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景点-P58
麻衣寺砖塔(第三批省保)时代:金地址:安泽县城北13公里岭南村西2公里南山岭上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为金代建筑。塔高216米,第一级边长245米,并镶有石碣32块,四面筑有佛龛。每面嵌砖雕佛像两排,计17尊。第一级塔面与龛内共有佛像18尊。第二级四个面嵌佛像11…详情 ▷
郎寨砖塔(第四批省保)时代:宋地址:安泽县马壁乡郎寨村始建于宋代,清嘉庆年间有过修葺。为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高约12米。塔基石砌,高92公分。塔身八面呈弧形,南面有砖旋门。第一层八面分别辟有假门、假窗,假门、假窗上各镶一块碣石。正西面碣石上刻诗一首。二层上,其中一…详情 ▷
热留关帝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古县古阳镇热留村据碑文记载,创建于宋,后世屡有修葺。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现存建筑有山门、戏台、献殿、正殿及东西廊房,占地约122平方米。正殿为庙内主体建筑,面宽七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柱头斗栱六铺作。屋顶琉璃剪…详情 ▷
永和文庙大成殿(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永和县城内正大街东门巷永和文庙大成殿位于永和县城内正大街东门巷。据《永和县志》记载,庙始建于元至元年间(1335~134年)。坐北朝南,现仅存大成殿,仍保留有元代建筑特征。文庙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详情 ▷
娲皇庙位于距山西省霍州市5公里的东郊大张镇贾村。四周青山环绕,东有潺潺泉水流过。据传,此庙始建于明代,后毁,清同治四年重修。娲皇庙内现存有悬塑及壁画,尤以正殿内壁画而闻名。正殿东一侧的壁画高4米,长65米,面积为26平方米;娲皇圣像左侧壁画,高4米,长3米,面积为…详情 ▷
真武祠位于蒲县城内昕水河南岩翠屏山山腰,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该祠堂建筑工地为砖雕仿林结构,座南向北,依山势而建。正殿面阔一间,进深945米,单檐歇山顶,檐下施砖雕斗拱,五铺作,转角斗拱一攒,后部紧靠黄土山,故大部埋在土中。殿前斗拱下有莲花垂柱四根,普拍枋下为砖雕莲花…详情 ▷
结义庙是乡宁县古代建筑中保存至今比较完好的建筑群,庙宇在县城西关座北向南,因地势建造,高低层叠,琉璃吻兽,色泽鲜艳,金碧辉煌,木、石雕刻艺术都是具有高度历史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结义庙创建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康熙已卯重修,乾隆三十八年(1773)知县何文丙改建…详情 ▷
华灵庙抗日纪念馆,位于乡宁县关王庙乡境内,地处乡宁、襄汾、新绛三个县的中间地带,占地面积约5,主要建筑为抗日纪念碑、展览厅,其中展厅面积3。27年9月建成开馆,并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为周边3余万名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1941年12月,发生在山…详情 ▷
柿子滩遗址距今21万年,东西分布约1公里,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年发现并试掘,2至21年,在15公里的范围内新发现25处旧石器地点以及一个中心遗址区,组成了柿子滩遗址群。21年至今进行了连续发掘,新发现1余处人类用火遗迹,上万件石…详情 ▷
洪洞关帝庙位于洪洞县大槐树镇城中心关帝街。坐北朝南,占地272平方米。据清光绪八年修订《洪洞县志》记载,关帝庙在恒德坊街北,元大德十年(136年)里人苏汉臣重建。明嘉靖十年(1351年)创建关帝楼清顺治二年(1645年)增建戏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年)扩建经过明…详情 ▷
汾城镇地处襄汾县城西南16公里处,唐初为尉迟公的封地鄂公堡,唐贞观七年县城由古城迁于此,名为太平县,由于历朝的建设,使汾城留下了大批的古建筑,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群之一,总面积大约为二万平方米,(以鼓楼为中心依次由北向南排列为城隍庙、文庙、明伦庙、鼓楼、学前砖塔、…详情 ▷
广袤富饶的山西晋南地区,地处黄河中游,东凭中条之峻,西依吕梁之险,南临黄河之堑,一条汾河纵贯,蕴育出自远古旧石器时代丁村人以降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更有“尧都平阳”、“夏墟”、“虞叔封唐”的传说,历来都集聚着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目光。数十万年悠悠岁月,在晋南…详情 ▷
对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的考古发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世界意义。历经3年探测,已获重大成果(见人民日报24年1月3日有关报道)。它不仅确证了5年中华文明及其生生不息的延续性,而且为我们托出了一个清晰可鉴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广泛认识价值的尧及尧的…详情 ▷
位于襄汾县城4公里的丁村附近汾河河畔,距临汾市35公里,北起史村,南至柴庄,长约十一公里,以发掘出我国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化石而闻名中外。丁村遗址,是一片片断崖沟壑中的砂砾地,就在这里,发掘出了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址,开始,是在1953年的挖沙工程中发现的。1…详情 ▷
