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硒谷位于丰城市董家镇境内,为丰城市董家镇人民政府管辖。2008年5月正式对外接游。2007年以来,丰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富硒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把富硒旅游产业列入了市委、市政府“1268”工程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在产业定位上立足高起点,在产业规划上立足高标准,在具体运作上立足高效能。聘请中国农业大学编制了《江西省丰城市富硒产业规划》。投资550万元拉通了新梅公路至董家泉溪村总长10公里的富硒公路,使开发中心区到新梅高速公路仅需12分钟,到丰城市区仅需半小时。建设了千亩富硒特色果品基地、富硒绿色蔬菜大棚基地等绿色观光项目,到现在共计投入9000万。景区内还有九龙山原始森林、净住寺、千年古柏、罗岭林场、马祖湖、隍城温泉等旅游景点。…详情 ▷
龙涵瀑布,在市域南部希望乡境玉华山景区西北面。这里森林茂密,空气清新,竹木覆盖密度最高的地方。从上岩村穿过竹海云波到山中盆地的港里社山邹家,远远便可听到湍急流水声。只见一条神龙小溪百转千回,从峡谷中奔涌而来。溪上游是一组层层叠叠,构成大小2—3米高的小型瀑布群,从山谷溪流斜刺里冲出丛林,激起万朵浪花,可听到巨大的轰鸣声。再出回路转,一条象洁白的白练出现在人的眼中,这就是长期秘在灵境不为人知的龙涵瀑布。龙涵瀑布共分两级:下边的大龙涵瀑,落差近20米;上面为小龙涵瀑布,高度近10米。瀑水从小潭转暂喷泻而出,形成大瀑布和一泓碧潭。深潭面积200多平方米,象一块翠玉镶嵌在深山之中,供游客赏览。关于龙涵瀑布,还有一个动人故事。传说很早以前,龙溪下游石枧村有户姓刘的儿子,名叫“小伢仔”,在一回天旱年的一天,睡梦在龙溪上游砍柴时,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跳到小伢仔口中落肚,变成一条龙,潜入深潭。从此,还遇干旱年,他便直冲云霄,呼风唤雨,恩泽百姓。这个故事至今仍在民间传颂。…详情 ▷
三迭瀑布,原名“跌水漕”。位于丰城罗山中部北面,系一天工造化之瀑。上有十条深涧流水汇集,从悬崖陡壁直泻。分为三迭:上迭从悬崖顶端直泻清潭,高二十丈,如银河下池,寒光闪烁,气势澎湃;中叠高十余丈,下跌洼池,似雪花四溅,一潭珍珠飞舞,绚丽壮观;下叠数十丈,流落深间不见底,只听得水声雷鸣,震撼山间。举目远眺,三迭飞流一千尺,势如银河倒挂,白云滚滚,使人耳鸣目眩,神怡心旷,遐思万千。清胡茂松《跌水槽》诗云:“苍壁空中白练悬,飞流直下到巨川。往来过此抬头望,俨似庐山瀑布泉。”此为罗山第一奇观,古今游客登山者,必至此赏览它的壮丽景观。…详情 ▷
古丽城遗址坐落于丰城的西大门素有“中国羽绒之乡”的拖船镇。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姜曰广墓”为157年前的明朝爱国英雄姜曰广抗敌失败,率全家32人投塘自尽殉节,他死后身葬何处一直以来成谜。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我市文物普查工作者在浠湖姜家村东发现了姜曰广墓,此谜终于有了答案。姜曰广墓位于姜氏村祠左前侧30米,墓室基本保存完整,发掘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据悉,姜曰广是同田浠湖村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清顺治二年(1645年),江西提督金声桓与部将王得仁在南昌起义抗清,将姜曰广接至南昌以资号召。后因寡不敌众,于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十八日,被清军攻陷,姜曰广悲痛至极,留下“六歌”及绝命词一章,率全家32人投塘自尽殉节,时年66岁。…详情 ▷
