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氏宗祠年代:清2019年,蒲氏宗祠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礼义城遗址位于渠县土溪镇洪溪村渠江东岸,占地168000平方米。南宋末年既是城址,又是古战场遗址,明清时期继为要塞之地和古城场遗址,清代在其上修三教寺,成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之地。礼义城遗址自宋至清历为渠人避兵祸之地,延续时间长,历史信息丰富,是研究川东北地区政治、军事、战争、宗教的重要遗址。尤其是它在南宋末年抗拒元兵达二十年的时间,是继合川钓鱼城外的另一处研究宋末元初历史的重要遗迹,现遗址内还有宋时沿山体所砌城墙、宋代“地图碑”残件、清三教寺遗址、“重修三教寺石碑记”等历代遗迹、遗物。1986年被渠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礼义城四周城墙及崖壁为界,面积16.8公顷。…详情 ▷
渠县柏水湖规划总面积689.55公顷,含湿地面积257.31公顷,湿地率37.32。柏水湖是川东丘陵区库塘湿地,是嘉陵江支流水源涵养地,具有防洪、灌溉、饮用水源地等重要功能。规划区域湖汊众多、岸线曲折、丘区湿地特征明显、景观优美,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对我国丘区湿地保护、水源涵养及生态安全维护具有突出示范意义。…详情 ▷
碧瑶湾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万寿乡,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景区植被覆盖80以上,年均气温19度,空气湿度75,空气负氧离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桃源仙境,康年福地。景区紧邻南大梁高速、达营高速、318国道,距渠县县城13公里,与达州、广安、南充均在100公里以内,交通便捷。景区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乡村扶贫为方向,探索川东北丘区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着力打造集“农业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4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景区形成“十里花香”田园景观带,“万寿果谷”农业生产区、“灵感人家”民宿居住区、“打鼓岭”山地运动区、碧瑶庄园休闲聚集区的“一带四区”发展格局。其中,碧瑶庄园为碧瑶湾旅游景区核心区域,由四川博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8.6亿元,以山水田园文化为特色的徽派风格园林景区。庄园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主要建设有灵感湖、碧瑶老酒庄、碧瑶大酒店、安琪婚纱广场、灵感禅院、定慧禅房、灵感洞寺、横塘湿地、海棠湾、甘露湾、康养中心、汽车营地等。碧瑶湖水域开阔,水质晶亮清澈,两岸遍植银杏、樱花、海棠…详情 ▷
王万邦墓(渠县)保护范围:墓体东外延25米,墓前石狮南外延30米,墓体西外延25米,墓体北外延30米至锣尔顶小山坡。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西各外延10米。南、北以保护范围为界。…详情 ▷
文庙也称渠县历史博物馆。渠县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1月,与渠县文物管理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建于宋代嘉定以前,在渠县城内西隅石于岗顶元代次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重修;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邑侯梁从义移建于县城南外西岩侧,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邑侯邸居正又于南郊将文庙迁回旧址,明代祟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九月初九),文庙被农民起义军焚毁。《渠县志》载:“癸未重丸之交,贼由西城毁堞而入,学宫焚焉。”隔二十年后,清代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再度兴建。康雍、乾、嘉亦相继修葺。现存的文庙建筑,是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动工重修的。整个工程于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秋季才告竣工。清代文庙的建筑开始于距今三百一十六年前,前后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个皇帝,费时达一百五十八年之久。走进文庙,最引人注目的是雄伟壮观的的朱红甬壁,正背两面皆书鎏金大字“宫墙万仞”,其正面四字,相传为康熙皇帝手书。宫墙建成于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距今一百八十余年8226。“宫墙万仞”四字,来源于《论…详情 ▷
四川汉亭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渠县水口乡汉亭村,距县城30公里、中国汉阙文化博物馆2公里,在览阙路上。园区面积6000余亩,充分利用汉代历史文化和生态自然景观。采用现代生物高端技术管理生产,主要种植胭脂桃、茵红李、贵妃枣、现代大棚葡萄及名贵树种,配套有餐饮、住宿、会议、儿童游乐、棋牌、垂钓、采摘等接待服务,是集科研、种植、养殖、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农业园。园内种植葡萄200余亩,胭脂桃、茵红李500余亩,向日葵700余亩等。每年3—4月赏桃、李花,5—6月采摘鲜桃,7—9月观赏葵花、采摘葡萄、鲜李,10—12月赏菊花。与四川农科院、林科院、畜科院、西南大学等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建立了“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先后被省、市评为“三星级乡村酒店”、“四川省乡村旅游特色农家乐园”、“达州市示范休闲观光农业”。…详情 ▷
