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于1994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在甘肃省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基础上设立。位于武威星火产业带沙产业示范区内,占地1万公顷,距武威市区20公里。已建成办公楼、招待所、了望塔等基础设施2679平方米,动物驯养繁殖场37320平方米,动物半放野区围栏7000公顷,建成神州休闲园一处,修建钓鱼池1800平方米,人工湖15万平方米,.建成占地1100平方米的沙产业馆,800平方米的动植物标本馆和各类动物展馆13800平方米。开放时间:开放时间:9001700交通:于东关乘车,穿清水镇,过清源街,再向东约10公里即到门票:20元最佳旅游时间:5至10月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大街西环路80号类型:动物园等级: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详情 ▷
天乙生态园,位于凉州区武南工业园区、312国道古永高速公路武南收费站东侧,总占地面积160亩。园区以山、石、水、鸟、花为生态特色。目前已建成的景点有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以展示南国雨林风情、名贵花木、观赏鱼群、花卉盆景、休闲美食为主的百花园;占地4000平方米以展示珍奇异石的奇石馆和占地12000平方米以繁育、观赏名犬藏獒为主的藏獒馆。生态园的规划及表现形式以汉代建筑风格为主,入口和大门围墙及园内建筑均用汉代建筑风格的门楼及窗户体现;园区绿化更以突出自然、生态、健康为主旨,用花草、林木营造园区的优美环境,使园区自然生态艺术与休闲娱乐有机结合,小桥、流水、山坡、石峰等景观布局错落有致,体现别样园林风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综合景观。电话:18709358978地址:武威市凉州区武威南高速入口处乘车线路:乘武威黄羊古浪乡村公交…详情 ▷
黄羊河休闲农业旅游区,是甘肃黄羊河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周边旅游资源,于近年来开发创建的旅游景区,现已建成中心服务区,现代农业展示区,葡萄长廊观光区,黄羊河工业园区,餐饮娱乐区,明、汉长城遗址沙漠旅游区,时令果蔬采摘区等七个功能区,并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旅游景区。电话:093526084812608009地址:武威市凉州区黄羊河农场乘车线路:乘武威黄羊乡村公交…详情 ▷
武威市雷台公园是中国旅游樗”铜奔马”的出土地。观赏游览点有:一号、二号汉墓、雷台观、雷台湖、九天灵泉瀑布、西凉伎乐馆、把盏听涛阁、醉听堂、仙泉亭、双孔石桥、群马玉雕等10多处。待建景点有:丝绸之路群雕、汉白玉祈坛、铜天马等20多个。内设铜天马等文物复制部、旧货交易所、文物商店、旅游产品商店。雷台是举世闻名的稀世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位于甘肃武威城区北关中路,占地面积12.4万平方米。雷台是丝绸之路上精品旅游景区,1983年雷台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雷台汉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03年12月通过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11月被定为甘肃省建设系统第三批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单位,2004年4月被定为甘肃省第三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史料记载,雷台为前凉(公元301年375年年)国王张茂所筑灵钧台。《资冶通鉴》中记载:为东晋元帝大兴四年(公元321年)始筑周轮80余堵,基高9仞。现雷台保存基本完好,长106米、宽60米、高8.5米。台上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详情 ▷
