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四川省景点>第106页

四川旅游景点-P106

四川省景点导航
5A景区(15个)
4A景区(313个)
3A景区(276个)
世界文化遗产(5个)
红色景区(202个)
爱国教育(97个)
国防教育(8个)
科普教育(22个)
文化景点(409个)
文物景点(2216个)
森林公园(22个)
风景名胜区(18个)
自然保护区(8个)
水利风景(40个)
湿地公园(28个)
地质公园(9个)
2A景区(76个)
1A景区(2个)

中峰寺在呼应峰下,左有宝掌峰,右为白云峰,因处于两峰之间,故称为中峰寺。峨眉山佛学院比丘班就设在此地。在这里,游人时常可以听到诵经之声,响彻云霄。每年的三月三举行的佛事庆典很壮观。介绍从圣水禅院前去1公里,在那葱郁的林中隐有一寺,即中峰寺。晋代道教盛行于峨眉山,此…详情 ▷

“天下名山”牌坊是峨眉山的山门,于1993年4月重建。正面“天下名山”是郭沫若1959年题写;背面“佛教圣地”四字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坊的左侧有大小自然石三块,大的足有5米多高,上刻“峨眉山”三字,系宋苏东坡书。牌坊高17.8米,宽22米,四列三跨,采用…详情 ▷

接引殿原为接待香客食宿之所。宋名新店,明为接引庵,明末殿毁坍,佛像倒卧荒草丛中,清顺治年间,河北80余岁老人朝山至此,其心不忍,发誓七日不食,露坐雪中,向游人募化。老僧已饿六日,恰遇川人赵栩凰登山,大为感动,回成都劝说总督李卓捐金修复,由闻达和尚办理。寺建成后多次…详情 ▷

摩崖石刻面向峨眉山最大的生态旅游广场,位于瑜伽小径旁,北靠红珠顶,瑜伽河缓缓流过,倍添一份静谧和雅趣。面对摩崖石刻,折服于峨眉山久远的历史,震憾了峨眉山“天下第一”的气势。崖石上“神洲第一山”和“山之领袖”九个朱红色大字,标明了峨眉山在中国名山中的显赫地位,向世人…详情 ▷

华藏寺始建于东汉,当时称普光殿,后改名为元相寺。明代在殿后最高处营建普贤佛殿,俗称铜殿。殿顶鎏金,又称金顶。铜殿及华藏寺皆毁于火。现在的金顶华藏寺,是1986年1989年按原貌重建的。华藏寺侧为卧云庵,庵左为睹光台,可观看金顶四大奇观。“华藏寺”横匾为赵朴初书。第…详情 ▷

导游遇仙寺周岩畔苍苔如乱发,缠挂古藤下垂十余丈,缕缕不断,人称“普贤线”。传说普贤菩萨在悬岩绝壁意留此线,引渡游人攀登顶峰。寺壁左右,壁陡涧深,山野林卉,景人。介绍遇仙寺位于九岭岗下,海拔约1680米,原为清圣怀和尚茅蓬。清代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圣怀云游归…详情 ▷

导游为万年寺第二殿,又称普贤殿。该殿全以砖块砌就,无一木一柱一瓦,雄伟壮观,颇具古印度建筑风格,其设计思想源于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介绍殿内正中供为铜墙铁壁铸普贤骑象像,系北宋年间作品。通高7.85米、共重62吨。壁龛列小佛三千,与普贤骑象像,构成了普贤集弟子讲经…详情 ▷

看点无梁砖殿:万年寺第二殿,又称普贤殿。该殿全以砖块砌就,无一木一柱一瓦,雄伟壮观,颇具古印度建筑风格,其设计思想源于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砖殿我国古代建筑一大奇观,该建筑400年来经历了18次地震,却安然无恙,被誉为我国古建筑史上的奇迹。殿内有宋代铸造的普贤菩萨…详情 ▷

