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旅游景点-P45
黄绍竑故居黄绍竑故居位于容县黎村镇珊萃村,坐北向南,在清代中叶由其父亲黄玉梁所建,是一间古朴的民间建筑,无雕龙画凤,四座五开间,两边为两重横廊,平面呈富字形,左边重廊前面设有炮楼,后座右边也有一栋较高的建筑物,作为了望台。整幢建筑布局严谨、整齐,颇具特色。重廊前面…详情 ▷
黄绍竑别墅坐落在容县容城镇南大街33号的全国重点文物。进入黄绍竑别墅大门后,有一棵芒果树特别引人注目,树冠如伞如亭,正在庇护着树下的人们。据说,这棵芒果树是黄绍竑亲手所种,至今已有7多年了。这棵芒果树的躯干很大,需要两个人伸开双手才能合围,树高将近3米。黄绍竑别墅…详情 ▷
容州开元寺建成于唐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是广西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开元寺地点在广西玉林容县城北,寺在明代以前被废。恢复重建开元寺,是容县真武阁景区旅游提升工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容县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214年容县开展旅游发展大会战时,将真武阁景区旅游提升工程列…详情 ▷
容县真武阁位于容州古城内。真武阁全阁为木质结构的建筑,被誉为“天南杰构”,举世无双。真武阁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合称中国古代江南四大名楼(阁),1982年被评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多年来,真武阁经历了5次地震,4次大台风,仍安然无恙,是四…详情 ▷
容县近代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玉林市容县县城及黎村、杨村、杨梅、松山等乡镇。由324国道玉容公路可达。距玉林市约57千米。属文博院馆类人文风景旅游区。该建筑群是研究广西乃至我国建筑史、近现代史、经济史、宗教史等方面的重要物证史料,更是青少年进行爱国…详情 ▷
高山村民居建筑群位于广西玉林市高山村,是以两广地区宗祠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民居文化,浓缩着深厚的明清民居民俗文化底蕴,充分体现高山村历史文化内涵及建筑风格。古民居、宗祠一般三进、四进或五进,外墙青砖包皮,内墙石灰批白,两广特有的“推笼”以及融风水、美学、礼教为一体的屏…详情 ▷
大成殿大成殿又名孔圣殿,高1877776平方米,为两层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顶上饰祥龙彩凤、飞禽走兽,红墙黄瓦,殿正同16扇镂空雕花鸟虫鱼图案,流丹滴翠,极其精工美丽。北流孔庙建筑设计精巧严密,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风格。…详情 ▷
王力故居王力故居位于博白县城西郊的新仲村岐山坡队,距离县城1千米,博白至水鸣公路旁。是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被誉为“中国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故居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1796),是王力的祖父王紫庭所建,共3进27室,为泥砖桁…详情 ▷
宴石寺风景区宴石寺风景区位于博白县境西南部顿谷镇石坪村,距县城3公里,海拨3多米,景区面积为24平方公里,碧绿的南流江从景区穿梳而过。景区以宴石山为中心,宴石寺为首,至今已有11多年的历史。山体顶平开阔,四壁直立,传说曾有众神会宴于山顶,故名宴石山。山体为紫色砂岩…详情 ▷
庞村清代古建筑群早已听说兴业县有一个清代民居群,虽然近在咫尺,总是无暇观瞻。有时稍有空暇,但又始终认为若用不懂得这个民居历史以及没有一定建筑艺术造旨的人做导游,游起来也会索然无味或要忽略许多好看的东西,故总未能成行。近日,因到兴业县采写有关建国55周年的纪念文章,…详情 ▷
李宗仁屯兵遗址翻开民国历史,有一位人物不能不提,他就在慢当时咤风云的新年桂系首领、位居民国代总统的李宗仁。李宗仁与兴业有着不解缘,至今在兴业县城隍镇的鹿峰山上仍在他当年的屯兵遗址,在民间还流传着他“正月初一火烧天棚”和“连升三级”的传奇故事。鹿峰山位于兴业县城隍镇…详情 ▷
石南石嶷塔“一枝文笔插城西,秀拔高尖与天齐。当日蒙恬开象郡,倥偬军务未曾携。”这是清朝人封高万对石嶷文塔的题诗。石嶷文塔位于兴业县城西侧的兴业高中旁边,始建于宁波朝,是兴业县最负盛名的古建筑。如今,石嶷文塔已成为兴业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兴业旅游的象征建筑。穿广场,跨…详情 ▷
兴业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兴业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城西南21千米城隍圩城隍小学内,亦称城隍镇北帝阁。距南宁市千米。玉林市专线车可达。面积13平方米。城隍小学为砖瓦结构,属清代建筑。是历史文化类人文风景旅游区。始建年代未详。重建于道光十五年,当时的建筑…详情 ▷
介绍石嶷文塔位于石南镇石嶷山上。石嶷塔为空心八角形密檐式砖塔,高七层,叠出檐,葫芦形刹顶,通高22米,始建于南宋,明成化十八年维修,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石嶷文塔是石南镇的最负盛名的文物古建筑,亦是现在玉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详情 ▷
