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山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其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年平均气温12摄氏度与云贵高原相识形成了高原湖泊、高山草甸、云海雾松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观。目前已开放龙泉大峡谷、荒野山庄、绝壁奇松、七星潭、黄茅尖、瓯江源等六大景区。那奇松异石、深潭飞瀑、云顶佛光和上千米高的自然天成的龙泉大佛无不给人以震撼。这里不仅有中国高品位的景区,还有一座功能齐备、风格独特的荒野山庄。置身其中,让你感受到浓浓的北欧山地风情,成为一个四季皆宜的森林旅游、商务会议、休闲度假胜地。走进龙泉山,你将成为大自然最亲近的人。门票·开放时间:80元(含景区内接驳车费用)0730—1730交通概况:公交:丽水市西站龙泉市车站龙泉山景区6551845丽水汽车西站有前往龙泉市的汽车,约2040分钟一班,票价35元自驾:上海市区———沪杭高速———杭州绕城(往金华方向)———杭金衢高速(张家畈枢纽)———金丽温高速(丽水方向)———缙云仙都———丽水出口…详情 ▷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位于城东南约3公里的芳野村中,芳野原名坊下,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分校设此,村名改为“芳野”一直沿用至今。分校旧址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3千余平方米,建筑共二进,二进间有天井、两侧厢房,一进与两侧厢房及伙房均为二层,二进为三层。中西合璧式建筑。该屋系芳野村绅士曾水清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所建,故名“曾家大屋”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后,浙江大学被迫内迁,1939年秋,在龙泉开办了分校,该屋即为龙泉分校旧址。分校当年设有文、理、工、农、师五个学院。还设有附属小学一所。有著名的教授30余名,全校学生近1000余地人。浙大龙泉分校除了坚持教课外,还开展了各项学术活动,至1945年冬迁归杭州总部,前后历时七年,浙大分校在此不仅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杰出人才,且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对促进龙泉山区文化发展,及发扬求是精神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龙泉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于1990年3月10日签订了关于“原浙大龙泉分校旧址保护的座谈纪要”,有鉴于此,龙泉市人民政府于1991年6月17日确定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22日,…详情 ▷
龙泉市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龙泉市区北隅安清山,始建于1959年,总占地面积36.2亩,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建园以来,在一条中轴线上建有门楼、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广场和革命烈士纪念碑、第一三四共三任浙西南特委书记宋孟平烈士纪念碑和许信琨、张麒麟烈士墓,还有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七位烈士墓。早期,广东省委委员、广州市委书记、省港大罢工组织者之一季步高烈士纪念亭和纪念碑,粟裕大将部分骨灰敬撒纪念碑和龙泉籍知名人士、原总参政治部顾问、少将李逸民将军纪念碑,还建有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房,接待处和厕所。革命烈士纪念馆分两层共四个展厅,以史实介绍、照片、革命文物等形式,详实的记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龙泉地方组织的发展历程和龙泉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馆内陈设86幅革命烈士的照片画像和150多件革命历史文物,供人们瞻仰。陵园的中心位置是一座由八根从低到高的柱子组成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最高一根柱子21米,为白色,代表旗杆,其他七根为红色,代表红旗。纪念广场的东边建有一座纪念墙,上面刻着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详情 ▷
