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源·三百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三百山镇虎岗村内,距离三百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仅6公里,都隶属于三百山旅游实业有限公司开发。整个温泉度假区作为三百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配套接待中心,拥有温泉度假山庄、热泉河酒店、热泉河汤谷、东江源餐饮娱乐区、客家民俗文化广场、高尔夫练习场、休闲运动区、停车场及在建的星级宾馆、休闲娱乐中心、会议中心、滴水别墅区等大量服务和景观配套设施。其设计理念融入了浓浓中国各类居民特点、优点和客家风格,并充分利用原生态的地形、地貌、山体,创造性地将原生态的清澈无任何污染的河流引入并贯穿整个度假村,形成有山、有水、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园林式的温泉度假村是旅游、度假、会议和培训的理想场所。…详情 ▷
无为塔(宋代):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安远县城西侧,宋绍圣四年(1097年)建造,讫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1982年对古塔进行维修。今塔身高55米,塔刹高6.5米,古塔为六面九级,塔内设有明暗层共计17层,步阶梯穿楼可登至塔楼顶层。…详情 ▷
下魏魏氏宗祠位于安远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东升围赣南最大客家方围,江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西省安远县镇岗乡老围村境内,该围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由当地“二品武功将”陈朗庭所建,至今已有158年历史,围屋坐东朝西,长94米,宽93米,占地面积10391米。围内共有房屋229间,有九个天井,十八个厅堂,是赣南区域内最大的客家方围。这座围屋建于清朝道光二十二年,为当时一位陈姓富人耗时八年建成。这座围屋共有199间房间,最多可以容纳近千人居住,东生围不仅规模巨大,在客家建筑艺术上也是别具一格,就像它的门楼四根柱子之间的楼牌式结构,上面题着“光景常新”四字,不仅气派还蕴含了客家人的美好愿望。在这座围屋的正厅,还留有一块御赐牌匾,上面写着“金母长生”四个字,是当时的皇帝赐给东生围内一位四个儿子都在朝中的女性的。…详情 ▷
老好保卫战旧址位于安远县蔡坊乡蔡坊村,时代为1930至1933年。…详情 ▷
南昌起义天心圩整军会议旧址位于安远县天心镇天心村,年代为1927年。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10月21日下午,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从广东三河坝向湘赣边“穿山西进”,停歇在安远县天心圩上。此时的部队已经从几万人锐减到千余人,而且部队思想混乱,士气低落,军心不稳,有面临解散的危险。10月22日,部队领导人朱德找到陈毅、王尔琢等,决定召开大会,对部队进行整顿。傍晚,朱德在天心圩北端河滩召开了军人大会。这次会议足足讲了一个多小时,他精辟地剖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展示了革命必然要继续向前发展的光明前景,令人信服,感人至深,使同志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增强了胜利的信心。随后,部队被整编成一个纵队,共800多人,由朱德任司令员,陈毅任政治指导员,王尔琢任参谋长。后来,这支部队克服艰难险阻,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基础,人民军队从此逐步壮大。…详情 ▷
安远县苏维埃临时政府旧址位于车头镇官溪村永兴山庵,永兴山原名“永几山”,海拔高度约800米,永兴山庵为砖木结构,面阔18米,进深9.5米,占地面积117平方米。1933年安远县苏维埃政府在此办公。1983年被列为安远县文物保护单位。永兴山有一个红军书院,曾为县苏维埃政府办公地。书院始建于明朝洪武七年,几度破损,几度修缮,现保存楼房一幢、二层八间,雕檐画栋。在科举制度时代,众多文人雅士汇聚于此,明代举人陈文化、清代秀才刘竞心都在此书院潜心攻读,成就学业。北伐战争和民主革命时期,由于战乱,车头乡办小学曾多次迁到书院。在第四次反“围剿”时期,县苏维埃主席黄火炎同志率领县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从县城转移到书院,以书院为临时办公室,并组织了版石战役和车头战役,后由书院出发,经马脑坳、寨公岭、五里场等地向会昌青溪转移。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罗贵波同志到安远点燃了革命烈火,曾在书院召开军事会议,指挥战斗,组织武装力量在车头圩打响了安远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的第一枪。…详情 ▷
