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旅游景区-P12
毛泽东旧居座落在城南马蹄岗上,是一座河石石灰砌二层楼房。此楼建于1917年,原是一耶稣教牧师住宅,193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寻乌调查”。红军撤走后,派兵攻占寻乌,烧毁了这座小楼,直到1972年才按原貌重新修复,并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的…详情 ▷
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文陂乡陂头万寿宫。193年3月22日召开的中共赣西南特委第一次党代会上,决定成立的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又从吉安迁驻此地。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东固敖上红军无线电训练班旧址位于东固镇敖上村。1931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红一方面军无线电训练班驻于此。在这里造就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批无线电通讯兵。1985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二七会议会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古村内,是一栋前后两进的梁家宗祠,座西向东,分前后两栋,中有22米宽的走方廊小院,为砖木结构,现保存完好,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收入《中国名胜辞典》。二七会议,也称二七陂头会议,是指193年2月7日至9日,红四军前委…详情 ▷
吉安县烈士纪念馆是为纪念从五·四运动以来到党的创建时期、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牺牲的吉安县籍烈士专题性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吉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馆1978年兴建,198年7月对外开放,29年…详情 ▷
毛泽东祖籍渊源展示馆位于吉水县城北文化公园西北角,设有三个展厅,一个为中央瞻仰大厅,一个展示吉水龙城历史文化,另一个展示“毛泽东的光辉一生”。展示馆陈列内容包括序厅、龙城九派、祖籍龙城、毛家骄子、寻根问祖等五个部分。据吉水县电视台副台长、毛泽东祖籍龙城历史文化研究…详情 ▷
白云山战斗指挥所:在县城东南部紫瑶山附近,白云山西面的石岩下,原有一座古庙。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中,红军在此设立指挥所,毛泽东在此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并留有脍炙人口的著名诗词:”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今于故址重新修复,建筑面积3…详情 ▷
位于县城工农兵大道西端,1953年兴建,占地总面积为222平方米。馆内在册英烈16余人。设悼念厅、五个陈列室和一个接待室。陈列室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五个时期,共展出5多名知名革命烈士的图片、事迹及部分遗物。…详情 ▷
万安县毛泽东同志旧居位于县城罗汉寺(原邱家厦所)。1928年1月5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县城后住此。现毛泽东旧居内陈列他当年的生活用具。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万年桂和红军枫由黄龙坑至杨家坞两旁,树木林立,古木参天,品种繁多,以阔叶林为主,辅以松、杉等针叶林和竹林,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生态风景线。在众多的珍稀古木中,十多株桂花树和古枫树达到了千年树龄,其中一棵古桂达到万年树龄,树干直径达1米余,成为古木的活化石。在黄龙坑山…详情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劳动人民委员部创建于1931年11月,当时劳动部设在叶坪临时中央政府大厅内,1933年月4月随临时中央政府机关迁至沙洲坝新茶亭,1934年7月迁往云石山牛路下新屋,同年1月随临时中央政府北上抗日。项英、邓振询先后任劳动部部长,刘少奇、朱荣生曾任…详情 ▷
沙洲坝红井旅游区(1933年1月1934年7月),中共中央局,少共中央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执行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地),位于瑞金城西北5公里的沙洲坝镇境内,1933年4月至1934年7月,中央机关从叶坪搬迁至沙洲坝,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心脏。193…详情 ▷
中华苏维埃纪念园景区位于市区城西塔下寺,纪念园总投资2亿元,毗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纪念馆,占地面积1亩,分中央苏区革命纪念区、各省苏区革命纪念区、红色休闲纪念区等五部分。登高望远、玉带缠流、绿意扶疏、古塔雄峙。景区位于城区西侧,分为南园和北园,南园主要分布、瑞金…详情 ▷
中国工农红军十军团军政委员会旧址位于绕二镇重溪村,旧址座北朝正南。始建于清代,为一幢二进三间偏房四天井的砖木结构城堡式两层楼房。占地面积525平方米,院子面积22平方米。屋宇高峻,屋檐饰黑绘,俨然似一座城堡,庄严古朴,又十分素雅。中国工农红军十军团的领导人方志敏、…详情 ▷
“二8226七”会议旧址位于文陂乡陂头美陂村,座西向东,分前后两栋,中有22米宽的走方廊小院,为砖木结构。193年2月6日至9日毛泽东主持的红四军前委,意向西、赣南特委,五、六军军委,在此举行联席会议。旧址经维修原貌未变,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收入《中国名胜辞典…详情 ▷
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位于青原区东固畬族乡中心,1977年建馆。占地面积38平方米,建筑面积16平方米。四周有围墙,前后两栋,院内翠柏蓊郁,花卉茂盛。该馆集中反映了东固革据地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上有井冈山,下有东固山”,这句曾在中央苏区广为流传的乡村俚语,形象地描述了…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