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景点-P85
蒲江县河沙寺位于蒲江县城东二十九里的翠峰山山麓,在寿安镇龙泉村6组。河沙寺,兴建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兴公禅师创修。兴公禅师给寺院取名河沙寺。是因为佛祖释迦牟尼,曾教导弟子须菩提(印度舍卫城人):“若化河沙众,皆得阿罗汉。”要教化像印度最长最大河流恒河中…详情 ▷
蒲江县文庙大成殿建于蒲江县城东街,毗连东门。据《蒲江县志》记载:“蒲江县文庙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原于县署之南。又在清朝康熙34年(1695年)迁于东街新建,又于乾隆22年(1757年)及嘉庆25年(1820年)重修完竣。”其庙与东街交界处,建有高大的石屏墙一通,全部…详情 ▷
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鹤山街道梨山村之长秋山南麓。据其造像风格,断代为唐代至清代摩崖造像,大多造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代《蒲江县志卷二·方外·寺观》记载:“大佛寺,县东十里,石崖上大佛一尊,高丈余,前有石池,终岁不竭。”大佛寺摩崖造像122号龛,系一环首…详情 ▷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魏了翁墓及魏公祠位于蒲江县城东北4公里处的高桥乡潘沟村潘家山山坡上。墓前有一条山溪蜿蜒流过,两岸山坡,均为茂密的松林。墓为土冢,长11米、宽3米、高2.5米。墓前原有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秋重竖的墓碑,现已毁,仅存残破片段。附近公路旁原…详情 ▷
白云乡盐井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白云乡窑埂村5组,白云乡去丹棱官厅埂公路经过盐井沟西岸。1998年9月成都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唐、宋陶瓷器残件。大王庙(博济庙)遗址,在盐井沟东。有明弘治五年,清光绪三年、二十年、民国十年石刻文字。该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1000米…详情 ▷
新场李氏民居(大邑县)在新场,还保留着包括刘成勋故居、李氏古宅、广东会馆等多个重点文化遗存。其中,当地乡绅李怀芬于1921年兴建的李氏古宅,堪称建筑艺术精品。整栋古宅占地3000余平方米,聘请了当时的名工巧匠进行设计修建,前后历时4年多才完成。古宅为砖木结构,有两…详情 ▷
大邑盐店古城是发现的第七座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发现于大邑县盐店村。这座古城的发现,彻底改写了成都建自2300年前的说法,成都的城市历史被提前到距今4500多年以前。这是到目前为止发现得最早的成都城遗址雏形,堪称成都城市的开天第一篇章。也就是说,在这座古城出现以后又…详情 ▷
刘元瑄公馆位于安仁镇树人街,建于年,占地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有房屋余间。整个公馆坐西向东,呈纵长方形,三面被高大墙垣、门房和民房包绕,形成封闭式院落。整个公馆由前院、同宅院组成,保存十分完好。据悉,该公馆目前从未对外开放过。刘元瑄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军旅长、师长…详情 ▷
鹤鸣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的鹤鸣乡三丰村,属岷山山脉,海拔1000余米,北依青城山(约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接雾中山(约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详情 ▷
赵云墓位于大邑县城东1公里银屏山下,是三国时蜀汉名将赵云的墓。冢大如小丘,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四周有石砌女墙,古柏森森。墓前有清幽雅静的木结构四合院建筑,正中竖有高2.5米、宽1米的墓碑,上刻“汉顺平侯赵云墓”七篆体大字,两侧刻有填金对联“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详情 ▷
药师岩摩崖造像沿着山腰开凿。现存佛龛造像基本都是明清开凿或者在原来造像的基础上妆塑,而在这些造像中间,偶尔会看到一两处唐代的造像痕迹。可能这里的岩面上原来都曾布满了唐代的造像,但因为毁损以及自然的风化,明代正统、嘉靖大规模重新开凿修葺时,便把原来唐的造像都抹去了。…详情 ▷
石佛寺位于四川郫县郫筒镇,是一座废弃的寺庙,仅剩下一间大殿、一间后殿和一间偏殿。在郫县郫筒镇长乐村的乡间小路旁有一座废弃的石佛寺,仅剩下一间大殿、一间后殿和一间偏殿。大殿占地约上百平方米,10米左右高,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古建筑。大殿内堆放着谷草、农具等物品,殿瓦也都…详情 ▷
