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洪门湖国家湿地公园南城洪门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江西省南城县境内,规划面积4313.34公顷,主要包括南城县境内的洪门水库、黎滩河以及周边一定的区域。该湿地公园以洪门湖库塘湿地、黎滩河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平原湿地等构成的自然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在我国东部中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丹霞地貌景观下的湿地形态自然,岸线优美,湿地景观独特,观赏性极强。洪门湖(洪门水库)属江西省大型水库,位于南城县东部16公里处。其水域面积70余平方公里,总库容量12.16亿立方米,大小岛屿千余个,有赣东“千岛湖”之称。洪门湖神秘洪门岛库内曾是西汉南城县治所在地,文化底蕴深厚;数万亩丹霞地貌,各具特色。附近既有1933年红军战场遗址,又有明代益藩王墓区,更有神秘莫测的圣地洪门,是集度假、休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详情 ▷
尧坊船形屋位于南城县天井源乡尧坊村段上村小组。为清代中晚期建筑,座西朝东,由两栋大夫第组成,东西纵深87米,南北宽56米,占地面积约10亩,尧坊船形屋平面结构布局为正厅三进一廊,两旁配有与正厅相通偏厢,共有大、小天井20多个,百余间房间,厅堂宽敞明亮,门窗有精美木雕,梁椽处处浮雕,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上厅设木雕神龛,屋内方砖铺地,房间布局得宜。廊道错落其间,乡人称为“一百零八间屋”。前有大院,院内两侧各有一栋附属房,大门正对面有一处红石旗杆石,上阴刻“光绪甲午科、举人宁文琳”宁文琳为宁氏后代。两栋大夫第门额均有人物故事、花草石雕,造型生动,雕刻精美。整个建筑形状独特,,从屋后西山东瞰,只见古宅如船形迎水向南行驶,在本县实为罕见。该屋为宁姓叔侄两人所建,左为叔建,右为侄建。除“船屋”外,尧坊村还有端记大夫第、元记大夫第等10余处古建筑群,数量多,规模大,保存完整。村里还有10余棵古樟,枝叶茂密;6口古井,水质清澈甘甜。“船屋”北侧有保存较完好的书屋,孕育了宁宪邦、宁鸣邦、宁文琳等5位宁氏名人,院内还有为考取功名的宁文琳立碑。村里现存的观音堂、张王殿、沙公庙,为尧坊子孙…详情 ▷
磁圭村在宋、明两代时曾繁华无比,南城县志(同治版)有记载:“户至千四百,屠肆至七十,楼观相望,弦歌之声不绝。”磁圭村后虽因屡经战乱而逐趋衰落,但村庄还保存有许多古朴的明清建筑和精美的木雕。磁圭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根据地,村庄里有红军高级将领的旧居,还保存有众多红军标语,是集古色、红色和绿色为一身的旅游胜地。村里保存有20多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标语,“打倒屠杀工农的国民党”、“争取江西首先胜利”、“反对国民止士兵抗日”……这些标语大部分书写在村中的大宅屋上,字体端庄秀气,每个字约高60多公分,属巨幅标语,落款为红三军团,书写年代为1933年前后。一栋名为“悟轩”的古宅,曾经是红三军团的指挥部和高级将领的住处,红军高级将领在厅堂里召开会议,研究作战计划。…详情 ▷
潮音洞石龛窟位于南城县岳口乡伏牛村,东临盱江,是古代人工所开凿的一处石龛窟,建于明代,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洞外一龛,洞内石壁浮雕罗汉佛像二十尊,头部均被砸掉,另有一尊脚踏莲花的观音,有一定的石刻艺术。为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潮音洞口俯视盱江,可见盱江水中有一状如盘珠的巨石,正好与潮音洞口相对,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在潮音洞内可听到盱江中巨石下发出涨潮与退潮之声,其声如海潮之涨落,故名“潮音洞”。当地传说“打出潮音洞,修起万年桥”,万年桥的石头即来源于此洞。万年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竣工于清顺治四年(1647),潮音洞亦成于同时。潮音洞内呈长方形,宽10米,深20余米,空气清新,气候清凉。内建楼阁雕梁画栋。石壁上有10余尊罗汉佛像浮雕,形态各异,形神兼备。另有一尊脚踏莲花,手持云帚的观音塑像,立于洞中。洞口有副对联,饶有情趣:“神庙朝朝朝朝朝朝应,江水长长长长长长流”。上联一、二、四、六的“朝”,读作,三、五的“朝”读作;下联一、二、四、六的“长”,读作,三、五的“长”读作。它运用“朝”、“长”二字的多音多…详情 ▷