三百山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东南部边境,东邻寻乌县,地跨风山乡、镇岗乡、三百山镇,是东江的发源地,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源头。1993年5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为国家森林公园。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7236公顷,属中山高丘地貌,中山逶迤、重峦叠嶂、危崖奇石、峰奇石异。山内满谷纵横,溪流密布,剑河深涧,水秀瀑雄。三百山及其附近300多平方公里山地上森林茂密,古木参天,巨藤倒挂,遮天蔽日。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8,有116科2500多种木本植物在其中争奇斗妍,400余种野生动物在林内生息繁衍。其中脊椎动物14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9种。三百山属寒武纪火山地貌,其景观集火山构造、奇峰幽壑、清溪碧湖、飞瀑深潭、密林古树、珍禽异兽、怪石险滩、温泉等诸奇景于一体,熔清幽、奇秀、雄险、古朴等特色于一炉,是一处纯天然、高品位的风景名胜区,尤其是清澈秀丽的东江源,壮观密集的潭瀑群,保存完好的常绿阔叶林,无可挑剔的环境质量堪称三百山的“四绝”。三百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山下的生态农业、“全国无公害脐橙生产示范基地”生态观光果园、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客家风情交…详情 ▷
在安远县龙布镇境溪村,仍完整地保留着有400年历史的0——永清岩0。永清岩由高近百米,宽百余米的悬崖峭壁形成,自南宋开禧年间(1205年)始建禅庵,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该禅庵曾经无数次毁修,于198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清岩0又名观音楼,就附着于这高百米的巨型岩石上。据史料记载,观音楼建于明万历丙午年(1606年),为三檐四楼楼阁式建筑,高15米,长2.7米,宽1.5米,占地面积仅4.05平方米。已有400余年历史,历来佛事兴盛,以楼奇著称,倚悬崖而建,从0下逐层沿木梯而上,仅容单人上下,是江南最小的“袖珍”0。永清岩观音楼远望去犹如一小巧长形木盒附着永清岩上,走近仰望,0更是悬空飞檐,巧夺天工。据实地测量,这一附石成轩的建筑物高15米、长2.7米、宽1.5米。全楼共三檐四楼,木制结构,逐层架木梯而上,仅容单人上下。0自下而上,依次为大殿、“文昌阁”、“华严阁”、“观音阁”。观音阁石壁有一深2米、高1米、宽2米的天然岩洞,悬有古吊顶,上面画有栩栩如生的古代人物画45幅,题有古诗10首,梁檐也画有人物及动物,上面记载的画师为“于…详情 ▷
安远县东江源生态观光果园地处风景旖旎的东江之源。其地域涵三百山镇、孔田镇、镇岗乡三个乡镇共226平方公里。区内山地面积32.1万亩,规划果园总面积10万亩,分十大基地,即三百山镇仙人峰基地8500亩,天心岽基地9100亩,千金坑基地8860亩,坪岗脑基地3630亩;孔田镇老虎坑基地11350亩,和务基地11600亩,坑子山基地16960亩;镇岗乡杉毛坑基地9680亩,九龙山基地12100亩,黄洞基地8330亩。园内已投产果园达33710亩,幼龄果园达16930亩,2002年开发面积达到26530亩,2003——2005年规划开发面积为22800亩。县委、县政府以无公害精品脐橙为发展主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以生态型、精品型、观光型“三位一体”为发展目标,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户经营、猪沼果配套”的原则,采取政策引动、服务推动、干部带动、外商促动的方法,多层次、多形式推进东江源生态观光果园的建设。目前,园内已开通果园公路399公里,建设沼气池6160个,进园开发的户数达1.1万户,其中泰国、港粤等外地客商81户。园内已规划农家乐园庄园60处,供宾客划船、…详情 ▷
