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旅游景点-P46
大芦村是“中国荔枝之乡的荔枝村”、“水果之乡的水果村”。村里村外,从山坡、田垌到农家的庭院,满目果树葱笼,一年四季花果飘香,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即使进入村中,也绝对不会想象得出那是一个有42多人口的大村场据传,那里原本是芦荻丛生和荒芜之地,十五世纪中期始有人烟,经过…详情 ▷
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东兴市东兴镇中越人民友谊公园内。纪念碑占地面积1多亩。西面、南面、北面均有石阶可上。纪念碑由碑身和碑座构成。碑身高13米,沿着正南面66级台阶拾级而上,抬眼可见纪念碑正面用中越文镌刻的“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同样用中越文刻着“光荣…详情 ▷
社山遗址又称交东贝丘遗址,位于广西省防城港下辖东兴市江平镇交东村西南海边,是新时期时代的遗迹。遗址在高出海面约1多米的山丘上。山上有一社山,遗址在社山东部隆起处,故得名社山遗址。社山遗址是1958年春村民在山边建牛栏挖墙基时发现的。1958年至1978年,广东、广…详情 ▷
观音寺位于广西省防城港下辖东兴市明虹路,占地3平方米,建筑面积17平方米。1922年,由钦州俗家弟子欧文坤发动信徒到北海、合浦等地化缘所建。东兴市的观音菩萨信仰,可追根溯源到汉唐时期;在邻国越南广宁省芒街市有《万灵庆寺》里的大钟上留有记载,《万灵庆寺》还保存有唐朝…详情 ▷
刘永福故居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刘永福回国后,利用回乡省亲扫墓之机,在故地那良大坡村(中越边境)选地择吉日兴建住宅,经过一年多的施工,住宅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冬竣工落成。房屋占地面积约65975平方米,建筑面积6286平方米。坐东北向西南。房屋宽325米…详情 ▷
观音庙观音庙原各名“灵峰古寺”现名水月庵。系当地防城港市防城区城郊外的旅游景点和宗教文物保护单位,距首府南宁147公里从南北高速公路直达景区仅需一个多小时。距离防城港市2公里,距离南防高速公路5公里,距离防城中心市区2公里,总占地面积3亩。坐落在防城镇防城江二桥南…详情 ▷
刘永福父墓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父刘以来之墓,位于那明村,葬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清政府曾于墓地四周各距数百米地建有5处牌坊,镶嵌越南皇帝和清朝皇帝分别赐给的“浩封”碑。民国后期,牌坊均倒塌。1985年6月,县文管所给刘以来墓立碑,并于墓旁立文物保护标志一处。…详情 ▷
文庙遗址黉宫,亦称学宫、孔庙,明正德五年(151年)建于城东门外,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州陈世瞻迁入城内东隅。清咸丰六年(1856年)道宪,知州武卫会同团绅迁于今地(现县文工团驻地),有正殿、后殿、泮池、五框、乡贤名宦祠等。正殿屋脊双龙戏珠,青瓦红砖、雕梁画…详情 ▷
广西省立艺术馆兴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在这座被誉为“中国第一个伟大戏剧建筑”里,曾经有众多的文化人用心去呼唤民众尚未清醒的灵魂,为祖国的尊严战斗呐喊,展现了中国戏剧人抗日救亡的文化担当。它在全国抗战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直被后人所铭记。现如今,它依然发挥着文化艺术精品…详情 ▷
乐湾村古建筑群·清至民国乐湾村位于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西南方,有陈、罗、钟、詹、江、黄等几姓,其中陈氏人口最多,村庄历史约21多年。乐湾村村中有大量清末古建筑遗存,主要为地主大宅和氏族宗祠,以村西南的“大屋”为标志,高墙飞檐,青石大柱,镂花壁画,香堂正殿,颇具岭…详情 ▷
七百多年前,静江府(桂林)开启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筑城,以抵御来势汹汹的蒙古军队。此次筑城,历经四任主管,耗时十四年之久。扩建后的城墙北起铁封山、鹦鹉山,沿宝积山向南至今翊武路南端榕湖北岸,折而向东接漓江,再转伏波山、叠彩山链接铁封山,全长6多米,高69米。静江府城…详情 ▷
父子岩遗址,是一处近年新发现的古文化遗址,位于桂林市雁山区奇峰镇附近相思江与漓江交汇处。遗址的年代跨越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时期,由洞穴遗址、山脚遗址、山顶遗址、坡地遗址组成。可以想像,当时的人类是以一点为中心、多点分散居住的。2142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详情 ▷
位于临桂县临桂镇小太平村旁的大岩史前文化遗址,作为国家级考古研究机构首次在桂北地区的发掘场地,岭南地区十分典型的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发掘,已引起考古界及国家文物局的极大关注,被评为2年度中国重大考古发现。自2年1月份开始对大岩遗址正式…详情 ▷
全州县永岁乡石岗村蒋氏祠堂——敦睦堂,亦称燕窝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州石岗蒋氏宗祠位于全州县永岁乡石头岗村。石岗村过去的读书人多,曾有“才子之乡”的称谓,清乾隆年间,该村还出了一门父子三进士,即蒋林与其子蒋良骐、蒋良翊分别登清康熙乙未科进士、乾隆辛未科进士…详情 ▷