梁家大院位于郫县唐昌镇北街青年巷的梁家大院建于清咸丰年间,总体面积达四千余平方米,共九十七间房屋,院坝六个,天井五个,各院均不相同,是唐昌镇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价值最高的古建筑群。这个晚清时期梁姓大户人家的院子深藏在背街小巷,是一个典型的清末民初川西民居建筑…详情 ▷
崇宁文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唐昌镇西正街86号,文庙占地面积约35亩,总建筑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现存有大成殿、东西厢房和泮池。据史料载,文庙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晚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大成殿五开间22.75米,进深13.3米,通高15.48米,木抬梁结构,…详情 ▷
南华宫,又名广东馆,也是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前后(注:又有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一说。)的古建筑群。此处现为镇政府办公地。保护范围:南华宫现占地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从外墙起,东至5米处路边,西至5米处,南至20米处,北至10米处为界。…详情 ▷
金堂沱江文化博物馆(原名金堂金丝楠木博物馆)于2012年10月建成,位于金堂县白果镇漩水湾;总投资达2亿余元,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展厅3000平方米;2016年博物馆根据金堂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016】1号文件的精神及相关领导的批…详情 ▷
成都市五大古镇之一金堂县五凤镇关圣宫建于清康熙年间,已有约300年历史,至今建筑物及雕饰保存基本完好。据古建筑专家西南交大季富政先生介绍,这是目前成都地区乃至四川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关帝庙,很有文物价值。五凤关圣宫吸引无数专家学者和民众前往观瞻和研究的还不仅在于他的文…详情 ▷
洄澜塔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距今已有145年。为成都市重点保护文物。塔型六方,高九层约35公尺,坐南向北。塔中空,约10垂直孔自塔底可直视顶端,上八层六个面有窗户,可眺望怀远远山近水,每层均有正反呈螺旋型阶梯,可拾级而登至塔顶,下三层有壁绘,多为释道两家…详情 ▷
昙云寺位于四川省崇州市三江中学内(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建寺迄今已有三百五十余年历史。处于四川崇州三江中学中心区域的昙云寺大殿,建于清康熙年间,高檐大瓦,石壁石柱,建筑风格崇州唯一,川西少有,属“成都市重点保护文物”。昙云寺天王殿对联安国、安民、安蜀、安天下、志在…详情 ▷
四川省崇州市元通镇有名的黄氏宗祠始建于清末民初,现存砖门结构二重院落约800平米,门前一楼一底临街,门前中设大门和二门,二墙中脊。正厅单艳檐硬山式屋顶;全部建筑除正厅为花脊鹤吻覆钟柱础外,其余为方堆抱鼓式柱础,硬山式屋顶。后院精致,前院宽敞,典型中式建筑与西式门柱…详情 ▷
陈家大院座落在崇州市元通镇永利桥头新街口,座东向西,占地1773.5平方米,现存清代建筑1471.5平方米,两进院落均为四合院布局,四周封火高墙,正院砖石结构牌坊式大门,单檐歇山顶,檐下仿斗拱,门柱阴刻对联,隶书端庄,联文为:“楼起元龙容海客,家传鸣凤卜昌期。”柱…详情 ▷
一座古桥,串起了古镇的悠长历史。四川邛崃市平乐古镇的乐善桥,就是这样一座古桥,至今有130多年历史。在历史的进程和城镇的变迁中,乐善桥先后经过两次改建,从昔日的人行桥,顺应时代发展改建成钢筋混凝土交通桥,桥面比原来高了60厘米,原来的人行桥不复再现。今年初,平乐古…详情 ▷
兴贤塔在邛崃市区东南25公里观音场内丁字口处。清道光八年(1828年)建成,功能为字库。塔坐北向南,密檐式,六方形,三层,通高16.5米。此塔为琉璃花砖砌成。花卉周身,绚丽夺目。塔刹的覆盆和相轮均是陶制。此塔制作精美,是研究古陶雕艺术的佳作。保护范围:塔基外延15…详情 ▷
天宫寺摩崖造像(邛崃市)位于邛崃市平落镇金华社区6组,共74龛,615尊造像,体现了唐代中、晚期的时代风格。其主要内容有释迦牟尼佛像、千手观音、化严三圣像、西方净土变等佛教故事题材。天宫寺摩崖造像其反映时代特征明显,雕刻技艺精湛,线条流畅美观,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详情 ▷
李家大院是邛崃目前保存最完好,建筑面积最大的清代民居,具有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大院坐西向东,依山向谷,为单檐悬山式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4164平方米,房屋149间,最大院坝400平方米,院内雕刻精致,布局合理。现存光绪“皇恩宠锡”、“克绍箕蓑”等匾额和大量古农具、…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