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文庙大成殿位于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东大街临洮农校院内,清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坐北朝南,建在长、宽各15.3米的方形台基上,占地面积234.09平方米,建筑面积164.4平方米,歇山顶,面阔三间13.7米,进深二间9.85米,前出廊。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2015年被定西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大殿台明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20米。…详情 ▷
据《三国志平话》、《锦云堂·连环计》、《剧中本事》等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姓任,名红昌,为临洮人。相传,我县衙下集镇中川村井任家社就是貂蝉的出生地。2010年,我县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貂蝉”、“貂蝉故里”商标,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拍摄了《貂蝉故里》电视纪录片.…详情 ▷
西湖水上公园西湖水上公园地处县城西,洮水之滨,是我县著名的“洮阳八景”之一“西湖晚照”景观地。水面广阔、空气清新、风景宜人,是全县唯一的“水上游乐城”,是夏季休闲避暑的好去处。西湖水上公园规划面积220亩,概算总投资4000多万元。总体规划共分为门区、少儿活动区、餐饮购物服务区、中心活动区、休闲度假区、生产管理区等七大功能区。该园自2001年启动以来,已经完成少儿活动区、门区、餐饮购物服务区建设;中心活动区已完成人工湖浆砌石驳岸、湖心岛、曲桥等基础建设和划船、垂钓、品茶、观景等配套设施,门外城市道路已完成硬化、绿化、亮化,迄今累计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西湖公园于2005年5月1日完成一期工程同时向社会免费开放。二期工程已完成征地拆迁,目前正进行建设方案会审。西湖公园已成为一个集休闲、游乐、度假为一体“水上游乐城”。…详情 ▷
东二十铺汉墓群位于龙门镇东廿铺村,南毗山岭,北临东峪沟,东西长300米,地形平坦,是汉代征西大将李仲翔的家族墓群,也是陇西李氏最早的祖坟,于1954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洮惠渠位于定西市临洮县,始建于1933年。干渠途经玉井镇、洮阳镇等8个乡镇,35个村,309个社,全长81.2千米,沿途建有各类建筑566座;支渠共177条,长180千米,衬砌35千米,支渠以下建有各类建筑1915座。沿渠建有机电提灌站77处85台套,有效灌溉面积达8.85万亩,保灌面积8.18万亩,实灌面积达8.3万亩。该渠是临洮县境内所建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现仍在使用并发挥着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渠中心线为基准向东、西两侧各延伸20米,南至玉井镇中营村渠起点处以南20米,北至中铺镇下石家村下石家小学桥以北20米。…详情 ▷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为民办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位于临洮县洮阳镇南关。博物馆馆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展厅面积400平方米,馆藏各类文物2500件,其中珍贵文物200件,以马家窑文化彩陶为馆藏特色。举办有“馆藏马家窑文化彩陶展”一个基本陈列,年接待观众3万人次。联系电话:09322248299…详情 ▷
卧龙寺为陇上名刹,地处洮河西岸,距县城10公里,是临洮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景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有佛殿12座,佛像50余尊,总建筑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卧龙寺佛教文化兴盛,传统庙会活动丰富,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已成为临洮、甘南、康乐、广河等周边地区闻名的佛教旅游胜迹。…详情 ▷
朱家坪遗址位于临洮县陈嘴乡朱家坪村西北100米。分属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面积约7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4米。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泥质橙黄陶和夹砂红褐陶片,彩陶纹饰有黑彩带纹、弧线三角纹,器形有罐、盆、钵等;另有齐家文化泥质和夹砂红陶片,饰戳印纹、附加堆纹、刺点纹、弦纹,器形有大口高领罐、深腹罐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的相互关系及发展变化有重要价值。…详情 ▷
