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游景点-P129
位于市区溪西新区兰荫山麓,系仿古园林建筑,袭用李渔生前在江宁孝侯台旁创建之庭园名,为纪念李渔而建。芥子园地处兰溪市兰荫山山麓。芥子园系仿古园林建筑,为纪念清代著名的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小说家李渔而建,地处兰溪市兰荫山山麓。芥子园很小,占地只有10.5亩,但包含亭台…详情 ▷
兰溪古城始建于宋朝,里面有:探花巷、绣衣巷、曲巷、风筝巷、转虹桥、告天台、金文安公祠、西门码头、隆礼门……这些见证了数百年来兰溪水陆商埠兴衰沉浮的古民居、古里弄、古城楼,如今依然保存在兰溪的老城天福山区域,经过风霜侵蚀,兰溪古城的这些古建筑多数已经进入“风烛残年”…详情 ▷
白露寺,又称慧教禅寺,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初创于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3),建在白露山黄岩之上,掩映于茂林修竹之间,山寺有大殿两进及厢房70余间,建筑具明清风格,柱础仍保持宋、元特色。素有“濲西第一道场”之称,更有赵朴初题写的“大雄宝殿”匾额高悬于大殿…详情 ▷
浦江县档案馆坐落在浦江县浦郑公路以北、平七路以东的县城新区地段,占地25亩,一期建筑面积8390平方米,总投资为3400万元。新建大楼,外观雄伟壮丽,典雅大气,四周绿树成荫,修竹摇曳;楼宇内,集通讯网络、电视监控、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数字档案、电子阅览、多媒体演示等…详情 ▷
时代:宋地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城东侧龙峰山上该塔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峰之麓,原有龙德寺而得名。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砖砌塔身高36米,七层六面,呈六角形。六面每层都有两米来高拱形门洞,六门相对、玲珑秀丽。塔身外原有木…详情 ▷
郑宅原名“承恩里”,北宋初年郑氏在此始立宅,南宋时易名三郑、仁义里。元代因两次旌表为“孝义门”而改称郑义门,明代被旌为“江南第一家”。宅以郑氏宗祠为中心,宗祠坐东朝西,占地0.5公顷,建筑面积2463平方米。另有十桥九闸、东明书院遗址、文井、圣谕楼、老佛社、昌七公…详情 ▷
浦江“上山遗址”被认为是我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这里新发现的考古学文化,今天被正式命名为“上山文化”。它代表了一种新发现的、更为原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这是参加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暨上山遗址学术研讨会的全国150多名考古…详情 ▷
导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南第一家”又称郑氏义门,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六千六百平方米,是饮誉中外的承夏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介绍居住于此的郑氏家族,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自南宋建炎年间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详情 ▷
灵山寺,位于浙江省丽水城郊,瓯江支流好溪下游的灵山风景区8路公交车直达交通便利。灵山寺建在半山处背靠灵山面向瓯江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灵山寺具有悠久的历史,曾多次修缮或改名。据《明一统志》记载:灵山寺,为五代时建,旧名灵鹫。清道光版《丽水县志》称:灵鹫寺,始建之年无考…详情 ▷
仙都观,曾名赵侯祠,又叫赵侯庙、乌伤侯庙。祭祀赵炳,是缙云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祠庙建筑。赵炳字公阿,东阳人,系东汉时善医方士。云游仙都,适遭兵乱,瘟疫横行,遂施方术为人治病,救人无数,百姓感其恩德,建祠祭祀。当时缙云仙都一带属于乌伤县管辖,故朝廷敕封其为大将军和乌伤…详情 ▷
1937年2月,驻泰顺县峰文的红军挺进师被国民党包围,师政委刘英、师长粟裕率部反击,最后冲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此后,粟裕率主力部队转向浙西南地区,刘英带领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和警卫队转到瑞(安)平(阳)边区活动。是年4月,刘英等人来到瑞安陶山沙门山,得到沙门山福泉寺…详情 ▷
林去病(19051932),原名宝康,瑞安城区西门街人。1919年7月考入瑞安中学,1923年夏到温州大同女子小学任教。1925年初担任《温州大公报》副刊编辑,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主要成员。1926年先后到乐清、瑞安发展党组织,并在第一次国…详情 ▷
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西楠溪宣布成立。次月,中共浙南特委在瑞安东区重建。7月16日,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扩大影响,浙南特委和红十三军在瑞安陶山(陶山寺背)举行反军阀战争与拥护苏维埃大会,会场设在10多亩大的平坦山场中。浙南特委、瑞安县委和永嘉县…详情 ▷
陈卓如(19041932),原名顺生,又名卓儒、琢如,瑞安东区驮山村人。1924年考入温州省立第十师范,1925年在温州加入共青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成为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主要成员。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回家乡驮山坚持革命斗争。1928年春组建驮山农民赤卫队,…详情 ▷
