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315
沐恩堂原名慕尔堂,又名“慕乐堂”,属基督教美国卫理斯教派(天主新教),位于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九江路口,面对人民广场是一座建有高大钟楼的基督教堂。沐恩堂建于1929年,为美国流行的学院式哥特建筑。砖木结构。大堂西南角有塔楼地座。塔楼顶部安装着五米高的霓虹灯十字架…详情 ▷
高广寺始建于明朝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乾隆31年,有主持僧正禅法师座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安山村。清光绪版《贺县志卷二建置部坛庙》中有载:高广寺是目前发现的八步城区附近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建筑中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座,它对说明八步城区的历史具有重…详情 ▷
新乐路东正教堂位于新乐路号,年代为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新乐路东正教堂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沪府发号)。…详情 ▷
黄家花园旧址位于桂林路号,年代为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黄家花园旧址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沪府发号)。…详情 ▷
蒲石公馆建于1928年,法国晚期文艺复兴风格的花园住宅,现为太原别墅所在地。太原路沿路两侧多为三至四层的新式里弄及花园住宅,如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台拉别墅、双梅村、大陆新村、莹瑞村、友宁村等。漫步其间,你可以看到一幢幢隐藏在弄堂深处的,或独立、或联排式的精巧的…详情 ▷
淮海中路1273弄(新康花园),建于1934年。设计者为英籍建筑师事务所马海洋行。属于西班牙式花园建筑。建筑南北贯穿淮海路、复兴中路中间。这里原为新康洋行的宿舍,由11幢二层花园公寓住宅和4幢五层公寓住宅组成。建筑立面一层为茶色面砖贴面,二层以上为水泥砂浆抹灰,淡…详情 ▷
张澜旧居永嘉路321弄集益里新式里弄,建于1939年。永嘉路321弄8号著名民主人士张澜旧居。张澜(1872~1955),男,字表方,汉族,1872年生,四川南充人(今西充县莲池乡人)。1941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9…详情 ▷
夏衍旧居乌鲁木齐南路178号2号楼夏衍(19491956年)旧居,建于1932年,占地面积750平方米。为假三层砖木结构,英国乡村式花园别墅。原为教会办公用房,现在系徐汇区政协所在地。乌鲁木齐南路178号2号楼夏衍(19491956年)旧居经潘汉年介绍,他在上海见…详情 ▷
汾阳路45住宅(海关专科学校)汾阳路45号上海海关专科学校1号楼,解放前是上海海关副税务司(海关副关长丁贵堂)的官邸,建于1932年。这幢西班牙风格的漂亮小楼,楼高三层,红黄相间,左右基本对称,在一片绿草地中,略显弧形地一字排开,显出一派欧洲皇家别墅的华贵气韵。丁…详情 ▷
东平路9号,法国式风格,当东平路还叫贾尔业爱路属于法租界的时候,宋子文买下了这幢花园洋房及附楼,作为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时的陪嫁。1927年12月3日,蒋介石和宋美龄婚后即居于此,蒋介石亲自题名为“爱庐”。2007年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列为第八…详情 ▷
汾阳路79号住宅这是一幢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496平方米。外墙为白色,故称“海上小白宫”。该建筑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抗战胜利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将这儿作为亚太地区第一任办公地。解放初,陈毅市长曾在此居住。六十年代,上海民间最优秀的工艺…详情 ▷
修道院公寓位于复兴西路62号,建于1930年,这幢建筑原名修道院公寓。这只是取了个的名而已(名道院),其实与修道院毫不相干。该公寓原本是英商密丰绒线厂厂主的住宅。现产权归于上海徐房(集团)有限公司,由湖南路街道办事处等单位使用。整幢楼房采用砖木结构,是一幢典型西班…详情 ▷
江南弹药厂旧址位于龙华路2577号,建于清光绪二年,现存厂房是中国最早制造近代和弹使用的翻砂车间,屋架全部铁制,内有二十四根铁柱支撑。清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上海江南制造局,江南黑药厂是江南机器制造局下属一个分厂,在龙华路2577号创意大院内,现…详情 ▷
上海特别市政府旧址位于徐汇区枫林桥地区,旧址分别为3号楼和7号楼,两座建筑通过二层连廊连接。清水红砖墙面带少量仿古装饰带和简化的古典式窗套。建于1919年,最初为江苏对外交涉使公署1927年改为上海特别市政府办公楼。1933年,上海特别市政府新大厦在江湾落成,遂将…详情 ▷
启明女校旧址位于天钥桥路100号,现上海市第四中学(原启明女校)校园内,建于1917年。徐家汇圣母院创办于20世纪初,与当时崇德女校同属天主教拯亡会,两校办校宗旨、教学内容、学制课程基本相同,只是崇德女校只招收校内女士,而启明女校则招收教外女士。当时启明女校和崇德…详情 ▷
