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景点-P91
马三品墓年代:清“马三品墓”位于万源市曾家乡曾家村十二组马家坡,建于清同治八年,整座墓碑及仪墙浮雕人物花草图案均施以红、黄、绿、黑等彩绘,人物形象各异、生动传神,诗文书法极工整,此墓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结构严谨,浮雕工艺极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2019…详情 ▷
城坝遗址位于四川渠县土溪乡城坝,又名宕渠城遗址,是賨人文化遗址。城坝遗址所包括土溪镇天府村、城坝村全部及流溪乡新华村、洪溪村部分,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2005年3月至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发掘,发现有木椁墓、土坑竖穴墓、灰沟、井、灰坑等遗迹;出土有铜器、…详情 ▷
1.冯焕阙保护范围:基址向东外延105米,向南外延92米,向西外延117米,向北外延323米。面积8.69公顷。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78米,向南外延43米,向西外延36米,向北外延48米。面积10.96公顷。2.沈府君阙保护范围:东阙阙体向东外延48米,…详情 ▷
真佛山庙群位于四川达县福善乡清河村以南200米,距达州市区29公里,海拔高度710米。庙群占地近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万5千平方米。周围山峦起伏,松柏蔽日,山以寺庙而名,寺以山势而建,依山而上,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风格殊异,气势磅礴,是川东北独具特色的宗教寺庙建…详情 ▷
渠县柏水湖规划总面积689.55公顷,含湿地面积257.31公顷,湿地率37.32。柏水湖是川东丘陵区库塘湿地,是嘉陵江支流水源涵养地,具有防洪、灌溉、饮用水源地等重要功能。规划区域湖汊众多、岸线曲折、丘区湿地特征明显、景观优美,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对我国丘区湿地保护…详情 ▷
百岛湖水利风景区位于达州市大竹县,依托乌木滩水库而建,景区面积7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乌木滩水库地处嘉陵江水系上游,是一座集防洪、农田灌溉、城镇供水为一体的中型水利工程。近年来,景区管理单位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实施了一些列水生…详情 ▷
宝石桥水库水利风景区位于达州市开江县,依托宝石桥水库和明月水库而建,景区面积18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5.75平方公里,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近年来,开江县通过嘉陵江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和退渔退耕等措施,打造了水资源丰沛、河湖贯通、调蓄滞洪功能完备的水系网络。通过水…详情 ▷
文庙也称渠县历史博物馆。渠县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1月,与渠县文物管理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建于宋代嘉定以前,在渠县城内西隅石于岗顶元代次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重修;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邑侯梁从义移建于县城南外西岩侧…详情 ▷
文笔塔位于县城南6千米的明月坝乡美女峰顶,塔巍然雄峙,直插天际,状似一只饱蘸墨汁的毛锥,昔有《文笔升霄汉》赞诗,为古新宁县“八景之一”,塔体八边形,青石砌筑,通高24米,底层每边长2米,塔表呈黛色泽布,苔藓覆生,故俗称“黑宝塔”,文笔塔以其地势高标,造型优美,集自…详情 ▷
赵公神道碑位于土溪乡碑帽村的公路旁,碑前右侧有一棵黄桷树,碑为一巨大青砂石建造,通高4.95米,宽1.5米,厚0.46米,为川东地区第一大碑石,神道碑为赵启贵之墓碑,顶为半圆形,坐北朝南,碑上铭文恭楷,书写圆润,雕刻细腻,右边为墓主人姓名、封爵、官职,中部刻“圣旨…详情 ▷
基督教堂位于滩头街,光绪三十四年英籍人修建,1998年区政府在原地改建,新建教堂楼高10层,约32米,顶楼设置塔楼及十字架高约20米,建筑风格中西结合,外型美观,气势雄伟,巍峨挺拔,教堂设在3、4层,400多平方米,可容1000人左右,内设楼座呈字型,其他楼层作牧…详情 ▷
西圣寺位于达城之西2千米外凤凰山之麓,明万历年间建,明、清时极为兴盛,是达城8景之一,民国后于其地兴办军事学校,1958年改建为达二中,1996年在原址后侧荒坡上重建,整体规划按十方丛林建设,现已建成大雄宝殿,高3层23米,长30米,宽20米,殿内供缅甸汉白玉释迦…详情 ▷
石冠寺位于城南5千米。右方山峰劈裂为数罅,若鱼嘴形,名鲤鱼嘴,三列片石堪称奇绝。昔凿通道,组以短栏,建成有古寺名石冠寺,寺中有路,仅容足趾,攀缘而上,盘旋而下,莫不目眩神骇。登高俯视,群石偃蹇,累如卵,削如壁,两崖对峙,如相吞噬;入夏水流激湍,急如鼓音乐。民国时期…详情 ▷