为纪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建设时期为国捐躯2192名烈士,启迪后人,1963年3月,安远县人民委员会拨款在县城北侧“无为塔”东侧山坡上兴建革命烈士墓,墓宽7.75米,座高1.04米,中间为拱形照壁,高5米,正中塑“永垂不朽”右上角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烈士”字样。1977年县拨款在烈士墓前中心兴建烈士纪念碑,碑高15米,宽7.06米,厚5.25米。1983年县政府又拨专款建烈士陵园,增建了陵园大门和凉亭等实施。目前“无为塔”公园和烈士陵联成一片,并把烈士陵园重新改建、维修,现在烈士陵园内设施焕然一新,园内苍松翠柏,绿草成阴,道路宽畅,是我县广大人民群众和缅怀先烈游览观光的胜地,我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2009年被评为赣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情 ▷
东源禅寺,原名五里街观音堂,始建于明朝万年历间,迄今四百多年。该堂明末清初因兵乱被毁,后由一尼领众修复一小庙。相传该堂主座观音,内宿一尼,衲衣苦修,终年托钵,日中一食。有年大旱,该堂蚊虫成群,尼手持破扇,四处拂扫,口念“扇子送慈风,吹蚊到空中,观音洒甘露,蚊虫往西方”,顷刻,蚊虫嗡拥而出。此后,世人称该尼为慈姑,故民间相传“五里观音,普渡众生,百姓有愿,心诚则灵。”西元一九九二年秋,在信众的迫切要求下,由善信郭福善、李文星、王圣德、叶全坤发起,后有在家佛弟子唐世宗、王有金、胡细英、黄来秀、叶喜添等人参加,并组成以王有金为首的九人理事会,向十方信众集资,买叶姓土地重建五里街观音堂,一幢三间,中间为殿堂,左右为住房。此后,香火日益鼎盛。因殿堂狭小,不能满足信众朝拜需要,善信叶柳青先生又慷慨助地扩建前殿,使该堂建筑面积达一百一十八平方米(其中殿堂面积六十八平方米,住房五十平方米)。此地正处濂江河畔,树木葱郁,翠竹碧幽,空气清新,百音和鸣。为了复兴安远已断六十多年的大乘佛教,全县佛教弟子迫切要求,请出家和尚主法,经安远县委部同意,委托郑娟琳居士三上石城如…详情 ▷
永镇廊桥(清代):永镇桥,江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江西安远县西部的新龙乡永镇村,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该桥桥长38.5米,面宽4.33米,桥上与房舍融为一体,别具一格,它在石质桥墩上架于杉条木,多层横跨桥孔,而别于一般石拱桥,是我国古建木作技术在石拱桥中的巧妙应用。此桥远眺彩虹飞渡,近看亭阁生辉,为秀丽的山水增添了奇妆异色。永镇桥属长廊式木构瓦桥,长38.5米、宽4.33米,桥面距正常水位8米,2台2墩3孔,墩、台用花岗岩条石、石灰沙浆砌建。墩平面呈船形,迎水面砌成分水尖(俗称鹅胸)。墩上用三排杉木纵横交错组成悬臂梁。桥面用杉木条纵向平铺。悬山顶二坡双重檐长廊,长29.8米,出檐0.9米,距桥面2.6米,屋脊距桥面4米,中开间上檐升起1米,正脊两两端设飞椽鸱尾,背墙设神龛安放欧阳融六雕像(已毁),前墙设圆形天窗,长廊两侧设杉条板栏杆。桥两端建边长3.35米的方形砖木门斗,门斗内台背部建9级石阶登长廊门额书正楷“永镇桥”3字。…详情 ▷
位于三百山西北部的县城东北郊。总面积0.33平方公里,林茂山幽,山下湖水碧波荡漾,历来是游客踏青揽胜,登高怀古的好去处。1943年,蒋经国先生曾在此避暑三个月,在龙泉山道观手书“行怡避暑”字匾。主要景物景观有龙泉书院、龙泉湖、九曲桥、湖心亭、游泳池、龙泉湖宾馆、万寿宫等。…详情 ▷
尊三围保卫战遗址位于安远县镇岗乡镇岗村,年代为1933年。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围屋是客家人的传统居所,具有极强的防御性。尊三围是一座方型围屋,由四排围楼构成一个封闭式的正方型,窗户设计得极小,四角还有碉楼,易守难攻,如同一座坚固的堡垒。20世纪30年代,该围是当时的乡苏维埃政府驻地。1933年5月,国民党军陈济棠部对安远一带的苏维埃政权进行“围剿”,敌军用两个团的兵力,对尊三围实施重重包围。当时围内只有赤卫队员和居民200余人,他们依托坚固的围屋,用少量和土枪土炮,进行顽强抵抗达40天之久。敌人在机枪大炮久攻不克的情况下,又派来飞机助战,也未能奏效。最后,敌军将稻草浸湿后,捆成大草垛,以稻草为盾,并沿着稻草堆爬上屋顶,最终攻入围屋。围内156名乡苏维埃干部、赤卫队员和革命群众,除13个幼儿被卖外,其余全部被杀害,史称之为“尊三围之役”。尊三围在此次战役中被国民党军队夷为平地,一度只剩下一片废墟。…详情 ▷
