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城区民居位于荆州市。包括荆州市沙市区胜利街260号、234号,健康巷52号,荆州区东堤街10号、18号,南门大街46号六处民居。均建于清代,四合院式中轴对称布局,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布瓦顶。沙市胜利街260号民居,面阔13.2米,进深80.67米。234号民居,面阔14.38米,进深71.52米。健康巷52号民居,面阔15.50米,进深48.07米。荆州区东堤街10号民居,面阔12.60米,进深39.51米。18号民居,面阔11.40米,进深28.15米。荆州南门大街46号民居,面阔14米,进深36.25米。荆州城区民居是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最为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乡土建筑,是古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缩影。(第五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蔡桥遗址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蔡桥村,周代遗址。分布总面积70万平方米。发现有城垣及较为清晰的台基12个。台基均为长方形,一般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25米,高1米。台基均为夯土构筑,夯层清晰,厚0.1~0.15米,可见明显夯窝,局部夯层中夹有东周时期的陶片。台基周围有东周时期的遗物,陶器以红陶、黑陶为主,有泥质陶和夹砂陶,器形有鬲、盂、盆、罐、豆、纺轮等,纹饰以间断绳纹为主。该遗址规模较大,可能是周代楚国的一座重要城址,对研究楚文化、探索楚都迁徙等重大学术课题具有很高的价值。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荆州南门天主教堂位于荆州市荆州城南门外东堤街,包括大经堂和修道院。大经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坐南朝北。平面近似于正八边形,正面两侧建有西式四层塔式阙楼,顶部设十字架塔尖。面阔15.6米,进深41.21米。修道院,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平面呈品字形布局,占地面积约1933平方米。由修道院大楼、文萃小学大楼、修道圣堂三栋主体建筑组成。该教堂是荆州地区唯一现存的欧式建筑,对研究西方建筑风格在江汉平原地区的流传、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五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陶静轩烈士纪念馆位于荆州市荆州区荆州古城三国公园。为缅怀革命先烈,发扬优良传统,原江陵县委、县政府于1986年10月4日决定修建陶静轩烈士纪念馆。馆舍为古典庭院式结构,纪念馆正门为仿古垂花式。进垂花门左为接待室,右为陈列室。纪念馆正中建英烈牌坊,其后立有陶静轩烈士纪念铜像。2003年,因开发建设荆州三国文化街,荆州区委、区政府将陶静轩烈士纪念馆迁入三国公园东大门北侧。…详情 ▷
荆州关羽祠是明代初年,荆州百姓为纪念关公,在卸甲山修建,后毁于日寇侵华战火。现经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建的关羽祠,具有明清时期地方建筑风格,其文化内涵创造了全国多个“第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羽祠。明代初年,荆州百姓为纪念关公,在卸甲山修建关羽祠,以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教育后人“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作好人”相传,明代宰相之杰张居正的第三个儿子张懋修,曾在此读书考中状元。因而卸甲山自古享有地灵人杰之美誉。原卸甲山关羽祠,毁于日寇侵华战火。现经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复建的关羽祠,具有明清时期地方建筑风格,其文化内涵创造了全国多个“第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羽祠。是海内外华人祭拜关公的首选圣地,中外游客理想的观光胜境。地址:荆州市新南门内环南路76号(近区郢都路)类型:祠堂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电话:07168498199开放时间:7301800。门票信息:成人票27元。身高1.2米以下儿童和70岁以上老人凭证免票;学生凭证和身高1.21.4米…详情 ▷
