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安徽省景点>亳州市景点>蒙城县景点>网红打卡景点

蒙城网红打卡景点

蒙城网红打卡景点上榜的有庄子祠蒙城文庙蒙城博物馆双锁山烈士陵园板桥集战斗纪念馆·雪枫公园罗会廉墓地檀公城遗址蒙城城隍庙蒙城万佛塔忠武祠及马公府马玉昆故居蒙城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奶奶庙刘海庙与刘海井蒙城那年乡下景区陆建章宅红城遗址蒙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双公庙20个景点榜上有名,被蒙城网友认为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蒙城网红打卡景点之“罗会廉墓地”

蒙城西北王楼村,抗日战争后期曾为我新四军第四师师部的驻地,彭雪枫、张震等都曾在此住过。村后有一座革命烈士墓,那便是四师侦察科长罗会廉烈士墓。陵墓置于苍松翠柏之中,四周砌有花墙,中间建有纪念亭,立有碑石,碑文有四师司令部、政治部撰写的《罗会廉同志传略》,、张震、吴芝圃的联名书挽“会廉同志千古”,坛城乡全体民众敬送的挽词“义勇可风”等。罗会廉烈士于一九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出生在贵州省普安县楼下河畔一个比较富裕的农家。一九二三年他刚满十岁就进入普安西区旧营高级小学读书,一九二九年考入兴义中学。中学读书期间,他曾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初步懂得了一些革命的道理。在一次中,他积极参加宣传活动,并发表演说:“中国要强大,要争取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解放,要达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而蒋介石对外妥协,我们要坚决反对。”一九三二年春,他考入云南省昆明市昆华中学高中部继续读书。在此期间,他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一九三四年秋,考入暨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一九三六年他在淮南铁路工程处任事。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后,他满怀抗日救国的热情,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遂于一九…详情 ▷

蒙城网红打卡景点之“蒙城城隍庙”

文物保护

元、明、清至民国初期,是蒙城兴建和重修寺、殿、庵、观、祠、阁、堂、府、庙宇最多、最兴盛的时期。根据民国五年的综合统计,当时全县境内共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小庙宇100多所,其中县城里有22个,集镇上最多的小涧镇有20多个,双涧镇有近50个,板桥集有45个。城隍庙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据《蒙城县志》记载,位于东门里黉巷街,西与文庙很近,中间只隔一青龙小巷,东和三清观相邻。现位于新城路中段,西面靠近文庙,东边和漆园宾馆相近。城内的城隍庙和慈氏寺等是香火最盛的庙宇。城隍庙的建筑是砖木结构,工艺精巧,布局合理,大致可分为庙殿和戏院两个部分,庙院前半部分建有戏楼和前后舞台,左右两边是东西看楼,后半部分建有神庙大殿和后殿,大殿前面左右两侧,建有东、西两个偏殿走廊。庙院前面靠街处,开有正中大门和左右侧门各一个。从东左门进入是“土地祠”,从西右门进去是“僧福祠”。入正中门后,必须从大戏楼的前后舞台底下的过道穿过,才能进入正殿前面的长方形的大庙院。在大院的北端,就是建筑雄伟的三间正殿。在大殿前面的左右两侧,各有东、西庙房偏殿共十间。靠正殿的左、右两面,都留有一个圆形的墙门,…详情 ▷

蒙城网红打卡景点之“刘海庙与刘海井”

蒙城民间有七仙八景的传说。在七仙之中有一仙人当地百姓称他为刘海仙。刘海,名喆,字昭远,号海蟾,渤海人,金朝进士,十六岁及第,五十岁作宰相。一日下朝路遇两位道人,见刘行礼,请刘至其家稍坐,并向刘讨一金钱,自拿出鸡蛋十余个,把蛋垒在金钱上,刘见了大惊曰:“太危险了。”道人曰“宰相,你才真太危险呢伴君如伴虎,对不对”刘喆醒悟,官不做了,换了便衣到终南山出家,他云游时到过蒙城,在蒙城城内西北隅修练,建有一庙,庙东墙外有井,相传为刘系蟾处,至今井上留有绳痕,或即当时遗留之仙迹耳。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刘海与金蟾”的故事。在老城内西北角处有一古庙和庙院庙东墙外有一水井,这就是我县民间流传的刘海庙和刘海井。庙虽不大,名声甚远。庙中有三神殿,在中间神台上坐有一位胖胖面带笑色的神像,在他的两肩上挂着一条穿有金钱的如意带,用两手拿着。神仙面前有一金蟾正在用嘴系金钱的样子,这就是“刘海仙”。后来又在庙殿东间的神台上立一座萧何神像,是我国最早创立法律的。在西间的神台上也立一座速报神的神像。在庙院内有两间东厢房,先是看守庙人住房,后来成为当地吃素行善的人们超度、念经求愿的…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