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旅游景点-P178
泰山抽水蓄能电站景区位于泰安市西郊的泰山西南麓,北依泰山,南临天平湖公园,交通位置及周边环境十分优越。泰山抽水蓄能电站隶属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全国第四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山东省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泰山抽水蓄能电站,景区内森林覆盖率80以上,有“高峡平湖”的“天池”…详情 ▷
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碑刻于元延祐四年(1317)。元文学家、翰林集贤大学士姚燧撰书并篆额。额阴刻“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铭”。碑两面刻字,碑文详细记载了元大臣武穆公(封号)忙兀博罗欢一家三代的功绩,其主要情节和《元史》记载大致相同。碑文载,忙兀博罗欢大德庚子…详情 ▷
肥城桃源观,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新城街道办事处西南4里的西尚里村北山【尚里村相传唐代便村落初具。据《李氏族谱》记载:按李氏系太原卜居东省历唐而宋而元,明洪武定鼎(1368年)后,有其胞兄弟讳成、讳绍者,壹居东平之三旺村,壹居尚里村。另据《李氏碑谱》:祖居本处地名…详情 ▷
白龙池在泰山西溪,从黑龙潭瀑布下来的溪水哗哗而流,经玄圭石时,河水突然来了一个直角拐弯,拐得那么急迫,两座大石夹岸,河道促狭之际迫然变窄,平缓的水流不甘缚于狭窄的河床,便喷云吐沫,溅起白花花的水浪,顺自然倾斜的大石板飞流直下,直奔铜锣湾,那是一泓水平如镜的溪湾,碧…详情 ▷
泰山天地广场向上,有一条长长的溪谷,被称为西溪。这里有许多名胜景观,龙潭水库就是其中之一。龙潭水库建于1942年,是泰山景区最大的水库,坝高19米,长165米,库容4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6万平方米。水库两岸峰峦叠翠,山色湖光,相映成趣。每当夏秋时节,水从坝上溢出…详情 ▷
姊妹松位于泰山傲徕峰扇子崖下有两棵松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沧桑岁月中栉风沐雨,笑傲群芳。由于她们相依生长,好像夫妻又好像俩姐妹,人称“姊妹松”。1988年,来泰山考察的原中央总书记慨然提笔,在宣纸上写下“泰山姊妹松”五个大字。此后,泰…详情 ▷
长寿桥位于山东泰安市泰山黑龙潭上,似龙潭横生一道浓眉,与游人传情;如山涧跃出一条彩虹,为龙潭增姿加色。桥身朱红,与两岸青山相映成趣;人行其上,鸟瞰龙潭胜景,纵观西溪豁达之秀色,确是美不胜收。这便是引人注目的长寿桥。长寿桥,是1924张宗昌督鲁时,兖州镇守张培荣所建…详情 ▷
尧观顶在泰山的北天门有两座,东尧观顶和西尧观顶。传说远古时的尧帝曾来到这里,在东尧观顶看日出,到西尧观顶望日落;都是很惬意的。登上尧观顶,极目远眺,顶面是一片紫色的天空,太阳还在沉睡。当太阳没有出现地平线的时候,环顾四周,一片银灰色的苍穹,西南和北方三面的蓝带,整…详情 ▷
天外村广场,是城与山巧妙的过渡,又把城与山有机地连在一起。是遵循上古“天圆地方”的理念,顺应人民“天地交泰”的吉祥心理而建的。天外村,位于大众桥西侧,为西路登山之始。这里既是山城结合部也是环山公路与西溪游览公路的交汇点和游客集散地。2000年开始对天外村路进行综合…详情 ▷