古溪桥、顺德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古溪桥为单孔石拱廊桥,东西向横跨古溪之上,清道光十八年重建(1838年)。拱桥全长29.30米,宽5.60米;廊屋九间,明间做法考究,上覆斗八藻井,两侧轩廊,下设神龛;桥廊建筑重檐结构,局部三重檐,桥廊两端牌楼式,中部重檐歇山,高低错落、起伏有致。顺德桥为木拱廊桥,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东西向横跨垟顺溪,全长35米,宽4.5米,由木拱架和廊屋两部分组成。木拱架由“三折边”、“五折边”两套拱架系统构成,结构复杂;上架廊屋16间,硬山屋面。古溪桥将牌楼、重檐歇山等建筑形式融入一桥之中,使之造型美观,富于变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顺德桥规模较大,其木拱结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详情 ▷
源口窑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元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道太乡源口村西北约3公里。1982年发掘。面积约4000平方米。龙窑长约97米。出土瓷器可分粗、细二类,器形有碗、高足杯、洗、盘、碟等。装饰手法以刻、印花为主。题材有莲瓣、花卉、双鱼及八思巴文。胎呈灰白色。釉色青绿,不少泛黄或青灰色。窑具有匣钵、碗形垫托和垫圈、垫饼。另外,还发掘了工场遗址4处,清理淘洗池12个、陶车坑10个、素烧窑炉4座以及房基和排水沟等遗迹。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详情 ▷
龙泉窑制瓷作坊由龙窑和作坊两大部分组成。龙窑结构有火膛(窑头)、窑室、窑门、烟室(烟囱)四大部分构成。外部则有窑头前的工作间与挡风墙,窑门外的通道和护窑墙,窑顶上加筑窑棚等。作坊有瓷土粉碎(碓房)、陶洗池及蓄泥池,制瓷作坊等。与传统龙泉窑制瓷工艺一脉相承。龙泉制瓷作坊共包括晚清至现代的作坊共13座。…详情 ▷
叶溥故宅位于龙泉市西街街道宫头村,年代为明。叶溥故宅(姜家大屋)位于浙江省龙泉市西街街道宫头村136号。建于明朝,为当时名宦、人称“叶青天”的叶溥故居,至今已有500年以上的历史。到清代时为姜姓大户所有,姜家大屋由此得名,现称叶溥故宅,建筑面积3544.5平方米。叶溥,字时用,号槎溪。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叶溥故居建于明代晚期,叶溥故宅是龙泉市城区内规模较大的古民宅之一,平面基本上为正方形,坐南朝北。纵轴线上自北而南为台门、前厅、后厅。前厅前为天井,后厅前、后均为天井,两侧为厢房。总建筑面积约2775平方米。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龙南菇民建筑群主要有菇神庙和菇民居两大部分组成。菇神庙俗称五显庙,是菇民首领商议菇业大事和集中进行商品贸易的文化娱乐的重要场所。龙南菇民建筑群共包括四座菇神庙两座菇民居。现在保存较好的是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有4处菇神庙和2处菇民居布局严谨、结构合理为研究菇民的生活习俗提供了实物例证。…详情 ▷
上田战斗纪念馆位于龙泉市城北乡上田村。1935年,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浙西南根据地。9月上旬,红军挺进师在上田村附近的仓砣社殿内召开了浙西南根据地党政军最高领导机关会议,刘英、粟裕主持会议,部署了反围剿工作,并发动了著名的上田战斗,击敌军一个营,打死打伤百余人,俘虏敌连长等官兵42人,缴获长短枪百余支,其余白军败逃。为纪念这次战斗,上田村建有全省第一个村级革命纪念馆——“上田战斗”纪念馆,被浙江省列为国防教育基地。至今政委会遗址保存完好,墙壁上红军留下的革命标语依旧可辨,是浙西南地区难得一见的革命胜迹。同时上田村是千年古村,明清古民居比比皆是。…详情 ▷
白云岩风景名胜区近年来,龙泉市郊游悄然兴起,形成了一道以白云岩古迹为基点的连接白云岩石、云岩山庄、九潭十八湾、白云瀑、云坞古村、云坞书院、石马生态沟诸景点的度假旅游风景线。环线区域总面积约五平方公里,统称白云岩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7900亩,海拔216—535米。它形似袋状,周围高山,中为谷地,岩樟溪和白水沟在此汇合,从袋口涌向市区龙泉大溪。仰望诸峰,白云岩峻峭,石马峰挺拔,下樟村雄踞坝上,观溪水岩崖、田畴古樟、飞瀑深潭,让人神情飘逸,心旷神怡。白云岩诸景,位于市郊西北方向约3公里左右,均有公路和游步道相连。交通十分便捷,有郊游公共汽车直达景区。娱乐休闲度假设施一应俱全,实为朋友聚会,来宾观光好去处。…详情 ▷
