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598
万寿宫位于苏州民治路,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自1951年起辟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一度改称人民文化宫,牌楼上刻有郭沫若先生当年题写的人民文化宫五字。1966年起,万寿宫长年失修。1986年修缮后辟为青年宫。1991年全面修葺,改由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详情 ▷
陈去病墓位于阊门外虎丘西南麓,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33年10月病逝于故乡同里镇。1935年11月南社成立三十六周年之际,柳亚子等诸社友将其灵柩迁葬于南社诞生地虎丘山下,并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墓在虎丘西南麓杉树林中,坐北朝南,作覆釜形,青砖围砌,水…详情 ▷
鹤园位于苏州市韩家巷。清光绪年间道员洪鹭汀始筑,因俞樾书有“携鹤草堂”匾而取名“鹤园”。园中池水似鉴,修廊如虹,风亭月馆掩映于山石之间。园未竣,洪离苏,一度借为农务局。后归吴江庞屈庐,其孙庞蘅裳复加修建,一时成为文人雅集酬唱之地,词人朱祖谋曾寓居于此。园中有朱氏手…详情 ▷
文山寺位于姑苏城西北的文丞相弄内,是苏州市唯一的一座尼众丛林(俗称尼姑庵)。它虽然没有像西园寺、寒山寺、灵岩山寺那样令人瞩目,但历史悠久已越八百载。苏州文山寺背枕桃花坞,面临中市,现占地面积2206.19平方米,建筑面积2889.69平方米,为南宋古寺,迄今已有八…详情 ▷
畅园,在养育巷庙堂巷,1998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西宅东园,其占地约2761平方米,宅分两路,正路六进,西路三进。正路第三进为主厅,面阔三间9米,进深7.5米,前带左右两廊,园面积约1414平方米,以狭长水池为中心,绕以桐华书屋、留云山房、涤我尘…详情 ▷
听枫园位于庆元坊,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清同治光片年间,曾属于苏州知的湖州人旲云筑宅园于此,因园内有古枫婆娑,名“听枫园”。吴白称:“宅居不广,小有花木之胜。”在小型园林中,此同以玲珑精致见长。俞樾就曾以听枫园之“精”,自居曲园之“微”,相评量。吴云…详情 ▷
北半园即陆氏半园,占地1130平方米,位于白塔东路60号。该园为清乾隆年间沈其奕所筑,清咸丰年间道台、安徽人陆解眉建,取名“半园”,又因在仓米巷史氏半园之北,俗称“北半园”。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2向公众开放。清咸丰年间道台、安徽人陆解眉建,取…详情 ▷
圆通美术馆坐落于网师园一墙之东。籍载圆通寺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1936)张善孖、张大千、叶恭绰等曾寓居寺中行礼佛参禅。2007年有社会力量出资重修圆通寺,原址上创办苏州圆通美术馆、苏州市…详情 ▷
金门金门,民国时期为沟通观前街与阊门商业区的联系,于1921年筑南新桥,1922年开金门。但第二年即发生了军阀齐燮元和卢永祥的战争,祸及苏州。士绅认为开了金门不利,便重又砌没,另在其南60米处开辟新阊门。新阊门与景德路对直,似乎方便了,但出城后还得拐个弯再上南新桥…详情 ▷
南半园即史氏半园,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古代园林建筑。位于仓米巷24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由三光电加工有限公司保护管理。南半园址原为一老宅,清同治年间先为俞樾在马医科购地建曲园第宅,遂将此处转让史伟堂,建东宅西园。时西邻尚游隙地,但园主知足而不求齐…详情 ▷
位于阊门内天库前10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武安会馆系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河南武安(今属河北省)旅苏绸缎业商人集资创建。会馆坐北朝南,占地仅106.33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头门、戏台、正殿。此外因地制宜,头门东连一厅,正殿西接一楼。头…详情 ▷
观音山禅寺位于江苏泰州东南方,寺之历史,始创年代,无从稽考,清末民初间,住持僧某,不善经营,致殿宇佛像,残破不堪,地方绅领,仰曲塘宏开寺玉成尊宿德望,礼聘之出任住持,玉公感而勉应之,就任后修葺殿宇,重装金身,寺貌一新,四众欢欣,玉公适任州僧正司,公务繁忙,无暇常住…详情 ▷
原为清诗人王渔洋结社吟诗之地,原址在虹桥西。今园始建于清末民初,南临清流,北枕低埠。有水绘阁、问月山房、香影廊等建筑。冶春即冶游,男女在春天里外出游玩叫冶春。狭长的瘦西湖从冶春园南面而过,临湖筑有草庐水榭,古朴清雅。凭栏观景,湖水涟漪。园内还陈列着数万盆扬派盆景,…详情 ▷
千山祖越寺祖越寺是千山最早的庙宇建筑之一。相传,在开始建寺时,有一位祖师从这里路过,曾仔细察看该寺的建筑,遂名为祖越寺。据考证,它最初建于唐朝,当时的建筑宽阔宏伟,大于现在几倍。后来,在金、元时期,山洪暴发,寺庙被冲毁,遗址就在现址前的低洼开阔处。从遗址中曾发掘出…详情 ▷
