陀”之称的“补陀洞天”互为邻居。据传南宋宰相史浩为了却其母去普陀之心愿,在东钱湖心霞屿岛建造“补陀洞天”,并依托“小普陀”建霞屿寺给其母念…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