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文化观光景区西阳宫创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以前,原来是一所道观,叫做西阳观。为避“观”字讳,韩琦奏请朝廷改“西阳观”为“西阳宫”,从此西阳宫就成为欧阳修父母的坟院。后人为纪念欧阳修以及他的父母,又先后在西阳宫内修建了文忠公祠堂、画荻楼、泷冈阡表碑亭以及门坊、书院等建筑。欧阳观、郑夫人合葬墓欧阳观、郑夫人为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父母,其合葬墓座落在群岗拱抱、清水环绕、翠绿掩映的沙溪泷冈之蟠龙形。墓由青石砌成,三碑四柱,雄伟高大。墓前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羊伫立墓道两旁,墓后坚立一块青石望碑。现存清嘉庆六年(1802年)子月重修墓。“泷冈长拱,香水潆环流”为墓外联,“阡表不磨崇国范,古坟犹带荻花香”为墓内联。1983年10月,县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欧阳修纪念馆(永叔公园)位于永丰县城的恩江北岸,主体建筑有宰相府、明道阁、致用阁等,在这座标准的砖木结构的仿古建筑内开辟了欧阳修生平事迹陈列室,全面扼要地介绍了欧阳修的生平、政绩以及文学、史学等方面的贡献。馆内还有醉翁亭、六一亭、至喜亭、泷冈阡表碑亭等建筑;5000多平方米的湖;雄伟高大的欧阳修石刻像;古今闻名的欧阳修亲自撰书的泷冈阡表碑;占地近200平方米的假山;近千米的石径古道,基本形成了一个古典园林式的名人纪念馆格局。馆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详情 ▷
河围寺遗址,位于永丰县瑶田镇水田村以东的500米,为永丰抗元英雄罗开礼修建的练兵水寨遗址,水寨为圆形,面积约15000平方米,四周为夯土城墙,现存高约1.5米,土城外周围为环形护城河,宽约60米,深约3米,保存完整。水寨中心还发现了后人为纪念文天祥、罗开礼而修建的大忠祠遗址。河围寺四面环水,门口深藏在绿树从中。700多年前,罗开礼平地起湖在这里建成的练兵水寨,早已没有了刀枪剑戟的打杀声。河围寺很简陋,只有一个殿堂,却供奉三世佛释迦摩尼佛、迦叶和阿难;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十八罗汉等。还供奉文圣孔子、武圣关羽以及寿星与财神,身穿战甲、外披长袍的水心先生罗开礼雕像排列最后。据说来到寺中的虔诚信教香客们,也不忘在先生像前鞠躬叩拜。河围寺不对外开放,也无僧人主持,主要由村里、族里虔诚的善男信女管理着。…详情 ▷
大仙岩景区座落在永丰县陶唐乡境内,距县城50公里,距永丰第二大集镇藤田镇10公里,距乐安流坑古村30多公里,开辟了永丰县城至大仙岩景区的专线班车,藤田镇通往元南村的公交车也从景区门前经过,交通较为便利。目前景区可供游人参观游览的,主要是大仙岩溶洞。溶洞为石灰岩质,经过约2.5亿年的地质作用形成。大仙岩溶洞长约3000米,洞宽、高普遍为10米至数十米,洞体宏大,气势磅礴,为中国江南最大的溶洞之一。溶洞结构非常复杂,现已探明溶洞上下有三层,目前已开发供游人观赏的仅为其中一层。溶洞内的景点景观,主要由钟乳石构成,形态各异,晶莹如玉,奇幻诡怪、惟妙惟肖。溶洞大致可分为三段,共有景点27处。第一段主要景点有:1、大地之父:传承人类,造化天地,故称大地之父,也有游人戏称:“男人看了笑哈哈,女人看了羞答答”。围绕“大地之父”洞底悬空垂下一群钟乳石条,似象鼻,似鹰嘴,似龙须,似猴头,相传这是“八仙”令兽精镇守洞口。2、滴水观音:观世音菩萨保君平平安安,快快乐乐。3、三仙兀立:相传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师徒三仙在此相遇,为哄托其喜庆气氛,洞顶…详情 ▷
座落于罗星村金华名山上的金华古寺,究其历史,可追溯至唐朝末年(大约公元900年),发展至宋朝尤为鼎盛,财力充沛,寺内有僧人近百,该寺以宣传佛教为主,乐善好施,凡寡无助之人,均可带田地到该寺安度晚年,得到救助,当时寺里拥有粮田五、六十亩,年可收稻谷几百担。清末民初走向衰败,此后,古寺多次遭到战乱和人为破坏(文革),1992年重修复建。与金华古寺仅一墙之隔是金华书院。他的办学级别相当于现在的中学,以传授五书四经为主。目前,尚有书院残墙遗址为证。由于当时寺院经济丰厚,在吉安和南昌设有分馆,取名为吉安试馆和吉昌试馆。金华书院的学生既可以到吉安试馆考秀才,也可直接到南昌试馆考举人。凡42都(潭头乡封建时期属四十二都)的学生,有困难的都可以得到吉安、南昌两个试馆的接济和帮助。金华书院人才辈出,据县志记载民国35年时任国民党永丰县党部书记长兼永丰中学第一任校长的罗家琅先生和他兄弟罗家琳先生曾就读于此书院。…详情 ▷
