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621
樊村戏台樊村戏台(第二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河津市樊村镇樊村东街西口亦称戏楼,原为关帝庙附属建筑。创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成化、清康熙、乾隆年间均有修葺,基本结构仍为明代建筑。戏台坐南朝北,筑于高1.5米的砖砌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详情 ▷
镇风塔镇风塔(第三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河津市清涧镇康家庄村西北100米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宋,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由村民吕自公等人重修。塔体为方形实心砖结构,十三级密檐式,高27米。上窄下宽收分明显,一至三层为仿木结构腰檐,施有椽飞、斗拱,四层以上叠涩出檐…详情 ▷
前庄遗址前庄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商地址:平陆县坡底乡崖底村前庄自然村南黄河北岸遗址位于前庄自然村南黄河北岸的黄土丘陵二级台地上,北高南低,东边十余米的悬崖下是石膏河,西、南两边二十米与陡峭的石崖相连,遗址平台如同半岛,面积约1万平方米。沿河公路从遗址台地横穿而…详情 ▷
枣园村古墓群枣园村古墓群(第三批省保)时代:西周—汉地址:位于平陆县张店镇枣园村东北部古墓群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50米,1959年6月发掘汉代砖室墓一座,为规模较小的半圆弧形券顶砖室墓,墓保存完整,出土部分随葬器物。主墓室内出土有绿釉陶壶、绿釉陶仓,内有腐朽谷…详情 ▷
赵家滑遗址赵家滑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平陆县西候乡赵家滑村四周遗址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500米,据断层观察,文化层堆积厚0.4—2米。遗址东部和北部发现有白灰面居住遗迹。采集到的器物残片主要有彩陶钵、罐、尖底瓶口沿和底部以及陶环、石镰、石纺轮等。…详情 ▷
杨瞻墓(包括墓地石刻)杨瞻墓(包括墓地石刻)(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永济市蒲州镇襄义庄杨瞻墓为明代宰相杨博之父、四川巡按使杨瞻及其家族的墓地。墓坐南朝北。南北长200米,东西宽80米,两旁有碑8通,石人、石马、石狗、石狮、石羊等石象生各一对。墓冢5米见方,高3米。…详情 ▷
孟桐墓孟桐墓(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永济市蒲州镇王庄村东为明代礼部尚书、翰林院大学士孟桐及其家族墓地。墓地坐南朝北,南北长190米,东西宽80米。陵墓四周用青砖围墙,神道两旁有石人、石马、石狮等石象生。墓园内依次排列大门、石台阶、石牌坊、原祭庙石柱基石遗址、以…详情 ▷
解梁故城遗址时代:春秋地址:永济市开张镇古城村据传故城为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一的智伯所建。该城城垣保存尚好,高4——5米,周长4.65公里,共设九座城门。城墙上宽4米,下宽15米,夯层明显,厚0.08米,土中夹杂有陶片。2019年,解梁故城遗址入列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详情 ▷
韩楫墓韩楫墓(第二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永济市韩阳镇祁家坡村边韩楫(1528—1605年),蒲州人,字伯通,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墓地东西长180米,南北宽80米。墓室为水磨青石砌成,分主室、左右侧室与耳室、前室。东西通深16米,南北通宽22米。墓室内…详情 ▷
杨博墓杨博墓(第一批省保)时代:明地址:永济市蒲州镇王庄村东北300米杨博(1509—1574年)蒲州新乐庄人,字惟约,明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历隆庆、万历两朝,累迁蓟辽总督吏部尚书兼理兵部事等职,谥襄毅。墓地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50米。原有十三冢,巨碑…详情 ▷
高市村汉墓群高市村汉墓群(第一批省保)时代:汉地址:永济市栲栳镇高市村西1.5公里原墓冢分布在高市村西的黄土高原上,共计大、小8座,每冢面积约200平方米。占地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现存仅一大冢,高3米,周长150米。余皆夷为平地。…详情 ▷
小朝村汉墓群小朝村汉墓群(第一批省保)时代:汉地址:永济市赵柏乡小朝村庞家堡北500米墓群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0.5公里,原有大、小墓冢9座,兴修水利中被平7座。现仅存2座,一高4.5米,周长45米,另一高3.5米,周长32米。分前后室,为圆拱顶,出土有陶罐、…详情 ▷
赵杏古墓群赵杏古墓群(第三批省保)时代:东周—汉地址:永济市北城区赵杏、晓朝、席村三村之间古墓群西至永临公路西100米,南至晓朝公路,北至席村村南100米,东至席村村东,范围9平方公里。该墓群时代跨越东周、秦、汉。东周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出土器物多…详情 ▷
叔夷伯齐墓叔夷伯齐墓(第三批省保)时代:周地址:永济市首阳乡长旺村南山1公里《史记·伯夷列传》载:“……伯夷叔齐耳心,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现存二冢,各高4米,周长45米。墓之东面原有二贤庙,已毁。现存“采薇歌”、“伯夷颂”碑记两通和“伯…详情 ▷