栖霞寺位于桂林七星景区北门处,为中国目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所唐式风格寺庙,至今一千多年历史。观音殿供奉的观音为镇寺之宝,原料采用四川雅安汉白玉于22年雕刻而成,高68米,重18吨。是两湖两广一带最重最高的一尊观音。高僧昙迁大和尚,隋开皇十年(587年)云游桂林,于…详情 ▷
地点:广西桂林市。简介:中国岩溶地质馆隶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1983年开馆,建筑面积2多平方米,展厅面积14平方米。馆内通过图片、地质模型、实物标本、多媒体等方式进行岩溶科普知识的展出与演示,内容包括岩溶发育过程及其机理、岩溶地貌、洞穴景观、岩溶生态…详情 ▷
灌江国家湿地公园简介灌江湿地位于长江一级支流湘江的源头区和三大候鸟迁徙通道之一,地处我国35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南岭区内。此外,灌江湿地毗邻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水生态资源和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灌…详情 ▷
广西荔浦荔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总面积69528公顷。荔浦县荔江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19311221,北纬24164242914,整个湿地公园东西长约247千米,南北跨度约119千米,以荔浦河及其支流为主体,涉及荔城、青山、…详情 ▷
在东郊半塘尾岭。墓方圆1余平方米,坐南朝北,与夫人曹氏墓平列,圆形。方石围砌,墓周围有“扶手”护卫。王半塘(1849—194),名鹏运,字幼霞,号半塘、骛翁,桂林人。清同治中举后,由内阁中书升内阁侍读,继而出任江西道监察御史以至礼科给事中等职。当时列强瓜分中国,他…详情 ▷
白崇禧故居位于桂林市临桂县会仙镇山尾村,距桂林市南3公里。始建于1929年,完工于1937年。故居原占地面积241平方米,为组合式大庄园,依山傍水,山下有井池、荷塘,园中有清真寺和学堂。现存一座主楼及配楼,占地841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平方米。据调查,此民居原为…详情 ▷
百寿岩石刻又名夫子岩,位于广西桂林市永福县百寿镇,距桂林市7千米,与永宁州古城隔河相望,桂柳高速公路和桂梧高速公路可达。此地人杰地灵,老人百岁者甚多。百寿岩以其“百寿图”闻名于世。宋绍定己丑年,古田知县史渭在他寿庆之日,特书写隶书大“寿”字,并请百名长寿者各书献一…详情 ▷
马田古墓群位于青龙乡马田村南、北面。墓群分布在婆山村碓、丫山、新塘面、东青坪、大刀山、四鬼山之间的峡谷地带,南、北面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可见封土堆8余座。1983年在文物普查时发现,收集到的随葬物有青铜镜、陶屋、陶罐等,经考证,初定为东汉墓葬。…详情 ▷
兴隆古墓群位于桥亭乡兴隆村东南面公路沿线两侧的旱地及土岭坡上。东北与黄土岭相连,西至水井岩,东西全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可见明显封土堆4余座,在19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初定为汉~南北朝墓葬。…详情 ▷
大林古墓群位于桥亭乡大林村西南面起伏的黄土岗上,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可见明显封土堆5余座。解放后古林冲自然村农民在建房时曾挖出过“古老屋”形似小窑。1987年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大林村西丛树窿(山岗名)上采集到古墓券顶楔形砖。砖长25厘米、宽13厘米、厚…详情 ▷
七堆古墓群位于二塘镇马家村公所七堆自然村东南面的岭坡上,可见封土堆7座,七堆自然村据此得名。古墓群分布面积约5平方米,墓高者2米,直径4米。此墓群未经发掘,也未见有明显断代实物依据,因其位置接近二塘古墓群,故暂定为晋、唐时期古墓群。…详情 ▷
二塘古墓群位于二塘镇周塘村岩头岭、铜锣道及二塘锰矿区一带,可见封土堆12座,其墓多为石室墓,券顶有甬道、中室和后室。1957年文物普查时,从被破坏的两座墓葬中发现有青瓷残片及方格印纹陶片。1974年在该地出土唐代青釉贴花壶一个,经自治区文物考证,认定为晋~唐时期墓…详情 ▷
张家古墓群位于张家镇东南面的曙光小学至和村东南面的大岭~带,全长约7公里,可见封土堆百余座,其中较集中的有荒头岭、大穴岭、莲花岭、大岭、银山岭等处。1974年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在银山岭发掘墓葬时,发现各墓排列整然有序,其形体同湖南等地楚墓基本相同。出土的随葬陶器主要…详情 ▷
阳安古墓群位于阳安乡西北面的梅花岭上,岭因墓葬封土堆排列形似梅花状故名。该古墓群共有封土堆86座。1986年梅花岭的几座墓葬被破坏,从中发现的随葬物有碗、罐、壶、骑马俑等陶器,经自治区文化厅文物管理处考证,认定为战国~晋代墓葬。…详情 ▷
古城遗址位于附城乡南洲村荔浦江口与桂江汇合处南岸,距江约1米的二级台地上,离县城35公里。古城分为大城、小城两个城区,均为长方形,相距约1米。两城的四周均有宽5米、深3~35米的护城壕:城墙均以黄砂土夯筑而成,两城的城基均可辨认。大城南北长29米,东西宽847米,…详情 ▷
龙塘闸新石器时期遗址位于大扒瑶族乡四冲村北面约15公里的龙头闸口(地名),遗址的东南方和西北方各有一条小河,石器分布在这两条河汇合处南岸的台地上,东西宽25米、南北长7米。1987年进行文物普查时,采集到的石器有石斧、石磷、砺石、夹砂陶片和其他少量的打制石器。经考…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