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533
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湖路小马站15号,原为曾家祠。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公开叛变。叶剑英闻陈叛变,立即与陈策率部接应孙中山登上“宝璧舰”,转登“永丰舰”,继而率部跟随孙中山挺进白鹅潭,与叛军英勇作战。6月下旬至8月初叶剑英率部继续护卫孙中山。其…详情 ▷
广州市消防局旧址位于越秀区文明路47号。建于19世纪20年代,是广州走向近代化的标志之一。上世纪初,由于广州建筑比较密集,人们防火意识薄弱,火灾频频发生。市政府成立的处下设,在文明路上搭起一座竹楼,还建了一个10多米高的瞭望台,从那里可以监视全广州的火况。1924…详情 ▷
颐养园旧址位于越秀区二沙岛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被称为广东首家“旅馆医院”的颐养园旧址建于20世纪20年代,位于二沙岛西端,即今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内。颐养园由梁培基创建,曾经为诸多国民党上层人士的“政治避风港”,还曾经是中共地下党员的秘密联络点。医院设计仿北…详情 ▷
仲元图书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解放北路越秀公园越秀山镇海路,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将领邓仲元而建,占地面积253平方米,1930年建成。1927年由国民党元老李济深提议创建,由建筑师杨锡宗设计,式样仿北京的文华殿,民国十八年(1929)奠基,次年建成。坐北朝南,大楼占地面积…详情 ▷
整理东濠下游碑记位于越秀区越秀北路越秀桥。1936年3月,东濠涌下游工程基本完成,为纪录这次治水过程,政府在越秀桥西侧立起石碑,上面刻的是由文树声撰写的《整理东濠下游碑记》,碑文如下:粤城设置肇始于周赧王,时越人公师隅所筑之南武城,历时二千余载。濠渠淤塞事所常有,…详情 ▷
南溟黎公祠位于海珠区官洲街道仑头社区仑头村仑头公园内。始建年代不晚于乾隆四十七年,光绪十七年重建。坐北向南,主体建筑左右3路。门前有宽大的院落,院北侧为方柱石栏杆。中路前后4进,均为面阔3间,碌筒瓦面,蓝琉璃瓦剪边。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明洪武年间黎氏先人自…详情 ▷
广州豫章书院,又名罗家祠,建于1893年,由于罗氏族人的祖先源自江西省旧郡豫章,书院由此得名。1924年7月,中国共产党领导沙面租界3000多洋务工人,当时的总指挥部便设在豫章书院。现书院作为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图书馆,仍旧保留着古建筑的传统特色。2002年7月,被…详情 ▷
广州市潮州八邑会馆创建于清同治十四年(1875年),会馆位于广州市长堤大马路,即现在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校址及附近的义安里、义安祠道、石公祠道、八邑上横、八邑下横、迎珠街、水月宫后街一带,会馆由前厅、后厅、礼亭、中堂及东廊、西廊组成,现仅存中堂和礼亭。史料记载:自清…详情 ▷
拜庭许大夫家庙位于越秀区高第街许地41号后座。从商业气息浓厚的北京路转入高地街,再沿幽深蜿蜒的小巷拐入许地,老街的气息立即扑面而来。院里屋角勾翘,朱瓦层层,古色古香。相传许氏家族为炎帝后裔,许家祠所以冠名“拜庭”,则源于拜庭是许家兴旺腾达的大功臣。生于清代的拜庭家…详情 ▷
杨孚井位于中国广州市新港路下渡村东约一巷。井口直径0.44米、腹径5米、底宽1米、深5米,井底有4个泉眼,水量较大,水质良好,曾是该村的主要饮用水源。该井为原生红砂岩层中天然凹穴,后来地势升高,人们用青砖、花岗岩砌井上端壁。相传该井为东汉议郎杨孚故宅后花园的水井。…详情 ▷
小东门桥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南路三角市,横跨东濠涌。它建于宋代,最早由巨石搭建,当时称东高桥,明代改永安桥。民国25年(1936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式桥,更名为小东门桥。现保存当年护城河桥的样子,阴刻“小东门桥”字为文树生题。民国25年(1936年)改建为…详情 ▷