桃花岩,位于株山东北部山间。清同治《丰城县志·山川》载:“桃花岩,在株山(徐孺子)读书台西,石屋容百人,中有石床,无斧,凿迹,岩上有多桃花,悬泉滴沥清旷,为一山之胜”。岩洞深5米,宽14米,最高4米,最低1米,其形似船。岩顶有一线清泉下滴,长年不绝,晶明透底,水质清凉。洞四周灌木丛生,绿郁成阴。每年阳春三月,奇花异卉,争妍斗艳,景色绚丽。历代文人默客慕名而至,赋诗作句,赞尝奇绝风景。清熊履廷游此咏《桃花岩》诗云:“木脱山空一径微,缘岩爽气袭人衣。泉声冷向岩前落,鸟影低丛地上飞。片石留奇蟠佛座,千峰积翠抱禅扉。与僧共话踩林久,指点闲云暝欲归。”相传,岩内有一小洞,每日会流出白米,足供一僧之食用。后有一贪心和尚,把洞凿大,忘想多得白米,结果适得其反,白米再也不流出来了,和尚只好自食其力而活。清至建国初期,洞内仍有一老和尚和一老妪长住于此。1959年二老先后去逝,而岩洞娇色神彩未改,至今仍供人民游览、憩息佳地…详情 ▷
位于市东南部山脉中有座高山叫千岁丘,海拔987米,是玉华、昭明二山与升华山的分水岭,顶部地势平坦,气候宜人,自古就是避暑胜地。其间分布着大小8处石建筑遗址,那就是1931年至1937年间外国传教士们所建别墅群,遗址今仍可见。据说,1931年左右,在临江府清江县(今樟树市)传教的天主教徒聂德乔夫妇,在前往升华山游览的路上遇雨,电闪雷呜之时,闪电将他们避雨的破庵打着了火,聂氏夫妇吓坏了,赶紧躲到杨家村杨氏宗祠中暂避。雨过天晴后,千岁丘迷人的景色深深吸引聂德乔夫妇,他们决定在此传教,一住就是三年。1934年夏天,清江人黄友生请他们下山布道。回到临江以后,他们便把千岁丘的美景告诉了主教司布恩等人,提议在千岁丘筹建别墅。司布恩上千岁丘后,也对这里的风水大加赞赏,便找到杨家、刘家两村的管事人杨新六、刘鳌占,立下租契和建房协定,并报丰城县县长审批备案。随后他们在千岁丘雇人采石,筑起了八幢西洋风格的别墅,用白铁皮盖顶,装上玻璃窗,外面罩上铁丝网,分属德国人聂德乔夫妇、司布恩夫妇、孙雅各夫妇、何述道夫妇、梅里坚夫妇,瑞士巴美珠、英国斯密斯教士、新西兰米普生、加拿大罗斯夫妇,俄国姬教士、澳大利亚方克…详情 ▷
升华山,亦称“孤山”,又名“澄山”。清道光《丰城县志·山川》载:“孤山,距县九十里,又名澄山,山下有水澄澈,土人汲以造麦曲,色如丹砂”故名,是丰城历史名山之一。位于市域南部希望乡境内,属武夷山余脉。山势东西走向,长9公里数,宽4公里,总面积22平方公里,主峰仙顶海拔1011.7米,耸立云霄,可谓“华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万氏族谱》中有《望孤山》诗描写云:“别开阴翳遇新晴,仙顶花飞一望平。着眼乍疑添月穷,澄山到处有琼瑛。但知日影从高照,不觉银盘半欲倾。直待雪消千顷白,绿茵又映晚霞明。”山顶有数块巨石屹立,远眺形如“青天削出金芙蓉”,笏立碧空。它与玉华山对峙,“气势两相高,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周围有四十多座小山峰环立,峥嵘竞秀。山间白云缭绕,青烟弥漫,蔚为壮观。明末清初时,山顶建有祠宙清真寺,分上下二殿,门外有一园形巨石,悬空倒立,遇狂风时自然晃动,素称“定风石”。传说罗山谌母总为罗山风大建不起自己的行宫而苦恼,而升华山的祠庙却高大无恙。于是谌母向王、郭二仙请教,借来定风石,结果谌母殿自然建好了。久之,王、郭二仙见石未归还,急了,连唤三声,定风石便又飞了回来,谌母殿也安然无…详情 ▷
