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旅游景点-P93
含山昭关风景区位于含山县城北75公里处,东有马山、西有城山,整个山脉呈东西走向,形成一道天然屏障,由于昭关两峰对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真正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典型关隘,所以自古以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古昭关之所以闻名遐迩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古战场,更主要…详情 ▷
小九华位于马鞍山采石镇西北二里处,是从马鞍山驱车至采石(古镇)风景区的必经之地。山高百丈,周围15里。相传,地藏王曾到这里住过,留下许多神奇传说。早在古代这里就建有地藏王殿,辉宏壮观,游人不绝,千百年来,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七月三十,进香者络绎不绝,由于山峦秀美,香…详情 ▷
濮塘风景区位于长江之滨,江南重镇马鞍山市东郊的濮塘风景名胜区以其质朴天工,古老久远的瑰丽风景与位于马鞍山市西郊的采石矶太白楼交相辉映,构成了马鞍山市独特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吸引着四面八方,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各界人士度假休闲,访古探幽,猎奇揽胜。景区和六朝古都南…详情 ▷
介绍朱然陈列馆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区南部的雨山乡境内,为三国东吴大将朱然之墓。从马鞍山火车站广场乘坐1路车可以抵达。朱然墓发掘于1984年6月,出土许多珍贵文物,部分漆器填补了三国美术史的空白,也是已发掘东吴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规模最大的、时间最早的一座大墓,被…详情 ▷
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势峥嵘,峰峦遥接,岩壑灵秀,蜿蜓起伏,林木葱郁,泉水潺潺。史载南齐诗人、宣城太守谢跳酷爱其胜,谓之“山水都”,曾筑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生前既爱青山风景,又谢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谢眺”的夙愿,一心想与谢眺结为异代芳邻。李白逝世后…详情 ▷
迪吉堂又叫官厅,建于清康熙甲辰年间。连宅第为三进、四楼五间建筑,气度端庄,古朴典型,乃明经胡氏丙培、应海、贯三祖孙三代的故居。胡贯三在此曾接待过三朝元老、宰相亲家曹振镛,故称官厅。…详情 ▷
追慕堂,建于清朝甲寅年间(公元1794年)为明经胡氏廿四世祖胡贯三,追思慕念祖父丙培公,父亲应海公一生、崇文尚义,乐善好施而建。堂内有李世民的功臣画像和供奉着李世民塑像。追慕堂是西递胡氏祭拜先人的祠堂。该建筑大体呈南北方向布局,入口位于南侧。追慕堂的空间具有明确的…详情 ▷
七哲祠,位于西递村西,明经湖北沿,和胡文光牌楼互为对景。七哲祠又名走马楼,建于清乾隆丁未年(1787),系明经胡氏二十四世祖、正三品通议大夫胡贯三为迎接三朝元老宰相亲家曹振镛而赶建。…详情 ▷
万盛记原坐落在西溪南村中,2年迁到“清园”内。朝向东北,为一处前店后宅的建筑群,通面阔164米,进深2246米,后庭脊高965米,占地面积23891平方米,前进为一三合院落两层楼房,原店堂设与楼下,后进为一四合院落,门前临前进天井。该宅大木架及宅内装修充分体现清代…详情 ▷
程培本堂原坐落在西溪南乡辣塘村横山,21年迁至潜口民宅清园内。系清末地主厅堂住宅。三进三间二层楼屋,前中进为厅堂、厢房、后进为一三间厨房,西侧为边厅,通开间135米、进深22米,建筑面积332平方米。正面凹字墙,大门居于东次间山墙。上有砖雕门罩,前为一披水单步架门…详情 ▷
收租房原坐落西溪南乡辣塘村横山。21年迁至潜口民宅清园内,进深5米,八间总阔36米,建筑面积29687平方米,系由两个三开间楼房及两端各一个单间组合而成。左侧单间二层,正面开门,后檐装置散板,腰檐施挂落,左侧三间楼房为纳谷点、司称处。其底层右次间为账房,有楼梯可上…详情 ▷
洪宅原坐落在歙县竹铺乡珠川村中,24年9月拆迁到潜口民宅清园当中集中保护。清代后期砖木结构楼房。三间两进,上下对堂,通面阔86米,进深1423米,占地面积为12238平方米。该宅结构简单,楼下明间照壁枋上有毛笔书写的“大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十月初三大吉”字样…详情 ▷
桃园居建于清咸丰十年(186年),因房东曾于院内植一稀有品种的桃树而得名。门楼上的砖雕刻得精细,而且层次比较多,清狮白象等动物形象生动,尤为独特的是门楼上部用水磨砖砌一弧形门额,类似室内厅堂上方前部的冬瓜梁,门额中间镶嵌一块大形弧形砖雕,这是一般古民居所少见的。桃…详情 ▷
树人堂为清刺授奉政大夫诰赠朝仪大夫汪星聚于同治元年(1862年)所建。树人堂也称民艺收藏馆,是房主汪升九十五代孙汪森强的私人收藏馆,为弘扬徽州的历史文化,主人多年来从民间及博物馆收集了明清民间时期老作坊机械,石制器具、徽州版画、民俗用品、徽商书信用具、宏村族谱等,…详情 ▷
敬修堂是宏村典型的清代民居,坐落在月沼北侧西首,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占地面积286平方米,建筑面积452平方米,屋基高出“月沼”近1米,整个房子坐北朝南,正厅前为庭院。与其它民居不同是院门外留有1平方米的空地,俗称厅坦,是夏日纳凉、冬天晒太阳及小憩聚会之处。…详情 ▷
