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102页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102

全国景点导航
5A景区(303个)
4A景区(3896个)
3A景区(3765个)
世界文化遗产(199个)
红色景区(4320个)
爱国教育(2879个)
国防教育(246个)
科普教育(519个)
森林公园(517个)
风景名胜区(255个)
自然保护区(300个)
水利风景(841个)
湿地公园(828个)
地质公园(161个)
文物保护

老君井(明)老君堂古井位于连云区云山街道老君堂村云山中心幼儿园院内,南距云宿公路300米,西临山涧与连云港警备区步兵营驻地相连,东南方与云山水库相望,背依倒崖山。老君井深8米,井口内径40厘米,外径65厘米,井檐口高25厘米,宽13厘米。为老君堂之配套设施。老君堂…详情 ▷

文物保护

纯阳庵摩崖石刻(宋)该石刻地处云山街道白果树村大庵,背依苏文顶麓,南望五羊湖平原,西去2000米与李庄仙人洞相连。刻面高0.67米,宽1米,字径25厘米。文曰:“纯阳庵,咸淳庚午(1270)严溪门人孙慧谨志。”该题刻于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系严溪道长门人孙慧…详情 ▷

文物保护

平山始祖石(明)平山始祖石位于连云区云山街道平山社区黄墓庄南端,东港中学西北侧,面向五羊湖平原,北侧为云台山西南麓。该石雕高1.66米,上部为“0”部分,长0.43米,外径长97厘米,上粗下细,下部分略呈方形的柱体,八面楞角浑圆,高1.22米。在“0”与石柱相连处…详情 ▷

文物保护

平山黄儿墓(宋)平山黄儿墓坐落在云山街道平山社区黄墓庄居民区。黄儿墓全石结构,墓高7米,墓道口宽13米,墓室方形、石砌、条石压顶,封土2米。占地面积600,原系黄氏墓葬,后为藏军洞。宋至和元年(1054年)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四辩证二》中记到:“海州东海县西北有二古…详情 ▷

文物保护

吕端山“龙潭”摩崖石刻(民国)吕端山“龙潭”摩崖石刻位于黄窝龙潭涧上游,黄窝水库西侧高公岛街道黄窝村吕端山上。题刻刻于吕端山龙潭涧东侧石壁上,题曰“龙潭”二字,结体肥硕,字径约40厘米,楷书。龙潭涧发源于大龙顶,自西向东,经龙潭下渲,该涧又名乌龙涧。原有上龙潭和二…详情 ▷

文物保护

吕端山摩崖题刻(五言诗)(民国)吕端山摩崖题刻位于高公岛街道黄窝村吕端山上。在临涧一石壁上的高1.3米,宽0.8米的浅龛内。题刻内容为五言诗,字径10厘米,楷书。诗意为退隐山中淡泊名之意。题并书,钤印两方,印文模糊不清。吕端山摩崖题刻与龙潭涧题刻、龙潭题刻遥相呼应…详情 ▷

文物保护

“留仙泉”石刻(民国)“留仙泉”石刻位于宿城街道留云岭村虎口岭南坡路西侧,刻于泉旁巨石上,题“留仙泉”三字,隶书。附跋文,“汉僧会尊者留仙饮泉处,很久以前就有题额,数千年后字迹模糊。民国十三年甲子,振亚补刻,许立芬书”。款楷书。该石刻系民国十三年法起寺住持振亚所为…详情 ▷

文物保护

“金刚石”摩崖石刻(清)“金刚石”摩崖石刻位于宿城街道万寿山南麓西侧,清道光十五年(1835)两江总督陶澍题勒于一突兀石壁上,文曰“金刚石”,楷书,刻面长3.6米,高1.2米,字径约40厘米。该石刻与万寿山抗日石刻群、仙人屋景点、仙人屋石刻群、宿城水库游览区浑然一…详情 ▷

文物保护

大桅尖摩崖题刻(民国)大桅尖摩崖题刻位于连云街道北云台山主峰大桅尖,北看连云港港口,南看大龙顶、狼窝顶、乌龙沟一线,西接二桅尖、围屏山,东连海滨,居高临下,地势险要。长期为驻军驻守。大桅尖摩崖题刻刻面高3.3~3.6米,宽9.25米,题“”三字,横书。刻槽深8厘米…详情 ▷