张居正故居位于荆州古城东门内,地处荆州旅游的核心区域,交通便利,是游客进出古城的必经之地。故居占地10余亩,为仿明代四重院落,东房西园建筑格局,院内有明神宗御书楼名的“捧日楼”、“纯忠堂”,有后人咏颂江陵的诗词碑刻。院内主体建筑高低错落,以中轴对称,布局严整;小花园内小桥、流水、假山等园林景观,又灵动精致。游客游于院内既能了解历史先贤的传奇人生,凭吊先贤的丰功伟绩;又能饱览南国古典园林的无限秀色,晃然置身于世外桃园,流连忘返。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名人故居,张居正故居是游客到荆州的必游之地。荆州古城一条以张居正命名的街巷由来已久,顾名思义张居正故居就在这条街道上。由于历史原因,其故居毁于战乱。为了给后人提供缅怀、纪念张居正的场所,荆州市决定重建张居正故居。因“江陵碑苑”地理位置处于张居正故居附近,因此利用其闲置资源重建张居正故居,并以其原有建筑景观布局。具体内容包括大学士府、九鸟苑、陈列馆、文化艺术碑廊、首辅论证群雕等。整合后的张居正故居占地面积69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40多平方米。一期工程建有大学士府、纯忠堂、捧日楼、文昌阁、神龟池及张文忠文祠等…详情 ▷
楚王车马阵景区(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川店镇张场村,距楚纪南城仅26公里,距荆州市区(荆州古城)约35公里。景区占地面积731亩,现有车马阵遗址,楚王陵、王后陵复原展示区、殉葬墓展示区,园林及生态农业等景观构成。楚王车马阵是我国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所见等级最高、规模最大、分布最完整、遗迹最丰富的楚国高等级王陵和车马阵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也是楚纪南城(郢都)大型古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赞其为“北有兵马俑,南有车马阵”,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先生盛赞其“中国仅有,天下第一”。发展历程2005年11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同意对楚王车马阵景区(熊家冢)进行考古发掘;2006年8月,在文物考古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发掘工作正式开始;直至2008年,发掘面积累计已达31000平方米,出土珍贵文物3000余件(套)。同步实施的考古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保护工作更被誉为南方土遗址保护的杰出典范。2010年3月,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大遗址保护荆州…详情 ▷
蔡桥烈士纪念碑位于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蔡桥村。纪念碑初建于1969年4月,由原蔡桥大队革命委员会和贫下中农协会而立。原纪念碑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碑身通高8米、,宽2米,塔式长方体,以砖砌成。碑身正面仿刻毛泽东“死难烈士万岁”题词,背面镌刻碑文:“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光辉指引下,我地区广大革命人民于1930年至1931年向势力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为革命牺牲了20名优秀同志,特立此碑,以示纪念。”碑座上镌刻有20位烈土的名字:“高土贵、吴传珍、蔡自伦、宋云浩、蔡自安、蔡自常、蔡自富、蔡辉林、朱元富、阮户贞、张元齐、罗正前、蔡自云、张老大、张0、毛大、毛二、蔡自满、蔡迪涛、朱元清。”原碑经过30多年风吹雨打,碑身多处裂缝。经荆州区政协倡议,中共荆州区委、荆州区人民政府于2004年3月至9月进行了重建。新建后的碑园占地2000平方米。院落围墙为镂花仿古式,碑体建筑占地250平方米。碑体为钢筋砼结构,成矩形体,碑身碑座均为花岗岩石饰面。碑体总高14.48米(碑身12.8米、碑座1.68米)。碑身正面竖刻有“蔡桥革命烈士纪念碑”楷体铜字,下面基座前在黑色大理石…详情 ▷
荆州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占地4.8万平方米。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馆藏文物和独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陈列,以及考古研究的丰硕成果而享誉海内外。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评选,该馆荣获中国地市级“十佳博物馆之首”的美誉。荆州博物馆配合各项工程建设,发掘出土珍贵文物12万余件。其中,有战国丝绸;四代越王剑、吴王夫差矛;有战国秦汉漆器;有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专着《算数书》和萧和“二年造律”的《二年律令》等汉初简牍;有迄今为止保存年代最久远、最为完好的西汉男尸。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城西门内侧,是一座融陈列展览、群工接待、文物保护、田野考古、文物收藏、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始建于一九五八年,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荆州博物馆在地方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累计投资近亿元,目前,馆舍占地面积4.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77万平方米。荆州博物馆配合各种基本建设,累计发掘了七千余座古墓葬和五十余处古遗址,其中江陵马山战国丝绸、江陵张家山汉简及鸡公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均为当年全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了大批珍贵的文物。是全国最大的地市级博物馆。…详情 ▷
