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窖古窖池遗址第一窖古窖池遗址位于奇台县新疆第一窖古城酒业公司内。2002年,该公司在挖掘酒窖时发现该遗址,随即进行发掘,并予以保护。窖址现仅存有一面砖墙,由青砖垒砌而成,墙面涂有一层白灰。全长11.8米,高2.1米,可分为长度大体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在北,做工比较精细,每隔1.2米有固定木板的插槽,估计为用木板隔发酵池时所用,插槽之间间隔1.2米,有两面墙体上还有供人攀爬的脚窝。另一部分在南,做工比较粗糙,墙面不光滑,似为后期加筑,年代较北侧稍晚,墙面有两处隔墙残迹,估计亦为发酵池隔墙。根据遗址内出土的青花瓷碗、陶碗等推测,该遗址建于明末清初,且在清代一直沿用,现已在窖址上建立酒史博物馆。地址:奇台县北斗宫巷39号电话:09947211270…详情 ▷
黑涝坝、白涝坝黑涝坝又叫黑湖,因水呈绿色而得名,黑湖是由七个相通的湖泊群组成的积水湖,形成百米条状。黑湖分大小两处,惯称大涝坝小涝坝,均在马鞍山下。小涝坝方圆约100平方米,大涝坝约300平方米,均呈椭圆形。小涝坝终年向外流水,流而不枯;大涝坝有5个泉眼向外冒水,水多而不溢。当地有民谣说:“姐妹泉,姐妹泉,看起黑,舀起白,大不满,小不干,饮不尽,喝不完,干旱年成也不浅”说的就是大小涝坝的神奇景色。遇到雨水多的年份,水深不见底,有“岸无松影浮绿藻,风起荷花四面来”的美誉。白涝坝又称镜湖,是江布拉克风景区最大的一面天然湖泊,因湖底多有白色石块铺就,又有雪峰倒影投放其中,看起来湖为白色。镜湖又处在雪线地带,终年有雪峰当屏,青松为邻,四季风景各不相同,冬夏景致最为优美。冬天,银装素裹的镜湖静静地躺在冰砌雪雕的世界里,大雪给镜湖盖上了厚厚的棉被。夏日,是镜湖最活泼美丽的季节,雪峰送爽,青松拂翠,绿草如茵,雪莲飘香,牛儿吟,鸟儿叫,羊儿跑,马儿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详情 ▷
东地大庙东地大庙位于奇台县城东北约二十公里的西地镇东地村,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古有东地河贯穿其中,四座古庙坐北向南,毗连相建,外有土墙环绕四周,院内古木森森,一派庄重肃穆气象,由东而西依次为城隍庙、关帝庙、娘娘庙、圣武宫。嘉庆、道光年间东地大庙扩建,新建武圣宫、圣贤殿、戏楼等。同治四年(1865)因白彦虎作乱,庙宇毁于战火之中,只有关帝庙得以幸存。光绪十八年(1892)当地百姓捐资重修娘娘庙、城隍庙等。四庙之中,以城隍庙最古,建于乾隆五十五年庚寅即公元1790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庙内有泥塑及劝人向善的大型壁画。娘娘庙位于关帝庙西侧,彩梁画栋,气宇不凡,彩绘木制窗格把正殿与外殿一分为二,外殿山墙两厢皆是彩色壁画,其一侧壁画乃“严父教子图”,一侧是“五子夺魁图”,正殿内亦极精美,有泥制假山彩雕,亭台楼阁又有神仙彩画。关帝庙居于两庙中间,外殿有两面雕花砖墙,左雕蛟龙飞舞,右雕丹凤独立,雕工细微,刀法爽利,飞动欲活。正殿内矗立关羽、关平、周仓泥塑,关羽塑像高大威武,内殿两侧有生动的大型壁画,壁画描绘了关羽生平。东地大庙分别于1971…详情 ▷
恐龙沟恐龙沟位于将军戈壁凹陷低洼处。南北走向,长约5公里。沟谷两边的山丘时断时续,沟中的沙石表层,有零零落落的土包,犹如随意被人抛撒下的巨型馒头。民国十九年(1930年),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袁复礼先生随中瑞(典)科学考察团来到新疆,在将军戈壁一带付出三年之艰辛,终于发掘出两架形体完整、骨骼框架清晰无损的恐龙化石。之后经古生物学家鉴定,命名为“奇台天山龙”。袁复礼博土的小小地质锤,敲开了准噶尔盆地的神秘世界,之后的地质学家不断前来探察和踏勘一层层古老的岩石,翻阅着大漠荒原这本神秘无限的书卷。195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考察队在将军戈壁探察时,又在石树沟一带发掘到恐龙化石,从而肯定了“奇台天山龙”的产生年代是上侏罗系石村组。1987年,中国和加拿大科学考察队在将军戈壁一带发掘出一架身长30米的大型恐龙化石,从而打破了曾经在四川省发掘的身长22米,高3.5米恐龙化石记录,一跃成为亚洲恐龙化石之最。它仅次于美国现存34米的恐龙化石,名列世界第二。2006年8八月26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详情 ▷