导游清音阁是峨眉山八大寺庙之一,又称卧云寺,建于唐僖宗四年(877年),此阁修在峨眉山两大水系——黑龙江和白龙江之间的山梁上,凌空高耸,形势险峻。阁后阁侧,林木密郁,翠色参天,特别是阁后一大片杉林,色如翡翠,把这座古老的寺庙衬托得愈见古雅。看点牛心石:黝黑光亮,凝…详情 ▷

介绍清音阁的左边便是广福寺,原是前牛心寺别院。这座寺庙初建于明代,清朝初年重建。“广福”即“广种福田”的意思。此庙现仍是清音阁的一座属庙。若从报国寺景区而来,广福寺就是进入清音阁景区的第一座寺庙。…详情 ▷

伏虎寺是全国重点寺院,距报国寺2华里,位于瑜伽河与虎溪汇流处,海拔630米,为峨眉山最大的比丘尼寺院。看点“密林藏伏虎”:清代可闻大师的徒弟寂玩上人在寺周广种杉树、桢楠、柏树,按《法华经》一字一株,称“布金林”。布金林与大峨寺的旃檀林、白龙洞的古德林并称为峨眉山的…详情 ▷

导游初殿海拔1740米,殿内供释迦牟尼佛、文殊及普贤菩萨像,殿后左右供观音和地藏菩萨像。看点初殿一带有一奇妙的自然景观:每天白云从这里升起,飞到骆驼岭上然后慢慢地飘落下来,故名云窝。到了冬天,周围已是白雪皑皑,唯云窝一片葱绿,兔子、松鼠、雀鸟等都来这里觅食,这一奇…详情 ▷

乌尤寺各处多有名人题咏,其中尤以近代著名书法家赵熙所书最为有名,钟鼓亭外壁所嵌14通石碑上的赵熙所书“般若心经”镌刻精湛,为书法极品。乌尤寺位於四川省乐山东的沫水(大渡河)、若水(青衣江)和岷江汇合处的乌尤山顶。始建於唐至德——乾元年间,原名正觉寺,宋代改名乌尤寺…详情 ▷

森林

导游登临美女峰,或晴空万里,廖廓江天;或白雾蔼蔼、云海茫茫;或漫山积雪,银妆素裹;或山花烂漫,林木葱郁。大文豪郭沫若曾这样赞叹美女峰:“那潇洒飘逸的长发,那端庄匀称的五官,那标志着青春妙龄的丰满乳峰……,无不令人诗情万丈,浮想翩翩。”介绍美女峰又名三峨山,位于乐山…详情 ▷

文物保护

麻浩崖墓座落于四川省乐山市郊1公里的麻浩湾。麻浩崖墓是一座东汉的崖墓,墓室由墓门、享堂、墓道和棺室几个部分组成,深29.93米,最宽处10.9米,最高处2.8米。第二穴墓道口的右边门柱上刻有“武阳掾”,左边刻有“阳嘉三年”,入内门框上左刻“邓景达冢”,均以阴文,汉…详情 ▷

导游过载酒亭,举目仰视,凌云寺寺门高踞,飞檐凌空,红墙碧瓦,巍峨壮观。寺门正中高悬巨大金匾,上集苏东坡书“凌云禅院”四字。两旁联文是“大江东去,佛法西来”。此联言简意赅,既使人有佛法庄严之感,又表明了凌云寺所踞地理位置还巧妙地将“大佛”两字嵌于其中,显示了这座千年…详情 ▷

文物保护

灵宝塔建于唐代,因其耸立在灵宝峰颠,故以山峰命名。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砖砌而成,坐东向西,高38米,共13级。塔体中空,内有石阶沿塔轴盘旋至顶,塔顶为四角攒尖式。灵宝塔的结构和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似。灵宝塔每级都开有窗眼,既可以采光,又能供游人登临塔顶,眺望四周佳…详情 ▷

文物保护

姜庆楼,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位于雅安市芦山县城南街。从成雅高速到雅安,再转雅安芦山可达。距雅安市中心30公里。姜庆楼(平襄楼)始建于北宋,为纪念三国蜀大将军平襄侯姜维而建造是研究古建筑、三国姜维民俗和芦山庆坛、花灯等傩戏和民间小戏形成史的重要实物姜庆楼,座北向…详情 ▷