滨水公园滨水公园始建于2010年7月,该公园地处县城南面,盱江河的西岸,与之遥江相望的是南城三大名山之一的从姑山。公园设有中心广场活动区,滨水休憩区,运动游憩区和文化娱乐区等四大区域。是一座以“盱江文化”为载体,集“防洪、景观、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2015年被评为国家3级旅游景区。…详情 ▷
坐落在南城县东南五公里的从姑山,临江竖立,气势雄伟。整个山系,皆岩石结构,交相组合。从姑山分东西两峰,东峰为“飞鳌峰”,西峰为“天柱峰”。两峰之间有素称“从石天光”的一线天,中间架一天桥,长约2米,宽1米,沟通两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思想家罗汝芳曾在此建立“从姑山房”,接待四方来和他共同讲学的人。明代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曾求学于此。从姑山在古时为文人云集之地。据《山志卷十二附从姑山》记载,在此挥毫题句者,达四十三处。至今“飞鳌峰”、“洗心池”、“玉立”、“高山仰止”等,仍一一镌刻石崖之上。尤以罗汝芳题的“飞鳌峰”三字赫然在目,笔力超群,疑非人力所致。从姑山石刻198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登高公园景区登高山公园修建于2007年1月,位于南城(古建昌府)北郊,古称凤凰山,相传曾凤凰栖息于此。山腰有“凤冈”“朝阳鸣凤”摩崖石刻。每逢重阳佳节,古建昌郡民登游观日,又名“登高山”。公园内有登高阁、盱江书院、古城南门楼、叠泉、人工湖、竹海、凉亭、木栈道、游步道、民俗商业街等景观。登高阁位于登高山(凤凰山)公园的至高点,是南城陆路和公园的标志。这里是南城人民旅游休闲、学习娱乐和养生健体之所,更是南城历史文化展示的平台和城市名片。…详情 ▷
临坊王氏宗祠是抚州市保存较完整的古宗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总占地面积580平方米。门前立有四柱三间五楼石质门楼,正中圣旨牌竖刻有“龙光”二字,下面横刻有“王氏宗祠”四字,立柱和额坊上有双龙戏珠、仙鹤以及各种花卉图案。牌门楼雕刻工艺精湛,书法浑厚有力。祠堂分前院、正屋两部分,前院西门上书“三槐名第”,东门书“临坊世家”。宗祠东侧建有古戏台一座,至今保存完好。…详情 ▷
麻源三谷属丹霞地貌景区,形态各异的丹霞地貌引人入胜。现主要景观有老人峰、绣球石、龟峰、合掌岩、华子冈、灵谷山、廪山、铜山、卷石岩等,于2004年7月被国家水利部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详情 ▷
硝石,位于南城县洪门镇境内,1933年10月,蒋介石纠集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先是9月28日,敌北路军第八纵队周浑元部(3个师兵力)侵占中央根据地的北面门户黎川。掌握红军领导权的博古、李德等人,摒弃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前几次反“围剿”中克敌制胜的正确战略战斗,而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堡垒对堡垒”、“阵地战”等一套错误打法,他们震于黎川失守而急于收复,于是严令东方军攻打南城的重镇——硝石镇,意在截断周浑元纵队与南城之敌的联络,并乘胜收复黎川。其地形条件构成了硝石易守难攻的特点,而驻硝石之敌24师黄子咸部(约4个团兵力)以碉堡、交通壕沟构筑了两道严密的防线。此外,还构筑联系工事,硝石街则以工事完全,这就使红军进攻尤为困难。1933年10月8日攻击硝石的各红军部队进入预定位置,9日凌晨,东方军司令部发布攻击令,当天,红军猛烈冲击四次,其中肉搏两次,守敌以汽油棉絮制成火球照明,进行顽抗,红军攻击未能奏效;10月10日至11日,红军仍然多次冲击,都因硝石之敌防御防线的坚固而失利。直到10月13日,在南城之敌3个师向硝石增援的情况下,毛…详情 ▷