龙泉宝溪景区位于龙泉市宝溪乡境内,景区核心区域为宝溪乡溪头村。景区内古村散落,民风淳朴,生态极佳,被誉为“天然氧吧”和“用矿泉水洗澡的地方”。中国龙泉宝溪景区位于龙泉市宝溪乡境内,距龙泉市区约50公里,景区核心区域为乡集镇所在地溪头村。宝溪乡地处龙泉市西陲,与福建省交界,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7600余人,所辖面积为148平方公里。古村散落其间,民风淳朴,生态一流,被誉为“天然氧吧”和“用矿泉水洗澡的地方”。宝溪乡先后荣获了“全国环境优美乡”、“浙江省卫生乡”、“浙江最美生态乡”、“治水美镇”等称号。2014年荣获住建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6年成功创建“全国卫生乡”,生态人文建设成绩卓著。境内有秀美旖旎的披云山,海拔1680米,是著名的三江(瓯江、闽江、钱塘江)之源与道教胜地。宝溪文化底蕴深厚,青瓷龙窑文化、竹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景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与精心施工,打造出一个服务功能完善、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大观园”。所以,来宝溪不仅是生态养生之旅,更是文化体验与传承之旅。不灭窑火——宝溪…详情 ▷
徐氏家族是源底村旺族,迄今已有23代子孙,700多年历史,出现过徐仰山、徐敬五等众多爱国志士,令后人怀念、瞻仰。在徐氏祠堂,“敦本惟源”四个大字正立中间,两边书有“继祖宗一派传真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字样,“克勤克俭,惟读惟耕”成为徐氏祖训,也是徐氏族人安身立命之本。徐氏先民早先靠贩卖木材起家,经几代人辛苦经营、克勤克俭,才日渐发展致富,成为源底村的旺族,但是物质的丰饶并没有改变徐氏族人的初衷,反而还保持“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家族子弟勤学苦读,争做有志之士。辛亥革命志士徐仰山故居石柱上有一幅对联,“欲高门第须与善,要好儿孙即读书”。徐氏的古宅正门多有“东海旧家”“山辉川媚”“山水文章”“月山拱秀”等题字,不仅表达了徐氏家族对文化精神的完美诉求与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更表达其对子孙儿女读书进修学识的殷切期盼与保家卫国的高尚品格。革命时期,徐氏家族涌现出了徐仰山、徐敬五等一批志士绅士,用自身行动践行着徐氏家风。和平时期,该家族还走出了众多从事军政法律、文化教育、医学卫生、科学研究、商贾经营等人才,活跃在各行各业,虽星散各地,但融…详情 ▷
安仁窑址位于龙泉市安仁镇,年代为宋至明。从安福至安仁口的仙宫湖畔,散布着大大小小龙泉青瓷古窑址二十几处,均系宋、元、明时代的古窑场。当湖水退落,被湖水冲刷过的古窑址就显现出一堆又一堆的古瓷片,蔚蔚壮观。从中可使游人联想到当年“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中运瓷船舶往来如织”的繁华景象。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住溪是我市重点革命老区,这里曾经是中共龙浦县委驻地,早在1934年,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驻浙西南就扎根于此,开展了影响深远的革命斗争,在这里建立了最早的县一级苏维埃政府。近年以来,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发扬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住溪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对住溪苏维埃政府——廖家祠堂和住溪苏维埃政府办公旧址——张家祠堂进行了修复,并与前不久投资40余万元建成红色文化广场。苏维埃政府旧址是全省、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师生缅怀革命先烈、接受主题教育、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的主要集中地。镇、村积极结合特定的教育主题,组织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参观、瞻仰、考察,组织开展征文、主题演讲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教育活动。注重利用纪念活动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群众爱国主义热情的重要工作。现在,住溪村已经成为了省党史教育基地、龙泉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远教广场、廉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了“红军学堂”。…详情 ▷