永丰县旅游重点景区。位于陶唐乡境内,距乡政府5公里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咸亨初年,距今已绵延了上千年,成为永丰历史见证。自宋绍兴年间始就官宦商贾辈出。宋、元、明、清历朝以来,该村的进士就达十余名。村落民风古朴,建筑华丽,颇具江南特色。整个布局以金溪为经纬分两相四仪式构筑,现还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原貌,现存明清建筑20多栋,祠堂3座,书院4座,民宅大多依水而建,村庄呈合掌对居,错落有致,家家门前竖立一块大门坊,牌坊、门楼、房檐、楹联处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静淌的小河,悠远的深巷、古老的院落,参天的古树,依稀显出明清繁荣之貌。自古以来,这里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文化气息浓厚,是一个集建筑、仿古、文化为一休的古村落。…详情 ▷
黄竹岭反第一次大“围剿”前线指挥部旧址,位于君埠小别村黄竹岭山上。君埠黄竹岭是通往龙冈的必经之地,现在的黄竹岭虽然看不到“红烂漫”的场景,原因是建国后经植树造林改种杉树,当年龙冈、君埠一带有很多枫树。930年12月24日和26日,红军主力军两次在宁都小布设伏歼灭谭道源师,谭道源部按兵不动,于是,毛泽东同志当机立断,目标西移,准备先消灭张辉瓒师。12月29日,红一方面军随毛泽东、朱德等同志从宁都小布转移到永丰君埠一带。1930年12月30日早晨,毛泽东由君埠街摸黑走小路登上距龙冈20华里、海拔430米的黄竹岭,随后朱德也来到黄竹岭,将当年山上的一个茶馆用作总部反“围剿”指挥所,由于红军总前委、总司令也同时到达黄竹岭,故又称反“围剿”指挥部。在震惊中外的龙冈战役中,红军共歼灭了敌十八师9000余人,活捉了敌前线总指挥、敌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取得了中央苏区反第一次“围剿”的伟大胜利。…详情 ▷
报恩寺塔位于永丰县县城西郊的恩江河畔。始建于1369年,在永丰县内流量很高。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为全县古塔之首。该塔为青砖结构,9级4面,塔顶为圆柱形铁刹,塔体为正方形。底层每边长6.45米,每层向上递减,比例适度,造型优美;塔身通高29.285米。塔身东面二至七层,其余三面只有二三层券龛内原有红石雕像和供奉物,文革期间被毁。1959年列入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省文化厅拨款进行了维修。…详情 ▷
在孤江河畔的潭头村山口村小组的东南侧,有一处较大的陶瓷遗址,据史料记载,早在元代这里的先民用智慧和烈焰铸就了陶瓷之乡,这里的瓷具温润如玉,素有江西陶瓷之父之美称,当地一直流传这么一句古谚:先有山口窑,后有吉州瓷,再有景德镇。山口瓷窑遗址位于山口村南侧。该村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瓷土原料和燃料也很丰富。瓷器产品由水路顺流载入孤江,经吉水县驶至吉安县的张定渡进入赣江。据史料记载,山口瓷窑创烧于南宋,发展于元初,元末停烧。山口窑址堆积高大,形同山丘,瓷片堆积层厚达几米,露面瓷片和窑具俯拾皆是。该窑东南侧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平坦地面,与窑堆物毗连,似为制瓷作坊。山口瓷窑所烧瓷器,彩色较多,酱褐、青釉色、白色、青灰和黑色。器形、色彩和烧法与永和州窑、宁都东山坝窑相似,造型、釉色颇具晚唐瓷特征,但青釉瓷似宋代烧法,而印花纹饰以双鱼纹最为常见,当属元代典型装饰花纹,故有江西陶瓷之父一说。当地一直流传这么一句古谚:先有山口窑,后有吉州瓷,再有景德镇。…详情 ▷
君埠黄公略旧居(含九思堂、门楼)位于永丰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新石器时代的严城遗址,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龙蟠寺永丰佛教活动中心。位于县城恩江大桥下游约500米处的江心中。整个洲长数百米,宽数十米,洲上木竹繁茂,鸟雀争鸣,为县城一处名胜。早于明嘉靖壬子年(1552年),当时知县孙睿在此建有一阁,名叫“群英阁”。门楣处刻有明朝以来中进士的60位县人姓名,以追怀先贤,激励后人。清康熙丙申年(1716年)再次修筑,改阁为“龙蟠寺”。寺周樟林蔽空,红墙围绕,香烟袅袅,钟磬频传。整座寺庙群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为观音殿,中殿为大雄宝殿,后殿为观音殿。寺内供奉大小佛像60多尊。每逢初一、十五,游人、香客络绎不绝。相传该洲从不满水,建寺后,寺后的竹子从指头大突然长到锄头柄大,人称是“佛显灵”。…详情 ▷
