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游景点-P125
金朴墓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金庵基山之南坡,墓建于明代。该墓及墓前石刻破坏严重,但墓道及墓葬型置保存程度相对来说较完整。根据遗迹实地调查情况来看,遗存墓葬共为三穴,墓后围墙保存完整,东西长7.8米,高1.65米,墓葬三面的石柱、石板均用荷叶纹装饰,雕刻精…详情 ▷
灵威庙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龙溪村潘溪自然村,根据现存建筑结构分析为清末民国时期建筑,庙坐北朝南,占地约600,四合院式。门厅面宽五开间,左右设厢楼,用四柱,前柱为石材,后柱为圆木。天井设有戏台。后进为正殿,五开间,明、次间梁架四柱十檩,五架抬梁前后双步,次间同明…详情 ▷
诚应庙位于海曙区横街镇梅梁桥村何家自然村,清代建造。主体坐北朝南,合院式,由门厅、戏台、两厢、大殿及两过廊组成,因年久失修,门厅、戏台、两厢、大殿均已损毁拆除,现存建筑均按照原始格局建造,但柱础石仍为原始遗留物。诚应庙后殿则保存较好,殿内构架大都为始建时所遗留,后…详情 ▷
黄瑛墓道享亭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横街镇凤岙村,明代建筑。享亭坐西朝东,处于凤岙山缓坡地段。该享亭为石结构建筑,石料质地为当地产的梅园石。通高2.50米,进深1.88米,面宽2.10米。正面坊额上书有“明赠光禄寺卿黄公神道”十个楷体大字。墓室与墓道至今俱废,仅存石亭为正…详情 ▷
瑞光楼遗址,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石碶镇星光村,该楼早于民国时期废圯,其遗址地基在七十年代掘河拓宽时,部分成了河道,部分建为街路。瑞光楼为明代剧作家高则诚撰写《琵琶记》时的故居。据史料记载:高明(13501359)字则诚,浙江瑞安人,元顺帝至正五年进士,曾在杭州、处州等…详情 ▷
三成庙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秀水村秀水自然村,据庙内碑刻记载,建于清代。主体坐北朝南,四合院式结构,占地面积1268.91平方米,分前后三进院落。第一进由广场和门楼组成,广场有旗杆石,石上竖旗杆(新)。门楼面宽五间明间抬梁结构,五架梁,进深五柱。第二进院落由门楼、…详情 ▷
翁文灏故居,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岐阳石塘村,为一处优秀的近代建筑。翁文灏(18891971)又名存璋,字咏霓,号君达,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博士、中国近代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对地质学造诣很深,著作丰富,在地质学各分支领域里创下许多个“第一”,在矿床学方面,他在我国首次提…详情 ▷
歧山祠堂,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歧湖村,为五开间四合院硬山造建筑。纵进深29.15米,通宽20.4米,占地面积748平方米。整个建筑分门楼、大厅二进。大门外原有照墙,今已拆除。门楼五开间,中间大门,两侧边房,大厅下设闸式高门槛,门前左右各置刻花长石凳。门檐上雕有鱼…详情 ▷
徐桂林墓前石牌坊为清代“旌表营千总徐桂林”墓前牌坊,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大桥村金岩寺山梅园山莊旁,牌坊坐北朝南,分前后二道,置于“”形的神道上。两道牌坊形状、大小相似,均为双柱穿头“廿”字形石结构牌坊。通高3.85米,面宽一间2.85米,柱子正方抹角,边长0.2…详情 ▷