兴国寺位于忻州市城内兴寺街。据碑文记载:兴国寺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原名圣国寺,唐圣历元年(698)敕为太平兴国禅寺,后唐长兴年间(930933)改为兴国寺。该寺原先规模宏大,近来在维修天王殿时,发现梁上有块木板题有:“大唐敕赐忻州城太平兴国禅寺,周围有…详情 ▷
五岳庙,位于忻府区曹张乡令狐庄村中。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9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脊檩题记载,清咸丰二年(1852)重修。一进院布局,现存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七檩前廊式构架,斗栱三踩单昂,明间设板门,次间为直棂窗。东西配殿面宽三间,进深二椽,…详情 ▷
阳曲县故城,位于定襄县晋昌镇城内村四周。城墙全长12.44公里,现南墙、西墙、北墙部分残存,残高16米,总长约1000多米,底部宽约40米,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90.12米。遗址所在地周围为较平整县。198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详情 ▷
雁塔,位于岢岚县岚漪镇牛家庄村南约1500米的山顶上。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风格。八角五层楼阁式砖塔,通高18米,占地面积20.3平方米。平面呈八角形,实心,塔身素面。石砌台基,底边长2.05米,基高0.3米。一、二层为条石砌筑,三至五层为砖砌,出叠涩塔檐,圆形…详情 ▷
岢岚州故城,位于岢岚县岚漪镇西街村四周。现存为明代遗迹。平面呈长方形,东西1850米、南北1100米,分布面积203.5万平方米。现存东墙残长1039米,西墙残长947米,南墙残长1600米,北墙残长1750米。墙体基宽615米,顶宽311米,残高512米。土质夯…详情 ▷
白衣殿位于偏关县新关镇西关村百地坪。坐北朝南,南北长49.2米,东西宽36.5米,占地面积1795.8平方米。据庙内现存碑记载,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光绪六年(1880)多次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天王…详情 ▷
邯郸市博物馆坐落在市区中心中华大街中段,与“赵武灵王丛台”相望,气势雄伟壮观。1999年10月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1月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邯郸市博物馆建筑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详情 ▷
介绍位于邯郸市区北关街,原为木结构,明代万历年间改建为五孔石桥。桥身长32米,宽9米,高8米,两旁的拦板和望柱上雕刻有历史故事和狮、猴等动物图案,雕刻精美。桥孔中心处雕有向下俯视的龙头。古桥旁边有一座“邯郸学步”的石雕。交通环5路、6、25、35、40、63、68…详情 ▷
长生寺位于合漳乡张头村长生寺景区内,初建于明代。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有三进院落,依山势建造,一院高过一院,静卧在半山谷底。寺周山势陡峭,掉一块石头即可砸在院内;山上林木葱郁,风来时涛声阵阵。后院大殿佛像下有一井,井口直径两拳,汲水与否,不溢不寡,饮之微甜,曰…详情 ▷
鼓楼,位于县城中心,因其宏伟的主楼两旁各建有一间钟鼓楼而得名。故名鼓楼,又名天下第一楼,畿南第一楼。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楼基呈长方形,楼基高8米,面积为1380平方米,中间有一条南北拱券,北石拱门“雄镇滏阳”,南石拱门上刻有“景嵩”二字,字体端正,遒…详情 ▷
新安古城(新安故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天桥北,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规模的历史文物旅游景点,又称南头古城,已经有1730余年的悠久历史。据史载,明万历元年(1573年)设新安县,该城系江海交通要冲,海防军事重镇。自晋代以来,香港、澳门、珠海、中山…详情 ▷
许氏旧居时代:1926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1号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该楼建于始建于1926年,原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三姨太许夫人以“庆羯堂许”的堂名购置的私人住宅。张家亲属出关往来于京津地区均住于此楼,直至1941年张家将此楼卖于他人。该建筑坐…详情 ▷
20世纪初期,杨以德在今南开区二纬路和二马路购地二十余亩,修建了一所四合院和一座具有中国古建筑风格的园林别墅,园林别墅被人称之为“杨家花园”。1921年,杨以德将南开二纬路原四合院建筑拆除,重建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带地下室的三层楼房(今南开区二纬路41号),花园原地盖…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