位于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东南部,距离市区35公里(行车需35分钟),距省会南昌95公里,可经105国道、丰抚公路直达,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是名符其实的省城休闲“后花园”,为旅游黄金圈地。含秀湖属国家大二型水库,水域面积7.1平方公里,年蓄水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最高洪水位72米,汛限水位(6月21日至9月30日)为69米,最低水位45米,为赣江中下游大型水库之一。湖区周围植被茂盛,生态良好,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特别是春、秋两季,景色格外秀丽。湖区年平均气温17至18摄氏度,夏季气温比区外低812度,适合开展各种户外旅游活动。湖中水源优质,湖岸曲折,港汊众多,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松、竹、柏及野生灌木等植物,湖区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湖区原为五代后晋高祖元年(936年)始建的丹霞福地,周围有丰城最早的县治“富城”遗址;湖底有明朝开国元勋徐达故里角陂村和永乐探花孙曰恭故里同造村;湖区附近还有雷坊、黄塘古村、成仁坊、柱史第、九贵联芳牌楼等古建筑。有著名的景点如卧佛岛、娘娘山、神龛寨、水下古村等。含秀湖已开发湖心岛屿探险、划船、钓鱼、滑水游泳,狩猎、野营、…详情 ▷
位于江西省丰城市城东部30公里的丘陵地区白土、淘沙、袁渡乡境缘,又称为楮山,与临川县地交界,距省会城市南昌仅五十余公里,因其遍山生满株树而出名。山势南北走向,长13公里,宽5公里,面积41平方公里。周围有三角山,风车口、罗汉寨、抢岩岭、大峰凸、水牛鼻、华贤峰、鸟沙岗、双耳峰、马鞍咀等十余座山峰环绕。主峰三角山海拔高556.2米,独冠群峰。株山方圆数百平方华里,山中景色优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山间奇峰嵯峨,峥嵘竞秀,怪石造化,形状万千,似人似物,栩栩如生,各种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山中野猪、豹子、蟒蛇、小天鹅、猫头鹰、野鹿等飞禽走兽不时出现林间,甚至多次出现游山虎的足迹。山间绿海成荫,诸峰挺拔竞秀,奇峰怪石,峭岩溶洞,形态万千,绚丽奇观。该处桃花岩素享游览胜地美名,洞中千奇百怪的钟乳石似化出一桩桩美妙的传说,虎骨岩、棕子岩、仙人洞、流水石等亦属美妙奇观。山洞弯弯曲曲、山径上上下下,人行其中,如入画境。山顶有一天然盘石平台,平整可坐百人。东汉高士徐孺子曾于此呤诵诗书,故名“孺子台”。台上有一小池,宋时学者胡国安曾于此洗砚,故名洗墨池。株山群景林木繁茂,禽鸟翔集,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是…详情 ▷
碗泥岭窑址(含碗泥岭窑址、公路边窑址)洪州窑是我国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现经考古发现全市有古窑遗址30余处,碗泥岭是其中之一。此窑址在铁路与石江乡镇相邻界的碗泥岭和水库周围,在阳夏坊下窑坑和钳石村枫树下一带有较高的龙窑包数座。地面瓷片堆积丰富,层厚四一五米,有青白釉和黑釉瓷两类,考古挖掘的器物有缸、缽、罐、碟和归依瓶等残件,为洪州窑晚期延续窑址,因而有“先有碗泥岭,后有景德镇”之说。现在的碗泥岭制陶场长期有效传承了洪州窑原始的传统手工技艺,采泥、踩泥、制坯拉坯,烧炼和上釉等工艺均属纯粹古老技艺,被称为“洪州窑的活化石”…详情 ▷