狮子山古墓群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悬慈村。1973年,当地村民挖土时发现墓葬二座,并在其中墓内甬道口出土青瓷盖罐和钵二件文物。1984年6月物普查考察,该古墓均为凸字形券顶砖室墓,发现刀形砖上印有“宁康二年作”纪年字样(宁康二年即东晋孝武帝时期,公元375年)。墓…详情 ▷
宝奎故里建筑群由宁波市海曙区镇明路601号史氏民居、宝奎庙北侧史氏民居、宝奎巷4号1史氏民居、宝奎巷4号2史氏民居、宝奎巷4号3史氏民居、宝奎巷5号1史氏民居、宝奎巷5号2史氏民居、宝奎巷5号3史氏民居、宝奎巷7号史氏民居等建筑组成,2010年12月,被公布为海曙…详情 ▷
赵叔孺故居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宝兴巷1、2、3号,2010年12月,被公布为海曙区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点。该宅系清咸丰翰林赵佑宸(赵叔孺之父)所建,主体建筑坐西朝东。赵叔孺慈城人,晚年因获得东汉延禧年间的两张弩机而自号二弩老人,其斋馆亦名“二弩精舍”。他是清末诸生,曾任…详情 ▷
余氏宗祠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南郊路159~161号、鹅场跟20号,清晚期建筑,2005年4月,被公布为第四批宁波市级文物保护点。由前部三合院、祠堂主屋及后偏屋组成,总占地面积828平方米。前部三合院由二倒座、一主屋组成,倒座单檐斜坡顶,均二柱三檩。主屋单檐硬山顶结构,…详情 ▷
张家祠堂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青石街70号,明代建筑,1999年9月,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坐北朝南,由台门及正厅组成。台门朝南,上有彩绘(大部分剥落),正厅为单檐硬山式高平屋。据查此处为张氏祖堂,后为宁波毛纺厂职工宿舍。张氏祠堂为宁波老城区保存下来的为数…详情 ▷
江家祠堂位于宁波海曙区偃月街69号,1999年9月,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该建筑现存台门(已改动)、大厅。台门山墙为观音兜,明间抬梁式,次间为穿斗式,五架梁,三架梁为月亮状,上有倒挂花篮和随梁枋。前廊月梁呈象鼻形,雀替为卷草纹,厅观音兜山墙,台门与大…详情 ▷
屠氏别业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拗花巷16号,1999年9月,被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点。清代建筑。主体建筑坐西朝东,大门门楣有砖雕;仪门为牌楼式,刻有凤凰牡丹图案;主楼重檐硬山式,后楼小巧精致,梁顶刻有人物故事图案。该宅总体保存较好,用材精致硕大,是宁波晚清建筑…详情 ▷
巴人故居位于奉化市大堰镇大堰村,分为上下两层,为纯木质结构,主体成红色。巴人晚年的卧室在故居一楼,有前后两间组成。现开辟为巴人纪念馆。巴人,正名王任叔(1901—1972),曾主编《新奉化》、《译报大家谈》,曾任《四明日报》,著有小说《疲惫者》,短篇小说集《监狱》…详情 ▷
天塌宕古遗址位于海曙区鄞江镇光溪村毛家自然村,为上化山东侧。上化山是宁波知名的历代采石场地之一,留有数十个古代石宕,天塌宕是其中一个且较为典型。其位于毛家宕西约500米处。据上化山的开采历史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宕内有水车被埋,又有资料记载清末起曾禁宕等分析,…详情 ▷