天主教大修院位于漕溪北路徐汇区政府大院内,具有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特征的宗教建筑。这幢当年为天主教培训神职人员的修道院建筑规模可观,布局对称,气势不凡。有趣的是,建筑在整体上并没有采用西方教会常用的哥特建筑风格,而是更接近世俗建筑。建筑的立面构图是横向三段式的,底层明…详情 ▷
徐汇中学崇思楼旧址位于虹桥路50号,现为徐汇中学(原徐汇公学)创办于1850年,迄今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是天主教在上海开办最早的洋学堂,是中国最早按西洋办学模式设立的学校之一,几乎与上海开埠同步,可以说在上海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1850年由耶稣会…详情 ▷
圣母院由耶稣会传教士薛孔昭发起,于1843年在青浦横塘开始建立。同治三年(1864年)迁至徐家汇附近王家堂。同治七年(1868年),拯亡会、献堂会等陆续在徐家汇耶稣会住院附近建立修院,总名徐家汇圣母院。现大楼建于1926年,为原徐家汇圣母院仅存的主体部分。建筑为欧…详情 ▷
徐家汇观象台旧址(上海气象博物馆)初建于1872年7月,由天主教耶稣会创立,当年12月1日即启动气象观测,为中国沿海第一座观象台,被誉为“远东气象第一台”,100多年来从未间断对上海的气象观测。现存观象台于1900年落成,楼高三层,属于罗马式建筑风格,清水砖墙、红…详情 ▷
张元济居住弄底24号,这是三层楼的新式里弄房子,每层有两间并排朝南的大房间,屋前有一个不太大的院子。1939年至1959年,现代出版家、出版界元老张元济在淮海中路1285弄24号的沙发花园居住了20年,度过了事业上的极盛时期。该园原为英籍犹太人沙发所建私园,西洋格…详情 ▷
襄阳路东正教堂坐落在襄阳路和新乐路交汇处。和周围的建筑物都不同,外观是一座很大很典型的伊斯兰教堂建筑。襄阳路东正教堂位于闹市区,教堂建筑很美,顶部有城堡的感觉浓浓俄罗斯风情的东正教堂,蓝色的圆形房顶和白色的墙体,构成了这栋别具一格的建筑,远看梦幻,近看庄严而圣洁。…详情 ▷
徐家汇藏书楼始建於1847年,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也是我国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缩影。现存徐家汇藏书楼为南北交错的两幢建筑:北楼,即大书房,建于1897年,为两层双坡顶,砖木结构,南北立面设多个欧式壁柱尖券洋松百叶窗框,两层的设计理念和风格融合了中西文化内涵…详情 ▷
荣德生(1875—1952),名铨,字德生,江苏无锡人,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之一。他“从事于纺织、面粉、机器等工业垂60年,历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压迫,艰苦奋斗”,享有“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美誉。荣德生在上海的故居,位于徐汇区高安…详情 ▷
黄母祠又名先棉祠,是为纪念黄道婆传授纺织技术、造福乡里的功绩而建。黄道婆,上海乌泥泾镇人,幼为童养媳,不堪公婆,逃出家门,流落到崖州,与黎族居民生活30多年,学得当地植棉、轧花、弹花、纺纱、织布等技巧,回乡后传授乡里,上海遂于明清时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黄道婆逝世…详情 ▷
旧上海法租界北区有一条幽静的福开森路(今武康路),紧靠马路的393号有一幢白色4层楼建筑,这里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挚友——黄兴的住宅,人称“黄公馆”。黄公馆1912年开工,1915年建成,为20世纪初仿古典式并带有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的建筑。沿街三开布局,4层…详情 ▷
百年淮海路展现的不仅是上海的繁华和时尚,还有经典和优雅。位于上海图书馆东侧,淮海中路1517号,有一座美丽豪华的花园别墅,上海人习称“盛公馆”。该住宅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即1900年,由德籍商人哇吸(译音)出资建造,占地面积1242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75平…详情 ▷
位于华山路上,是上海滩最负盛名、保存最为完好的老洋房之一。丁香花园的盛名,不仅在于其建筑本身,还在于洋房主人身份的传奇色彩。此园副西洋花园官邸建筑与中国江南园林于一体,园中建有三幢西式花园别墅,其中1号楼即为李鸿章和丁香居住的丁香楼,二楼为19世纪后期美国式的别墅…详情 ▷
上海巴金故居是一座优秀历史建筑,位于上海武康路113号,是巴金先生在上海的住宅,也是千万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地。著名作家巴金在这幢房子三楼,从1937年起生活了18年,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后二部《春》、《秋》和名著《寒夜》的写作。解放后又写出了《我…详情 ▷
万国公墓旧址位于长宁区虹桥路号,年代为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万国公墓旧址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沪府发号)。…详情 ▷
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位于万航渡路号,年代为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沪府发号)。…详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