孙家山墓群东周墓群,位于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董场村,面积约10平方公里,现存11座封土堆,规模巨大,保存较好,对于研究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国家级旅游景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城区迎宾路南门关庙旧址。宜黄高速、荆襄高速可达。距武汉市200公里。是三国文化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占地4500平方米,关庙旧址既是关羽镇守荆州10余年的府邸故基,也是关羽后代世袭江陵的地方所在。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始建为关帝庙。后几经战火,且年久失修,殿宇毁失殆尽。1987年复建。整个馆宇仿原关庙风格,仪门、正殿、陈列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灰瓦红墙,画栋雕梁,飞檐翘角,气势雄伟,独具魅力。关帝庙是三国旅游线上的旅游胜景和荆州古城的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地址:荆州市荆州区爱民路爱民路关公馆类型:古迹等级: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开放时间:8301730…详情 ▷
松柏烈士纪念碑位于荆州市荆州区纪南镇楚纪南城内松柏村5组。纪念碑为纪念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荆沙途中抢渡龙会桥时牺牲的3名解放军战士而立。纪念碑初建于1965年,占地80多平方米,碑身高2米。碑背面立有小石碑一块,高1米、宽0.5米。碑首正中五角星及阳文“纪念”二字分左右。碑身镌阴文:“四野162师484团王进新烈士永垂不朽,山东民县人,1949年牺牲。”1984年5月,原江陵县纪南区委、区政府决定重建主碑。新建主碑碑基占地9平方米,碑体成正四棱柱体形,通高5.2米,顶端竖一铁制红旗,碑正面刻有“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该烈士纪念碑现是荆州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详情 ▷
国家2级旅游景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城区荆北路。拱极门与远安门之间。是园林式风景旅游区。占地22000平方米。北依古城垣,南临荆北路,东邻玄妙观,西连关公洗马池。盆景园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全园依地形,就水势,仿明清建筑风格,按古典园林样式而建。雅趣轩三面环水,曲廊相连。环绕全园的790米长廊,分上下两层,迂回曲折,高低错落,气势磅礴。回廊连接的亭、榭、轩、楼、阁、桥,有分有合;回廊连接的荷园、松园、竹园、梅园,有藏有露。园东曲廊和楚怡馆、心源斋、景渊阁、翠屏堂环境幽静,古色古香;楚怡馆东侧石山气势粗犷,造型险峻,山内有洞,洞内有山,山洞相连,别有洞天。山上灌木丛生,花草盛放,流水潺潺,有声有色。园中还有华明楼、水榭、仿树拱桥、荷花、仙子和其他建筑,风格各异,引人入胜。园内常年陈列各类盆景、花卉、根艺作品10000多件,其中不少展品在全国各级展览中获奖。每逢新春等佳节,这里有丰富多彩的灯会、诗会、牡丹、荷花、菊花等各种花展等,吸引大量的游人,令人流连忘返。…详情 ▷
李埠铁牛位于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荆江大堤,为清代道光二十五(1845)铸造,保存完好,铁牛背部铭文至今仍清晰可辨。该铁牛造型美观,工艺精湛,放置江边用于镇江治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第五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弥陀寺秋收暴动遗址位于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弥市老街。1927年8月,中共湖北省委按照《两湖暴动决议案》决定成立江陵区特委,在江陵地区发动秋收暴动。江陵区特委决定在毗邻公安的江南重镇弥陀寺(今弥市)举行秋收暴动。9月初,湖北省委将江陵区特委会合并于鄂西区,暴动改由鄂西特委组织,并成立了领导鄂西暴动的指挥机关——鄂西革命委员会,决定9月23日举行弥陀寺秋收暴动。9月23日拂晓,大雾弥漫,各路农民武装借着雾障的掩护迅速向弥陀寺老街逼近。周保芝、皮瑞麟带领樊学赐、邹资生部首先攻下了保商团的指挥部——弥陀寺大庙。其他路队伍和农民协会会员跟着鸣锣助威,蜂拥而上,击溃了弥陀寺的大土豪、大资本家的商号“卞永丰”100余人的保商团。缴获18支、2000多发、战马4匹。天亮时分,周保芝将一面绣着镰刀斧头的“农民自卫团”红旗插在“卞永丰”大门前。这标志着弥陀寺农民秋收暴动取得胜利,也标志着打响了鄂西土地革命战争的第一。…详情 ▷
