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旅游景区-P9
排埠万寿宫,初建于乾隆年间,光绪年间由当地村民捐资,为纪念许仙真君许逊而建。后来这里成为当地百姓的聚集地及竹木商人的会馆。如今排埠的万寿宫远不止为了纪念许真君,而是一个革命历史纪念地。如果说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那么万寿宫就是摇篮里婴儿的出生地。1927年9月11日…详情 ▷
193年7月下旬,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在从“汀州向长沙”转战途中来到高安县城,居住在胡氏宗祠3天,解放后,高安县政府将此地辟为毛主席旧居。旧居座落于城区解放路东段,1942年9月被侵华日军烧毁,1978年1月为了弘扬革命精神,陈列展览高安革命斗争以来的…详情 ▷
万载烈士纪念馆位于万载县沿河东路。万载县小源(现仙源乡)是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湘鄂赣苏区的中心,被称为“小莫斯科”。革命战争时期,全县姓名可考的烈士就有5216名。为纪念牺牲烈士,纪念馆于1953年始建,占地面积45平方米建筑面积15平方米,有五四运…详情 ▷
资溪事件革命烈士墓(含资溪事件革命烈士墓、纪念碑、纪念塔)位于平步山西侧,建于1951年,安葬了195年资溪事件中剿匪战斗牺牲的17名烈士,后又增加了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牺牲的16位烈士。墓园长12米、宽3米,占地面积36平方米。烈士纪念碑位于东侧,建于196年1月1…详情 ▷
下张党支部旧址位于资溪马头山镇下张村,是闽赣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基地。紧靠贵溪县。县文物保护单位。(214年得到资金重新修缮)1927年8月,中共赣北组织从贵溪县派来龚相如,杨海庭在下张村造纸工人中宣传革命道理,秘密发展党员。吸收了龚普祥、赵阶雄、张生兴等人加入了中国…详情 ▷
硝石,位于南城县洪门镇境内,1933年1月,蒋介石纠集5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先是9月28日,敌北路军第八纵队周浑元部(3个师兵力)侵占中央根据地的北面门户黎川。掌握红军领导权的博古、李德等人,摒弃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前几次反“围剿”中克敌制胜的正…详情 ▷
崇仁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古塘支部旧址位于崇仁县东南部,距县城约21公里。1927年1月,在临川县委的帮助下,崇仁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古塘支部正式成立。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加大对革命旧址的保护力度,217年3月,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古塘支部旧址修缮工程。项目总投资…详情 ▷
南广苏维埃旧址位于白舍镇田东村,距县城约25公里,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曾在这里留下光辉足迹。著名的田东激战就发生在这里。823823旅游线路:823南丰县城——昌厦公路——白舍镇张家村——白舍镇田东村——南广苏维埃政府旧址(自驾直达;或乘南丰至广昌客运班车到达白舍镇…详情 ▷
乌石岗位于县城西南2公里昌厦公路旁,形如乌纱帽,圆静秀丽,“乌石春云”为古时广昌十景之一。苏区斗争时期,乌石岗发生过两次鏖战,至今“岗上仍有红军迹,耳畔俨闻先辈声”。第一次战斗是1931年5月27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在此指挥红军攻克广昌县城。第二次战斗是19…详情 ▷
符竹庭(1912~1943)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成长为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曾任中共滨海区委书记兼滨海军区政治委员,曾参加指挥赣榆战斗等一系列重大对日作战,战功显赫。1943年11月26日,符竹庭在反击日军袭击旦头的作战中英勇牺牲。…详情 ▷
黎川县是著名革命老区。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多名,为了褒扬和缅怀先烈,并对子孙后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55年始建、1956年建成烈士公园,内设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碑和纪念亭等建筑物。烈士公园大门两侧镌刻着仿毛泽东同志手书“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进门一…详情 ▷
宜黄革命烈士纪念碑出宜黄县城往南走3米处,有一松柏簇拥,四季叠翠的小山冈,雄伟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巍巍耸立在山冈上。碑塔正面8个正楷鎏金大字赫然醒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该县是红色苏区,1926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宜黄潭坊建立了本县第一个基层党支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详情 ▷
黄陂战役纪念亭位于黄陂镇集镇入口处公路旁,于1986年1月落成,占地面积4平方米,两层六角结构,亭高116米。拾级而上,亭外正上方挂有当年参加过黄陂战役的老红军、民政部副部长袁血卒亲笔题书的“黄陂战役纪念亭”黑底金字横匾;亭内正中央立着一块宽1米高18米的汉白玉纪…详情 ▷
驿前红军宿营地:莲花古镇驿前有明清时期古建筑五十余处,土地革命和第五次反“围剿”时期,著名的高虎脑战役、万年亭战役、古楼峰战役都是在驿前境内进行的。1934年8月高虎脑战斗结束后,红军退守驿前一带并在此宿营。当年红军住宿地主要是明、清时所建民居,主体建筑有“赖巽宗…详情 ▷