太平桥位于江西省南城县东门外盱江上,又名“留衣桥”。原为浮桥,后改建为石桥。为半圆形石拱桥,共14孔。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平桥原名“万寿桥”,始建于宋嘉佑五年(1060)。宋嘉定十三年(1220)毁。元至元十九年(1282)募建,改名为“太平桥”。明万历八年(1580)桥毁,明益藩捐金首倡重建,“往来称快”,改名“东郭虹桥”、“虹桥”(明罗汝芳《太平桥记》:“庚辰(万历八年)腊月桥北民舍灾,延及桥……事闻益藩潢南殿下,捐金首倡”)。清康熙《南城县志》卷1《形胜》:“东郭虹桥即太平桥,在郡东门外江之上……县东北五里乌龙潭”。明嘉、万间,益府诸王对太平桥迭圯迭修,“厚帤藏以助”地方“佐驾太平之桥”,使得南城东江诸桥皆“朱家造就”。专家考证,此实为明益藩江东“洪门”茔山墓事而为。虹、红、洪声同韵通,太平桥一名“虹桥”,与天地会簿“红桥”、“洪桥”史谣义贯音通,揭示了南城“太平”桥与明益藩“洪门”墓事及天地会簿“洪桥一洪门”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史学百年之谜。太平桥后屡毁屡修,清顺治二年(1645)、康熙元年(1662)迭毁于火。据清康熙《南城县…详情 ▷
升山古寺位于江西省南城县株良镇路东村,靠206国道右500米处,交通便利。本寺座东朝西,风景优雅,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古刹。该寺原名叫“金龙寺”始建于唐初,在清乾隆年间,因皇帝出访,皇宫奸臣作乱,娘娘为寻夫,带领丫头“蔡藤香”路过该寺住下,在该寺吃斋念佛,祈保皇上早安平乱,娘娘的真心虔诚,感应诸佛。不久,皇上平安归朝后。亲临本寺接娘娘进宫,丫鬟“蔡藤香”向皇帝留在该寺继续修行,为皇上祈福拜佛,丫头的敬意感动了皇上,在此皇帝收她为义女,眷属为临济宗氏,并现保留(历史碑文)。将该寺重新扩大做过,改名为“升山寺”,还赠送了诸多珍宝数件。拨良田,土地千亩。该寺在付老方丈这任职期间开过戒场,容纳过百余僧人,出了诸多高僧大德。【文革】期间,该寺香火暂息,所有珍贵文物,佛像等化为灰尽。随后被占用为农场,捌零年后,由于国家政策执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宗教场所日益兴盛,在十方善男信女,大德居士的发心捐助下,得到政府支持的同时,在八八年重新建修,现有大殿、祖师殿、观音殿、住房等,今为整体规划本寺,0古老道场,树立佛教文化清规,望十方居士,善男信女,发菩提心,随缘乐助,功德无量,…详情 ▷
醉仙湖(原洪门水库),素有赣东“千岛湖”之称,位于南城县东部16公里处,其水域面积达70多平方公里,散布大小岛屿千余个,数万亩丹霞地貌各具特色。库内曾是西汉南城县治建昌古城所在地,又有方圆20公里明代益藩王七世八代近千名王子王孙的墓葬群淹入水底世界。近年有专家考证出洪门镇乃洪门策源地,附近洪门古老的“过桥”仪式中的万年桥、太平桥、“望柱”和石像。这一神秘莫测地带,给考古学家和“洪门”考证者留下太多的谜,也为游览观光者带来了许多好奇与刺激。景区位于抚州市南城县,依托洪门水库而建,景区面积114.9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6.45平方公里,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洪门水库总库容12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发电、灌溉为一体的大型水库。近年来,景区管理单位开展了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行动,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水质保持在类。景区所在区域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其中醉仙岩、象鼻山、千年龟、仙人手印、狮子山、回音壁、黄金海岸、世纪之吻、一线天等各式各样的象形石都别具特色。…详情 ▷
碑山遗址是因兴建廖坊水库而进行前期文物普查时发现的。2005年11月,经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开始时南城县万坊镇大徐村西南的碑山商周文化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其出土的主要器物有镞、镖、锛、穿孔的石佩饰等石器,有鼎、簋、釜形罐、壶、器盖、器座和纺轮、陶拍等陶器80多件,为抚州历史罕见。碑山商周文化遗址的发掘,再一次用实例证明了南城这个古老的地域三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生息。经科学发掘发现,武岗山遗址和碑山遗址主要文化堆积均为商末周初的“万年类型文化”晚期阶段和西周早期阶段。两处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江西商代万年类型文化,特别是商代晚期的文化内涵增添了新的资料;西周早期遗存的发现,使人们更容易窥视到赣江、鄱阳湖流域商周文化逐渐融入统一的中华文明的历史轨迹。同时,它们的发掘还填补了盱江流域考古的空白,撩开了南城县早期文明的神秘面纱;同时,也为纠正“商周文化不过长江”的说法补充了有力的佐证,对研究南城的历史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详情 ▷
