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旅游景点-P6
狐偃墓位于荥阳市王村镇西韩村行政村胡固村自然村南,地表现存一高大的封土堆,底部直径约60米,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最高处近20米,墓冢有黄土分层夯筑而成,中间夹杂有石、鹅卵石层,十分坚硬。由于该墓的时代及主人,传说为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狐偃之墓,清代《河南通志》亦…详情 ▷
胜利渠(俗称引汜工程)是荥阳重要的西水东调工程之一,它是将黄河水系汜河之水调入淮河水系,索河的跨流域引水工程。该渠起源于巩义市草店村寒山寨止于荥阳市老城南关,全长11.5公里,工程由东、西两干渠组成西干渠由渠首沿汜河西岸向北经巩义市小里河等村入高山镇吴沟村、竹川村…详情 ▷
大海寺建筑遗址位于荥阳市索河街道办事处广场南端台地,遗址略呈三角状,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南侧崖壁上暴露有文化层,灰坑和墓葬等遗迹,填土中含有隋唐时期的陶瓷碎片,上世纪70年代,曾在台地北侧发掘古代窖藏坑,出土一大批北魏、唐宋珍贵石刻造像,大海寺是北…详情 ▷
阴氏节孝坊位于荥阳市乔楼镇东郭行政村秋社自然村东,清雍正十二年(1734)为旌表陈让妻阴氏而建。该坊从北向南,是座3间牌楼式石坊,现仅存最下一层,宽6.23米,高3.57米。华板正前面上刻:“旌表已故儒同陈让妻阴氏节孝坊”及“赐进士出身属荥阳县事山右张翼立男陈良相…详情 ▷
北头遗址位于索河路街道办事处(索河办)槐树洼行政村北头村周围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300米总面积21万平方米。遗址为多级台地其中部、北部崖壁的文化层中暴露有红陶片、石铲等少量陶片带有彩绘。文化层距地表约1—3米。根据陶片特征可辨认器型有陶罐、陶钵、陶瓮等初步判断…详情 ▷
任洼瓷窑址位于荥阳市刘河镇任洼村北部,遗址分布于多级台地上,东西长约280米,南北宽约160米,面积约45000平方米。遗址中部崖壁上发现有窑土,南部崖壁上及上下两处台地上均暴露有文化层,文化层厚3—4米,包含有大量瓷片,其中以黑釉瓷最多,亦有少量白瓷及黄釉瓷,可…详情 ▷
邢河石窟造像位于荥阳市贾峪镇老邢水库西崖,北齐天统四年(568)刻造,窟高、宽、深度均为2米,窟门左、右各刻一力士,窟内刻一佛、二菩萨、二弟子,这种方形石窟,但尊主造像,四壁无刻,与唐初洛阳以及山东益都云门山等石窟相似,特别是门左右的力士浮雕,昂首瞪目、威严护法,…详情 ▷
谷山庙地震碑位于荥阳市贾峪镇贾峪行政村西沟自然村谷山庙内,大殿为近代重建,坐北向南,地震碑镶嵌于庙东墙壁上,时代为清嘉庆二十年(1815),碑高0.56米,宽0.6米,周边刻有蔓草纹,正书,凡23行,前8行为正文,字较大,满行14字。后3行记当时粮价,再后为捐资修…详情 ▷
大马沟遗址位于荥阳市贾峪镇马沟村北部,遗址东西长约约700米,南北宽约600米,面积约420000平方米。遗址丰富区在遗址中部,文化层厚约2—3米,东部有板瓦坑、灰坑,西部须水右岸发现西周晚期墓葬,墓宽1米,深1.8米,头南脚北,足端放置陶盂、陶豆、陶鬲各一件。遗…详情 ▷
卧龙台寨位于荥阳市庙子乡环翠峪行政村贤孝山顶,寨南北长750米,东西宽约250米,寨墙依山而建,用不规则的青石块对错垒砌,全长1695米,呈长方形,高7米、宽2米,有东、西、东南三个寨门,皆石拱券门洞,东门保存较好,西、东南门保存不太完整,门额上均有清代咸丰年间题…详情 ▷
唐垌遗址位于荥阳市广武镇唐垌村南部,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00米,面积约200000平方米。复查该遗址时,在遗址中部冲积沟的崖壁上发现有文化层和灰坑,并从中采集有标本,主要以泥质灰陶和夹砂陶为主,纹饰以绳纹和素面,可辨器形有甑、尊、鬲、甗等器物。从器物上看和…详情 ▷
苏寨民居位于荥阳市广武镇苏寨村,该院坐东向西,前院的正房(过厅),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高7米,前院北厢房一所,后院正楼一所,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三层,高约13米;斜对为苏氏家庙坐西向东由正房、南屋、北屋以及倒座(含大门楼)4所硬山式建筑组成门开东北角,门上挂一匾上…详情 ▷
任河遗址位于荥阳市广武镇任何村南,遗址分布于多级台地上,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约600000平方米,在遗址区北部断崖上有遗存较丰富,分布范围较广的文化堆积层,文化层深度大约1.5米,距地表约0.6米,采集的陶器中有泥质红陶和夹砂陶,主要以灰陶…详情 ▷
大师姑兴国寺位于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行政村西北,坐北向南,现存大殿,山门各一所,大殿面阔五间(14米),进深一间(6米),高约5.5米,建筑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前廊下有原木立柱,檐下饰鹿、仙鹤、花卉等彩绘图案,山门结构与大殿相同,面阔三间,进…详情 ▷
车庄遗址位于荥阳市广武镇车庄行政村车庄自然村周围,遗址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宽500米,在村内地表、南侧沟崖、台地周围可以发现较多的陶器残片,而且发现有灰坑,夯土等文化遗存,陶器有四足盘,鬲,盆,瓮等,纹饰有附加堆纹、绳纹,还见有布纹陶片。该遗址是荥阳迄今发现的…详情 ▷