下关“中革军委”会议旧址:抚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昌县头陂镇下关冯家祠,为清代建筑。1934年4月28日,广昌弃守的当晚,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此召开会议,总结广昌大会战失利的教训,讨论下一步行动。这是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召开的一次重要军事会议,中央红军…详情 ▷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红一方面军广昌战斗指挥部旧址:位于广昌县旴江镇西南3公里的乌石岗。东、北二面俯瞰县城和旴江,东、西二面是悬崖,高2334米。“乌石春云”为古时广昌十景之一。第二次反“围剿”和第五次反“围剿”两场战斗在此指挥打响。1931年5月27日,红一方面…详情 ▷
毛泽东甘竹调查会议旧址:甘竹调查情切切,宁都会议去匆匆。1932年8月,毛泽东接到去宁都参加中央会议的通知,从南丰鸡公山赶回后方。8月29日,毛泽东到达甘竹,住在答田村的张家脑刘家祠堂。次日上午,他召集农民代表召开调查会,并听取了中共南广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负责人的…详情 ▷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三次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座落于广昌县旴江镇清水村沙子岭村小组下街邱家祠。1931年5月27日,毛泽东同志率领红一方面军攻克广昌县城,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第四仗胜利后,在此住宿。5月28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这里召开了第二次反“围剿”期间的第三…详情 ▷
朱德旧居、红七军团临时总司令部旧址:位于县城日峰镇篁竹街潘家大屋。1932年1月,中央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由建宁迁入篁竹街。1932年12月3日,在潘家大屋前地势开阔的李树坪上,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阅兵誓师大会在这里举行,红一、三、五军团共7万多指战…详情 ▷
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湖坊乡“龚家大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使闽赣苏区成为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同时打通中央苏区与闽北苏区的联系,1933年5月1日,按照周恩来的提议,经党中央批准,闽赣省革命委员会在苏区北部防线的战略要地黎川湖坊成立,正式建立以黎川为中心…详情 ▷
毛泽东同志旧居:位于太和镇康都村,距县城3公里,北靠黎川,南通广昌,东偎武夷,翻过山隘即是福建省建宁县。康都村是红军反“围剿”时南丰县的巩固苏区之一。第一次反“围剿”后,红军到康都打土豪,进行革命宣传活动。第二次反“围剿”红军攻占建宁时,进驻康都村。1931年6月…详情 ▷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位于左坊镇后龚村“后龚祠堂”。祠堂已有4多年历史,坐南背北,四面砖墙,占地7多平方米。厅堂内一律青石板铺地,两边厢房由木板缀贴;分上下两厅,中间有一天井,房梁为穿斗式屋架,由32根硕大的圆木支撑着;下厅装有一扇木质双合大门,正对着一望无垠的田…详情 ▷
金溪烈士陵园金溪新搬迁的烈士陵园位于金溪县城北郊国道东侧,建成于年月。重建的革命烈士纪念塔雄伟壮丽,塔高米,其北面镌有“革命烈士纪念塔”七个金色大字。整个烈士陵园占地余亩,四周青山环抱,草木繁茂,是人民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自土地革命以来,金溪县共有革…详情 ▷
乐安县革命烈士纪念塔:距县城西边约4米处有一座小山,山间种有杉、柏、松、樟、桐、栗、竹,参差成林,景色幽静宜人。在小山山巅,矗立着一座高高的塔,把小山装点得格外庄严肃穆,这就是乐安县革命烈士纪念塔。乐安革命烈士纪念塔兴建于1964年年初,同年8月3日竣工。整个纪念…详情 ▷
红一方面军大湖坪整编旧址:位于湖坪乡湖坪村“国宝公祠”。该祠为五进式,宽23米,纵9余米,总面积为2976平方米,与总孝节祠、子祥公祠并排相连,始建于乾隆辛酉(1741年),后经过重修,祠前建立文献石牌坊与围栏石板,十分壮观(牌坊后毁于文革,只留下四个须弥座)。这…详情 ▷
港下屋邓小平旧居:位于南村乡南村街。港下屋为清中期硬山二坡顶砖木结构建筑,面阔12米,进深15米,高65米,占地约18余平方米。1933年5月中旬,“左”倾错误路线执行者王明在江西开展所谓反“江西罗明路线”斗争,指责邓小平等人是江西罗明路线的主要代表,错误地撤销邓…详情 ▷
闽赣省建东县县委、建东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龙湖镇王坪村。1932年1月,红一方面军攻克黎川,随之建立了建(宁)黎(川)泰(宁)根据地。为了打通中央苏区与赣东北苏区的联系,1933年初,建(宁)、黎(川)苏区党组织派贺来龙、贺洪标等人到南城硝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打…详情 ▷
中共金南特区、金南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沙洲镇水口村。1932年11月至1933年1月间,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指挥的红一方面军在南城接连取得渭水桥、黄狮渡、长源庙三次战斗的胜利,为金南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1933年2月初,赣东北苏区领导人邵式平率领红军再次…详情 ▷
半山亭革命纪念地、危家祠堂毛泽东旧居:位于建昌镇麻姑山村。半山亭始建于宋代,古时供上下之人歇息避雨之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率领红军主力转战南城,取得了“南城战役”和黄狮渡、长源庙等战斗的重大胜利。据史料记载,1932…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