泷冈阡表碑位于江西省永丰县。泷冈阡表碑亭正中竖立着《泷冈阡表》碑石。碑石为山东青州青石,高212厘米,宽96厘米,厚24厘米,通体为墨绿色。《泷冈阡表》碑是欧公任青州太守时护送母亲郑氏灵柩归葬故里凤凰山泷冈时所立的墓碑,至今有近千年。碑文《泷冈阡表》为欧阳修亲自撰文手书,为其叙述家世、缅怀父母恩德之作,是一篇教育后学晚辈宽简治政、严谨治学、仁爱处世的优秀典范作品,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同成为中国古代三大著名祭文之一,被称为千古至文。碑石正面刻《泷冈阡表》,背面刻《欧阳氏世系表》。“泷冈阡表”4个大字横刻碑额,每字见方16厘米,正文竖27行,共1116字,每字见方2厘米,该碑石上下漆黑,除了《欧阳氏世系表》下部有50余字剥蚀不能辨认外,其余字迹清晰。整个碑石保存完好,均为正楷、阴文、直书,字体端庄稳重,雄健有力,不事修饰,全面地反映了欧公的书法艺术风格,也饱含欧公的刚正情性与仁孝品格。2006年泷冈阡表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万寿宫,位于永丰县君埠乡老圩村中央,始建于清代中期,后屡废屡建,现存民国年间重修建筑,总占地面积663平方米。1930年12月29日,毛泽东、朱德等随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由宁都黄陂、小布来到君埠,总司令部就驻扎在万寿宫内,当晚在此召开了军以上干部紧急会议,研究分析了敌情,并发布了《攻击进攻之敌龙冈张辉瓒师的命令》。第二天,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战斗在君埠小别岭打响。经过激烈战斗,红军在龙冈万功山一带全歼敌十八师9000余人,活捉敌师长兼前线总指挥张辉瓒,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彻底胜利。1983年10月,旧址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现旧址保存完好,并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对外开放。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旧名“济川桥”,是元代一座联拱长石桥。位于今江西永丰城南,跨恩江。始建于元至元(12641294)年间,明正德(15061521)年间重建。桥长400米,二十二孔。因石蚀耗严重,1956年冬拆卸重砌,并重建混凝土拱五孔,整座桥梁雅致壮观。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县令吴期召在小江上架平政木桥,谓平政桥。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洪水为患,济川、小江合流。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县人将平政木桥延伸10余丈,与济川桥相接。咸丰三年(1853年)双岭刘绍书父子独筹资金,改平政木桥为石桥,历经八载,咸丰十年(1860年)平政石桥建成,且与济川石桥相接,恩江大桥始成。建国后,政府拨出专款,自1956年始对其修复4次,改桥面两侧条石栏杆为钢筋水泥栏杆,杆上置钢筋水泥灯柱,桥面铺设水泥,桥头两侧各建桥头堡一个(今废)。传说元朝至元年间(1264~1294年),永丰县人王辉捐田400亩,首次在济川河上造舟为浮桥。后几经兴毁,至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县令邓秉垣改建石桥,然建桥资金奇缺,当时时有智元和尚,云游到永丰县,闻知缺钱,便到永丰闹市自己砍…详情 ▷
桥下石拱桥位于永丰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恩江古城址(含明代古城墙、东城门、明县丞遗址、尚书府遗址)恩江古城址位于永丰县恩江镇老城区,东起天保村社区徐家村东面,西到葛溪河东岸,南至葛溪河流入恩江河入口处,北靠聂家村南面,呈东北西南走向的葫芦形状,。南北直线距离长1050米,东西直线距离宽940米总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城址现存城墙由聂家村南面起,由西向东至徐家村东门,再沿恩江河岸向西南至葛溪河流入恩江河入口处,然后沿葛溪河由南向北至六一桥头,总长2500余米。墙体两边砖抱砌,中间夯土,基宽5.0米,上部残存均宽3.8米,北段、东北段残存高3—4米,南面、东南面沿河段残存高2—3米,西面1—2米。城墙整体形制和走势保存基本完整。永丰县建制始于宋代。宋至和元年(1054)割吉水五乡为永丰县,当时县城无城墙。绍兴七年,县令李谔在延庆寺南修建官廨,并筑建土城,长千丈,高四寻,有南北二座城门,元废。明初年,知县车梁因在原址上重建城墙,设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至明嘉靖三年(1523),知县商大节大规模修筑砖城,城门增至六座。嘉靖四十年(1560),兵部尚书聂豹号召扩大城址规模…详情 ▷
龙冈毛泽东旧居(含罗家大屋、门坊)位于永丰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柏郊塔,亦名文塔。座落于永丰八江乡八江村西南面滕八河与恩江河汇流处的犀牛下海形小屿上。塔为砖木结构,高约28.6米,一至五层有内外双墙,墙之间有石阶逆时螺旋而上,从一门而入,左右分登互不碰头,从右可至四层,从左可至五层,每层均有楼面,造型美观,工艺精巧。据传为一书生妻子建造,或曰望夫塔。…详情 ▷
沙溪红四军军部旧址(含思成堂、陪凤楼、玲珑桥)位于永丰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