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襄公祠,又名左公祠,民间称相国祠。是为纪念清末爱国将领左宗棠而修建的地方性祠庙建筑。清光绪十一年(1885)左宗棠去世后,湖南巡抚吴大徵奉旨所建光绪十八年(1892)竣工。祠位于县城文星镇八甲老街上,由三组硬山式屋宇组成,屋宇间用边廊连结,形成整体,加上东西两侧庑院,占地面积达2640平方米。左公祠为砖木结构,整个平面基本呈方形,单层、单檐,其祠坐北朝南,由照壁、中栋和后殿及东西庑房组成。外围封火山墙,东西为马头墙,屋面小青瓦,中栋和后栋中设天井。主体建筑为长方形,由南向北,由一字型影壁墙、门院、前厅、丹墀、东西庑廊、后寝组成祠庙主体。东西庑房为附属建筑,包括前、后厢房和天井,与主体建筑一起共同组成左文襄公祠建筑组群。后殿正中设木龛,立左宗棠牌位。晚清时期,每年春秋两季,由地方官员专往祭祀。整个建筑风格为晚清小型殿宇式,构造简洁明快,用材合度。左宗棠是清末爱国将领,叱咤中国近代史,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等军政要职,卒后赠太傅东阁大学士,二等恪靖候,谥号文襄,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中国近代共发生六次抵御外侮的战争,其中仅有两次取…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