孝子岭古道——依山茅洋寺森林步道古道位于大碶灵峰寺与小港茅洋寺之间,全长6.5公里,其中孝子岭古道全长2.5公里,基本保存古道风貌,古道设计科学,走在该古道能发现我们老祖宗的聪明智慧,古道环境优美,走在古道上能俯视到北仑城区、镇海城区、北仑港等全景。公交:大碶先锋…详情 ▷
沙溪遗址位于北仑区柴桥沙溪村北部,穿山至白峰公路南侧,海拔19米的蛇山东面。1987年,遗址西北部靠近蛇山一侧仍为一块高地,与蛇山东坡相绵延。后因砖瓦厂不断取土烧窑,高地渐被削平,遗址上部的商周文化层消失殆尽,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层也遭到严重破坏,现在遗址面积约70…详情 ▷
姚镆故居是明代的故居,慈奚县志卷四十四居址下,植本堂,县西南一里尚书,姚镆所居,原为宋姚榛所建,自宋神童正子后世居于此。植本堂用木硕大,正贴抬梁式、童柱、鹰咀式,但雕刻部分及柱砖显然属于清以后风格,整个建筑有些不伦不类,怀疑其是否后代改建(实为明代重建)利用了旧材…详情 ▷
该祠堂系宋太常寺刘勉故居,父纯庵。子孙四世一门,是明代刘姓大族的宗祠。三开间梁架高大,进深九界用十檩。明间抬梁式,正贴为王架梁,上置西瓜柱,支三架梁,中间置脊瓜柱,蝴蝶木,瓜柱皆粗壮,三架梁与五架截西呈椭圆形,柱头上置圆斗,开十字科,正贴之前二界用双步梁方斗十字科…详情 ▷
伏龙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当时伏龙山四周皆海,鉴诸禅师发现此山状如蛟龙,云浮雾缭,并离南边的大陆和达蓬山不远,便看上了这块能兴旺佛业的风水宝地。于是系缆攀缘,凭着一个佛门弟子对信仰的执著,风餐露宿,披荆斩棘,终使一座宝刹耸立于山巅。这座净土宗早期的禅院,…详情 ▷
五磊寺塔林位于寺西天峙峰剩日弯,这里翠篁幽深,云气缥缈,是五磊寺历代高僧安息之处。走近印度来华高僧、三国时梵僧那罗延尊者塔座,但见莲瓣雕饰千姿百态,整个外形自上而下略呈抛物线型,显得既稳重又流畅,碑铭“吴开山那罗延尊者之塔”古朴粗犷,显出神秘的气氛。相传那罗延圆寂…详情 ▷
下梅林庙,坐落在龙山镇邱王村村东,是个庙中有庙的奇庙。“奇庙”因纪念抗倭英雄戚继光而得名。内庙称“少保胡公庙”,设在殿宇内。少保,即戚继光;胡公,即胡宗宪。庙宇东首堂屋是“少保殿”,塑有戚继光神像及其心爱坐骑,一匹两蹄腾空的红鬃烈马。1129883340.嘉靖三十…详情 ▷
徐福庙建在巍巍达蓬山东麓的凤浦岙徐家村,庙中塑有徐福像,上挂着一块一米长、半米宽的黑底金字匾,上书“徐福之福”,可惜金字匾已被毁。庙周围环境清幽、空旷,虽无达蓬山腹地的“飘忽滂,激怒,雷声,回穴错迁”的粗犷,也无达蓬山腹地的奇洞怪石、危岩峭壁、红枫绿荆、深壁低谷的…详情 ▷
在达蓬山南坡腹地竹林深处的秦渡庵遗址前,立着一块花岗岩石碑,上书“秦渡庵”三个遒劲的大字,这是自称徐福后裔的日本前首相羽田孜的手迹。秦渡庵遗址地势平缓,环境清幽,翠竹藤萝,浓荫蔽日,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是个安顿歇息的好地方。相传秦时徐福曾扎营安寨于此,命人砍柴、搭…详情 ▷
小河曲折而静谧,了无声息,伴随着鸣鹤场这座古祠走过了500多个春秋。明代弘治年间官员彭侍郎勤政为民的美德,未因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时至今日,当人们前去古祠瞻仰,触摸这斑驳陆离的老墙时,似乎仍可感受到彭侍郎整理盐政的皇皇业绩。鸣鹤一地,古为盐场。到了明中叶以后,这里已…详情 ▷
屠呦呦1930年12月30号出生于宁波,她的老家就在此处。开明街26号是目前这条街上仅存的近现代建筑,其主人是经济学家,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的姚庆三(1911年1989年),而姚庆三是屠呦呦的舅舅。小时候,屠呦呦就住在外婆家,一直在那儿长大。记者了解到,姚宅是民…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