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兴教寺位于云南省剑川县沙溪寺登镇鳌峰山阳坡。兴教寺是国内现仅存的明代白族阿托力佛教寺院。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滇系》辑撰者师范所题刻的杨升庵、李元阳咏海棠诗匾一块。诗为明嘉靖十年仲春杨升庵和李元阳同游剑川石宝山路过沙溪兴教寺时,适逢兴教寺内的两珠海棠簇簇灼灼,正在开放时两人的唱和。现存大殿、二殿。大殿内有明代佛教壁画12铺。寺区周旁存合抱之古槐、古黄连木数株,山门前有大狮子一对,山门正对戏台一座。兴教寺之大殿、二殿,是滇西少有的明代重要建筑之一。大殿古称大雄宝殿,坐西朝东,东西进深14.58米,南北顺深18米。重檐歇山式九背顶,上下檐均架斗拱飞角。二殿古称天王殿,坐向与大殿同,东西进深16.8米,南北顺深19.8米,悬山式五背顶。两殿气势雄伟,巍峨壮丽。建筑结构严谨大方,制作技艺精良,建筑风格雅典古朴,富有民族特色。其高低长宽尺度与梁柱之数,与白族木工匠艺所遵之《木经》歌诀中“九五出六,用墨逢六”之数相合,是研究古代白族建筑工艺的宝贵实物资料。兴教寺大殿内出自沙溪甸头村古代白族画匠张宝等之手的20多幅大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