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是一个反映和展示中共广西省工委革命历史的博物馆,着重反映和展示以钱兴为书记的中共广西省工委(1940年12月恢复重建)在经历桂林“七·九”事变后,从桂林转移到钟山英家时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钱兴书记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保存党的力量,领导指挥广西革命的艰苦历程和光辉业绩。内容包括省工委主要做的四件大事和在这五年中广西各地党组织建设及武装斗争情况,同时展示这时期在广西地下革命斗争中所涌现的革命先烈、革命前辈的革命历程。该博物馆占地10亩,主体建筑3700多平方米,共两层,其中展厅面积2500多平方米,陈列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革命历程,第二部分——组织建设和武装斗争,第三部分——历史丰碑,第四部分——历史回顾。…详情 ▷
福龙庵年代为清,位于两安瑶族乡沙坪村委,类别为古建筑。2018年11月8日,福龙庵被公布钟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主体建筑外四周5米。…详情 ▷
莲花戏台莲花戏台位于钟山两安瑶族乡的莲花村,距县城约20公里,该戏台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戏台南向与其相向50米是龙王庵,戏台平面呈凸字形,台口宽7.85米,深5.44米,后台横长12米,进深4.45米;整个建筑面积为96.2平方米,台基高1.73米,前檐高13米,青石砌基,砖木结构。重檐翘角歇山式项,正脊饰鳖鱼及宝珠,二层瓦面上饰二龙戏珠,台口上方八角藻井,其天花板均绘八宝图案;前台两侧斗拱间是木雕狮子,后台正中屏风上饰歌女手抱琵琶起舞图画,上方是“河青海宴”四字大拱额,台基上有龙凤花卉及人物的石浮雕,其下嵌建造戏台由来的碑文,后台两侧筑山字形风火墙,前台与后台相通的两个门上有“龙飞”、“凤舞”木雕横匾,屋顶正脊是双鱼托珠,可以说整个戏台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不管是布局、结构、扩音、雕刻都达到较完美的结合,体现了瑶乡独特的风貌和瑶民的聪明才智。2000年该戏台已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南山茶海4级景区位于昭平县城南,距县城3公里,总规划面积为3平方公里,约4500亩。它以旖旎的自然风光称绝,以盛产古今名茶闻名。景区依托自身优质的旅游资源,打造了一个集康体运动、休闲养生、主题度假、研学体验、观光摄影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从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目前在景区可开展户外踏青、骑行、艺术照、婚纱摄影等特色旅游活动。南山茶海景区它以旖旎的自然风光称绝,以盛产古今名茶闻名。景区高处海拔约1200米,群山环抱,常年云雾缭绕,登到高处观景平台,可俯瞰茶园,根据时节变化伴有野花、彩叶点缀,构建成的美景宛如画卷,令人流连忘返。在昭平县内的海拔千米的南山上种有各种有机茶,在高处俯瞰好似一片茶海,因此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风景区——南山茶海。这里经常云雾缭绕,茫茫云海犹如仙境一般,蓝天白云下的云海,壮观而震撼。山峰若隐若现,姿态万千、如烟似雾,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南山茶海高空玻璃桥总长208米,宽2米,高度80米,最大荷载200人,融入了6效果。…详情 ▷
英家古戏台、英家小学门楼年代为清,位于清塘镇英家村委英家街,类别为古建筑。2018年11月8日,英家古戏台、英家小学门楼被公布钟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小学门楼前至戏台,左、右、后与英家小学临界,古戏台左、右、后外2米。…详情 ▷
慈云寺也称镇江慈云寺,总面积598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瑞光塔,俗称观音塔,观音阁。塔为7层楼阁式,六角形塔砖,高28米,塔基深4.8米,塔尖有重达400公斤的铜刹盖顶。塔内有螺旋式砖梯78级,直达顶层。慈云寺门楣上,挂着一个蓝色的牌匾,上面写着三个烫金大字“慈云寺”,大门两边有一幅对联“慈航普渡五百年香火辉南巅,云水弘施裹岳图秀富川”。对联两边是莲花浮雕。浮雕两边的墙壁上分别写着,慈云护域,瑞云吉祥。走进天王殿,神台上端坐着披着红纱的笑口常开大肚金身弥勒菩萨。相传我国五代时期,在浙江奉化有位和尚名“契此”,常携布袋,教化群众,很得群众信仰。临终前说了一句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忆,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因此,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就在寺院里塑了他的像。第二重殿是大雄宝殿,香龛里端坐着“华严三圣”,文殊菩萨,释迦牟尼,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双手叠置足上,右边文殊菩萨,右手垂下,左手掌心有一莲花塔,左边普贤菩…详情 ▷
荷塘城皇庙、戏台年代为清,位于公安镇荷塘村委,类别为古建筑。2018年11月8日,荷塘城皇庙、戏台被公布钟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荷塘城皇庙与戏台外四周5米。…详情 ▷