寺门遗址位于临洮县东廿铺乡东廿铺村南100米。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米。采集有泥质橙黄陶片,彩陶纹饰有黑彩鱼纹、勾叶纹,曾出土绳纹双唇口尖底瓶、鱼纹彩陶盆、彩陶罐等。另采集有磨制骨锥、骨针、石斧和陶环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及与马家窑文化的关系有重要价值。…详情 ▷
临洮城隍庙大殿及寝宫位于定西市临洮县文化馆中院,清光绪年间重修。建筑整体坐北朝南,沿中轴线排列。大殿建筑面积236.3平方米,为悬山卷棚勾连搭结构,面阔3间,通长13.9米,进深3间,通宽9.2米,通高9.5米。寝宫在大殿北,建筑面积45.58平方米,为硬山加挑檐屋顶,面阔3间,通长10.6米,进深2间,通宽4.3米,前出廊、山面设廊心墙。该组建筑大殿斗拱、寝宫挑檐廊造型独特,对研究甘肃中部地区古代建筑有一定价值。1972年被临洮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分别以前殿和后殿台明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0米。…详情 ▷
格致坪遗址位于临洮县三甲乡格致坪村北50米。内涵分属马家窑、齐家和寺洼三种文化。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米。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泥质橙黄陶片,彩陶纹有施黑彩带纹、网格纹、同心圆纹,器形有盆、罐等;齐家文化泥质和夹砂红陶片,饰绳纹、篮纹,器形有单、双大耳高领罐、鬲、盆等;寺洼文化夹砂红褐陶和灰陶片,饰绳纹,器形有马鞍口形罐、双耳袋足鬲等。并采集有磨制石斧、石刀、石弹丸等。遗址保存较好,内涵丰富,对研究前述三种文化的承袭关系有重要价值。…详情 ▷
佛归寺生态旅游园佛归寺生态旅游园坐落在临洮城南3公里的洮阳镇旭东村紫云山,其山峰属岳麓山山系,是国家级临洮县岳麓山森林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据《搜神记》第六卷和清代陈如平《岷州续志采访录·祥异记事》里分别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有长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见于临洮”。传说十二长人因体长,难入临洮县城,于是南行,人们好奇追随,追至城南紫云山前,长人一晃不见踪影,追随者更为好奇,从紫云山寻找,在紫云山平台发现“长人”足印,而不见“长人”,因而认为仙归于此,从此紫云山香火不断,后在唐代建寺,名曰“佛归寺”。据《临洮县志》第五编·卷二十六·第六章《名胜》篇里记载:“佛归寺(佛沟寺)内有栖霞阁,系明解元潘光祖读书处,有十八罗汉造像,石窟中有唐代壁画,0中遭毁。”遗留古迹有达摩洞和少许壁画,为佛、道合一的石窟寺庙。改革开放后群众自发性恢复建设,现有三大古佛殿、十二法王殿、睡佛殿、三清观、混元阁、文昌阁等大小寺庙十几处,常年有人供奉管理和维护。据民间流传,紫云山佛归寺还有“巨蟒不足惧,飞龙甚可忧,事不过三,刘伯温三斩龙…详情 ▷
哥舒翰纪功碑屹立在临洮城内南大街(原有庙宇,当地人称“石碑观”),坐北向南,有三面砖壁围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载,此碑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所立,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全碑由巨石制成,高4.25米,宽1.84米,额高0.92米,碑正面刻有隶书碑文12行,现存60余字,字势雄健,笔力遒劲。碑额仅有“丙戌哥舒”四字可辨。清代狄道知州田自福建亭覆之,名“唐碑亭”。…详情 ▷
陇右革命纪念馆成立于2005年12月,位于临洮县城以东的岳麓山森林公园内,距县城2公里。现有展厅面积150平方米,展出文字资料、照片、图片、实物等100余件,其中文字资料40件计200余万字,照片、图片15张,实物30件。该馆现有工作人员23人,其中研究人员6人,专职讲解员4人;馆内下设陈列保管科、文物安全科、宣传接待科及后勤事务科。该馆自成立以来,举办各类座谈会、纪念会、报告会20多场(次),并以丰富的实物和翔实的和史料,吸引了省内外众多观众。开馆至今,每年接待参观游客达2.23万人(次),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生了解党史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陇右革命纪念馆2008年11月被列入14个市州、32个归口文化部门管理的县级纪念馆免费开放名单,2011年被甘肃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被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全省党史教育基地。截止目前,纪念馆共举办各类座谈会、纪念会、报告会20多场(次),累计接待参观游客112.7万人(次)。联系电话:09322242406…详情 ▷
