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旅游景点-P96
通慧禅林,原名通慧庵,在唐朝时期是九华山开山祖寺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据《九华山志》记载,坐落于东崖西麓,九华街东,复建于一九八六年,至今已有二十七年历史。通慧禅林,环境清幽,意境古雅,背倚东崖巨峰,面朝地藏塔墓,四周古木参天,院前溪水潺潺,曲径而通幽,鸟语伴花香,…详情 ▷
看点桃崖瀑布悬瀑大而长,势如建瓴,每季碧桃岩上桃花盛开,风景绝佳。唐进士王季文有“悬水落成千丈玉”诗句。清周贇在《碧桃岩瀑布图记》中将此列为“九华第一景”。导游桃崖瀑布,其水自桃花冲来,飞流直下碧桃岩,瀑布下面即是浮桃涧。介绍桃崖瀑布由桃花冲经碧桃岩跌落,如坠地,…详情 ▷
皖南民居风格建筑,是九华山佛教圣地接待骚客文人的最佳场所。主搂高大,庄严古朴,窗明几净,环境幽雅,独具皖南民居风格。院内两株古银杏树,俗称“活化石”,属第三世纪子遗植物,树旁一太白井,始凿于宋代,相传李白烹泉品茗于此。出太白书堂,可游法华寺、立庵等。太白书堂,初建…详情 ▷
上禅堂,原名“景德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六年(1667年)玉林国师徒弟宗衍重建。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住持僧忝石扩建观音殿。王文僖公赠额“秀观云林”。咸丰年间(18511861年)毁于兵燹。同治初年1862年)住持僧开泰募款重建。光绪年间(1875一198年…详情 ▷
东崖峰顶上有古老的地藏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乃僧人为祭祀地藏,纪念其苦修于东崖而建。殿侧峭壁上有地藏洞(又名堆云洞),是金乔觉初至九华山时的栖身之所。在峰的西麓有一山泉,名为“龙女泉”。相传龙女泉是龙女奉献给金乔觉的甘泉。此即著名的“龙女献泉”神话故事、被列为“…详情 ▷
又名“清隐庵”,坐落九华山北路龙池涧西。始建于唐代;为诗僧神颖所居。清光绪年间住持僧开佛募修。民国年间住持僧华德喜植梅画梅,圆寂后尸身3年不腐,其徒将肉身装金供奉。1933年住持僧惟宝。1938年后住持僧智光。“文革”中被毁。原建筑面积77平方米。1984年拆旧庵…详情 ▷
看点六泉井莹澈见底,中有六孔泉眼,流沙喷涌滚动,如吐金花,别有情趣。导游进(公司)门迎面为六角亭,花岗岩栏杆,里面就是大理石装饰起来的“六泉井”。介绍六泉井有泉眼六孔,泉水汩汩,水清见底。相传明常遇春、徐达率军与陈友谅激战九华山,掘此泉供士兵饮用。如今,此泉已是中…详情 ▷
铜铸独角兽“谛听”、贝叶经、明《藏经》、血经,以及历代帝王赐给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金、玉印等珍稀文物。化城寺前后有四进,分门厅、大雄宝殿、后进和藏经楼。这四处厅楼随地势渐高,结构自然,门楹窗柃、斗拱梁柱和台阶基石上均刻有精巧美观的图案。九华山文物馆收藏和展出各种经卷、…详情 ▷
点海内外大德教徒推崇、赞扬的僧伽教育基地。介绍九华山佛学院是一所地方性的中级佛学院,院刊为《甘露》,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院名,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仁德法师创办并兼任院长。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教务长的圣辉法师曾任首届业务副院长。现任副院长是…详情 ▷
看点华严洞傍临小溪,幽篁遮天;周围嘉木繁盛,灵草丛生。导游洞前筑墙成屋,进门见古洞,深丈余,高七尺,宽二丈五尺左右,隔成内外两间。外间供佛像一尊,内间筑成小楼,下铺地板,窗明几净,幽静异常,别有洞天。西侧相连的是华严海慧寺。寺外是远山、近壑、山泉、幽涧,宛如世外桃…详情 ▷
原名圆通庵,省重点寺院。这座建于清代的寺院,座落在海拔11米高的一块岩体上,三层楼宇,民居风格,前傍古道,后接悬崖,东西均为绝壁,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巧夺天工的建筑,令游人称奇叫绝。寺前照壁上有一碑刻,记述山东吴老先生受菩萨感应维修寺庙的故事,这是九华山对外开放后发生…详情 ▷
看点每当旭日东升、晨雾初开,或者夕阳西坠、晚霞流金时分,凤凰松越发育翠欲滴、色彩鲜明;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将它誉为“天下第一松”。导游由凤凰松往阂园方向步行,尼庵、古庙一座连一座,小巧玲珑,或古色古香,或殿字辉煌。大致有胜鬓精舍、莲花庵、大慈庵、光明茅蓬、祗园精舍…详情 ▷
看点每当僧人撞钟祈祷时,钟声似在天上轰鸣,震动八方,响彻方圆几十里。东崖钟楼临近,有东崖禅寺、观音庵,九子寺等景。观音庵又称“天柱庵”,始建于宋,庵内存摩崖观音大士石刻像,即“飞来观音”。朝过观音,继续前行,可到百岁宫及新建的五百罗汉堂。东崖云舫旁即东崖钟楼,又称…详情 ▷
看点朝朝暮暮,峰顶烟云缭绕,如凝烟积翠,苍翠欲滴。古人描写翠峰景色是:“云气沾衣湿,风光著树浓。玲珑三袭幻,空翠滴芙蓉。”导游翠峰北有天香岭、升云峰等,西北有狮子峰,南有双峰,下有舒姑泉、雪潭等名胜。峰前有翠峰寺,寺内有《翠峰八景》碑,刻诗文于其上。翠峰寺庙宇高大…详情 ▷