玉林杨贵妃故里位于县城5公里左右的杨外村唐代许子真在《容州晋宁县杨贵妃碑记》一文中记述,杨贵妃的出生和籍贯是今日容县杨外村。杨贵妃故里杨外村隐藏在重重丘陵深处,一条小河自湾肚田蜿蜓南流,至十里圩汇入绣江。沿河散布着片片稻田,四周层峦苍翠,农舍村落掩映在荔枝林和沙田…详情 ▷
乌雷炮台位(连城要塞遗址和友谊关)于钦州市三娘湾旅游管理区乌雷村委香炉墩岛,年代为清代,类别为非文物建筑。乌雷炮台遗址位于钦州市犀牛脚镇乌雷村南2公里的一个孤岛上。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建。炮台依岛而筑,以石块、青砖、灰浆垒砌成。原炮台“高一丈四尺,周围四十…详情 ▷
威德寺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的一座佛教寺庙,坐落于三娘湾旅游风景区的乌雷岭上。纵观历史,有着一千四百多年悠久历史的钦州,原是佛庙较多的地区,有着丰厚的佛教文化底蕴。钦州的大寺镇就是因为寺庙集中而得名的,其佛教信众根基深厚。据钦州县志记载,建国前钦州城内仍有“崇…详情 ▷
山岗遗址1987—199年,县博物馆普查文物时发现此址,县境内中南部至西北部的一带河溪旁的丘陵,遗留下三百多处山岗遣址。其时代的上限有的属新石器时期,下限至唐、宋时期,其中以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居多。县博物馆已采集到百个遗址的标本1件以上。这些标本实物中有石铲、石斧…详情 ▷
大窝山革命遗址在大成乡联成行政村大窝山。1945年5月6日,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纵队第三支队队长兼政委、中共四属党组织联络员兼军事特派员、白石水武装斗争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张世聪,在战斗中不幸中弹在此牺牲。…详情 ▷
太平天国女杰苏三娘故居遗址天朝女杰苏三娘的故乡苏村,位于灵山县石塘镇西面,现存明清建筑15个群落,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分属苏、丁、刘、陈、杨、卢、张士物业,这些建筑中以刘氏祖居规模最大,由大夫第、司马第、鹾尹第、二尹第、司训第、贡员楼和刘氏宗祠7个自成体系二翘檐…详情 ▷
冯子材墓冯子材墓位于钦州城东沙埠镇泥桥村东北的小山丘上,距钦州城13公里,周围群山环绕,满目青翠,景色宜人。主墓坐北向南,占地约12平方米,庙式屋檐墓顶用长2米、宽半米的花岗岩刻成。檐下碑前有1对雕刻精致的盘龙石柱,墓前有3个长5米、宽6米的拜台,左右分列有文士、…详情 ▷
竹山古建筑群竹山古建筑群位于钦州市北部的那蒙镇内,是一组砖木结构、双面坡形层面的封闭式庭院建筑。古建筑群原有15座,现存1座,大都占地宽阔、规模宏伟。如茂林堂,它包括司马第、中军第、大夫第和武馆等主建筑和花园、水榭、炮楼、地下室等附属建筑,面积达45平方米。在居住…详情 ▷
鹰岭炮台遗址鹰岭炮台遗址位于钦州市大番坡镇旧营盘村南1公里的鹰岭上。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坐落于该地的最南端,可控制东、南、西三面海域。炮台原“高一丈四尺,周围十二丈”,规模略小于乌雷炮台。尚存大炮1门,口径23厘米,长26厘米。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期…详情 ▷
上羊角新石器时代遗址上羊角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钦州市东场镇红砂村东南2公里的上羊角岭上,距钦州城区2公里。遗址背靠南羊角岭,北有北羊角岭遮风,该处阳光充沛,温暖宜人,可就近取用溪水,宜于居住。文化层面积约1平方米,厚1米,已发现有磨光石斧、砺石、石片、石球等。属新石…详情 ▷
芭蕉墩贝丘遗址芭蕉墩贝丘遗址位于钦州市钦南区犀牛脚镇丹寮村西偏南约2公里的丹寮江与下埠江汇合处的一个海墩上,距钦州城区约2公里。此海墩南北长约1米,东西宽约8米,墩的表面尚存5米~1米厚的蚝蚌壳堆积层,面积约2多平方米,已采集到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器形以尖利的蚝凿…详情 ▷
越州古城遗址越州古城是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浦北县泉水乡坡子坪的仰天窝。据《南齐书》记载,为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建立,平面呈回字形,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城周长228米。北城墙依山建筑,地势高耸,显得险要,南城墙比较平缓。残墙最高处达14米,其余平…详情 ▷
刘永福(1837~1917)、冯子材(1818~193),清末抗法名将,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人。刘永福旧居位于钦州市板桂街1号,原名三宣堂。因刘永福援越抗法,曾受越王封为三宣副提督而得名。旧居建于1891年,占地面积22,7平方米,建筑面积5,6平方米,砖木结构,…详情 ▷
三宣堂是刘永福以其在越南抗法屡立战功,被越南王封为三宣提督而命名的,位于钦州城南板桂街,主建筑为晚清风格厢房,内有圣贤豪杰、文臣武将、彩凤仙鹤等一百多幅图画,四周有高墙炮楼,正屋前有广场照壁,与四周花草树木交相映衬,美观典雅。刘永福故居名“三宣堂”,位于钦州市板桂…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