敬德堂位于宏村牛肠水圳下游转弯处,建于清初顺治年间(1646年),为型民居。为三进院落,前有庭院,核心为三间张,前后天井。整幢建筑装饰简朴,屋柱为方形,是宏村明末清初民居的代表作,可以了解普通商人的生活情况和徽州明、清建筑的格局。厅堂背向排列,前后厅均有天井,采光…详情 ▷
德义堂是典型徽派庭院式民居,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系二楼三开间建筑,厅堂前有十六扇半幢莲花门,室内外通道,堂前一水塘,内有暗沟与水圳相通,水塘周围,设四时盆景,院内繁花疏木、绿阴丛丛,可称“露天花厅”。东侧墙上攀着一株皖南弥猴桃藤,院东西二个花园,一明一…详情 ▷
乐叙堂位于月沼北畔正中,为汪氏宗祠,建于15世纪初。前进门楼基本保持原貌,梁架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月梁、叉手、雀替、平盘斗等建筑构件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乐叙堂(汪氏宗祠)与月沼组成宏村八景之一“月沼风荷”。乐叙堂整个建筑平面呈“凸”字形,面阔244米,进…详情 ▷
承志堂位于宏村上水圳中段,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整栋建筑为木结构,内部砖、石、木雕装饰富丽堂皇,总占地面积约21平方米,建筑面积3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承志堂位是清末大盐商汪定贵住宅。全宅有9个天井,大小房间6间,围绕着九个天井分别布置。…详情 ▷
宏村水圳,建于明永乐年间,总长12多米。宏村人的祖先在宏村的上首浥溪河上拦河建石坝,用石块砌成的数米宽的人工水渠,利用地势落差,引水入村。水圳九曲十弯,穿堂过屋,经月沼,最后注入南湖,出南湖,灌农田,浇果木,重新流入濉溪。水圳是古代村落的“自来水”,当年汪氏祖先曾…详情 ▷
南湖书院位于安徽省黟县的南湖北畔。在明末,宏村人在南湖北畔修建了六所私塾,又称“依湖六院”。在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此六院被合并,取名“以文家塾”,又称“南湖书院”。南湖书院位于安徽省黟县的南湖北畔。在明末,宏村人在南湖北畔修建了六所私塾,又称“依湖六院”。…详情 ▷
笃敬堂笃敬堂始建清康熙43年,至今已有29多年,原是胡积堂定居,客厅上带祖胡积堂的遗照,也有一副内容丰富,很有生活哲理的对联:“读书好,营商环境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会太难。”…详情 ▷
履福堂兴建于清康熙年里(公年1684年),至今已有32很多年的历史,是明经胡氏26世祖胡积堂的故宅。履福堂为前后两进背向三间三楼构造,客厅摆放别具一格,看起来十分古香古色。后厅的露台中有一个用黟县青石板垒砌的大水池,具有养魚欣赏,调整环境湿度的功效,又有消防安全储…详情 ▷
膺福堂位于安徽黟县西递村,建于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是二品官明经胡氏25世祖胡尚熷的故居。膺福堂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是二品官明经胡氏25世祖胡尚熷的故居。胡尚熷是胡贯三的长子,也是履福堂主人胡积堂的父亲。大门的中门(也叫仪门),有一个高高的门槛。古…详情 ▷
瑞玉庭始建清咸丰年间(1853年),至今已有约14多年历史。原主人家出生于徽商名门,建筑集中体现其经营思想和思想觉悟:门罩上一块元宝式的砖雕,刻着“富、贵”二字,院落右墙角上石雕的“履道含和”四个字;露台有四水归堂,水资源就是说福财,露台四周的雀替上描金手工雕刻有…详情 ▷
祁门县博物馆筹建于1986年1月,1988年6月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属综合性历史博物馆。1998年,因工作需要,祁门县博物馆与祁门县文物管理所合并,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名称为“祁门县博物馆”。祁门县博物馆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本地优势,通过考古发掘、调查征集、民间收购、…详情 ▷
歙县博物馆,系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歙县新安碑园内。1958年2月筹建,1961年并入县文化馆,1978年4月恢复建制,现有工作人员11人,设保管研究部、陈列部、保卫部和馆办公室。歙县博物馆该馆新设立的汪氏书画展厅和金属器展厅,从28年5月18日开始正式对外…详情 ▷
在洽舍,跨黄山大源,旧时进入黄山的要道,青石砌筑,双拱石桥,始建年代不详(丰乐水库库区内)。据民国《歙县志》载:昔为蒋泰仁、蒋真保建,桥洞二。至民国,蒋致和重造,改名集成。桥长37米,宽8米,高约1米,两孔之间的桥墩上方桥身上嵌有长约1米,宽约8厘米的青石板,上刻…详情 ▷
座落在西溪南镇石桥村北。条垅堨在原琴溪桥口引丰乐水,经石桥琴溪东趋至下游雷堨,廊桥跨条垅堨渠道南北向而立,红麻石砌筑,平梁式桥面。长263米,中间三孔桥宽43米,两端两孔桥宽375米,高约3米,由6座筏形桥墩将桥分成7洞。桥上置长廊,木构架上盖小青瓦。由两个开间廊…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