九老仙都景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古城内,北依荆州古城墙,沿古城新北门内环至小北门范围,全长1.3公里,占地340多亩,大小景点共有十余处,是一处以展示荆楚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大型历史人文景区。主要景点和展示的文化内容有:“松甲山”——荆楚三国文化、“湘东苑”——南北朝园林文化、“玄妙观”——千年古观文化、“荆楚非遗园”——荆楚非物质文化、“长生古街”——荆楚民俗文化、“古城墙博物馆”——古城墙文化,还有桃花岛、百花岛等诸多景点,每一个景点均以它独有的文化和特性,共同构成了堪比古希腊文明而内容又丰富多彩的九老仙都景区。九老仙都景区不仅有内容丰富的实物景点,景区还根据每一处景点的不同文化和历史,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景点编导了不同的演绎节目,主要表演有“关羽巡城”、“梁元帝游园”、“元顺帝册封”、楚乐表演、荆楚民俗表演等节目内容。这些节目将与景区有关的人文历史和故事,以表演的形式予以展示,让每一位游客在景区游玩过程中,不仅能体验梦回远古,穿越千年的感觉;另一方面也能真正了解到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九老仙都景区绝对是您了解荆州,了解荆楚文化的必到之处。景区也正以饱满…详情 ▷
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从他们自己立国图强、建立霸业的政治目的出发,都想得到荆州这块重要的战略之地。曹操经多年征战基本统一北方之后,即挥师南下取荆州;处于荆州下游的东吴孙氏政权,把荆州视为自己立国的屏障,早就两眼紧盯着荆州;大半生颠沛流离、苦于没有立足之所的刘备,更是将荆州看作0子,把它作为建立未来政权最理想的基地。于是三方围绕荆州展开了激烈的争战,时而波澜壮阔,惊心动魄,时而又偃旗息鼓,暗中争斗。魏、蜀、吴荆州之争,构成了三国历史发展的主轴,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终三国之世,无论是三国鼎足局面的形成,还是魏、蜀、吴霸业的兴衰,无不跟荆州的得失相关;而其中兴衰成败的历程,也无不给后人以有益的启迪。荆州城,位于荆州市城区西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组成部分之一。其城名因地处荆山之南而得。荆州为天下九州之一。西汉时,改九州为十三刺史部(州),荆州居其中。魏晋以降,荆州均为州、府之名。其治所多不固定,直到明初,荆州才作为城名固定下来。荆州城又称江陵城,是因此地在秦破郢后置江陵县,作为县城而得名。其后两千多年里,江陵作为地名,历代沿用,故有一城二…详情 ▷
梅槐桥位于荆州市荆州区太湖管理区梅槐队。原为木桥,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改建为三孔石拱桥,清同治年间重建。南北向跨太湖港。长34米,宽5.4米,主孔跨6.4米、次孔跨5.7米。凸弧形桥面,两侧设石护栏。栏板上浮雕人物、花草、动物、如意云纹等图案。该桥跨度大,造型独特,装饰雕刻精湛,是湖北古桥中的精华之作。(第五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
荆州关公庙,亦称关公馆,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万历时重建,清顺治七年(1650年)、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重修并扩建。史料记载,此地乃蜀汉大将关羽镇守荆州的府邸故基,关羽曾在这里总督荆襄九郡诸事十年有余。关羽为三国蜀汉名将,守荆州时,北伐襄樊、威震华夏,后为东吴俘杀。关羽死后,历代封谥显赫。荆州关帝庙自建后,规模不断扩大。至清雍正十年,庙内除奉祀关羽外,其曾祖、祖、父亦受祀,其子关平、部将周仓及杨仪、马良皆从祀。一时,荆州关帝庙庙宇森严、规模宏伟。遗憾的是,日军侵华期间,庙宇遭到了致命一击,殿宇毁失殆尽。1987年,江陵县政府按清乾隆县志载古关庙建筑布局图样,在原关庙遗址上复建荆州关帝庙。如今的庙宇数经改造,虽早已大非原貌,但庙内元末明初所植的“夫妻银杏”,尽管雄树已毁,雌树依然枝虬叶茂、苍劲挺拔。整个庙宇仿原关庙风格,殿宇分仪门、正殿、结义楼、陈列馆等。所有建筑,一律灰瓦红墙、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气势恢弘、独具魅力。步入仪门,上方高悬清乾隆御匾“泽安南纪”;大殿正门上方,有清同治皇帝御赐匾…详情 ▷
玉皇阁位于荆州区东城街道办事处荆北路玄妙观内。玄妙观始建于唐贞观九年(635)原在城西北元至元五年(1339)迁现址并赐额九老仙都宫明正德年间遭火焚一度改为书院嘉靖年间复为观清代增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山门、玉皇阁、紫皇殿。玉皇阁,始建于嘉靖年间,万历八年(1580)维修。面阔、进深均为三间12米,三重檐四角攥尖琉璃瓦顶,抬梁式构架。铜铸宝顶。四壁砖墙封檐,下设拱门。(第二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