西沙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下双乡俞家湾村西500米。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地面有砂砾堆筑封土堆多座,圆形,底径510米。暴露多座砖室墓,出土有灰陶罐、壶、绿釉陶钟及泥质红陶灶、罐残片等。墓群保存较好,对汉古有重要价值。…详情 ▷
武威沙漠公园是一座融大漠风光、草原风情、园林特色为一体的游览胜地,位于甘肃武威城东20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前缘,占地近4000平方米的游泳池,还有跑马场、赛马场、沙浴场以及“大漠亭”、“陶心阁”、“鸳鸯亭”、“桃花亭”等游乐设施。园内沙丘起伏,百草丛生,有梭梭、桦木、红柳、沙米、蓬棵等沙生植物,是我国第一座大漠风光与沙漠绿洲相结合的游览乐园,现在又请了兰大地理系专家教授进行重新设计,进一步建设完善,使其成为一座展示治沙成果、旅游健身、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沙漠公园。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沙漠公园(原为财税林场),位于城东22公里处,是镶嵌在腾格里沙漠前缘的一颗“绿色明珠”,现已成为一座融大漠风光、草原风情、园林特色为一体的游览胜地。沙漠公园初建于1986年。园内引进世界各地沙生植物350多个品种,建成了融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沙生植物园。公园内在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先后有150多万株松、柏、槐、榆、杨、沙枣、文冠果等树种安家落户,梭梭、桦棒、沙冬青、沙木瘳、沙拐枣等500余万株沙生灌木遍布公园各处,使周围75平方公里的流沙得到控制,三乡一镇7万余亩良田免受风沙侵害…详情 ▷
王景寨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东河乡王景寨村东北2.5公里。面积约75万平方米。地表有砂砾堆筑封土堆及墓道,墓道长1025米,封土堆底径510米。暴露砖室墓多座。1975年清理1座,为八人合葬墓,出土有陶器、金器、漆器及丝织品等随葬品数十件。墓群保存较好,对武威汉墓的分期断代有重要价值。…详情 ▷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城南50公里处的张义镇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时期已成为教寺院。据明朝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明朝正统十年天梯山石窟尚存26处。由于天梯山石窟地质结构松软,在历次地震中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仅1927年凉州大地震,就震毁洞窟10余处。1959年9月,因修建黄羊水库,窟址处水库淹没区,部分造像、壁画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北魏、隋唐时期的藏文经卷、绢画等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存。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最大的洞窟残高30米,宽19米,深6米。窟内有释迦牟尼造像1尊,高15米,宽10米,大佛左右两旁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和迦叶、阿难等6尊造像,造形生动,神态威严,形象各异。窟内南北…详情 ▷
1936年10月,陈昌浩、徐先前等同志奉中央军委命令,率红四方面军第5、9、30军2万余名指战员,西渡黄河进军河西,30军为西路军右翼,从一条山出发,沿长城南侧西进,经古浪大靖、土门直达武威四十里堡。为接应9军,掩护主力部队西进,派88师263团驻守四十里堡。红军刚到四十里堡驻守,就遭到敌人5个团的围攻,时任30军政委的李先念和军长程世才同志在四十里堡祖师宫坐镇指挥,红军战士英勇反击,当地群众积极援助,敌人死伤惨重,但由于寡不敌众,陈家烧房和沈家庄“土围子”被敌人攻破,尔后,红军重新组织火力猛攻反击,敌人的轮番进攻均被击退,终于夺回了失去的“土围子”,守住了阵地,经过3天激战,共歼敌2400余人,完成了掩护大军西进的任务,随后撤出阵地向西挺进。中国西路红军凉州战斗遗址旅游景区位于凉州区城西20公里的永丰乡四十里堡村,现存祖师宫和陈家烧房遗址。这里交通便利,312国道横贯全境。凉州作为中国西路红军革命历程中的重要历史纪念地,其红色遗址——祖师宫及陈家烧房战斗遗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慕名前去参观,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和极大的开发利用前景。经过适当的保护性开发,此处…详情 ▷