泰山桃花源位于泰山西麓,古时因桃花满峪谷而得名。相传,古时桃花源的桃树甚多,从山坡到山顶,众多桃树自早春3月至4月次第开放,红成一片,因此古人又称此地为“红雨川”。泰山桃花源峪谷中满山草药,遍地是宝。最令桃花源扬名增色的是闻名遐尔的泰山赤鳞鱼,它们出没于石隙水藻之…详情 ▷
泰山后石坞一带的地形像一个勺把朝东的汤勺。这里峰险谷深,峭壁林立,奇峰怪石,古松成荫,花草遍布。多雨季节,飞瀑溅沫,溪流翻滚,别有洞天。在后石坞的谷坡上和谷底内,常见到许多的乱石堆,巨石累累,有的成片产出,好像是石头的海洋,称之为石海,有的成条带状分布,称之石河。…详情 ▷
三阳观位于山东泰山五贤祠北凌汉峰山腰。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东平道士王三阳携徒来此“伐木剃草,凿石为窟以居”,明于慎行为之记:“入门三重,得蹬道而上,有殿有阁。又左为客寮四楹,以待游镳。”后“稍稍营葺庐居”名三阳庵。王三阳羽化后,徒承其师志,大兴缔造,达到鼎…详情 ▷
一方清水潭清澈明朗,水底的水草,岩石上的游鱼清晰可见。清水从坝上倾泻而下,形成了一块瀑布。沿着溪流而上,岸边的路越来越崎岖,大大小小的岩石,起伏跌宕。小溪越来越窄,溪流越来越激烈。走了半个小时,台阶就慢慢陡峭了。山上的树林葱葱郁郁,给登山的游客投下一片阴凉。溪流顺…详情 ▷
元君庙东北侧山坡上,有株古松主干粗壮,树身前探,枝条蟠曲,似龙须、龙爪,称其为“卧龙松”。透天门前有泰山油松六株,树龄均在500年以上。造型古拙傲岸,似有仙风道骨。当年李白与孔巢文、韩准、裴政、张叔明、陶丐到徂徕山隐居,称之为“竹溪六逸”。此六株古松因纪念“六逸”…详情 ▷
黄溪河水库位于中天门西南黄溪河上游,天外村游览路一侧,流域面积2.45平方公里,是泰山景区最高的水库,也是泰山供水系统的枢纽。泰山黄溪河水库始建于1983年,位于海拔高度610米的泰山南麓、中天门西南黄溪河的上游,在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区内,不仅担负着为中天门以上景…详情 ▷
泰山的沟沟坎坎名称重复的很多,比如迷惑沟、三叉五沟,如今又走了个黄石崖,起初以为是桃花峪那边的呢,却是另一边的山崖。从村里穿过走进山沟,就有了萧索,落叶在石缝里喘息,橘红的柿子在废弃的房屋顶上吊挂着,山楂被钻进高大的树桩上的村民敲打着落在枯黄的草丛里,红红的躲着迷…详情 ▷
大众桥是泰山一个著名景点,在泰山有一座桥,桥为拱形石砌,上有铁栏,横跨西溪谷口,桥墩和桥面均石作,桥立铁花栏杆,拱楣镌刻隶书“大众桥”。桥为1935年冯玉祥居泰山时所建,至今仍坚固耐久。当年冯玉祥为何建造大众桥呢学者煜教授曾撰写《泰山脚下的武训小学》一文,文章讲述…详情 ▷
泰山彩石溪,位于泰山桃花峪园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标志性景观。有专家曾这样评价泰山彩石溪:“浅色的石英条带和墨绿色的泰山岩群斜长角闪岩相间排列,构成了色彩斑斓的彩石溪河床……水漫石下,汇为大池,十分壮观秀丽。”素有“泰山森林博物馆”、“泰山小江南”之美誉…详情 ▷
自丈人峰顺坡北下,至山坳处有石坊,原额“元武”,清末圮。1984年重立,双柱单门石坊,额书“北天门”,是岱顶通往后石坞的必经之路。自坊前顺坡东下至勺形谷底是“乱石沟”,过沟是独足盘,再前行可至后石坞诸景点。原坊额称“元武”,即北方之神玄武,清代废。坊北是摩云岭,丹…详情 ▷