三汇王爷庙年代:清2019年,三汇王爷庙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渠县云峰塔是一座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临巴镇石桠村一绝壁四立的小山上,古朴庄重、巍然壮观的石塔。塔下岩边,尽是奇形怪状的落石,有的独立耸峙,有的彼此依靠,有的重叠拼凑,不一而足。从羊肠小道上得山来,一石塔耸立于眼前,云峰塔到也。地处蓼水河东岸的云峰岭,与高沙古镇隔江相望。塔畔潭深水碧,江流到此,触石翻腾,“万道银波寒射塔,宛如金剑吐珠光”。这里是高沙八景区之一。渠县云峰塔建于道光庚子年(1840年),为6棱11级石塔。塔地处山顶平台,登高远眺,目及十里,景人。塔高13.23米,塔基为正六边形,边长2.3米、高0.34米,底层高1.6米、边长1.85米;第二级高1.26米;第三级高1.19米。以上各级高、宽度逐层递减收分。系楼阁式砖石结构。塔基青石砌筑,塔身八方五层。塔顶置大小各异的两个石鼓和一石质塔刹,塔檐厚0.26米,上下排比匀称,若龙尾高翘,翼角凌空。塔底层正面开有长方形石门,门刻有楷书楹联:“文治光昭示呈五色,笔花璀璨星映三垣”,横批“云峰文库”。其余各方分别阳刻草书“龙飞凤舞”和“福”“禄”诸字;“龙”“飞”二字笔划中还夹杂龙头凤尾的图案,字体…详情 ▷
三汇文峰塔(渠县)保护范围:塔体西、北至渠江,东、南各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各外延10米。…详情 ▷
“红色渠县纪念园”坐落于距渠县县城30公里的贵福镇八台山麓。该纪念园是在1993年建成的营渠战役纪念碑和苏维埃纪念馆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占地面积9.4万平方米,于2012年2月开工建设,2012年底正式落成开放。该纪念园由入口广场、景区大门、国旗台、苏维埃广场、红色文化纪念馆、战斗梯、营渠战役纪念碑七大景点构成。其中,红色文化纪念馆占地1500余平方米,该馆以营渠战役为主线,汇集了渠县红色文化资源,分为“序”、“革命薪火·燎原渠县”、“营渠大战·红色政权”、“共赴国难·抗击日寇”、“龙潭起义·迎接解放”等五个部分,集合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历程,综合运用历史资料,通过雕刻艺术、书画作品、遗物展示和声像资料等形式,生动翔实地展示了红色渠县的光荣历史和社会影响,供游客瞻仰缅怀。纪念园内,高达19.3米的营渠战役纪念碑矗立在峻峭挺拔的八台山巅,碑名“营渠战役纪念碑”由魏传统将军所写,碑上分别雕刻有、为川陕革0据地的题词,以及近千烈士的英名。“红色渠县纪念园”自开放以来,积极发挥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作用,配合相…详情 ▷
渠县节孝坊(渠县)1.贾氏节孝坊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4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40米。2.燕氏节孝坊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东外延7米,向西外延30米,向南外延30米,向北外延8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北外延20米。…详情 ▷
渠县历史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1月,与渠县文物管理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渠县历史博物馆是一家以历史文物的收藏保管、陈列展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为主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经过30余年的发展,渠县历史博物馆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员工16人,内设办公室、业务部、免费开放管理部、保卫股等部门,占地面积5711,馆舍面积2100,馆藏文物达3236件套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2000年,被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被纳入全国第二批免费开放博物;2013年,被评定公布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服务事项渠县历史文物陈列地址四川省渠县渠江镇和平街93号(渠县文庙内)联系电话08187223396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春夏季开放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30—2000;秋冬季开放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400—1900。固定闭馆时间:周五及农历除夕(元旦、春节、五一、国庆逢周闭馆)。交通线路县内自驾、出租均可到达…详情 ▷