西郊公园亦称儿童公园,位于城区西关,是出土国宝级文物西夏木缘塔的地方。初建于1980年,占地19万平方米,居城市规划中心,交通便利,现已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园林公园,是集游乐休闲、餐饮娱乐、赏花观光、林木栽培、动物驯化为一体的游览胜地。公园由三部分组成。西南角为花圃,育花卉数百种,姹紫嫣红,争艳斗奇,尽展芳容;西北部为园林,有花果树及松柏树等千余株,现为避暑休闲区;其余地方为游乐场所。公园注重文化建园,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品味,相继建成了自控飞机、海陆空大战、空中飞车,豪华转马、电动碰碰车、太空冲浪、海盗船、新奇乐城、豪华游船等游乐设施30多个,成为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心驰神往的乐园。公园动物园内有狮子、老虎、白唇鹿、豹子、金丝猴、狼、驼鸟、野骆驼、珍珠鸡、孔雀、熊等动物达50多种;有旱冰场、人工湖、游龙戏水等游乐设施,还有由退役坦克、大炮、飞机等组成的国防教育基地等。逢年过节,园内举办各种题材的大型灯展及群众性联谊活动,增添了公园的热闹气氛。景点位置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关街公园路10号…详情 ▷
凉州战役纪念馆原名凉州四十里堡战役纪念馆,位于凉州区永丰镇四十里堡村祖师宫院内。2008年7月成立,2011年11月13日更名为凉州战役纪念馆,占地面积2680平方米。由缅怀广场、纪念建筑物、烈士纪念碑、展馆、红西路军战斗遗址等组成,展柜14组,展板52块,文物82件,图书106册。1936年11月14日,红西路军先头部队进入武威县境。21日,红30军进占四十里堡。红88师263团固守土堡,265团置于外边准备反击进攻敌人。22日,敌步骑总指挥马元海指挥步骑6个团与青海的5个民团,向红30军88师防地发起进攻。马元海命令敌骑5师祁明山步兵旅马如林团和100师刘呈德团为主力,正面进攻红88师占据的土堡,其他部队为侧翼围攻。战斗开始后,敌人以民团为先锋,以正规军和重火器为掩护,向红军发动进攻。当敌军拥至堡寨墙下时,堡寨内的红军用轻重火器一起射击,同时派部队由两翼迂回,将敌人打得进退无路,死伤惨重。此后,马家骑兵潮水般涌来,在红军的阻击下,退下去又涌上来,战斗异常激烈。激战至午后,敌人攻破土堡,成百上千的敌人冲了进来。危急时刻,红88师政委郑维…详情 ▷
白塔寺,位于城南20公里的武南镇白塔村刘家台庄。相传寺内有大塔一座,周围环绕小塔99座,故名百塔寺。公元1247年,元太宗窝阔台之了、西凉王阔端与西藏地方宗教领袖萨班在凉州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凉州商谈”,使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其后,萨班在凉州讲经说法,宣传佛教。他先后改扩建了凉州四部寺(藏传佛教寺院),其中白塔寺是他主持扩建的最宏伟的藏传佛教寺院。据史料记载,寺院规模宏大,巍峨壮观,有4座城门,8座烽墩,东西长420米,南北长440米,四周有围墙,犹如城垣。寺内建筑众多,有山门、钟楼、鼓楼、金刚殿、三宝殿、大经堂等,殿堂重檐七彩,雕梁画栋,佛像千姿百态,庄严肃穆。白塔寺在凉州城东杂木河流域绿洲拔地而起,庄严肃穆,金碧辉煌,其规模和造型,均为凉州诸寺之冠,号称“凉州佛城”,融政治、经济、宗教、民族、文化于一体,成为蒙古王室及各族官员、群众和僧侣听经礼佛的圣地和从事贸易的场所。萨班在白塔寺圆寂后,阔端在白塔寺内按藏式佛塔修建了一座高16层40多米,周边60多米的白塔,将萨班灵骨葬于塔内。明宣德五年(1430)《重修凉州白塔寺》碑记载:帝师萨班居,师后…详情 ▷