傲徕峰,在泰山西路自无极庙西北行约2公里,即至天胜寨,为西汉末年赤眉军寨址,四面环山,形势险要。北崖有石洞,额书“玉皇洞”,洞中可三处窥天,又名三透天。洞前房基、张旗石、柱窝、石臼皆存。西南为跑马场,西北为演武场。再北山坳有三洞,其一额“仙阳洞”。元初僧通慧行全结…详情 ▷
醉心石学名称“辉绿玢岩涡柱构造”,是许多呈东西向,大小不一横卧在谷底的圆柱体。这些圆柱体的横剖面中心有石核,围着石核向外圈张裂。这种奇特的岩石形态,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与兴趣,汉代学者枚乘称它为“泰山之溜穿石”,俗称黑石埠,为环状节理辉绿玢岩,国内外罕见。更有人在…详情 ▷
位于玉皇顶西北的丈人峰,形状像老翁伛偻着背而得名,附近又有数块稍小之石相配,因此又有“老翁弄孙”之称。峰上石刻有“天下第一山”、“凌霄峻极”、“中天独立”、“东柱第一灵区”等,并有乾隆所留诗刻:“丈人五岳自青城,岱顶何来假借名。却是世人知此惯,谁因杜老句详评。”此…详情 ▷
斩云剑,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增福庙往上有巨石挺立,似剑凌空,上刻“斩云剑”。这把利剑既不是山神开仙的赐与,也不是能工巧匠的杰作。石块及周围的岩石则是一种条带状角闪斜长片麻岩,呈绿灰色,主要由斜长石、石英及角闪石等矿物所组成。由于片麻理发育,容易被风化剥蚀,加上岩石发…详情 ▷
“遥参亭”是岱庙建筑群南北轴线上的第一组建筑,实为岱庙的入口。自此向北轴线直抵泰顶的“南天门”,古代帝王凡有事於岱宗,均先在此“草参”,再入庙祭祀。“遥参亭”前临御街,清乾隆三十五睥在门前建造石坊,额上刻字“遥参亭”。清光绪六年在坊前增建方石垒砌的双龙池。池前石碑…详情 ▷
旭日东升是泰山最迷人的奇观。拂晓,天晴气朗,万壑收暝,东方一线晨曦由灰暗变淡黄,又由淡黄变成橘红。继而,天空云朵赤紫交杂,瞬息万变。满天彩霞与地平线上的茫茫雾气连为一体,云霞雾霭相映。日轮掀开云幕,冉冉升起,宛若飘荡着的宫灯。顷刻间,金光四射,群峰尽染。然而,这只…详情 ▷
在岱顶瞻鲁台的西侧,是有名的仙人桥,它是岱顶的重要景点之一。该桥呈近东西方向,横架在两个峭壁之间,长约5米,由三块巨石巧接而成。相互衔接抵撑的三块巨石,略呈长方形,大小约2~3立方米。桥下为一深涧,南侧面临千丈深渊,地势十分险要,集险、奇、峻为一体,令人望而生畏。…详情 ▷
历经百年沧桑的“五岳独尊”四个字是正楷书体,系清光绪丁未年间(公元1907年)由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书。“五岳独尊”景观石群位于泰山极顶(玉皇庙东南)去往玉皇顶的必经之路上,海拔1545米。摩崖高210厘米,宽65厘米,大字径55乘42厘米。在其右侧有楷书“昂头天外”…详情 ▷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正因为它没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时、何人所立,便成为一个疑问。有关此碑,人们曾作多种推测。明、清两代…详情 ▷
万仙楼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的泰山中麓红门宫北,又名望仙楼。是跨道门楼式建筑,明万历年间(1620年)创建,保存了清代建筑风格。原供祀王母,后来祀奉碧霞元君。传为泰山群仙聚会、议事讲经的地方。万仙楼门洞东侧有隐真洞,为旧时道人处。殿内塑128位神仙,形态各异,栩栩如…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