中共油坊地下联络站旧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油坊行政村西部,坐北向南,楼房三所,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20世纪20年代为秦和尚所有,30年代卖于天主教会,期间曾办过教会私塾学校,1944年秋至1945年春,中共在此建立地下联络站,以加强嵩山抗日军分区与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联…详情 ▷
秦氏家庙位于荥阳市高村乡油坊村东,坐北向南的两进四合院建筑,共有房屋7所,均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前院均为一层,后院正楼三层,两厢楼均二层,由秦恭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创建,后改为本村家庙到1950年在民国年间,曾做过完全小学、棉花、食品加工厂等。20世纪…详情 ▷
西张村遗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张村行政村西张村自然村北的多级台地上,遗址南北宽约400米,东西长约550米,面积约220000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在遗址中部及西南部崖壁上均发现多处灰坑,采集的标本以泥质灰陶为主,泥质红陶也占一定比例,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方格…详情 ▷
池沟寨遗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北马沟行政村北400米,遗址为一突出的山间台地上,分作南、北两部分,且北高南低,南大北小,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南部台地,周边尚存晚期寨墙数段,东西南三侧崖壁上分布有陶窑、灰坑和文化层,其中灰坑最深者达4米,文化层一般厚2—3米,包含物丰富,有…详情 ▷
刘沟遗址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刘沟行政村北1000米黄河南岸的广武山山顶台地上,由南北走向排列的3处台地组成,在3处台地地表均可采集到陶片,在其崖壁上也有文化层和灰坑分布,文化层厚0.5—1.2米,内含陶片及红烧土颗粒,灰坑深1—2米(边沿不清晰)。中部彦章寨西侧崖壁上…详情 ▷
小索城遗址位于荥阳市城关乡张楼行政村周围,地表上仅存东城花垣南段一部分夯土墙,最高处约5米,在西南邻河的地崖边,发现有夯筑基址,分布密集,质地坚硬,厚度在0.1米以下,夯窝有圆底(直径0.05米)和圜底(直径0.07米)两种。在城内南部及北部地表曾采集到较多的陶器…详情 ▷
北周村造像碑位于荥阳市索河街道办事处广场南,造像碑圆首方座,通高2.31米(其中座高0.44米),宽0.94米,碑通体布满浅浮雕人物、动物图案,碑身正面主题图案分为上下两层,均在小龛内刻高浮雕佛教人物,下层龛内有火焰背光,而碑阴、碑两侧及碑座四面刻浮雕世俗物图案,…详情 ▷
南枣岗汉墓位于新郑市薛店镇南枣岗村南100米。现存墓冢高6米,周长约120米。墓冢东距苑陵故城2.5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该墓为一处汉代封土墓葬,对于研究汉代埋葬制度和丧葬习俗具有一定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新郑市薛店镇南枣岗村南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详情 ▷
鉴忠堂宝谟楼(接旨亭)位于新郑市新建路办事处向阳街西接旨胡同。据清康熙四十一年《新郑县志》载“鉴忠堂宝谟楼遗址(补载)按明穆宗赐高相国拱所建,在城内东街道北。”高拱八世孙高海勤先生回忆,鉴忠堂宝谟楼上层建筑在清代被毁坏,民国时期知名人士田双林等人保护古迹,把扒掉的…详情 ▷
考院位于新郑市新建路街道办事处南大街考院街,原新郑县第二印刷厂院内。原为黉学,后改为师范,文革后改为印刷厂。始建于清代,现存考院为殿堂硬山建筑,灰筒瓦顶,前有廊柱,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室内四根明柱,石雕柱础较好。考院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清代建筑群,对于研究清代建筑形制…详情 ▷
马庄遗址位于新村镇马庄村南,东、南均临能庄水库,西临干沟,北部为耕地,遗址东南部有一条60年代修建的水渠。遗址文化层厚0.81.5米,在遗址断崖处发现有一座灰坑,深1.3米,直径4米。现场采集到大量陶片,以泥质灰陶、红陶为主,也有部分夹砂红陶,可辨器型有鬲、盆、罐…详情 ▷
邓湾遗址位于新村镇邓湾村西、溱河东岸的高台地上。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北、西、南三面均临深沟,南北最长约320米,东西最长约195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5米,地表为耕地,遗址保存较好。遗址断崖处发现有文化层,但不太丰富,现场采集有细小泥质红陶碎片…详情 ▷
蔡庄遗址位于新郑市新村镇蔡庄村西南,南临黄水河、东临能庄水库、面积约23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大量陶片散落在地表或夹杂在断崖文化层中。遗址内东部文化层厚0.60.8米,西部较厚,达11.5米。遗址偏西部断崖有多处灰坑,深11.5米,采集陶片以灰陶为主,器型主要有碗、…详情 ▷
水月寺位于新郑市辛店镇岳庄村东南300米。据明监察御史,邑人史载明正德六年所撰《重修水月寺碑记》载: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僧人广良爱兹幽静,遂开山诣居,名水月寺。景泰年间(1450~1456年),僧人悟善,肇造佛殿、伽蓝殿、祖师殿、天王殿各三间,左右…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