佛图寺及石刻(芦山县)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山门、大雄宝殿、祖师殿、藏经楼、佛图寺塔建筑周围10米。一般保护:以山门、大雄宝殿、祖师殿、藏经楼、佛图寺塔为中轴线两侧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详情 ▷

文物保护

明德中学,全名为“雅安私立明德初级中学校”,位于雅安雨城区张家山上,是中华基督教浸礼会1917年建的教会学校。1950年雅安解放,明德中学与工职校、师范校、县中、雅安女中合并为西康省立雅安中学。1917年,中华基督教浸礼会在雅安县城内正府街(今大南街)建成基督教礼…详情 ▷

羊圈门古道遗址(汉源县)保护范围:自羊圈门(小地名)起至坡顶(新黎村4组)古道外延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详情 ▷

二十四道拐古道遗址位于汉源县清溪镇新黎村4组,西南3500米为清溪文庙。二十四道拐为旄牛古道(今作牦)史称“邛笮古道”,地势险要。史载:汉益州刺史王阳至九折坂而迴车王尊至二十四盘而叱驭,即言此道之险峻难行。道路多由乱石和石板铺成,在侧面有排水沟,整个古道保存较好,…详情 ▷

文物保护

清代清溪故城遗址(汉源县)清代清溪故城遗址位于汉源县北清溪镇政府所在地,地处高山峡谷中一台地上,西南丝绸古道及茶马古道交汇于此。现清溪古镇数千居民均在遗址内生产生活。今北门城门洞尚存。城门洞为大型青砖砌就的卷拱门,高4米,宽5米,深18米,地基全部由矩形红砂石石条…详情 ▷

文物保护

唐代清溪关遗址(汉源县)保护范围:遗址占地范围向南、北外延50米,向东、西外延2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详情 ▷

爱国教育

荥经县博物馆()中国历史类博物馆。荥经县博物馆1984年正式成立,初名“严道古城遗址博物馆”,坐落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严道镇青华街道颛顼文化广场。2010年3月,由“严道古城遗址博物馆”更名为“荥经县博物馆”,于2012年正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105877.201…详情 ▷

文物保护

公兴茶号旧址位于雅安市荥经县严道镇民主路187号。海拨高程765.7,经度10250”28.3,纬度2947”39.8。建筑面积1025平方米,占地面积2026平方米。传统四合院围合,三进院落,一、二进院修建于明代晚期,三进院及别院修建于清代早期。荥经姜家制茶历史…详情 ▷

文物保护

重修大相岭桥路碑(荥经县)是清朝时四川总督巴岳特锡良撰书的隶书巨碑。保护范围:碑四周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详情 ▷

文物保护

清代官方储藏边茶仓库:位于天全县始阳镇新中村六组。该房屋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由乡绅高炳举修建。高家在清朝前期经营茶叶生意,有长丰店、恒顺店、泰顺店、清顺店,为当时名号,历经几代,由于经营不善,家道中落,到中晚期被朝廷收购,成为官方…详情 ▷

文物保护

唐代甘溪坡茶马古道驿站遗址:甘溪坡茶马古道位于天全县红星村二组境内。是当年背夫们背茶包子到西藏的必经之路。该古道现有27户农家住户,房屋还保留有清末建筑风格,古道上背夫们当年背茶包歇脚时用拐子杵下的拐子窝仍清晰可见,还有当年照亮背夫行走夜路的灯杆窝子。至今,尚有健…详情 ▷

文物保护

天梯古道位于山腰禹王宫至天盖寺,有1456级石阶,沿3050的坡度上升,古云:“云梯可到天”,故名天梯。相传昔日大禹治水成功,率众登蒙顶祭天,曾历经此道。2007年6月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天梯古道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详情 ▷

四川省景点共5198个/174页,当前第【106】页
四川省相关内容
四川省地名介绍
四川省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