文笔塔又称魁星楼,位于贺州市贺街镇境内,是贺州市古代作为学官文峰的象征性建筑物,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塔高五层共27米,占地约80平方米,塔身呈六角形,塔体用大青砖砌身,表面却呈红色,上盖绿色琉璃瓦,门额浮堆黑色魁星楼三个大字。塔顶层原有一铸于南汉大宝四年(861年),重750公斤的大铜钟,铜钟圆形,呈开口喇叭状,铜钟造型精美,纹饰华丽,上铸文1288个,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属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此钟已于1963年迁至八步灵峰公园。…详情 ▷
东岭泰山石敢当年代为清乾隆27年(1862年),位于燕塘镇合群村委东岭村,类别为石刻。2018年11月8日,东岭泰山石敢当被公布钟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主体四周3米。…详情 ▷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境内,地处漓江下游。一座座平地而起、翠绿雄奇的山峰如屏风一般,将古镇与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也许正因为如此,黄姚近千年的原始风貌,才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那一条条石板铺就的古老街道虽历经沧桑,在近千年的步履打磨之后,却显得更为平整光滑,泛着青光。黄姚盛产豆豉、黄精、酸梅等。黄姚豆豉在清朝被列为皇帝贡品,在民国时,远销东南亚。豆豉宴是黄姚的一大特色菜系,游客到此如不品尝,实为遗憾。近年来,黄姚古镇的绮丽风光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香港无线电视台《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剧组专程到黄姚拍摄外景,现已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黄姚过去以商业著称,金德街就是一条商业街,沿街两侧的老房子绝大多数都是昔日的店铺。那些店铺而今虽已闲置不用,却仍保留着当时的痕迹,老旧的木头窗户上留着一个圆孔,是晚上关门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通道。还有那一张张明清时期的香烟、药品广告,虽已残破斑驳,却仍然固守在墙上昭示着古镇曾经的繁华与喧嚣。穿过金德街就是迎秀街,经过街巷相连处的拱门时,细瞧一下就会发现青石板上有碗口大小、连成一排的小洞,据说这是…详情 ▷
松林村石德坛(本坊业主老尊福德碑、松林绅士碑)年代为清,位于回龙镇泉岭村委松林村南,类别为石刻。2018年11月8日,松林村石德坛被公布钟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主体四周3米。…详情 ▷
松桂文星阁年代为清光绪,位于石龙镇松桂村委松桂村,类别为古建筑。2018年11月8日,松桂文星阁被公布钟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十四年。…详情 ▷
中共广西省工委英家旧址位于钟山县燕塘镇白沙井村。1942年7月9日,桂林发生“七九”事件,中共广西省工委于10月转移到钟山县白沙井村,在村后的桐油林中搭建茅棚作为省工委机关驻地,重新建立了广西地下党的指挥中心。为纪念省工委在钟山县从事革命活动的业绩,教育全县各族人民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中共钟山县委、钟山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在旧址的东南面10余米处修建纪念亭。纪念亭为八角重檐攒尖顶型钢筋水泥结构,通高2.08米,占地总面积261平方米,亭内正中为黑色花岗岩纪念碑。1940年12月,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南委”)重建了以钱兴为书记的中共广西省工委,省工委机关设在桂林。1942年5月下旬,南委组织部长郭潜被国民党中统特务逮捕后叛变,供出了南委和广西省工委领导人的名单,南委机关被破坏,广西省工委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同年7月9日,郭潜引领国民党中统局特务到桂林破坏广西省工委机关,省工委副书记苏曼、妇女部长罗文坤、中共南方工委特别交通员张海萍被捕,随后牺牲,一批地下党员、进步青年、学生、群众先后被捕。这就是震惊广西的桂林…详情 ▷
风门云洞石刻年代为明清,位于钟山镇龙团村委,类别为石刻。2018年11月8日,风门云洞石刻被公布钟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石刻四周10米。…详情 ▷
龙归庵年代为清,位于两安瑶族乡三联村委莲花街,类别为古建筑。2018年11月8日,龙归庵被公布钟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前至莲花戏台保护范围、左右后三面外3米内。…详情 ▷
粤东会馆在英家七甲街背有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英家起义地址——粤东会馆,该会馆为上七下七四合院结构,整个建筑以麻石硫璃瓦为主要建材,会馆门前檐柱、梁枋、斗拱间浮雕壁画琳浪满目,门前两侧是浅浮雕双龙戏珠额枋,其上是通体透雕瑞兽麒麟,枋下为俩俩相伴的石雕八仙人,叠梁及雀替上则是姿态各异,妙趣横生的戏剧故事人物木浮雕,而瓦檐下斗拱间则蜷曲着回首俯视的木雕龙,大门两旁是一付极为俊秀隶书体阴刻石对联,大门石匾额是“粤东会馆”四个阳刻楷书,字体非常厚重,石匾额上是画工精细的大幅山水人物彩画,人物的神态与情景栩栩如生,体现了这一清代岭南社会文化熔于建筑美学艺术风貌。英家粤东会馆在民国时期曾是的粮仓,1947年6月,由广西区工委领导的英家起义,在这里开仓济贫,数千担谷子一夜之间成为方圆百姓鼎中之食,因此英家粤东会馆成为英家起义重要地址,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会馆曾是《酒是故乡醇》电视剧张府的景地。…详情 ▷