贾氏节孝坊位于渠县城东北58千米任家乡兴武村,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牌坊坐西向东,青砖石建成,四柱三门,高8.5米,宽4.8米,顶三层檐呈品字形。…详情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渠县赵氏宗祠。它建于清乾隆乙卯年(公元1795年),为渠县赵氏一族的总祠。赵氏宗祠为四合院院落式建筑,由山墙、耳楼、厢房、正殿五个部分组成,占地830平方米,是渠县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宗氏祠堂。赵氏宗祠山墙高大,主体框架完整,以歇山顶、灵动翼角为主要特征的戏楼和祠内所立“鼓励人才”碑最具特色。大门上方一整石板上竖刻“赵氏宗祠”四字,上和左右雕刻五龙捧旨。再其上书写“教伦饬纪”四字,粉底。顶上是花纹等装饰图案。戏楼保存完好,两根支撑柱上镂空雕刻三层人物图案,十分形象逼真。过内院,就到了大厅,其宗祠大梁上雕刻有建筑年代,并在二梁上题词修建人员,当时由四房人共同出资修建:长房赵宗旦、赵家泰,二房赵恒亘、赵能宽,三房赵克俊、赵高阶,四房赵荣飚。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东外延20米,向西外延32米,向南外延10米,向北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10米、向北外延30米。…详情 ▷
赵公神道碑位于土溪乡碑帽村的公路旁,碑前右侧有一棵黄桷树,碑为一巨大青砂石建造,通高4.95米,宽1.5米,厚0.46米,为川东地区第一大碑石,神道碑为赵启贵之墓碑,顶为半圆形,坐北朝南,碑上铭文恭楷,书写圆润,雕刻细腻,右边为墓主人姓名、封爵、官职,中部刻“圣旨、皇清诰授武功将军赵公神道”14个大字,左为建碑者署名,落款“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十月上浣旦,敬上”。…详情 ▷
城坝遗址位于四川渠县土溪乡城坝,又名宕渠城遗址,是賨人文化遗址。城坝遗址所包括土溪镇天府村、城坝村全部及流溪乡新华村、洪溪村部分,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2005年3月至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发掘,发现有木椁墓、土坑竖穴墓、灰沟、井、灰坑等遗迹;出土有铜器、漆器、铁器、陶器等。1991年5月,城坝遗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1月,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三五”期间重要大遗址名单。保护范围:西、南、北三面至渠江,东接佛尔岩。…详情 ▷
三汇白塔位于四川省渠县三汇镇南1.5公里处,在渠江右岸。《渠县志》三汇塔序赞之:“前拥牛山之秀,后接龙冈之奇,相阴阳于山巅,度方位于河畔。”塔建于清道光年间,据载当初建塔以彰教化,而叫文峰塔。共十三层,高53米,呈六面体,通体涂成乳白。塔基及底层用石建筑,每边长4.4米、厚0.9米,面渠江而建圆拱门,高2.9米,拱高1米,塔檐石凿,六角翘角,213层用砖建造,各边有长方形瞭望孔成品状,塔顶挂铜铃四个。底层拱门上有石刻横匾,长1.8米,宽0.7米,阴书“文峰塔”三字,二层阴书石刻横匾“更上一层”,三层阴书石刻横匾“欲罢不能”,三匾皆正楷。塔顶檐飞角,风铃高悬,铜铃迎风而响,清脆悠扬。塔内原建木楼13层,螺旋木梯,层层相连,直通顶层。内底周长19.8米,底层有石碑6块,刻塔序及捐修者芳名,以上各层立四尊陶烧、木雕佛像。每层均有观景窗口,远眺山如翠屏,近望古镇如画,俯视渠江如练,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塔雄踞江岸石矶上,临江傲涛,形如巨人手擎银色宝剑,遥指长空。《渠县志》三汇塔序赞誉它:上出丹霄,作两河中流之砥柱;下临翠浪,注千载层出之文澜。…详情 ▷
梭罗碥摩崖造像位于渠县报恩乡,开凿年代为唐代。共计造像四龛,原凿于一宽7米、高2.4米、面积16.8平方米的独立岩石上,因地层下陷,导致从第2龛中部断裂一分为二。1号龛一菩萨二侍者,主尊为观音,侧立善财和龙女。2号龛一佛二侍者二武士,主尊释迦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两侧各一侍者,龛沿各刻一武士像。3号龛一菩萨二侍者,主尊为六手观音,坐于金刚座上,六手持仙桃、月亮、太阳、青蛇、宝剑,两侧有侍从。4号龛刻两菩萨像,削发秃顶,身着袈裟,盘腿席地而坐。梭罗碥摩崖造像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悉,梭罗碥摩崖造像与北方石窟寺形式有很大不同,达州类似造像龛数量非常多,只是规模没这么大,龛数大多为一至三龛。虽然现在处在深山偏僻之处,但在古代大多数都刻在交通要道上,目的在于方便信众参拜。专家从龛内佛像形制特征、衣纹服饰、龛眉及其上花饰分析,认为与巴中南龛造像非常相似,而且是十分流行常见的。巴中同类题材有明确纪年款,为唐中晚期,达州与巴中相邻,因此,山西大学赵瑞民教授断定:“梭罗碥摩崖造像虽无题纪年款,但基本可确定为盛唐或中晚期造像。”保护范围:分布范围向东外…详情 ▷
1.冯焕阙保护范围:基址向东外延105米,向南外延92米,向西外延117米,向北外延323米。面积8.69公顷。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78米,向南外延43米,向西外延36米,向北外延48米。面积10.96公顷。2.沈府君阙保护范围:东阙阙体向东外延48米,向南外延43米,向西外延65米,向北外延187米。面积2.95公顷。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28米,向西外延38米,向南外延82米,向北外延13米。面积3.86公顷。3.蒲家湾无铭阙保护范围:以阙体为基点,向东外延44米,向西外延49米,向南外延23米,向北外延290米。面积3.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37米,向西外延113米,向南外延75米,向北外延22米,面积5.92公顷。4.王家坪无铭阙保护范围:阙体向东外延68米,向西外延79米,向南外延61米,向北外延323米,面积6.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105米,向北外延15米,西、南与…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