丰水湖文化公园景区位于丰城市新城区西面,玉华河北支线与南支线交汇处,东面为三纬路,南面为二纬路,西面为五经路,北面为孺子路,新城大道从公园人工湖上部横跨东西,总面积1270亩,总投资约4.5亿元。主体丰富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由丰水湖、丰水广场、心广堂和园林景观带四大部分组成。景区注重对本区域文化的传达,依托丰城宝剑、洪州窑博物馆、城市展览馆、心广堂、地方风俗展示作为文化传统的主载体,着重表达丰城宝剑、洪州窑、书院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景区以新城大道为轴心,呈对称展开双环状布局,两侧各为一个半月形人工湖,合成一个圆形人工湖,水面面积约500亩。内环是以106米为半径的圆形丰水湖广场,面积约53亩。公园结构为:一湖二轴四片区。一湖为滨水休闲活动区;二轴为文化景观中心轴和文化景观次轴;四片区为文化广场活动区、文化展览区、文化休闲区、体育活动区。各区通过连续的生态绿化串接起来。到达方式:乘坐1、4、7路公交车,票价均为1元人,通信:畅通气候:四季皆宜注意事项:爱护景区的一草一木,保持景区卫生…详情 ▷
蕉坑乡曲源村的“雷氏宗祠”便“隐居”于此,完好地保存280余年之久。宗祠为坊祠相连结构,面阔13.8米,进深32.8米,占地面积约453平方米,采用砖、石、木结构建成,略偏西南方向。前坊为砖石结构,八字门楼,三檐,高约8米,顶部为雕花彩绘砖瓦斗拱,楼式防雨顶。坊正中上部刻“恩荣”二字,中横刻“物华天宝”四字,下横刻“双龙世家”四字牌额。坊门两侧为弧形八字门墙。坊背门上墙面绘水墨魁星点斗画,高约1米,现仍依稀可辨。坊与祠之间庭院两旁各对称置两抱鼓石及两旗杆石,祠门上书“雷氏宗祠”四个大字,四周为砖石围墙。祠内为二进一天井,中厅柱为砖砌,梁为抬梁式,两侧为穿斗式。祠内厅墙两侧有斗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字体刚劲挺拔,令人敬畏和震撼,墙中嵌镶对联一幅,上联为“剑水跃双龙发祥在昔猗欤天宝物华千寻紫气冲牛斗”,下联为“杯峰环九曲聚族于斯允矣地灵人杰五色文章耀几筵”。该联为当地雅士蒋曼文所题。另在靠天井的檐柱上也各有两幅乡绅题写的对联,但由于年代久远,字迹较难辨认。最为惊奇的是祠内前堂壁上还保留了人民公社及文革时期的标语和打油诗,如:“社会主义喜…详情 ▷
位于丰城县西北部同田,圳头乡镇境内的锦江下游,跨丰城、新建两县市交界地,北濒锦江,西高安华林,东南与丰城同田、尚庄、梅林、圳头、湖塘、上塘等6个乡镇1797个自然村相连,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湖区最低海拔18米。湖面积3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4236万立方米,为丰城第一大淡水湖泊。药湖,晋代以前叫“叹早湖”。据清同治《丰城县志·波堰》载:“药湖,县北五十里,周迥四十里。旧传许旌阳经此,水蛭(蚂蝗)粘其马足(脚),投药湖中,水蛭遂绝故名”,赤称“仙湖”。在远古时代,药湖就属湖滨沼泽地区,在湖区大批珍稀古生动物群化石中,有属古代中、晚期更新世纪,如我国华南地区大熊猫族系剑齿象、犀牛、梅花鹿、羚羊类等古生动物群体。时至今药湖仍水域宽广,平日泉水不竭。每逢春夏降雨季节,烟波浩渺,一碧万顷。明徐日德《药湖》诗中有:“灵泉鸣玉液,窈窕称仙湖,介岭山仍截,石龛水自纡,河源溯濯锦,霞绮明流酥”之句。湖区水草丰美,历来是鱼类繁殖栖息好场所,所产鱼类达20余种,尤以麦鱼最有名。清道光《丰城县志·土产》载:“麦鱼,出药湖,长不及半寸,其色如麦,四、五月间始有。相传许仙投麦所化,故又名仙鱼”。有史以来,沿…详情 ▷
郭坑口村地处于江西省宜春地区丰城市,位置处于江西省中部。东界临川、进贤、南临崇仁、乐安、新干,西接樟树、高安,北连新建、南昌,市域南北长70.5千,东西宽74千,总区域面积2845.07。郭坑口村只有千人口的小村庄,有上百年历史,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村里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外打工生存,留下老人和孩子滞留这片古朴家园,这里没有工业的嘈杂热闹,老人的和蔼、孩子的清纯、让你深度走进倍感温馨亲切。景点位置江西省宜春丰城市郭坑口…详情 ▷
