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旅游景点-P58
宋三陵宋太祖赵匡胤故里在今河北省清苑县东安村,这已经为大量翔实的史料所证明。宋三陵位于平陵村东约1公里处,原有封土三堆。据传为宋太祖之高祖眺、曾祖廷、祖父敬之墓,俗称宋三陵。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封祖立家庙,封高祖眺为禧祖,墓为钦陵,封曾祖廷为顺…详情 ▷
壁阳城遗址壁阳城遗址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处,地处九龙河北岸,现在的阳城村。遗址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800米。遗址地面上散存大量陶片。出土的文物有石臼鼎、陶井瓦等。在附近发现小型汉墓多个,出土的随葬品有陶马、陶碗、盘、壶等。据传,唐尧在庆都(今望都)称帝,其…详情 ▷
钓鱼台遗址钓鱼台遗址位于晓林乡店头村西1.5公里处,地处沙河东岸。因为一土丘宜为垂钓之地,俗名钓鱼台,故称钓鱼台遗址,土丘中间高4.8米,遗址东西长380米。文化层深度一般在0.4—0.6米,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遗址中的有灰坑和草拌泥红烧土层,暴露器物有石器、骨…详情 ▷
西岗塔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城西约一公里的西岗上。塔原名不详后人因地名而称西岗塔。塔平面呈八角形为十三层密檐楼阁式砖塔通高36米须弥座式基座下面有八角形砖砌台基。须弥座束腰八角及八面各雕饰腾飞的角柱和问柱,各柱之间为素面壶门。其上施普柏枋承托平座斗拱每面补间斗拱二朵为重…详情 ▷
伍仁桥位于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桥村南。伍仁桥原名万寿桥(又名贵妃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为明神宗万历皇帝贵妃郑氏所建。伍仁桥村,明代称伍仁店,是城南集镇水陆码头。每年春秋两季,商贾云集,市场兴旺,有“祁南雄镇”之称。伍仁桥全长65米,宽6.7米,南…详情 ▷
马垡战国遗址遗址在衣锦店乡西马垡村北,面积5100平方米,西距紫泉河半公里,遗址上面有一片果园,出土文物有袋足鬲、加砂红陶釜、线刻花纹陶壶、灰陶豆、灰陶罐。另外还出土一件玉璜,此玉璜为青玉,满刻云纹,琢制光滑,做工精细。…详情 ▷
栗各庄汉代遗址在高碑店镇栗各庄村南,二砖厂西侧,面积70000平方米。出上文物暴露在取土坑北断面坡中,有灰陶瓮、加砂红陶釜、大型板瓦、异型砖,还有带大富”戳记的灰陶大瓮和铁箭镞,三鸟朝风钢熏炉盖,另外还发现一口古井及几处灰炕、灰土和红烧土。距古井不远有一小型瓦窑,…详情 ▷
三丈辛庄遗址三丈辛庄战国及汉代窖藏和遗址高碑店镇三丈辛庄村在一处窖藏0土的文物有大型灰陶垒、灰陶三足圆底罐、灰陶罐、加砂红陶釜。另在一古井0土三足铁鼎和带链铁罐,井的填土上层有鸡腿和青蟹釉小罐。又在村西的一口古井内出土灰陶罐,陶罐的纹饰多为粗绳纹和细绳纹,少数篮纹…详情 ▷
北方中遗址北方中战国墓及遗址。在高碑店镇北方中村砖瓦厂北面,面积60000平方米,是由砖厂使土发现的,出土器物有尖首刀币、加砂红陶釜、灰陶豆、铜箭镞,还有瓮棺葬。距地表80厘米是较晚的一处墓群。出土文物有邢窑瓷碗和装有铜钱的骨灰罐。铜钱最早的有开元通宝,其余都是北…详情 ▷
三丈汉代墓群高碑店镇三丈村由砖厂使土发现丁汉墓群,大都被破坏,陶片及砖瓦碎片满目皆是。有的墓葬一半尚含土中,都属小型砖室墓。砌法结构亡圆下方,墓坑呈长方形。采集物有铜带饰和铢钱,还有一些很薄的红陶片。另收集到六件大小不一灰陶罐。早年这里曾发现一座较大的汉代砖室墓,…详情 ▷
南虎元代庄园遗址遗址在高碑店镇南虎村(原名南虎贲驿,占时这里驻过虎贲军)。整个村庄和村外的一部分耕地下面都是遗址,内藏十分丰富,仅瓷器一项就包括七个窖口。而且数量不少。属南方窑的有:影青、枢府卵白、龙泉青釉、湖田窑。属于北方窑的有磁州窑,定窑,均窖,以均窖瓷最多。…详情 ▷
明代张永张富墓在今萃云楼饭店后院内,原有石牌坊,神道碑,石像生、石五供等。50年代因建筑已拔出,今残石尚存。按张永为宦官,明史有传“张永保定新城人(龙赵庄村人)。正德初总神机营……封永兄富为泰安伯”此墓前石牌坊横额上即刻有:“敕封泰安伯张公之墓”字样,此墓早年被盗…详情 ▷
大屯东周遗址遗址位于新城镇大屯村西北,地势较高,村东100米处还有一古河,河道内古陶片甚多,遗址面积22500平方米,俗称王家培文化层,厚度80厘米,内藏丰富,出土文物有加砂灰褐陶鬲,加砂红陶釜,加砂红陶筒状鬲、袋足鬲、灰陶篮、陶豆等。还有土坑和骨骼。陶器的制法有…详情 ▷
南庄头遗址位于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村东北约2公里处,泥河湾、周口店、山顶洞等古文化遗址环绕着它,是中国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10500~9700年左右。遗址面积约20000平方米,己发现的遗迹有5条灰沟、2座灰坑和2个用火遗迹。出土遗物丰富,种类有…详情 ▷
河北博野县兴国寺石塔创建于唐景龙四年(710年),位于河北博野县程委乡解村小学校院内。此塔原为兴国寺内之建筑,现寺己毁,仅存此塔。河北博野县兴国寺石塔为四方形十五层密檐式实心石塔,通高7.51米,分为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边长1.73米,由三层方石组成。塔身…详情 ▷
蠡吾县城遗址位于城东乡里村东南60米处,为西汉蠡吾县城。据清代《博野县志》记载:“蠡吾县城在后魏时为滹沱河水所湮”。遗址长1500米,宽1000米,高出地面35米不等。文化层厚约2米,内有灰陶罐、汉砖、瓦井、汉瓦盆、陶片等。1987年10月,被博野县人民政府列为重…详情 ▷
