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河南省景点>驻马店市景点>网红打卡景点

驻马店网红打卡景点

驻马店网红打卡景点上榜的有板桥水库水利风景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嵖岈山蔡洪坊酒文化园竹沟革命纪念馆驻马店铜山湖豫坡老基生态文化园老乐山华夏冶铁文化园焦竹园鄂豫边革命纪念馆留庄稻田公园角子山乡村(马术)俱乐部水韵天街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竹沟革命烈士陵园铜山风景名胜区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金顶山风景区平舆上河城南海禅寺20个景点榜上有名,被驻马店网友认为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驻马店网红打卡景点之“驻马店铜山湖”

3A景区水利

铜山风景名胜区分铜山、铜山湖、云雾峰三个部分,总面积74平方公里,海拔681米,景区融汇山峦、湖水、岛屿、潭瀑、洞穴、寺庙、革命遗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风景名胜资源,集“雄、险、奇、秀”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和,以“一山、一水、一寺、一圣地”构成了完整的风景名胜体系。铜山,原名大复山,汉代名将邓通在此铸钱而得名。它以“险似华山,秀似黄山”被冠以“小武当”之称,“南朝金顶(湖北武当),北谒铜峰”的美谈流传至今。自东汉以业,佛道两家的释子道徒,在铜山修身养性,弘扬拂法,形成了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内涵。“一天桥”、“二古庙”、“三宫观”、“四道天门”、“五大石崖”、“六大洞穴”、“七大寺院”、“八大景观”、“九大奇石”、“十座名峰”等景点,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山上,云雾缭绕,危崖耸立;山下,洞谷幽深,林草茂密;群山之上怪石嶙峋,鬼斧神工奇妙无究。山泉、飞瀑、红叶、怪石、河湖、寺庙、相互交映,可谓人间的仙境,历史上留传的农历六月十五日的传统庙会来自皖西、鄂北、豫南等各地朝山香客日达数十万人之多,物资交易大会盛况空前。铜山以独特的湖光山色,自然风光和…详情 ▷

驻马店网红打卡景点之“焦竹园鄂豫边革命纪念馆”

3A景区文物保护

焦竹园革命圣地:位于泌阳县城东30公里铜山乡焦竹园村,地处泌水源头,北靠白云北麓,南与铜山相望,是竹沟革0据地的前身,是豫南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8月,豫鄂边省委在此成立,1936年民主革命时期成为0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指挥中心所在地,也是当时全国十四块革0据地之一。先后有张星江、王国华、周骏鸣、张旺午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开展游击战争,于1938年1月13日,0豫南特委和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迁往竹沟,其间流传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丰功伟绩也常让人忆念和敬仰。如今焦竹园革命圣地也是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对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平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焦竹园,是一座被桐柏山余脉群山环抱的小山村,位于泌阳县东部的铜山乡。村中有一处修葺一新的古代大院落,青砖青瓦,房屋布局错落有致,典雅大方。70多年前,这里是0鄂豫边省委机关所在地,如今这里已建成一座纪念馆,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鄂豫边革命游击根据地的创始人有张星江、王国华、仝中玉、周…详情 ▷

驻马店网红打卡景点之“铜山风景名胜区”

铜山风景名胜区
4A景区

铜山风景名胜区分铜山、铜山湖、云雾峰三个部分,总面积74平方公里,海拔681米,整个景区融汇聚集了山峦、湖水、岛、潭瀑、洞穴、寺庙、革命遗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风景名胜资源的精粹,集“雄、险、奇、秀”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和,以“一山、一水、一寺、一圣地”构成了完整的风景名胜体系。铜山,原名大复山,汉代名将邓通在此铸钱而得名。它以“险似华山,秀似黄山”被冠以“小武当”之称,“南朝金顶(湖北武当),北谒铜峰”的美谈流传至今。自东汉以业,佛道两家的释子道徒,在铜山修身养性,弘扬拂法,形成了丰富的宗教历史文化内涵。“一天桥”、“二古庙”、“三宫观”、“四道天门”、“五大石崖”、“六大洞穴”、“七大寺院”、“八大景观”、“九大奇石”、“十座名峰”等景点,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山上,云雾缭绕,危崖耸立;山下,洞谷幽深,林草茂密;周围群山之上怪石嶙峋,酷似猴、熊、蛇、鹰等八十种动物,鬼斧神工奇妙无究。山泉、飞瀑、红叶、怪石、河湖、寺庙、相互交映,可谓人间的仙境,历史上留传的农历六月十五日的传统庙会来自皖西、鄂北、豫南等各地朝山香客日达数十万人之多,物资…详情 ▷

驻马店网红打卡景点之“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
4A景区红色景区爱国教育国防教育文物保护

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位于河南省确山县城西32公里的竹沟镇延安街,包括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留守处等在竹沟设立的各个机关。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成立中原局,负责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由化名为胡服的、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任委员,胡服兼书记,驻地在当时的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的竹沟镇。1939年1月,来到竹沟,领导中原地区的抗战工作。中原局肃清了王明机会主义路线在中原地区党内、军内的影响,正确地贯彻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竹沟镇建立了新兵队即党校、教导队和电讯、卫生、妇女、青年等训练班,为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干部;还创办了中原局印刷厂和《小消息》、《拂晓报》等报纸。1939年11月,出于当时抗战形势的需要,中原局离开了竹沟镇向东迁移。旧址坐北朝南,是一个四合院,由十二间房屋组成,临街的是三间草屋,中间是大门和过道,院内北屋、东屋、西屋各三间,这九间房屋都是灰砖青瓦硬山式砖木结构的建筑。旧址现保存了中原局办公室、等人的居室,还建立了革命纪念馆。(国家文物局)…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