文物保护

小湖南廊桥位于衢江区湖南镇湖南村,1996年6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原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八年(1858)焚毁后重建。是座单跨伸臂式木梁桥,全长25.5米、宽2.85米。廊桥横跨于村西南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而过的湖南溪上,两岸采用当地的河卵石砌筑成…详情 ▷

文物保护

梁安世墓,史料记载:宋广西路提刑官的梁安世辞世后,葬老家渥川槠数凸。墓园位于今梁村西约500米的山坡上。坐北朝南,面积约42平方米,封堆用卵石垒成,高约1.2米,前有两级卵石踏垛。梁村自宋太平兴国(976983)年间以来,是梁姓人繁衍定居之地。2004年3月25日…详情 ▷

文物保护

诸募桥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刘宅村。始建于宋淳熙元年(1174)。石质三孔梁式,东西走向,跨刘宅河,长15.00米,宽1.52米。石梁南侧直书阴刻“淳熙元年(1174)岁在甲午九月乙酉朔二十四戊申日建”20字,北侧楷书阴刻“癸亥高原张家龙桥”17字。相传是宋代乾元寺僧…详情 ▷

文物保护

双岙石胜观摩崖造像位于龙湾区永中镇双岙村南山古佛岩。开凿于明代,现存造像共14尊,分三组,为半浮雕式的佛、道组合造像群。主要有三官(即天、地、水三官,亦称三元)、土地神、地藏王和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石胜观造像,容相慈祥。造型古朴,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最…详情 ▷

文物保护

望海桥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永兴水潭村。建于明代。原为十二孔式石桥,清同治三年(1864)重建时改为八孔。民国十三年(1924)修建时又缩为七孔。南北走向,跨水潭河,长37.80米,阔2.20米。两侧置青石栏杆,桥北尚存碑一通。碑文记载:“水潭之有望海桥,明正德年间溪…详情 ▷

文物保护

海思亭位于龙湾区灵昆镇海思村。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木结构,四角安抹角梁,攒尖顶。亭内壁嵌有童兆蓉书碑志一通。童兆蓉(18351905),字小芙,湖南宁乡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擢浙江温处道。任上修塘开渠,奖励农桑,兴学爱民,光…详情 ▷

文物保护

龙岗山遗址位于龙湾区瑶溪镇上河滨村。该山为大罗山支脉,新石器时代遗址范围约1500平方米,遗物丰富,有石器和陶器两类。石器有柳叶形石镞、穿孔石矛,通体精磨。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黑皮陶、印纹硬陶。器型有釜、瓿、钵、壶、罐、纺轮等,拍印纹饰有篮纹、直条纹、编织纹…详情 ▷

文物保护

王德墓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上朱垟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墓丘圈椅式,前残存石虎,内伴葬其孙王名世。王德(15171558),字汝修,号东华,永昌堡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东昌府推官。二十九年(1550),出任广东按察使佥事,后因病回乡。三十一年(15…详情 ▷

文物保护

王诤墓位于龙湾区状元镇山西岙。墓始建于万历十一年(1583),同年立祠。墓地通面阔25米,进深70米。墓丘扶椅式,前有牌坊、望柱、石虎、石羊、石马等遗存。祠通面阔26.6米,进深26.6米。王诤(15081581),字子孝,号竹岩,永昌堡人。嘉靖廿九年(1550)…详情 ▷

文物保护

“第一山”摩崖题刻位于龙湾区永昌镇郑宅村东首山坡。刻石高1.06米,宽2.32米,自左向右横阴刻行书“第一山”,右下角署“米芾书”。字体苍劲浑朴,刻工精良。在“米芾书”题刻的西面石壁,有线阴刻楷书“第一山”三字,字径约0.7米,无款。米芾(1051—1107),能…详情 ▷