凉州植物园是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区东北角的园林式公园,总面积65公顷。凉州植物园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区东北角,东依二环路天马湖,南邻复兴路,西接兴胜路,北靠北一环路。景区总面积65公顷,975亩,以百年薄皮核桃树和梨树为主,种植各类苗木10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修建了游客中心、购物场所、景观大道、中心广场、星级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现已建成核桃园、梨园、银杏园、植物迷宫等旅游景点,利用核桃树和梨树树冠高大茂密遮阴面积大的特性,建成武威最大的休闲茶园,引入凉州地方特色饮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露天茶园饮食文化。正在筹建的天马文化产业园暨摩天轮主题公园,将极大地提升园区的市场吸引力,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科普、教育、游乐”为一体的园林式公园。…详情 ▷
武威市博物馆现馆藏文物4.4万多件,其中国宝级文物2件,一级文件170件,二级文物278件,三级文物594件,是甘肃省第二大历史博物馆。以铜奔马、医药简、礼仪简、木雕、墓志石刻为代表的汉唐文物,以西夏碑、木缘塔、木版画、金碗为代表的西夏文物,以凉造新泉、西夏银币为代表的货币文物,以明清瓷器、牌匾、水陆画为代表的明清文物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发展武威旅游业的重要资源。目前,该馆下辖文庙、西夏博物馆、大云寺、文物复制厂四个单位。文庙位于武威城东南隅,院内古建筑群保存完整,庄严雄伟,古柏参天,槐荫蔽日,素有陇右学宫之冠之美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闻文庙最早建于前凉或西夏时期,碑载复建于明英宗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东西宽135,南北长187,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全庙由三组建筑构成,东以供奉万世文宗文昌帝君的文昌宫为中心,南为山门,北为崇圣祠;中为孔庙,是供奉万世师表孔子的地方,以大成殿为中心,南为戟门、棂星门、状元桥及泮池,北为尊经阁;西为凉州府儒学院。…详情 ▷
磨嘴子神泉山庄,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小河村十组,距武威城区18公里总面积58亩,地处祁连山东部山川滩地交汇地带,毗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磨嘴子汉墓群、出土西夏珍贵文物的亥母洞及宋代爱国名将杨家将杨满堂征西营寨遗址。主要景点有神泉卧龙厅、鳟鱼池、荷花池、神泉人家、垂钓中心、神泉文化艺术长廊等,景区水资源十分充沛,日流量达400多立方米的天然泉水,汇聚成了人间奇葩——神泉,水流汩汩,自然天成常年不竭,同时利用榆树、杨树、柳树等树冠高大茂密遮阴面积大的特性,建成景区各具特色的休闲餐饮园,就地选用自产蔬菜、家禽等材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露天休闲饮食文化,现已成为集养殖、垂钓、餐饮、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和文化传承为格局的理想旅游胜地。电话:18919458088地址:凉州区古城镇…详情 ▷
狼洞子滩墓群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王家新庄村西南2.5公里。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曾暴露1座砖室墓,砖长0.38、宽0.2、厚0.05米。墓群保存较好,对我省汉古有重要价值。…详情 ▷
牛家花园位于城南5公里高坝镇同益村,是清代名人牛鉴的故居。牛鉴(17851858),字镜堂,号雪樵,是清嘉庆十九年(1814)二甲第四名进士(合计为第七名),曾任河南巡抚、两江总督等职。在河南巡抚任上,政绩突出,深得地方人士好评。花园占地70亩,经梨、核桃、苹果、杏树为主,杂有杨、柳、槐树。高大的庄院居于园中,因宅旁有24株柏树,牛鉴将宅第命名为“二十四柏之轩”。现居屋荡然无存,仅存南、西、北三面半截庄樯,樯基宽4米以上,根据遗址,庄园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占地3500平方米,据耆老回忆,庄樯高而厚,周围有漫台,上可行马车,四角有角楼;院门向东,门道很深,有五道门槛。头道门槛有两层单扇门,包以铁皮,布满蘑菇钉。进院门后,四周均为出廓房,南、西、北三面有出廓木楼拔起,院中腰过厅把大院分为前后两院。后院上房悬有道光皇帝书匾额一块。现牛鉴故居古建筑群围樯遗址与古柏苍松及林木保存完整,1987年牛家花完被武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立项,进行恢复性开发建设。信息来源:凉州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详情 ▷
