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宝禅寺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镇,原来叫做圣教寺。始建于唐太和四年(公元830年),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重建,被列为“维扬八大丛林之一”,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寺院题写藏经楼匾额,香火鼎盛。相传日本人唐高僧圆仁,南宋反抗金英雄岳飞,南宋丞相文天祥,清都察院左都御史沈岐,诗人袁枚等都有浏览、唱咏法宝寺的记载。相传奠基时从地下掘得白龟一只,将其献给了朝廷,皇帝赐名“法宝禅寺”。法宝禅寺有着特别的建筑风格,在一般寺庙中较为少见。全寺建筑布局似“象”形,象鼻湾的两侧为象耳,2003年春开凿了两大潭放生池,面积约一千二百平方米。池内饲养了虾、龟、鳖、鱼;池塘四周栽种了数百株鲜艳的牡丹、芍药、月季等花。池中央有“照心亭”,亭边曲桥连岸,是游人香客夏日乘凉消暑的好去处。放生池东建有赵州式的石拱桥,名“万安桥”,它是白蒲镇古万安桥的缩影。桥栏刻有蒲塘十景和名人诗句。桥的两端安置了原万安桥的两对石狮,石柱上镌刻着中国古代富有哲理的名句“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时刻教导着人们,这在当今时代也是难能可贵的。一九四九年下半年,如东县人代会为…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