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594
张秋作为运河重要码头,运河古渡口被称为“漕湟要津”,被列为张秋一景。志称“冠盖云从,帆樯鳞集,实中原绾毂之襟喉也”。可以想象当年的繁盛景象。现存古渡口仍在原有位置,系利用原渡口石料及所拆周边建筑物石构件精心设计垒砌而成。桥上明清石刻遍布,多达千余块。桥由三空涵洞、…详情 ▷
坡里以东郭店屯、九都杨一带,是贫困农民集中的地方。在0员杨耕心等宣传发动下,这里农民的觉悟日益提高,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拆毁教堂、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口号。当时,阳谷韩庄一带有一支韩建德领导的打击土豪劣绅的农民武装,后来杨耕心与韩建德建立了联系。杨耕心阐明0的主张,…详情 ▷
阳谷坡里天主教堂是位于山东省阳谷县城北17公里定水镇坡里庄的大型天主教堂,是天主教阳谷教区(1933年成立)的主教座堂,山东省西部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管理阳谷、莘县、范县等六县教务。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教堂始建于1882年,二层楼房围建四周,楼顶平台再建围墙…详情 ▷
位于张秋镇南街,东距古运河约70米,由山东、陕西两省商人集资合建。现存建筑主要有正殿、配殿、戏楼、山门等,整体为歇山式斗拱建筑。会馆现南北长32米,东西宽40米,占地总面积约1280平方米。山门为三开间,后与戏楼连为一体。在山门门洞上嵌有一石质匾额,长2.0米,宽…详情 ▷
吴铠墓位于阳谷狮子楼街道办事处西街,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铠祖籍江西南昌,明洪武、建文年间,其曾祖在扬州为将领。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诛杀建朝文臣武将,吴氏宗族多被杀戮。吴铠的曾祖父只身逃亡,避地阳谷,娶妻生四子。次子英,时称隐翁,即吴铠祖父。铠父澄,字源洁,号…详情 ▷
华歆墓位于高唐县城东涸河镇大华村北200米处,距县城20公里。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封土高3米,直径7米。墓室顶部有1平方米的洞。从顶部洞口能看清墓室。此墓为砖室结构,上为圆形拱顶,底部呈八边形。据当地群众历代相传,此墓为华庄华姓祖坟。华姓人经常维护,故古墓…详情 ▷
费宏是铅山县福惠烈桥(今河口镇柴家埠)人,生于明成化四年(1468)。历任翰林院编修、东宫侍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首辅(即宰相)等朝廷要职,先后加封文渊阁、武英殿、华盖殿、谨身殿大学士、太子太保、柱国少保、太子太师等品衔。他历经四朝,三次…详情 ▷
王仁堪故居为王仁堪祖父王庆云(原清工部尚书)旧居,旧称“尚书第”,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清道光、同治年间重修。王仁堪出生于此,王仁堪中状元后,人们称此处为“状元府”。故居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呈曲尺形,周以封火墙。故居东面为王氏祠堂,坐…详情 ▷
繁华的福州八一七路上,一栋绿色的建筑很打眼,虽说它已是危房,房前有座市保碑。穿过危房,殿外庑廊竖有明代石碑两方,其一为明永乐五年(147年)《敕谕》碑,为保护伊斯兰教的圣谕;其二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重建清真寺记》。《重建清真寺记》碑记载,该寺初创于唐贞观…详情 ▷
乌石山,树木掩盖、大门紧锁的弥陀寺,只有市保碑还在为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清光绪初年发生的福州乌石山教案是福州人民长期反洋教斗争的结果,也是近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典型例子。共历时三年多,影响较大,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组成部分。教案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传教士恃强妄为,这…详情 ▷
戚公祠位于于山白塔寺东,在补山精舍之侧,为祭祀抗倭名将戚继光而设。浙江参将戚继光(1528~1587年),明代杰出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在宁德横屿、福清牛田、莆田林墩打了三次大胜仗,给倭寇以沉重的打击。班师…详情 ▷
苍霞洲基督教堂位于台江区苍霞洲文通弄17号,1924年由英国圣公会重建,占地面积805平方米,为哥特式三层砖木结构,坐西南朝东北,呈十字形排列。该堂是福州地区现存的具有典型英国风格的建筑,其规格宏大,保存较为完好。2020年1月2日,苍霞洲基督教堂列入福州市第八批…详情 ▷
天安堂于咸丰六年(1856年)落成。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天安里15号,是美国美以美会福州创建的最早的教堂之一,是美以美会福州教区活动的中心。光绪三年,基督教福州年议会在该堂成立。清至民国期间,美以美会许多重要会议均在该堂举行。1966年“文革”开始后,教堂被占用。中共…详情 ▷