海藏公园位于城西北25公里处,总面积600多亩,北邻海藏寺,南至尹夫人台。公园建筑坐落在海藏河西侧,因与古刹海藏寺于一体而得名。寺前牌楼旁侧昔有柳树一株,相传每晨有青烟缭绕,名曰“海藏烟柳”,为凉州八景之一。海藏公园始建于1983年12月,内有南北两湖。南湖占地498亩,于1995年11月开始开发,修筑围墙5500米,重点对湖内部分设施进行了规划,初步建成仿古式大门和停车场,开发了小木室度假村,但目前仍以大片林木和天然草坪等原始地貌为主。北湖占地104亩,其中人工湖面42亩。人工湖平均水深12米,蓄水量32000立方米。湖岸上广植林木,修建亭阁台榭,以一条引路为界,纵贯湖心,将湖面分为东西两湖,东曰广泽,西曰消夏。引路设玉帝桥两座,串东西湖为一水。桥上石刻装饰图案古朴精巧,两桥相辅相望,似一条长龙静卧湖中,桥下碧水荡漾,为公园一大景观。湖中现有岛屿6处(清源岛、观景岛、夕阳岛、玉波岛、东大岛、湖心小岛),还有亭榭5处(滨湖亭、清源亭、玉波亭、水榭亭、泄水亭),湖面尚有彩船点点,在耀目的阳光里,愈显奇姿。湖水绕岛而行,迂回曲折,颇似水乡神韵,岛上林木蔽日,绿草铺…详情 ▷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世界上最为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汉辟河西四郡之后,武威正式纳入汉王朝的版图。汉王朝为了阻止匈奴南下,保卫河西地区的安全,在取得河西之后,即开始修筑长城。从敦煌到秦长城,数千里之地,筑起了一道边防屏障,每隔5里或10里地方,筑有烽火台,设戍卒了望。遇有敌情,即点燃柴禾、苇炬报警。凉州境内也留下了这一时期所筑的长城遗址,它东与古浪圆墩子长城相接,向西延伸,经红水河直抵腾格里大沙漠边缘,西至九墩滩,长约100公里,其中长城乡月城墩一段,保存还相当完整。有些地段的遗址残高6米,底宽25米。长城乡境内从东到西30里之地就有20多座烽燧,反映了当年长城的宏伟规模。这些遗址均系黄土板筑,有些烽台燧墩保存的比较完整。墩呈圆锥形或正方形,墩下还可以寻觅到古城堡残迹和灰烬瓦砾。汉代所筑的这些长城遗迹,因年代久远,历经风雨剥蚀,虽多已倒塌,仅剩一些残垣断壁,但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巨大代价的历史见证,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壮举。明王朝为了巩固和加强武威这一战略要地,在凉州设卫,治所武威。为了防御元朝的残余势力,维护西北边防大局,明…详情 ▷
武威鸠摩罗什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中心,是四大翻译家之首鸠摩罗什祖师初入内地译经演教之所,姚秦时高僧云集,慕罗什而驻足于此者,络绎不绝。罗什寺历经沧桑,多劫多难。殿宇僧舍无一幸存,现仅存的罗什塔,即罗什祖师圆寂荼毗后“薪灭形碎,唯舌不坏”之舌舍利塔。虽风尘满面,仍挺立如初。据史料记载,武威鸠摩罗什寺,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初入内地演教之处。寺内雄立的宝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修建的,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罗什祖师一生翻译经典七十余部,三百八十四卷,其贡献在玄奘之上,被称为译经泰斗。他所译的经、律、论既能做到不失原意,又保存有原本语趣,诵读中使人感觉到文辞优美,朗朗上口。因而一直为人们所乐诵,至今不衰。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圆寂,荼毗后奉罗什祖师生前遗愿,舌舍利奉归武威罗什寺修塔供养,即现存寺内鸠摩罗什祖师舌舍利塔。据唐朝碑记记载“罗什地基,四址临街,敬德记”。地址:武威市凉州区北大街66号乘车线路:乘1、3、6、9、11、16路公交到达…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