冯家坪遗址位于临洮县西坪乡冯家坪村南100米。是一处齐家文化居址、窖穴及墓葬为一体的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断面暴露有白灰面居址、袋状窖穴和墓葬。出土有鬲、二联罐、侈口垂腹罐、双耳瓶等陶器数件,多为泥质红陶,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和篮纹。另采集有磨制石斧、石刀。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的内涵、社会性质和经济状况有重要价值。…详情 ▷
秦长城遗址最西端再甘肃临洮县城东23公里尧甸长城坡。南北向,黄土板筑,残高1米左右。是秦代长城西端的起点,断断续续经渭源,陇西,通渭,会宁,静宁等8县入宁夏后,又回到甘肃境环县,庆阳县入陕西省,翻山越岭,飞渡沟壑,穿沙漠草原,蜿蜒东去,止于鸭绿江畔。渭源境内的秦长城,是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灭义渠戎以后所筑的,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长城地段之一。西起临洮东三十里铺的杀王坟,从东峪沟长城坡,上阳山进入渭源县境内,经地儿坡、樊家湾、文昌宫、秦王寺、石堡子、陈家洼、方家梁、城壕、高咀山、马家山、下盐滩、阳山等四个乡镇十四个村盘垣三十七公里,从野狐湾进入陇西县境。这段古老的长城,大部分地段残高在3米左右,少数地段超过十米,沿城垣起伏,每隔一里有小烽燧,十里一大烽燧,雄伟壮观。城垣下夯层清晰,秦瓦遍地。长城脚下的秦王寺,传说是秦始皇西巡陇西郡(郡治狄道)时,途经这里住宿一夜,后人为纪念秦皇西巡而修建得名,原有寺庙建筑一进三院,雄伟壮观,山门外有戏楼会场,寺后院有一深井,名曰:秦王饮马井,井旁有一棵千年古树,叫秦王拴马树,寺内有一口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陇、渭、临三县集资…详情 ▷
三易花卉园级旅游景区位于临洮县新添镇刘家沟门村,距县城20公里,交通便利。景区花草、林木繁茂,旅游资源以兰花生产、兰花花艺展示、湖面和生物景观为主。主要景点有兰花生产智能联栋温室、兰花花艺展示销售厅、蝶湖及周边生态观赏。景区面积400多亩,是西北最大的兰花生产基地。园区兰花、花卉、绿化观赏苗木360余种,兰花250多万株。蝴蝶兰“环球佳人”、“圣诞玫瑰”获全国第六届花卉博览会三等奖“宝岛玫瑰”获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交会金奖。…详情 ▷
灰咀坬遗址位于临洮县太石镇沙塄村东北1公里。是一处辛店文化居址和墓葬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2米,断面暴露有房址、墓葬。采集有夹砂红褐陶片,器表施白或紫红色陶衣,饰绳纹、划纹,彩绘纹样有黑彩犬形纹、双勾纹、波折纹、回纹,可辨器形有盘、盆、杯、钵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辛店文化的内涵有重要价值。…详情 ▷
临洮洮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临洮县南部,规划范围北起杨家河水库坝,南至海巅峡坝址,东西以河道两侧的堤坝路、一级阶地或林缘地为界,南北长25.5公里,东西平均宽350米,总面积811.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521.3公顷,湿地率达到64.3。试点工作规划建设期5年(2017年—2021年),项目总投资6426.9万元。…详情 ▷
岳麓山坐落于临洮县城以东。这里人文景观和自然美景交相辉映,是陇中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是古城临洮最亮丽的一处名胜古迹,也是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岳麓山又称东山,屏障县城,现存山上主要有超然台、椒山祠、道统祠、武侯祠、地母宫、先农坛、文昌阁、太平观、三星阁、龙泉寺、奎星阁、东岩寺、曾观、画廊亭台、碑匾刻石等42处景观,其中以凤台(传为老子飞升处)、姜维墩、超然书院(杨继盛办学处)最为著名。临洮岳麓山公园位于甘川公路105公里处,距县城0.5公里,素以绿色出头而著称,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临洮东山不低头”之美誉。岳麓山素有“兰州南大门”之称,是省城兰州连接临夏、甘南、陇南、定西的扭带。岳麓山公园以宋代建东岳庙于山麓之间而得名,杨柳轻拂、松柏滴翠、碧水环绕、花放鸟鸣。公园总面积为84公顷,园内山光水色秀美奇丽,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文物古迹引人入胜,古刹名寺隐藏山坳,使人留连忘返。岳麓山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名、优、特、奇适生树种近百种,有参天的柳、榆、古树,有冬夏长青的松、柏,有山杏、沙棘、拧条、穗槐、刺槐、白榆等耐旱树种,有苹果、梨、桃等…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