时代;宋地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隆山周湖村万松山南麓该塔原名千佛塔,塔建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为楼阁式石塔,平面六边形,塔原高七层,现存六层,残高7.8米。观音寺石塔始建于后周显德年间(954—960),规模恢宏,有五进大殿。现寺晚清重建,前后两进,面…详情 ▷
唐代古刹常宁禅寺位于浙江瑞安仙降镇寺东村,始建于唐咸通八年丁亥,原建是有九进两厢。因南宋理宗嘉熙年间和尚生活堕落不修正道,勾结当地方腊反朝廷余部山皇寨。瑞安县府大为震怒,请示府台,调来大批官兵,一举攻下了“常宁寺”,并放火烧了整个寺庙。最后,只剩下大雄宝殿和两厢十…详情 ▷
圣井山石殿位于浙江省瑞安市大南乡境内,历史悠久,明嘉靖前就以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绚丽的景色著称于民间,圣井山石殿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现存部分为明代万历至清朝光绪年间所筑。为浙南历史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构建筑群。圣井山石殿是我市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详情 ▷
利济医学堂旧址位于瑞安市玉海街道办事处公园路10号,创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是陈虬、陈介石、陈葆善、何迪启等为推行改良维新主张所办的新式中医学堂。办学十八、九年,造就了三百余名优秀中医师,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过卓越作用。利济医学堂是我国第一所采取欧美办学制度…详情 ▷
浙南石棚墓群分布于浙江省瑞安市篁社镇棋盘山、平阳县钱仓龙头山和苍南县钱库镇桐桥等地,属于商周(公元前1700公元前256年)时代墓葬。墓群中已确定的有13处。主要有两类墓葬,一类是四角或四面各立一米高的支石,上盖长数米、宽05米左右的巨型整石,有较大的地面空间;另…详情 ▷
余姚剡湖庙位于陆埠镇南雷村,初建于明代,曾为明代贤相谢迁读书之处,又有王阳明、黄梨洲等到此游览讲学。清同治十年(1871)重建。现存格局为门厅、两厢楼,戏台、大殿及门厅前的荷花池(剡湖)。格局完整,风貌尚可。1998年12月公布为余姚市文物保护点。交通在余姚汽车南…详情 ▷
符氏宗祠位于朗霞镇天华村,坐北朝南,系四合院式建筑。由门厅、大厅、东西厢楼组成,大厅与门厅中间为天井。前进(门厅)为七开间,通面阔19.0米,通进深7.4米。明间及东西次间为一体,明间辟大门,东西稍间次间为耳房。硬山双坡顶,小青瓦覆盖。梁架结构为穿斗式,明间用三柱…详情 ▷
虞余运河(余姚段)以姚江为主体,大致呈现一颗糖果的形状:西段分南北两线自上虞汇入姚江,北线称虞姚运河,为两晋时期所开,包括湖塘江与马渚中河;南线为十八里河(明永乐九年)与姚江干流通明江。姚江东行至余姚城区分为侯青、中舜、最良三支拱卫双城,最后于丈亭三江口分慈江和姚…详情 ▷
鲻山遗址位于汇头乡西岙村鲻山东麓的三叉江桥东南(现属丈亭镇西岙村),由于早年曾发现有陶片,遂于1981年由省考古所进行挖掘。从出土陶片分析,内涵有夹炭量较高的夹炭黑陶,以及烧制温度较高的夹砂灰红陶和泥质灰红陶三个陶系。1996年9月至12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厦…详情 ▷
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东路以北。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达4600多平方米。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反映出明代浙东官宦建筑的一些典型特点,用材粗壮、气势恢宏,各幢建筑结构严谨,按中轴线对称分布,主次建筑分布有序,饰件素雅。整个故居既给人以…详情 ▷
姚江源头位于大岚镇大岚村,由两个一前一后的泉井组成,无论是天旱地冻,泉水常年经流不息,上方是一块凿刻着“余姚江正源”五个浑厚楷体大字的石碑,西约30米,有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题字的“姚江源头,青年林”几个大字。1990年,余姚市政府组织河源考察队,经三年四次…详情 ▷
化安山不仅是一代文化巨匠黄梨洲隐居、著述之处,还是黄氏墓地所在。虎山北坡,有梨洲父亲黄尊素墓,旁有石兽。梨洲夫人葬于龙虎草堂之北。长子百药葬尊素公墓左。四子寿儿和孙女阿迎、阿好也葬在化安山,故梨洲有“剡中十亩埋荒地,树树松林作怨声”之句。康熙二十七年,梨洲79岁时…详情 ▷
四明山森林公园地处四明山腹地,海拔在600—900米之间,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夏季平均气温低于平原地区6—8,是炎炎酷暑里的一片清凉世界。四明山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山青、水秀、谷幽、岩奇、瀑壮,有“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之美称,自然生态景观遍布全区。地址…详情 ▷
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村口,是浙江省新近发现和发掘的又一处重要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超过3米,分为6个文化层,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田螺山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保存最好、地下遗存相对完整…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