贺州市黄姚古镇景区为钱兴烈士塑立的雕像。钱兴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1922年考入协和乡(今安华乡)凤南初级小学。1926年入怀集第一高级小学读书。1927年考取怀集县初级中学。1931年到广州入知用中学读高中。同年秋,转入广州中山大学附中就读,参加秘密“读书会”,后参与组织“社会主义思想小组”。1933年考入广州中山大学法学院政治系。1934年参加中山大学地下党领导组织的《时代文化》读者会,后转入广州各大学进步学生组织成立的中国青年同盟,任中山大学“中国青年同盟”的支部书记。1935年北平“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后,积极组织发动中山大学学生响应。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广州市委宣传部长兼中山大学党支部书记。1937年初,调到香港0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工作。同年底,调任0厦门市工委书记,并负责漳州市工委的工作。1938年5月,厦门沦陷后,调到漳州中心县委,先后任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并负责云霄、平和、诏安县委的工作。1940年冬,受党组织指派到桂林筹建广西省工委,后任工委书记。1942年7月,桂林“七九”事件后,转移到灵川活动。同年10月,到…详情 ▷
大田戏台大田戏台位于钟山县城西面公安镇大田村,距县城约十公里,此戏台建于清光绪四年(即1878年),为砖、石、木结构,呈凸字形,通高10余米,由前台和后台组成,前台面宽6.37米,深5.5米;后台宽10.12米,深3.6米;基高1.8米。整座戏台青石青砖,雕工极为精美圆润,八柱梁构架,八角藻井复顶,鼓石垫柱,青砖砌墙,青石为基,基旁雕以八仙贺寿,凿双龙以戏珠,台上镂两虎以扶角,嵌二狮以呈瑞,后屏风饰以山川楼阁,彩凤仙鹤等木雕,工艺精湛,构图和谐。戏台除古朴典雅、雄伟壮观,且符合力学、声学原理,整座戏台属水口庙附属建筑,隐映于古树秀竹之中,清澈的溪流环绕其中,整个环境优雅别致,清静恬适,为广西不可多见的古戏台之古代建筑之一。1981年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戏台所处村庄大田村也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村庄,老屋、古榕、古樟在池塘的映衬下显得特有韵味。…详情 ▷
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原址宝珠观,始建于明朝嘉靖3年(公元1524年),清朝乾隆9年扩建,嘉庆、道光、光绪及民国初年多次重修,供奉北帝、如来、观音,定农历三月三为庙会;过去有和尚十几人,分上下殿,砖木结构,院落式建筑,正脊有琉璃构件,硬山顶,双耳形烽火墙,琉璃瓦檐。1942年桂林“七8231九”事件后,以钱兴为书记的中共广西省工委机关撤到农村,1945年夏迁到昭平县黄姚镇,以宝珠观做隐蔽地开展革命工作。当时随省工委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何香凝、欧阳予倩、千家驹、张锡昌等大批爱国知名人士。1947年7月,省工委奉命撤消。1986年修复中共广西省工委黄姚旧址,建造钱兴塑像,同年7月举行盛大的典礼大会,同时开设纪念馆。为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该革命遗址于1994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工委于1945年夏转移到昭平黄姚,建立了全省党组织指挥中心。省工委书记钱兴,先后派遣庄炎林、卢蒙坚、邹冰(化名陈美贤)、陈淑辛、陈寅星、陈大良、杨汉成、姚大年等到黄姚,分别安排到黄姚中学和《广西日报》昭平版报社工作。省工委以黄姚中学为阵地,建立黄姚中学支部,在师生中展开马克思…详情 ▷
石龙桥石龙桥位于石龙镇镇政府门前,横跨于石龙河南北两岸,始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于光绪年间,全长40米,宽5.2米,高12米,正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整座桥全用青石拱建而成,未用丁点灰浆连结,充分显示我国桥梁建设的高超技术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石龙桥桥堍两端各置石狮一对,两石狮怒目圆瞪,虎虎生威,桥面两侧石栏、望柱、华盖内侧饰满浮雕图案,望柱外侧分别阴刻“龙蟠东水”、“石锁珠江”八个雄健横联大字,两石栏上分别雕刻着“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贺寿”,“沣矶访贤”、“三顾茅庐”、“巧借东风”、“西湖借伞”、“十八相送”等刻工细腻、形象生动的神话传说和戏文掌故,给大桥以溢彩流金熠熠生辉,不但体现清代浮雕艺术的精湛,也体现清代戏曲艺术的兴盛,说明了清代文化艺术之繁荣。总之,石龙桥是一座融建筑、雕刻、造形、戏曲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在建筑及雕刻上都有较高的造诣,为广西古石桥所罕见。该石桥2000年已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石龙桥同时兴建的另有一座古戏台,座落于离石桥不远的石龙街,其造形…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