看点龙池瀑布三跌三落,如泻地,撞击山石,奔流飞散中,声势惊人。导游龙池瀑布邻近还有龙池庵等景。面对壮观景象,莫忘观景石板道盘旋湿滑。介绍龙池瀑布又名五龙瀑。龙溪水入五龙湾,形成五池一穴一潭。前三池水流平缓,后二池一穴一潭相对落差1余米。龙池瀑布分三级,中段注入石穴…详情 ▷
古拜经台在天台峰下,距观音峰约2华里。通往天台之路要绕寺而过。该寺始建于唐,原为一组狭长的建筑,民居式三进殿宇,经历代修建,现在面积898平方米,整个建筑古朴典雅,风格协调,堪称佛国明珠,是安徽省重点寺院。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岩石上尚留有其一双凹痕足…详情 ▷
看点香炉峰、蜡烛峰、大鹏听经石、金鸡啼鸣石、金龟朝北斗、木鱼石、仙人击鼓石、观音奇石、金地藏足印等。导游相传金乔觉带金龟居于溪边,诵经书于拜经台,感化害民的恶鹏,使其扒壁听经;闵公父子为其精神所感,携带灵鸡前来拜师;后来,连佛祖也被感动,助他完成开辟道场的宏愿。一…详情 ▷
天台寺:坐落在峰顶的地藏寺,古名天台寺。来九华山的佛教徒大多到此朝拜,称之为“中天世界”。这里也是游客游九华必到之处。天台寺前,左有龙头峰,右有龙珠峰,对面十王峰。龙头峰下为青龙背,因骄立如屏,故名玉屏峰。龙珠峰,又名天台岗,上有一颗巨大滚圆的岩石,名“龙珠石”。…详情 ▷
东崖禅寺位于九华山东峰顶,坐落于巨岩之上,海拔871米。在此可眺望长江,俯视九华镇,仰观天台顶,环顾九华群景。佛国风光,一览无余。唐开元末年,金地藏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初来九华山居于东崖洞穴,常在洞旁岩石上晏坐清修。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居士诸葛节等数名乡绅游山…详情 ▷
九华漂流位于我省池州市境内,距九华山风景区18公里,合、铜、黄高速,沿江高速贯穿这里。漂流全程8公里,历时两个小时。其漂流的起点姚街村,正是我国老一辈革命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故乡。起漂处这个水平如镜的湖叫虾湖,古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宿虾湖》:“鸡鸣发黄山,瞑投虾…详情 ▷
南溪古寨——大山深处的神秘匈奴部落位于安徽省东至县花园里乡南溪村境内,是一个大山深处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寨,据文字记载,这里村民的祖先来自蒙古大漠,他们是匈奴休屠王后裔,汉武帝时代的大将霍去病率三万骑兵,大败匈奴,俘获二十万人,带回关内,以后定居在陕南地区,繁衍后代。…详情 ▷
清溪河现称白洋河有上、下清溪之分《清史稿·地理志》载清溪河出清溪者为上清溪出南太朴山者为下清溪俱东西入江。上清溪邻近本市著名风景区之一的万罗山清溪夜月是贵池负郭十景之一。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李白来秋浦沿清溪游吟、独钓、听曲面对气势巍峨、高达数丈的江祖石和沿岸…详情 ▷
霄坑村坐落于九华山脉,东与“莲花佛国”九华山相邻,历史上曾是香客沿秋浦河朝拜九华山必经之路,呈现过“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朝圣入龙,香火如风”的景象。大诗人李白曾三上大楼山,留下“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悉,客悉不可渡,行上东大楼”的千古佳句。杉山古庙在历史上香火旺盛,…详情 ▷
老街店铺、寺庙林立,僧俗共处,农禅并重,是九华山人文景观荟萃之地。九华街是一处平均海拔约64米的山中盆地,四周青峰耸翠,环山如城。面积约4平方公里,是九华山的核心景区,为香客游人集散地。九华街开发历史悠久,早在东晋隆安年间(公元41年),就有天竺名僧杯渡在芙蓉岭下…详情 ▷
介绍位于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南三溪河畔、青阳县南阳乡三溪村境。距鱼龙洞1公里。旧称玉华洞相传道教窦真人、张果老及陈持老祖等神仙曾来此故名。洞全长15米分上、中、下3层有立交式通道洞中有洞洞洞相通。上洞分为玉树阁、九龙殿、乾坤殿、玉华馆、琉花园、钟鼓楼6个厅面积13…详情 ▷
介绍安徽省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池区东南部,与青阳、石台及九华山风景区毗邻。保护区由刘街、棠溪、梅村三乡11个行政村毗连的山场组成,总面积26876公顷,其中核心区8公顷,缓冲区6365公顷,实验区12511公顷。保护区属皖南山区,与九华山自成一体,一般海拔31…详情 ▷
介绍省级风景名胜区慈云洞位于石台县七里镇缘溪村境内,与黄岩瀑布群毗邻,距石台县城55公里,因“慈云山”、“慈云寺”而得名。慈云洞全长35多米,已开发15余米。有地下河从洞内蜿蜒而出,水声潺潺,波光滟潋。洞内景观集中,钟乳累累,景水相连,步步有景,清秀俊美。进入此洞…详情 ▷
女儿村民俗文体验馆“女儿村”体验馆正是带着为守护美好乡韵的情怀而建设的。体验馆一楼展览了千姿百态的秋浦观赏石和天然根艺;二楼为农民俗体验馆,设置了李白诗歌台、新婚房、推磨房、纺织房、品茶房、农具房、捕鱼间、制茶坊等八处体验活动场地,供游者尽情享受渔家人的生活情调与…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