芦村扁鹊墓位于博野县城西北12.5公里的芦村。相传战国时期,“神医”扁鹊来此行医,后葬于此。墓封土高3米、长5米、宽6米、面积30平方米,957年平整土地时被毁,现仅存墓砖、陶片。据《博野县志》载,“紫薇山名紫薇阜,在芦村紫气浮腾、土色烩赤,前有扁鹊墓”。1987…详情 ▷
还金井遗址位于南从里村东南隅。井口直径0.7米,井深约4.5米,井壁由青砖砌成。明代万历年间因村民徐恭浇园拾金不昧而得名。井前有石碑,记载了徐恭还金的经过。1987年10月被列为博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1992年,全县发现古遗址14处。具体位置:位于南从里村东…详情 ▷
相传,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县(原名庆都)居住着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一个部落,部落首领系黄帝四世曾孙帝喾第三妃陈锋氏女以地氏为名曰庆都,于三阶前丹陵生尧,故称尧母。尧十二岁受封于陶为诸侯,十五岁改封于唐,十六岁从诸侯为天子,号陶广广氏。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所说的唐尧虞的帝尧。…详情 ▷
尧母陵位于望都城内东南角,原有尧母祠尧母陵,鸡鸣井等建筑,清康熙十六年9公元1677年)邑令李天;乾隆五十年(公元1786年)知县沈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邑令赵启心等多欠重修,到民国初年,尧母陵高规模宏伟壮观,四周绕一墙,计一百一十五丈。头门二门俱系砖墙…详情 ▷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位于保定市金台驿街51号(原育德中学旧址),该馆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清末时期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形式。保定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李石曾先生是保定高阳县人,原保定育德中学率先附设了…详情 ▷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位于保定市东风东路。它是1912年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政集团创办的,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学制最正规的一所军事学府,共培养出了10000多名军事领导人才,仅后来成为将军的就有1000多名,是名副其实的将军的摇篮…详情 ▷
大慈阁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保定市裕华路,西与古莲花池紧邻,是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的古建代表作和古城保定的象征。大慈阁由元代蔡国公张柔创建(始建于公元12271232年),原名大悲阁,为保定古八景之一,史称“市阁凌霄”,它的雄伟壮观可称“高可数十丈,数十里外,…详情 ▷
保定钟楼又叫古鸣霜楼,位于保定市裕华路,紧邻大慈阁,背后是钟楼商厦。楼内藏钟,钟体通高2.55米,口径2米,唇厚17厘米。铸成于金大定廿一年(公元1181年)。据《中国名胜词典》介绍,该钟早于西安钟楼大钟203年,早于北京大钟寺钟王552年。该钟造型庄重,比例科学…详情 ▷
荆轲塔又称圣塔院塔,坐落于易县城西南2公里处的荆轲山上,是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始建于辽乾统三年(1103年),历经明万历年间、清康熙、乾隆年间及解放后的1985、1986年多次修葺,现塔高24米,八角十三层,砖石结构,下有莲花仰托,上有舍利子封顶。塔每层之八隅均悬…详情 ▷
涧磁村定窑遗址座落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涧磁村定窑遗址是宋代的著名窑址。宋代的曲阳属定州所管辖,故称“定窑”。1951年故宫博物院首次发现了定窑遗址,1960年~1962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证实了窑址始于唐代后期,盛于北宋,元代以后逐…详情 ▷
王氏庄园坐落在顺平县腰山镇南腰山村,在保定市正西25公里处。庄园始建于清顺治初年,是王氏先祖王希衮所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华北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清代大地主兼巨商的豪门巨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庄园占地279亩,原有50多套宅院、500余间房屋;现…详情 ▷
定州贡院,是我国北方地区现存较完整的一座清代科考场所,是举行科试和清取秀才和贡生的场所。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由州牧王大年创建定州贡院,汇集辖区内文武考生应试。定州贡院自始建至今已有270余年的历史,其整体建筑气势雄伟,雍容壮观,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详情 ▷
在保定旧城区西南隅,有一处在北方地区很不多见的建筑:房屋高大,“封火墙”随墙脊阶梯式的高出,房基和柱石也比通常房屋高,看上去敞亮明快,气魄壮观,具有明显的江淮建筑风格,这就是清同治九年(1870年)李鸿章奉旨率淮军至保定,接替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后,于此建的淮军公所。…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