螺洲孔庙,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是福建省乃至全国少有的非府非县治理的乡镇一级孔庙,也是福州地区目前仅存的两座孔庙之一。螺洲孔庙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始建于南宋,明成化十年(1482年)吴叔和重建,明正德十六年(15…详情 ▷
琉球墓园琉球墓园在福州市仓山白泉庵。1986年,在清代安葬琉球来华亡故人员的墓区范围内建造,墓园占地面积3120平方米,内有8座琉球墓。明洪武五年(1372年),中国和琉球便开始往来,福州被指定为中琉交通港口。凡琉球贡船及谢恩使、庆贺使、进香使和留学生等所乘船只,…详情 ▷
杜锡珪摩崖石刻位于马尾区罗星街道沿山社区,自右至左横刻颜体楷书“鹤寿”,落款“杜锡珪”,刻于民国16年。该石刻具有一定典型性,为研究马尾石刻艺术提供实物参考。2020年1月2日,杜锡珪摩崖石刻列入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向东延伸20米,向西延伸…详情 ▷
闽安龙门摩崖石刻位于马尾区龙腰山东麓国道104旁,摩崖石刻高2米,宽1.1米,“龙门”二字纵行楷书镌刻,字高0.86米,宽0.76米。相传系朱熹为祀大禹疏河决江凿龙门而刻。龙门石刻右侧有赵与滂诗刻、无名氏题记。2020年1月2日,闽安龙门摩崖石刻列入福州市第八批市…详情 ▷
鼓山涌泉寺为“闽刹之冠”,又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为福州五大禅寺之一。寺建在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之下,海拔455米处,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涌泉寺的故地原为“华严寺”。唐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闽王王审知延请国师…详情 ▷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琯尾街金鸡山下,晋安河畔。地藏寺建于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当时叫作法林寺,是福建省最早的尼寺。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重修。五代时期称金鸡山报恩寺,寺内建有地藏殿。宋、元、明各代皆有修葺。后因遭火灾,寺毁。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详情 ▷
林阳寺是福州五大禅寺之一,位于晋安区岭头石牌村瑞峰之麓,故又称“瑞峰林阳寺”、林洋院,又名瑞峰林洋寺、瑞峰院。宋梁克家纂《三山志》载:“怀安县遵化里瑞峰林洋院,长兴二年置”。“长兴二年”即公元93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后几经兴废,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详情 ▷
郑成功演武场遗址位于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前的大操场处,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年郑成功挥师北伐之前,曾在此选将练兵,训练出一支拥有万人的“铁人军”,后来成为收复台湾的主力。解放后在厦门大学同安楼后面的八角亭花园中发现一块长120厘米、宽48厘米的“练胆”石刻,现存于鼓…详情 ▷
皇帝井皇帝井位于后溪镇苏营村东边,系清代建造。《同安县志》载:“皇帝井在仁德里苏营相传唐宣宗到此掬饮因名,泉极甘,酿酒瀹茗俱佳,经时不汲泉从石缝0,大旱不涸。”两口带井围的水井分南北,相距六米,两井中间有六平方米的贮水池,四周用柱式石桥栏杆围成,栏杆高0.5米,长…详情 ▷
介绍:灌口凤山庙位于集美区灌口镇灌口街北侧,距集美镇只有7公里。凤山庙建于明末天启、崇祯年间(16211644年)。该庙原为两进宫殿式结构的建筑物,前殿有八幅青石窗雕、盘龙石柱、青石雄狮、石柱楹联及屋顶是翘角式明代石雕装饰,双龙抢珠的艺术雕塑,但因历史悠久,毁损甚…详情 ▷
通淮关岳庙位于鲤城区涂门街,是泉州古城祭祀文(孔子)武(关羽)圣著名古迹之一,主殿奉祀关汉亭侯、岳忠武王,配祀历代著名忠武将士24位,左为三义庙,奉祀刘、关、张、配祀孔明、赵云,右为崇光先殿,奉祀关羽三代祖先。庙存宋朱熹《正气》、明张瑞图《充塞天地》古匾等重要文物…详情 ▷
甘棠巽峰塔位于黄山区甘棠镇,时代为清。巽峰塔,又称文峰塔,位于黄山区甘棠镇城区鼓山(原黄山区政府招待所西)。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巽峰塔建设于清顺治十年(1653),六角三层楼阁式建筑结构砖塔。高十点五米,底层直径3.7米。一层有门,二层有五窗,三层有三个长窗。原…详情 ▷
五福庙位于黄山区永丰乡,时代为明清。五福庙为宗教纪念建筑物位于黄山市黄山区城西50余公里的永丰乡岭下村必吉岭头黄山市黄山区城西50余公里的永丰乡岭下村必吉岭头(必吉岭是历史上泾县至青阳的交通要道)。庙建于元末民国14年(1925年)永丰乡岭下村苏建芳重修。据乾隆时…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