江布拉克位于奇台县东南58公里处的低山带,是已立项开发的大景区,包括宽沟景区和羊洼滩,规模仅次于天池,主景区有7个水潭组成一片湖泊群,其中三个在低处,其余镶嵌在绿草成茵的山坡上,远远望去就象北斗七星,由此向西不远处是高山草原江布拉克,这里水草茂盛,山花遍野,满目葱翠,据此不远是赛尔台峡谷,谷内有一山洞,能发出“嗡嗡”的气流声,奇怪的是你却感觉不到有风,加之周围散布在草丛中的小木屋,让人感觉到一种神秘色彩。电话:09947325888…详情 ▷
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境内,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面积492平方公里,包括硅化木景区、恐龙沟景区、魔鬼城雅丹景区和石钱滩景区。…详情 ▷
奇台刀条岭景区位于新疆奇台县半截沟镇车排子梁,距县城近六十公里,因山体长,山顶尖,形似一把横卧的长刀,因而得名,刀条岭以松涛、云海、断崖而出名,加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奇台刀条岭景区分二路水,潮惊四面山,山体美丽秀雅,丰姿绰约,盛夏,微风掠过刀条岭,这里除了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之外,极目远望,远远近近的草地和庄稼汇为绿茵茵的海洋,分不清哪是牧场,哪是农田,绿色拥抱了刀条岭,绿色浸透了刀条岭;山花簇拥着刀条岭,花香熏醉了刀条岭,从摇曳的绿草丛中伸出五颜六色的花,尤其是那些鲜艳的山花,犹如一朵朵绯红的轻云。…详情 ▷
坎尔孜乡位于奇台县城以东18公里、303省道以北1.2公里处,东接五马场哈萨克民族乡,西临一一团场,南与奇台农场、一九团场为邻,北与西地乡西地村接壤,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坎尔孜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有灌溉机井97眼,人畜饮水井5眼;日照充足,无霜期约155天左右,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气温环境极适合农作物生长,特别适宜于发展经济作物,现有耕地23532亩,人均占有耕地4.2亩,盛产优质小麦、大麦、玉米、打瓜、甜菜、油料、无公害瓜果蔬菜等;饲草料品种繁多,品质优良,有苜蓿、红豆草、苏丹草、饲料甜菜等,为发展农区畜牧业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详情 ▷
奇台荒漠草原保护区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境内东北部,为第三纪由山地径流携来的洪积物和冲积物所堆积覆盖,其上多受现在水流,尤其是风的加工所刻蚀搬运和堆积,形成面积广阔的沙丘和沙垄,其南绿是一带盐化的冲积平原,平坦而开阔;北缘受阿勒泰山回春的影响略有上升,为第三纪沉积地层的丘陵台地。…详情 ▷
靖宁城遗址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政府改奇台堡为奇台县治,改管粮通判为县令。奇台设县后,即发动万余人开始修建靖宁城。靖宁城是在奇台堡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三州辑略》记载:“靖宁城是将旧堡展筑,周二里七分,高一丈五尺,城门四。”从设县以来,到乾隆五十年(1786年),县城内外人口不断增加。清代流人赵均彤在《西行日记》中记载:“城内外人口不止一千家,亦大都会也。”道光二十三年,林则徐流放伊犁,路过老奇台,在《荷戈纪程》中记载:“壬寅十月,初六日,巳刻又行四十里,奇台县城,住南关外。贸易颇多,田畴弥望。”另一流人杨炳坤路经靖宁城时描述到:“遥望城廓参差,亭台矗立,绿野如云,平畴沃阔,诚饶衍之区。”据载,嘉庆、道光和咸丰年间,奇台县人口增加到7000余户。奇台县在当时应该说是北疆通都大邑。那时,整个古城子大地是“闾关相望,比户可封,阡陌纵横,余粮栖亩,最称富庶之区”。然而,靖宁城兴盛时期不足100年。同治战乱,波及古城子。反反复复遭受着战乱击打的靖宁城之创伤姿态可想而知。同治三年,上千间城内外官宅民房被烧毁靖宁城成了一座废城…详情 ▷
野生植物园沙漠里的植物都是一些生命力极强的植物,为了抵抗干旱,它们中的大部分植物将叶子退化成鳞片状或线状,用嫩枝呼吸,进行光合作用。它们的枝干或生有白色绒毛,或呈银白色,以反射太阳光、减少水分的蒸发。它们都有发达的根系,一条向下的垂直根系可深入到沙土层5米以下,向四周延伸的根系可达数10米。卡拉麦里山荒漠植物主要有胡杨,白梭梭、白皮沙拐枣、柽柳,琵琶柴、假木贼、铃铛刺、沙棘、曲尖麻黄、羽状三芒草、准噶尔无叶豆、沙漠绢蒿、白茎绢蒿、驼绒藜、针茅、苔草、芦苇、芨芨、沙葱、冰草等。此外,这里还有珍贵的药材锁阳和肉苁蓉等。…详情 ▷