周总理视察岑村纪念旧址位于天河区长兴街岑村南街远耕公祠。1972年4月7日上午,周恩来总理在广州陪同马耳他总理多米尼克·明托夫,先后到岑村参观小学、粉厂、农机站、卫生站、花果山、水田、鱼塘,还走访两户农家。在远耕公祠,周恩来等仔细听取了村党支部书记介绍大队生产情况…详情 ▷
潘氏大院位于海珠区海幢街道南华中路231号。先有南华西街才有海珠区这条幽静的街道曾是十三行富商巨贾们的聚居地。在二百年沧海桑田后她的每一条小巷、每一栋老屋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与数代街坊的记忆。而雄伟洋气的潘氏大院正好坐落于南华中路231号。潘氏大院由曾经的广州世…详情 ▷
对山园位于荔湾区西村街道福州路622号增埗公园内。对山园乃民国黄冠章的私人别墅,此君乃上世纪三十年代广州将军陈济棠的军需处长,并兼任银行长,位居一个相当有张力内涵的官职——财政大臣。相传此君当年负责修建中山纪念堂项目之时,利用职位之便,采用某些不可描述的手段,于是…详情 ▷
广东饮料厂旧址位于荔湾区西村街道西增路63号广州啤酒厂内,建于民国23年(1934年)。广东饮料厂是陈济棠主粤时兴建的专门从事啤酒、汽水生产的省营企业。该厂是当时华南地区第一家啤酒厂,其主要生产设备由捷克进口,也是当时华南地区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现存三栋20世纪3…详情 ▷
李是男墓位于天河区沙河街道新一街社区沙河顶街65号内。《同志李是男碑》镶嵌于广州市天河区沙河顶李是男墓碑正面,墓碑刻于中华民国三十八年。碑身为大理石,碑文右起竖排,阴刻繁体楷书,分四十行,行二十四字。共八百八十九字。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详情 ▷
陈复烈士墓位于海珠区江南大道中刘王殿岗(紧靠广州美术学院西北侧)。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陈复(19071932),又名志复,番禺县明经乡人,其父陈树人是国民党元老,岭南画派奠基人之一。陈复幼年随父母迁居广州,在海珠区南武小学读书,其后…详情 ▷
国民政府旧址位于越秀区北京街道越华路118号(现广东省民政厅大院),现存大门口的4条门柱和部分围墙。2008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广州市市郊一区农会于1924年8月15日(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谢家祠成立,是广州市成立最早的区一级农民协会。农会在谢家祠训练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指挥农军参加二次东征,参与平定商团、杨刘军阀叛乱,支援省港大;还与广三铁路工人一起组建广州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参加…详情 ▷
广州基督教光孝堂位于广州中心城区,毗邻地铁,交通便利,是目前广州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2009年1月光孝堂被广州市政府评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她的历史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光孝堂的建筑是中西结合的哥特式风格,从正面看似巴黎圣母院。坐西朝东,总面积1470平…详情 ▷
近代洋行仓库和码头旧址位于荔湾区白鹤洞新马路一号、芳村大道东信联路29号、芳村大道东48号、白鹤洞南枝围1号、芳村大道中广州市港务局河南港务公司第二港务站内、芳村大道沙涌南侧、海珠区龙凤街革新路124号、革新路新民八街36号。包括龙唛仓旧址、花地仓旧址、渣甸仓旧址…详情 ▷
协同和机器厂创建于1912年,前身是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陈沛霖、陈拔廷在芳村大涌口开办的协同和碾米厂。1912年与何谓文合股扩大成协同和机器厂,专门生产柴油机。1915年该厂成功仿制4缸44.3千瓦两冲程热球式柴油机。1918年又生产出117.7千瓦、用压缩…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