赣州永兴山禅庵又名隐几山禅庵,座落在安远县中部的车头乡官溪村东面海拔800米的永兴山官溪嶂半岽上。那里山清水秀,林木繁茂,环境幽雅,是天生一处建禅庵的好场地。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官溪叶氏村民为供奉出家修行成正果的先祖叶明宗0师,特选此地兴建禅庵。清嘉庆六年(1801年)知县毛鲲特为禅庵题匾云:“灵山法炬”。教友叶光敏题匾云:“真正南无”。永兴山禅庵座南朝北,中为两栋大厅,由上下栋组成上三下三传统房式,与两侧排房连成一体,总长28米,宽16米,占地面积448平方米。左边排房为居室,右边排房为厨房,中间大厅为硬山顶土木建筑,盖沟瓦,正脊中设宝葫芦,两端饰倒立鲤鱼,垂脊饰翘角镇兽。大厅是殿堂,上厅正中设神龛,安放叶明宗0师塑像(原为明宗金身,于咸丰八年被毁),两侧墙壁上各设神龛两个,每个神龛内置神像6个,为二十四星宿神像。天井檐左侧大梁下悬挂一口大锌钟,右侧大梁下却空空如也有道是,自古以来,禅庵殿堂内都是左钟右鼓,为何这永兴山禅庵右边却不设置大鼓呢原因何在这里有一个传说。相传乾隆年间,有一知县特地慕名前来参观游览永兴山禅庵,进得殿堂来,他也象其他…详情 ▷
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安远县中南部的凤山乡、镇岗乡、孔田镇、鹤仔镇和三百山镇境内。东江源湿地公园即是国家生态环境功能保护区,又是香港民众饮水源头,生态意义和政治意义都非常重大。江西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于2008年11月19日被国家林业局批准试点建设。安远县东江源的西源镇江河及其支流符山河和古坊河以及周边的滩涂生态系统,规划总面积2675.7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547.0公顷。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安远县中南部的凤山乡、镇岗乡、孔田镇、鹤仔镇和三百山镇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456~1153400,北纬250007~250700之间。…详情 ▷
东生围俗称老围,位于安远县城南20公里的镇岗乡老围村,东径1151918,北纬250012。此围建在宽阔的田段中间,东靠近镇樟公路,南距镇岗圩0.5公里,西临安定公路和镇江河。是一个交通方便,通往国家森林公园三百山的必经之地。东生围是一座集防御、防火、防水、防盗于一体的人居客家方围。东生围建于清道光年二十二年(1842年),落成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历时8年,耗资巨大,为陈氏朗庭所建。此围座东朝西,初建时为五扇大门三层楼房。同治五年(1866年)在围的东、南、北三面各扩建一幢,和西面围屋连成一体,形成外围。大门增至七扇,正面围屋由三层楼房改建为四层楼房。随后又在围正面西门坪照墙外增建牛、猪、灰、厕所等附属设施,并增设外大门。围子和附属设施及外大门总共占地面积10391.6平方米,其中围子长94.4米,宽73米,占地面积6891.2平方米;门坪长62.7米,宽31米,占地面积1943.7平方米。围内居住的村民,均系陈朗庭的后裔,共有五个村民小组,77户、325人。围略呈方形,四角均建一高出围屋一层的炮楼(文革期间西北角炮楼被拆除),2…详情 ▷
永镇桥坐落于江西安远县西部的新龙乡永镇村,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该桥桥长38.5米,面宽4.33米,桥上与房舍融为一体,别具一格,它在石质桥墩上架于杉条木,多层横跨桥孔,而别于一般石拱桥,是我国古建木作技术在石拱桥中的巧妙应用。此桥远眺彩虹飞渡,近看亭阁生辉,为秀丽的山水增添了奇妆异色。永镇桥属长廊式木构瓦桥,长38.5米、宽4.33米,桥面距正常水位8米,2台2墩3孔,墩、台用花岗岩条石、石灰沙浆砌建。墩平面呈船形,迎水面砌成分水尖(俗称鹅胸)。墩上用三排杉木纵横交错组成悬臂梁。桥面用杉木条纵向平铺。悬山顶二坡双重檐长廊,长29.8米,出檐0.9米,距桥面2.6米,屋脊距桥面4米,中开间上檐升起1米,正脊两两端设飞椽鸱尾,背墙设神龛安放欧阳融六雕像(已毁),前墙设圆形天窗,长廊两侧设杉条板栏杆。桥两端建边长3.35米的方形砖木门斗,门斗内台背部建9级石阶登长廊门额书正楷“永镇桥”3字。…详情 ▷
位于赣州市安远县镇岗乡,距安远县城20千米,毗邻国家级森林公园东江源头三百山。村中的居民,绝大部分是客家人。老围村因围屋而得名,村内有大大小小围屋10余个,其中以东生围、尊三围、磐安围最为著名。磐安围与尊三围是陈朗庭的两个儿子所建。前者位于河坝一侧,后者伫于田畴之中。两围与东生围呈三足鼎立之势,互相独立,又遥望相对。此三座围屋,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土围子”。老围村大大小小的围屋,“围”住了别具特色的建筑,“围”住了村里人的故土乡思。凭借独特的围屋群、客家文化以及历史人文故事,老围村成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