唐朝墩古城遗址古城位于奇台县城东北角,与县城紧紧相连,东临水磨河,西南方紧连居民区,北靠菜园子(蔬菜生产基地)。该古城东西宽315米,南北长490米,为一长方形城郭,四面有城门、城垛,北城墙上有烽火台,目前,残存北面城墙。解放前,人们常从遗址中拣到唐朝时代的器皿,解放后,且文物管理所陆续从遗址内采集到红陶侈口平底盆,灰陶平底三耳大瓶,灰陶单耳罐,宋青瓷器残片,元代双鱼镜,元代察合台银币……,奇台县城得名—古城。196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墩古城久远,据史料记载,此城为唐代北庭都护府属轄的四个县中的蒲类县城,始建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设县于唐长安二年(702年),是北庭都护东路的咽喉重镇,丝绸北道的必经之地,也是长安至碎叶城的国际通道。元代归别失八里元帅府所轄,是其属下的五城之一,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蒙古迁徙伊犁,蒲类城与别失八里同时废弃。清代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军西进,成为天山北麓重点军屯兵之处。现代人据其唐代城墙高大,远望似墩的特征,称之为唐朝墩。据老人回忆,清代末年该城还比较完整…详情 ▷
奇台县博物馆奇台县博物馆始建于1997年。2004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奇台县多渠道筹集资金2200多万元,动工修建了占地10025平方米的犁铧尖文化大厦。大厦落成后,将博物馆搬迁至犁铧尖大厦三楼。馆舍面积184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450平方米、文物仓库面积65平方米、安防监控室面积55平方米。奇台博物馆装修精美,安防设施先进,文物库房建设达到建设标准,展厅陈列科学合理。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7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件、国家二级文物43件、国家三级文物400余件和大量正在鉴别的文物;征集了五个民族风情展的民俗展物264件,展厅布展文物590件。展厅陈列布展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沧海桑田,反映奇台地史和生物进化过程。第二部分:春秋大地,反映奇台县社会历史发展沿革,布展依次为青铜时代、铁器时代,汉、唐、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出土文物及遗址图片。第三部分:水土风情,反映奇台建政以来改革、工农业生产、文教卫生事业和民族民俗风情。博物馆自2006年10月1日开馆,已成为奇台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情 ▷
古城子大漠景观古城子大漠景观以干旱沙漠自然风景为主要特征,其景观类型有沙漠、戈壁、雅丹地貌、古海陆相化石、火山口等地质胜迹,加之大漠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等,计6个景区、16个景点,其景观内涵极为丰富。尤其是魔鬼城、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和将军戈壁诸景,为古城大漠经典景观,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详情 ▷
汉城遗址奇台汉城是对满城而言,位于唐时蒲类城南侧,曾修筑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城址是在原古城子军事堡的旧址上逐渐扩展起来的。这里除了古城堡之外,还有一座老满城,城名叫“孚远城”。它和古城堡的命运一样,在百年战乱中,焚毁不堪。光绪九年(1883),古城子县治由老奇台靖宁城迁至汉城。两年后,清政府在原古城堡旧址上修筑了两座新城—一座是汉城,一座是满城。同时还修复了已毁的老满城。光绪二十二年(1896),扩展县城时将汉城和满城连接在一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从抵御战乱起见,政府动员百姓,绕城一圈,筑起一道城墙,将果果滩和老满城都圈入城内。自此,汉城、满城和老满城便贯为一城。这一时期,汉城以犁铧尖为中心、以东西大街为主街道,街道的商号、商行、店铺、货栈、作坊、庙宇、会馆等混杂在一起,鳞次栉比。…详情 ▷