文物保护

峰门山摩崖题刻位于龙湾区坦头峰门山,从滴玉泉至坦头尖途中,有高约20米的峭壁,上凿刻帆船一艘,长约50厘米。旁隶书阴刻“乾道二年(1166)水满此地”八字,为珍贵的水文史料。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文物保护

东溪碑群位于龙湾区海城街道东溪村姜氏宗祠内。主要有《明天顺故冠带义士怡庵姜公墓铭》,庐陵陈文撰文,郡人徐珙篆额,四明金溥书;《明天顺姜安人周氏墓铭》,四明陆瑜撰文,甬东铁奂篆额,广阳赵昂书;《明弘治赐教官恒庵姜公墓志铭》,永嘉王瓒撰文,李阶书篆;《明弘治姜赤崖祠堂…详情 ▷

文物保护

黄淮墓位于瓯海区茶山街道南柳村大罗山北麓。墓丘扶椅式,由条石砌筑。前有两座神道碑,两侧各有石翁仲等石像生等若干对。墓域面积约500平方米。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明初永嘉(今鹿城区)人。洪武三十年(1397)进士,授中书舍人。成祖即位之初,选为…详情 ▷

文物保护

孙诒让墓位于瓯海区梧田镇慈湖南村南面山麓,坐南朝北。平面呈半椭圆形,面阔10.44米,进深12.8米。墓室石墙,高0.5—1米。供坛以卵石铺地,四围青石栏杆,墓前墓碑直书:“清儒孙诒让墓”。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瑞安人。晚清国学大师,教育家…详情 ▷

文物保护

任凯杰墓位于瓯海区郭溪镇任桥村老虎山北坡。墓丘扶椅式,面阔10.8米,进深21米,面积约500平方米。任凯杰,福建兴化县赤岸石街人,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避乱到永嘉,造“任桥”以利交通。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文物保护

通济桥位于瓯海区泽雅风景区金坑峡景区内,又称为半岭桥。原为木桥,清光绪二十年(1894)重建时改为块石垒砌的石拱桥,长29.9米,宽3.35米,大拱矢高6.1米,跨9.1米。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文物保护

屿山庙位于瓯海区泽雅镇屿山村,又名叶侯王庙,清同治八年(1869)重建。二进五开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由前厅、厢廊、戏台、正殿组成。正殿通面阔16.9米,通进深6.7米,悬山顶。梁枋上有同治八年(1869)重修墨书和资助题记。信息来源:温州博物馆…详情 ▷

文物保护

永宁桥位于瓯海区泽雅镇源口村,别名驭流桥,亦名“源口漫水桥”。始建于明朝,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曾大修。桥长97米,宽约1.3米,设碇步式桥墩25座,上刻凹槽,再以三条石梁榫接成桥面,两旁以粗大的石条顶护。桥面距河面不足0.5米,当水流猛涨时,可漫桥面而过,水…详情 ▷

文物保护

分水城位于瓯海区瞿溪镇与瑞安市湖岭交界处,筑于明中期。城墙以块石、条石垒筑,全长500多米。距分水城约800米,有王卓隶书“石岩屋”摩崖题刻。岩屋内有瑞安孙锵鸣所撰《分水城至瞿溪、雄溪两路种树记》石碑一座。从雄溪至分水岭城的山岭上,多植枫树,人称枫树岭。入秋后,天…详情 ▷

文物保护

罗大师塔墓位于瓯海区仙岩镇西一村,俗称状元坟,建于明代。由花岗石雕成的基座、塔身、塔顶组成,高1.5米。基座须弥座上刻仰莲纹,雕饰精致。塔身瓜棱形,上刻“罗大师之塔”一行六字,上置覆盘,作六角攒尖式顶。塔后有一堵三扇石屏风,通面阔6.55米,中扇高1.7米,左右扇…详情 ▷

文物保护

丽塘井位于瓯海区丽岙镇丽塘村,建于北宋元符元年(1098)。井体石砌,口径0.67米。井栏由整块花岗石凿成,外六角形,内圆形,高0.57米,径1.05米,厚0.42米,上刻题记“元符戊寅八月王杲舍砌”。井水清冽,久旱不干。…详情 ▷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共36108个/1204页,当前第【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