丰城孔庙大成殿位于丰城市丰城一中校园旁。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最后一次重修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历代先后重修二十余次。原有建筑近一万平方米,有门、泮池、明伦堂、尊经阁、文昌宫、先代殿、启圣祠、乡贤祠、名宦祠、魁星阁、江山秀杰楼、斋署、龙山书院等建筑组成,历史上曾被誉为全国“三个半孔庙”之一。目前仅存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上铺三色琉璃瓦,檐下密布计心造和偷心造斗拱,颇存宋代营造法式建筑遗意。大成殿高13.5米,进深16.6米,面阔22.5米,檐下有回廊,四周为红石质立柱26根。整个建筑气势宏大,结构精巧,是丰城古代最为著名的建筑之一。…详情 ▷
紫云山水库,是江西省有名的大型水库之一,列为省重点水利管理工程,是旅游、避暑、休养最好风景园林胜地。位于市域东南部丰水上游,距市城60公里的铁路与蕉坑交界境,以紫云山谷地故名。水库始建于1958年8月,1960年3月竣工使用。有主坝一座,副坝六座,拦截丰水流域面积81.5平方公里,占全市水库总流域面积11.5。总库容量1.16亿立方米,占全市库容总量的16.22,有效库容7420万立方米,占全市有效库容总量的19。修建大小灌溉渠道148米,共长238公里,其中总干渠1条长47公里,分支渠147条长191公里,可灌农田16万亩,占全市水田面积的14.36。库坝后建有发电站一座,装机容量1260千瓦,并配有一组防汛无线电台,汛期向省直至中央防汛指挥部传递水位情况。1959年施工时,进行技术革新,试制成功“动力牵引高坝运土卷扬机”,日可卷土上坝1008立方米,比人工担土提高工效148倍。11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12月25日,国家农业部、农业机械部、水利电力部联合在丰城召开全国水利工作现场会。会后,先后有28个省市水利代表团前来参观学习,一时名扬全国…详情 ▷
桂林书院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正式落成,由致仕学者夏子哲创建,院址位于江西省丰城市同田乡镇坊村东镇坊小学内,属一处杰出的古建筑文化遗产,1994年辟为市古文化遗迹遗址,1996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龙光书院及龙山书院号称丰城三大书院,当年的藏书量一直为丰城各大书院之冠。书院为古0宫院建筑风格。主楼重檐歇式宫顶,共两层,上层为0,下层是正堂,全木质构成。外披檐回廊,前廊和左、右廊有28根石楹柱斗而上,建筑面积374.2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院外竖石牌坊门楼和砌围墙,周围圣树芳桂,花翠四时,飘香秋日,大门上横刻阳文“桂林书院”,两侧直行楷书对联:桂蕊飘香书,声吟破山中月;林峦耸翠,诗思敲残槛外花。大门两侧的古樟树尤为壮观。桂林书院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初名“桂林书楼”,镇坊《夏氏宗谱》附有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状元邢宽“镇坊桂林书楼序”一文。《镇坊桂林书楼序》乃是受镇坊人夏公任所托而作,夏公任之父夏时明(字子哲),洪武举人,宦游三十年致仕归籍。回到家乡后,优游山水,见镇坊水秀山青,草木畅…详情 ▷
北屛禅林(含北屛禅林门坊、观音堂、万寿宫、天符宫、傅爷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丰城玉龙河省级湿地公园位于丰城市新城区,南起二纬路,北至剑南街,规划总面积235.7公顷,湿地面积228.7公顷。…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