关帝庙所祀之神是三国时的蜀国大将关羽。位于需、城内村南大街西侧的关帝庙,始建于清乾隆七年,重修于1988年,是临汾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翼城县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关羽,谷称“关公”,字云长,山西解州常平村人。他忠义勇武,名播天下,历代帝王便把集“忠孝节…详情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翼城县城东南5公里外西闫镇曹公村。创建于元代,因供奉“尧、舜、禹、汤”四圣而得名。四圣宫建筑保存比较完整,中轴线由南向北建有舞楼、献殿(已毁)和正殿,东、西两侧有廊房和看楼。正殿和舞楼均为元代建筑,其中舞楼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平面近方…详情 ▷
麻衣寺位于县城北17公里处,县级马唐公路从山下穿过,交通十分便利。麻衣寺景区东至沁河,西至牛头山,南至罗云沟,北至磨沟,总面积215公顷。主峰海拔157米,建筑于金代的麻衣寺塔矗立于山巅,沁河依山流淌,素有“沁湾塔影”奇观之称。麻衣寺山,森林植被多样,乔木以侧柏、…详情 ▷
黄河仙子,名曹仙媪,俗称曹娘娘。相传原是陕西宜川曹家庄人。从小父母双亡,跟哥嫂生活,经年劳累,不得温饱。仙媪貌丑,常遭恶人欺辱讥讽,哥嫂也待他不好,动辄恶言相叱,拳脚相加。只有小侄女心地善良,见姑母遭欺,常好言劝慰。哥嫂把曹仙媪当长工使唤,从不管她的终身大事,提亲…详情 ▷
老君洞位于浮山县城南5公里处,占地面积1224平方米,始建于唐武德二年(619年),历唐、宋、元、明、清五朝的风尘岁月,有毁有建,始成现存规模、1957年被列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个部分,由南至北建于一条中轴线上。老君洞洞深83米,宽11米,…详情 ▷
天圣宫古遗址位于县城南2公里的贯里村,为唐皇所建的宗庙。唐皇视老子为先祖,武德三年建词,开元十四年(726)诏改庆唐观,御书额及碑文赐之,命高力士重修。前老君殿,次三清殿,再次三皇殿。内有六圣御容、后唐长兴中增修、宋景德二年二月甘露降殿柏,百鹤来翔。敕建前后三门道…详情 ▷
羊舌村在曲沃县城东北方向约12公里处,位于滏河河谷南侧,墓地就在村南的岭地上,著名的曲村—天马遗址位于滏河河谷北侧腹地,羊舌墓地与曲村—天马遗址内的北赵晋侯墓地隔河谷相望,其间是宽阔的滏河河谷及台地,直线距离45米。羊舌村南边的土岭是由翼城方向延伸过来的。翼城,同…详情 ▷
大悲院位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中心,唐大和元年(827年)创建,北宋治平四年(167年)重修,金大定二十年(11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进行过修葺。大悲院坐北朝南,布局为长方形,东西长5米、南北宽8米,占地面积4平方米。由西院和东院两部分组成,西院又叫旧…详情 ▷
黄河蛇曲(山西永和)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黄河东岸永和县南庄乡、打石腰乡、阁底乡,面积21,是以黄河干流晋陕大峡谷中五个巨大的河流蛇曲为主体,其蛇曲类型规模等具有典型意义,目前保持自然状态,形成过程和景观现象系统完整,属具有重要观赏和科学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它以其丰富的…详情 ▷
朝阳寺,位于永和县县城西北梁家坡村,创建年代不详。坐南向北,占地54平方米。寺内原存铁佛1尊,石窑3孔,原植白牡丹数株,据推测花龄在3年以上,已呈野生状态。1995年,县佛教协会重新维修,新加琉璃瓦顶,新塑佛像数尊,并从河南洛阳购买回牡丹2余株,月季2余株,芍药1…详情 ▷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名相。据岳阳(今古县)县志记载“赵上卿蔺相如为岳阳宝丰里(今古县北平镇李子坪村)人。其河曰蔺河,其村多蔺姓,其坟墓至今巍然独存”。蔺相如为人机智勇武,有远见,善谋断,为赵国抵御强秦、壮大国势立下了汗马功劳。“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详情 ▷
观音阁原名“兴源寺”,位于汾西县城北1公里的李安庄村,始建于唐代,现存均为明清建筑。观音阁依山势而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各有传奇。前院正面“宝阁”,正塑观音,端坐莲台。结构严谨、古朴、浑厚,造形美观,玲珑别致。中院砖窑3孔,两窑供老君、地藏金像,一窑龙泉水顺…详情 ▷
在山西侯马市西北郊基建工地发现,1959年和1969年,分别迁于山西考古研究所候马工作站院内。墓主人一名董海,一名董明,先后于金明昌七年(1196年)和大安二年(121年)埋葬。均为仿木构砖雕墓,平面皆方形。董海墓为前后两室,系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四合院形制。结构复…详情 ▷
洪洞县城东北的霍山南麓,是霍泉的发源地。山上古柏苍翠,山下泉水潺潺,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七色琉璃塔,金碧辉煌,巍峨壮丽。这,就是中国乃至佛教诸国公认最美丽的佛塔“飞虹塔”。飞虹塔距今已有4多年的历史,塔平面为八角形,13层,全塔高47米,屹立…详情 ▷
霍泉水神庙亦称明应王殿,在县城东北公里霍泉源头。左傍霍山,面临泉源,坐北朝南,与广胜下寺一墙之隔。沿中轴线往北有山门(上筑舞台)、仪门、明应王殿。据庙寺记载,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因元时大地震毁坏,又于元延佑六年(年)重建,明清两代重修了山门和仪门。水神庙东西宽深各五…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