披云青瓷文化园成立于2009年,位于龙泉市上垟镇,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是中国气候养生之乡。文化园对龙泉瓷厂旧址进行创意改进,把旅游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发挥青瓷非遗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是世界唯一的青瓷文化主题旅游景区。主要景点包括青瓷寻踪剧场、青瓷体验坊、龙渊古迹、国际陶艺村。其中青瓷寻踪剧场分为“瓷之国、瓷之旅、瓷之史、经典影院、百年龙泉”五个篇章,全面讲述了中国陶瓷发展史。青瓷体验坊是游客体验互动场所,设有专门老师,指导教学。龙渊古迹仿造民国时期土墙建筑,展示民国时期、建国初期,龙泉县城、各历史古迹、风光风貌照片。国际陶艺村由十栋独立工作室组成,十栋工作室各有不同的文化主题,分别植入龙泉青瓷文化、地域文化。披云青瓷文化园为国家4级旅游景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浙江省首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浙江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浙江省重点文化企业等,是以保护生态、尊重历史打造的青瓷非遗传承基地,具独特旅游资源,游览小住,感农家淳朴、享现代惬意,品青瓷文化,是最受欢迎的特色景点。地址:丽水市龙泉市上垟镇青瓷文…详情 ▷
革命烈士季步高1906年出生于安仁镇季山头村,1925年赴广东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系“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的积极参加者和组织者,曾任广州市委书记。1928年7月在香港被捕,同年冬就义于广州。其故居座落在安仁镇季山头村中心,1981年7月,季步高烈士故居被列入龙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龙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季山头村以季步高烈士故居为核心,加大红色旅游开发力度,在其周边辐射建设了季步高烈士石像、先烈亭、观光鱼塘、观光林、文化长廊、文化礼堂等,季步高烈士故居的参观价值进一步得到强化提升,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季步高故居瞻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详情 ▷
平水王社庙位于龙泉市龙渊街道徐山后村社殿岗,建于明代,平面呈纵长方形,朝北。通面宽6.53米,通进深9.01米,建筑占地面积58.8平方米。单体结构。前有照壁。正殿三开间,进深4柱7檩,抬梁式五架梁结构。…详情 ▷
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南部,与屏南、龙南、兰巨3乡镇27个行政村毗连,总面积23万亩。以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是我国十二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素有“华东古老植物摇篮”之美誉。【机构概况】1975年由浙江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与庆元县百山祖省级自然保护区一并晋升为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管理局、管理处、保护站、保护点四级管理。保护区管理局设丽水市林业局内,为正县(处)级事业单位,龙泉和庆元分别设立管理处,为副县(处)级社会公益类纯公益业单位。【自然条件】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闽浙丘陵区,属洞宫山系,由武夷山脉向东伸展而成。区内地形复杂,群峰峥嵘,峡谷峻峭,沟壑交错。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矗立在保护区核心地段的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长三角第一高峰。主脉为瓯江上游龙泉溪主要支流大溪和小溪的分水岭。保护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区内相对较高的海拔与茂密的森林,加上独特的地形和水文地理环境,小气…详情 ▷
云水渠源于龙泉市原龙渊镇西侧岩樟溪与锦溪汇合处之蒋溪堰,上至宫头下至马埠,自西向东流经整个龙泉市区和大洋畈,至龙泉盆地入瓯江上游龙泉溪。云水渠自西向东伴街而去,云水渠是古时先民筑堰引蒋溪之水东流入畈的人工灌溉渠道,全长5公里。…详情 ▷
1988年龙泉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老根据地县,龙泉市作为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境内保存了众多革命斗争纪念旧址。其中5点被浙江省人民政府以“龙泉革命纪念建筑群”名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碧龙中共龙遂县委旧址前厅仓坛红军挺进师政委会会址季步高烈士故居前立面塘源红军挺进师师部会议旧址溪头中共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随军银行旧址…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