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邛崃山脉中段,夹金山南麓,青衣江源头,是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和模式标本产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区,雅安市宝兴县境内。是经国务院【1975】45号文件批准成立的,始建于1979年,1994年确认为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4万公顷,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其中核心区27581.5公顷,缓冲区2897.5公顷,实验区8560.0公顷,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0.65、7.42、21.93。区内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山体剧烈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地形起伏大,高差悬殊。最高海拔为4896米,最低海拔1000米。形成了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奇峰峥嵘、峰崖壁立、怪石嶙峋的独特景观。这里神奇的地势地貌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它成为许多孓遗物种的避难所,中、外科学家先后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发现并命名了151种动、植物新种(其中植物73种,鸟类38种,动物31种,两栖5种,鱼类3种,昆虫1种),是全世界少有的天然生物基因库,同时也是邛崃山系大…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