阳洼滩景区阳洼滩景区处在县城60公里的开垦河上游,海拔1700米,它四面环山,青山如黛,碧水泻珠,云雾缭绕,奇峰迭出。河谷中生长着高大的杨树林,河床上布满五颜六色的卵石。两岸是碧毯般的草甸,各种鲜花争相开放,红得似火,白得如雪,勾勒出一幅美丽图画。阳洼滩的云雾,四季各具特色:春天云雾弥漫,一望如海;夏天雄浑厚重,宛若银盘,散落于树间;秋天似棉如絮,连绵不断;冬天则与雪山相映,连为一体。走进阳洼滩,清晨登上高山,阳光从云雾中穿过,给整个大地披上韶红色。山雨来时,道道闪电划破寂静的山林,乌云就在头顶翻滚,瞬间雨过天晴,云消雾散,山村若洗,苍翠欲滴。黄昏河岸边的柳树随风摇曳,牧民的毡房里,奶茶香味阵阵飘出,夜深人静时,青山松林都沉浸在夜色里,皓月当空,如水的月光给山野披上了透明的轻纱,一切都变得如梦台幻。在阳洼滩,可登临阳洼滩深处的大布吊和小布吊,也许憨态可掬的哈熊会迎接你,远处峭壁上的野山羊也凝神翘望,到了晚上,点一堆篝火,让心儿随篝火升腾,随着篝火你会完全融入这座大山之中。…详情 ▷
石钱滩石钱滩藏在将军戈壁最僻静的地方,位于将军戈壁双井子东南5公里处,是一处具有3亿年地质演化史的古生物化石宝库。经地质专家鉴定,石钱滩产出的古生物化石多达200多种,包括各类珊瑚、腕足类、腹足类、头足类、三叶虫类、苔藓虫类等。其中首次被发现的新种化石,按国际命名法则定名的有石钱滩血石蛤,石钱滩挑齿蛤等。1930年以来,地质专家及勘探人员多次在双井子一带发现采集了不少古生物化石,其中一种珍贵的化石品种为单细胞生物,是石炭纪至二纪期间曾经大量繁殖的古生物,系此地质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由此推断,石钱滩地层由中石炭纪双井子组的生物灰岩及钙砂岩组成。它的出现,证实了将军戈壁一带海相中有石炭纪地层的存在,从而判定含有丰富的可开发的地下资源宝藏。远古留下来的石钱,薄薄的石片,圆圆的外轮,中间有个圆孔或方孔,如果不是三质的,人们会将它误认成在古钱币。这石钱,丰满了大片戈壁滩,如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1913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历尽艰险来到这里,为俯首即拾的石钱海百合茎化石惊叹不已,他把这一重大发现披露于世,并将此地命名为石钱滩。…详情 ▷
墨湖墨湖,因水呈墨绿色而得名,也称黑涝坝,位于县城以南54公里处的马鞍山风景区。墨湖是由7个相通的湖泊群组成的积水湖,形成百米条状。此湖遇到雨水多的年份,水深不见底,有“岸无松影浮绿藻,风起荷花四面来”的美誉。墨湖共分大小两处,惯称大涝坝、小涝坝,均在马鞍山下。小涝坝方圆约100平方米,大涝坝约300多平方米,都是椭圆形。小涝坝终年向外流水,流而不枯;大涝坝有五个泉眼向外冒水,水多而不溢。当地有民谣说:“姐妹泉,姐妹泉,看起黑,舀起白,大不满,小不干,饮不尽,喝不完,干旱年成也不浅”。说的就是大小涝坝特有的神奇。大小涝坝都处在丛林之中,四周松柏参天,绿树成荫。夏秋之际,游人来到这里,仿佛置身花海,一群又一群的鸟雀飞掠而采,在湖面上嬉戏着,不时地发出清脆而婉转的鸣叫声。走在柔软而开满五彩山花的草地上,若身临仙境,有种如梦如幻的舒畅感。湖水看起来是黑色的,盛在碗里却是无色的。这里借用郭沫若先生描绘天池的诗句“一池浓黑沉砚底,万树长毫挺笔端”来形容黑涝坝,也是非常贴切的。远方的朋友们,如果你来到江布拉克风景旅游区作客和度假,请你到马鞍山风景区来…详情 ▷
奇台烈士陵园位于奇台县东关街。建国初期,这里发生的大沙坡、六棵树、柳洼梁等剿匪战斗,保卫和巩固了新政权,维护了新疆的稳定统一。为纪念牺牲的烈士,陵园于1963年始建,占地面积16.9万平方米,建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烈士纪念馆、下沉式广场、烈士墓区等,安葬烈士78名。陵园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色旅游景区。…详情 ▷
人工梭梭林人工梭梭林是奇台大漠中的绿色长城,从沙漠边缘深入3公里,东西长65公里,形成了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流沙得到控制,有60万亩肥沃的农田不再受到风沙侵蚀。这道绿色屏障,起伏坦荡,层林尽染,丘峦叠翠,现在已不仅仅是一道秀丽的风景线,它同国家大西北“三北四期防护林”浑然一体,蔚为壮观,它捍卫了人类的家园,从中也体现了我们的生存天地更加安全,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地发展。…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