石庄遗址石庄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永济市蒲州镇石庄村北半坡一带西近黄河干流,南临运梁河,地势属河旁二级阶地,地面较平坦,面积约200万平方米。1954年调查并局部发掘。文化层厚0.2—3米。出土和采集陶器有罐、盆,石器有斧、锛、凿等以及大量彩陶残片。…详情 ▷
丰村遗址丰村遗址(第四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垣曲县华峰乡丰村遗址在中条山南麓亳清沙与允西河之间高原丘陵上。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南三面临沟,北面靠村,部分遗址压在村住宅宅基之下。东西约500米,南北约1000米,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5米。其文化…详情 ▷
铜矿遗址铜矿遗址(第三批省保)时代:汉地址:垣曲县中条山中铜矿遗址早在50年代就有发现,有矿洞及冶炼矿石的工作面,洞内出土的采矿工具主要有铁锤、铁钎等。采集有铜矿石、冶炼矿渣等。另在洞内发现有大量木炭,估计当时是用加热法开采矿石的。…详情 ▷
南海峪遗址南海峪遗址(第二批省保)时代:旧石器地址:垣曲县县城西南24公里毛家镇店头村南海峪沟口东侧山腰是目前山西省旧石器早期唯一的一处洞穴遗址。遗址由相邻的三个地点组成,洞穴基岩为震旦纪矽质石灰岩,遗物和化石出自黄褐色的角砾岩中。第一地点含有动物化石,第二地点有…详情 ▷
裴柏碑馆裴柏碑馆(第二批省保)时代:明地址: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东30米始建年代无考。据清光绪年版《闻喜县志》载:“迭遭兵火,历代重修”。馆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550平方米,现有碑室五间,系七十年代初重建,保存有唐明皇敕张九龄撰裴光庭神道碑北周天和三年裴鸿碑唐裴镜民…详情 ▷
杨深秀墓杨深秀墓(第三批省保)时代:清末地址:闻喜县下阳乡仪张村南50米杨深秀清末维新派,字漪村,山西闻喜人。戊戌年间,因主张变法维新,被慈禧太后杀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墓冢呈圆形,高3米,下部用石条砌成,上部为封土堆,直径6米。冢旁立有墓碑,碑额《戊戌志士杨深秀…详情 ▷
伯里合不花墓伯里合不花墓(第一批省保)时代:元地址:闻喜县东镇西街村北500米伯里合不花、姓忽神氏,大元故镇国上将军,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副都万户赠辅国上将军、枢密副使获军、追封云中郡公、谥襄懋。墓地南北长80米,东西宽50米。未发掘。墓冢坐北朝南。墓前有元至正…详情 ▷
裴行俭墓裴行俭墓(第一批省保)时代:唐地址:闻喜县郝庄乡永青村西南唐史载,裴行俭(619—682年),字守约,闻喜县人,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其墓原有冢,有石人、石马,均于60年代平田整地时破坏,现仅存唐代石碑一通,字迹模糊不清,额篆“唐故礼部尚书”字迹。…详情 ▷
裴氏墓群裴氏墓群(第三批省保)时代:汉、唐、宋地址:闻喜县东镇仓底村东南300米据清光绪年版《闻喜县志》载,“凤凰塬方圆数十里,为三晋望族裴氏祖茔地”,墓地分别在东西10米、南北宽8公里的凤凰塬上,未发掘。墓冢高如小丘,共二百余座。1986年发现唐吏部侍郎裴皓墓。…详情 ▷
回坑遗址回坑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闻喜县阳隅乡回坑村西100米处地处运城盆地的东北部边缘,紫金山南侧的山前坡地上,地势北高南低,1954年发现,现存面积15000平方米。遗址中发现的遗迹仅有灰坑一种,地面与断崖暴露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仰韶文化的钵、盆…详情 ▷
薛道实墓薛道实墓(第四批省保)时代:唐地址:临猗县北辛乡宜村东北为隋代尚书礼部侍郎薛道实及其家族墓地,薛道实卒于唐初,葬于此。墓地现存唐玄宗十七年(729年)墓碑一通,石人、石羊、石狮各一对。墓碑通高3.4米,宽1.13米。碑额高1.03米中间篆额“大唐隋故尚书礼…详情 ▷
陈茂墓陈茂墓(第四批省保)时代:隋地址:临猗县卓里乡陈平村东北据《金石萃编》载:“茂生于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薨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即以其年归葬,碑当立于是年”。陈茂历经北周、隋两朝,为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过贡献,卒后赐葬故里。墓地原有陵园规模很大,南…详情 ▷
王卓墓王卓墓(第四批省保)时代西晋地址临猗县庙上乡城西村东王卓历任魏晋河东太守,迁司空,封猗氏侯,葬于河东猗氏县故解城西隅。王卓墓冢已毁,仅存唐碑一通。碑楼通高4.73米,面宽1.78米,进深1.10米。碑高3.43米,宽1.05米,三面刻字。碑首篆额“追树十八代…详情 ▷
猗顿墓猗顿墓(第三批省保)时代:春秋地址:临猗县牛杜镇王寮村西猗顿,春秋鲁国人,奔走天涯,寻求致富,后驻郇瑕之地。生前以畜牧育桑,兼营盐化,成为与范蠡齐名的富翁。死后葬于王寮村。猗顿墓在山西省临猗县牛杜乡王寮村的村西头,陵园规模不大,但古朴肃穆。这就是古代巨商——…详情 ▷
绛县文庙绛县文庙(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绛县城内振兴西大街文庙路1号绛县文庙位于绛县古绛镇文庙路。庙院坐北朝南,南北长95米,东西宽44米,占地面积4180平方米。据清乾隆版《绛县志》和有关碑文记载,绛县文庙始建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元、明、清历代分别进行了…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