宝泉塔位于县城西北7千米的宝塔坝一石丘上,与金山寺遥遥相望。因塔体白色,又有“白宝塔”之称。塔方圆数里之内,有金山寺、文笔塔、飞云温泉及古牌楼、石亭相对应,遂成开江城周若比肩连且各具特色之胜境群,是达州至万州三峡黄金旅游线上一道亮丽的景观。宝泉塔为七级楼阁式砖塔,…详情 ▷
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文化堆积非常深厚的巴人文化遗址,文化堆积为11层,文化层最深达2.75米,涵盖了两汉、周、商、夏、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次发掘,使罗家坝遗址名声大振,并和成都金沙遗址、成都商业…详情 ▷
胡氏节孝坊位于四川省开江县县城南20千米的甘棠镇五福桥村,建于清道光甲辰年(1844年),为砖石坊木结构,四柱三门三重檐牌楼式建筑,东西朝向,通高15米,面阔12米,坊壁厚0.8米,建筑占地面积45平方米。国务院命名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节孝坊俗称“雷家…详情 ▷
任市陶牌坊位于开江县城南35公里的任市镇街口,始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是清朝廷诰援清制五品奉政大夫张九封为其妻妾所建。牌坊坐南进北,四柱三门牌楼式建筑。牌坊周身用数十块烧铸陶件拼并而成,梁柱铆榫对接油灰凿打,不用铁活。四根方形柱,十道方横梁构成坊梁,三道门为…详情 ▷
净土寺位于大竹县城东郊,距县城竹阳镇5公里,其前身为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即公元691年)兴建的复兴寺,后复兴寺因年久失修及文革时期的严重损毁,已荡然无存。2002年9月,高僧释德道云游至此,看到此处地势独特,山青水秀,实为难得的一方净土,便在此重建庙宇,取名净土寺。…详情 ▷
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北土溪赵家坪。据《汉书》记载:冯焕,东汉安帝时人,为幽州刺史,延光元年(公元121年),被诬下狱,事虽辨明,已病死狱中,安帝“赐钱十万,以子为郎中。”冯焕阙即目前仅存东阙,子阙已废。阙身正面铭文下刻一饕餮,铭文为“故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详情 ▷
沈府君阙位于四川渠县城北34公里的水口乡汉亭村燕家场,是汉阙中唯一的双阙幸存者。约建于东汉延光年间(122~125年),但其子阙已经毁废。两阙东西相距21.62米,阙高4.84米。东阙之内侧有青龙浮雕,利吻紧咬玉环下之绶带,挣扎上仰,奋欲腾云。西阙之内为白虎浮雕,…详情 ▷
小廓寺摩崖造像位于元石乡北顶村,坐西北朝东南,分布在长5.8米,高4米,距地面1米的崖壁上。共2龛,30尊造像,呈横向排列;1号龛为观音菩萨座像,2号龛规模较大,分外龛和内龛,外龛门呈方形,高2.3米,宽2.8米,内龛门呈拱形,高2米,宽1.6米,龛整个深2米,造…详情 ▷
任万城墓位于兰草乡木阁村,坐东南朝西北,为任万城夫妇墓,土塚呈椭圆形,长4米,宽4.2米,高2.5米,塚前立三楼牌楼式墓碑,高4.9米,宽4.2米,碑板上阴刻墓主人姓名及年款,三柱二开间,辟回廊,立方形柱3根,主楼辟龛,龛内施墓主人像,并立圆柱二根,龛门上挂匾,墓…详情 ▷
七帽孔崖墓群位于笔山镇贝庄村,坐西北朝东南,分布在宽16米,高2.9米,距地面0.7米高的崖石上,有岩墓七座,呈横向排列,墓的大小不等,形制基本相同,墓门有正方形、长方形,层层内收,墓室呈长方形,部分设棺台,均为素面。其中3外口沿呈长方形,高1.48米,宽1.38…详情 ▷
塝山地崖墓群位于白衣镇磴子社区居委会,坐北朝南,分布在长7.71米、高6.5米、距地面2.3米的塝山地河边石崖上。此墓群共有三座崖墓。1墓口呈长方形,双门楣,第一道墓门高1.6米,宽1.8米;第二道墓门高1.47米,宽1.33米;墓道深1.2米;墓室呈拱形顶,深2…详情 ▷
黄花遍战役遗址:在1933年2月到1934年9月红军先后进行了反“三路围剿”、反“六路围剿”的战役中,南江是西线的主战场,红军与国民党在南江境内的大小战役数千次。1933年2月18日,敌“三路围剿”开始,红军于1933年2月28日,放弃长赤,紧缩阵地,采取“紧缩阵…详情 ▷
龙氏宗祠:该祠在大清道光年间开始筹建,宅基定在石寨子前,坐东向西,宅基占地面积51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365平方米,从奠基烧砖瓦、陶瓷文物、备木料、施工建修经过三个阶段,历时三十余年,几经会首、前赴后继、终将祠堂建成,祠堂前为八卦吊顶的乐楼,后为五岳朝天的正殿,…详情 ▷
何氏宗祠坐落于东流村长梁社,建筑面积近500平方米,内分正殿占面积150平方米,殿内设3箧,供3大房已故亡灵之灵位,左右厢房,下方戏楼。古式建筑风格,四角搬爪,土木结构,牙梁画柱,天花板绘制24考、安安送米、孟宗哭竹等。山门外刻有祖训,戒嫖赌、奢华、兄弟相争。题诗…详情 ▷
石王庙:该庙曾位于双田村1社大石垭,始建于清朝末年,所处地势险要,因庙旁有数块大石奇怪嶙峋,呈摇摇欲坠之势,故原起名为“大石垭”,奇石至今仍在原地,保护完好。石王庙规模较大,供奉菩萨甚多,人们为了祈福免灾,曾经前往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人称风水宝地,后因年久失修,…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