武岗山遗址是南城境内首次发掘的商周文化遗址。其遗址顺着起伏的小山丘向南北伸延,遗址地表层有各种印纹陶瓷、石器,以北面坡地水沟断层最为丰富。考古队在这里发掘了两个深坑,分一、二号两处。一号遗址,高出地面达10米,东西宽50米,南北长70米,总面积约3500平方米。共出土的印纹陶以夹砂红陶、黑色硬陶为主;二号遗址,在一号遗址以南,约400米,遗址高出地面约7米,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其出土的印纹陶片以席纹、回纹的灰色硬陶为主。这些印纹陶的纹饰有粗绳纹、细绳纹、方格纹和米格纹,其中献形器脚具有商周遗物的典型特征。在该遗址上采集的石器遗物有:石锛(扁长型、两面斜刃、通体磨光)2件和石斧(呈扁平状)1件,系新石器时代文物。从武岗山商周文化遗址考古发掘来看,这里出土的遗物不多,但足以说明盱江这条河流,远在三千多年前,就吸引了人类在这里居住,始孕育着南城古代的先民。…详情 ▷
王府古城王府古城景区位于南城县建昌镇盱江河西岸,景区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建有明清古城墙遗址公园、古航运码头、城市防护堤景观工程、麻港人行桥、盱江廊桥和王府里工程等。主要以建昌古文化为主脉,结合徽派建筑风格,突出戏曲记忆、健身步道、书法之路、盱水码头、朝阁望乡、南城皓月、朝门迎辉、犀牛望月、南城春晓等九个旅游文化主题,是汇集淘、游、吃、购、娱等为一体的景观街区。…详情 ▷
山石刻(含一勺之多、月泉、玉练双飞)位于江西南城县,石刻时代为明、清。原名仙都观邓真人墓及石刻造象等,观、墓、造象已毁,现存“一勺之多”、“月泉”、“玉练双飞”。为抚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属武夷山系军峰山之余脉,海拔不到一千米。相传唐代邓紫阳真人在山习道修练,道士相争来此讲学,名流贵赫往来不绝,成为东南一带道教中心。秦时,大学者华子岗遨游万里来到麻沅著书,华子岗有他藏书的石室。南宋诗人谢灵运曾慕名而来,看到了华子岗留下了不少赞美山的诗篇。悬崖上的碑额、摩崖造像和雕刻工艺,达到了非常精妙的地步。晋时,大医学士葛洪炼丹登临山,称赞“神功泉”是他走遍天下名山大川少有的好泉水。唐代抚州刺史颜真卿游历山时,亲自撰文并书《仙坛记》,是仅次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天下第二书;北宋思想家李觏在山“十贤堂”讲学时,前来听讲的各地学生达百十人,无怪乎明朝广西付使王华在《集序》中这样写道“吾盱为江右之名郡,山水之秀天下称焉。而又郡山之特殊者,故晋唐宋以来逮我朝诸名公闻人,慕其名者,未必不一游。”唐大历三年(768),书法家颜真卿任抚州…详情 ▷
尧坊船形屋位于南城县天井源乡尧坊村段上村小组。为清代中晚期建筑,座西朝东,由两栋大夫第组成,东西纵深87米,南北宽56米,占地面积约10亩,平面结构布局为正厅三进一廊,两旁配有与正厅相通偏厢,共有大、小天井20多个,百余间房间,厅堂宽敞明亮,门窗有精美木雕,梁椽处处浮雕,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两栋大夫第门额均有人物故事、花草石雕,造型生动,雕刻精美。整个建筑形状独特,从屋后西山东瞰,只见古宅如船形迎水向南行驶,在南城县实为罕见。…详情 ▷
圭峰公园,位于河东城区北段,盱江与黎滩河交汇处,因此地原为古圭峰渡口,有上千年的历史,考虑到历史地名的传承,故取名“圭峰公园”。占地53亩面积,公园主要建设内容为双江楼、亲水观景平台、中洲凤羽和盱江帆影文化墙、防护墙、拉膜亭广场、停车场以及景观绿化,是集观光与健身为一体的市民休闲场所。…详情 ▷
南城盱江省级湿地公园地处南城县境内,主要包括南城县城所在的盱江段、黎滩河以及周边一定的区域,由南向北呈狭长型廊道走向。规划总面积632.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603.3公顷。…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