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偃墓位于荥阳市王村镇西韩村行政村胡固村自然村南,地表现存一高大的封土堆,底部直径约60米,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最高处近20米,墓冢有黄土分层夯筑而成,中间夹杂有石、鹅卵石层,十分坚硬。由于该墓的时代及主人,传说为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狐偃之墓,清代《河南通志》亦说“春秋狐偃冢,在汜水胡固村之南,为晋大夫”。狐偃,春秋时期晋国人,晋文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的舅舅,与兄狐毛跟随文公在外逃亡19年,帮助晋文公重耳成就霸业,为大夫,是晋文公的主要谋臣。第一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卧龙台寨位于荥阳市庙子乡环翠峪行政村贤孝山顶,寨南北长750米,东西宽约250米,寨墙依山而建,用不规则的青石块对错垒砌,全长1695米,呈长方形,高7米、宽2米,有东、西、东南三个寨门,皆石拱券门洞,东门保存较好,西、东南门保存不太完整,门额上均有清代咸丰年间题额,石寨保存较好。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荥阳市环翠峪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贤孝村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第二卫生所位于荥阳市环翠峪风景区三坟村(即县南庙子乡卧龙台下三坟村),群山环抱,山青水秀。1944年11月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第二卫生所在三坟村设立。全所五六十人,设有手术室、药房、病房,茅屋25间、窑洞5孔,可容纳伤员病员数十人。三坟村东北隅卧龙台南崖下,有窑洞3孔,东边1孔,窑深15.2米,宽4米。崖上檀树枝繁叶茂。此窑当年为重伤员病室,人称“英雄窑”。皮定钧司令员曾亲到这里慰问伤病员。1945年该所随军南下。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第二卫生所1996年6月被郑州市团市委授予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地村民为更好保护此遗址,挂“八路军后方医院”的牌子用以宣传和教育。信息来源:郑州委党史研究室…详情 ▷
任洼瓷窑址位于荥阳市刘河镇任洼村北部,遗址分布于多级台地上,东西长约280米,南北宽约160米,面积约45000平方米。遗址中部崖壁上发现有窑土,南部崖壁上及上下两处台地上均暴露有文化层,文化层厚3—4米,包含有大量瓷片,其中以黑釉瓷最多,亦有少量白瓷及黄釉瓷,可辨器型为碗、罐、盘、支烧等,根据采集到的标本特征判定其为唐代窑址。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荥阳市刘河镇任洼村西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北头遗址位于索河路街道办事处(索河办)槐树洼行政村北头村周围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300米总面积21万平方米。遗址为多级台地其中部、北部崖壁的文化层中暴露有红陶片、石铲等少量陶片带有彩绘。文化层距地表约1—3米。根据陶片特征可辨认器型有陶罐、陶钵、陶瓮等初步判断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兼有裴李岗文化晚期遗存。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荥阳市乔楼镇北头村北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胜利渠(俗称引汜工程)是荥阳重要的西水东调工程之一,它是将黄河水系汜河之水调入淮河水系,索河的跨流域引水工程。该渠起源于巩义市草店村寒山寨止于荥阳市老城南关,全长11.5公里,工程由东、西两干渠组成西干渠由渠首沿汜河西岸向北经巩义市小里河等村入高山镇吴沟村、竹川村注入太溪池。东干渠由渠首巩义市草店村向东穿越峡窝镇、城关乡到索河办事处与索河汇流。沿线主要水工建筑物有团结洞、友谊洞、群英洞、胜利渡槽,万米隧洞、分水闸等,北支渠是东干渠之支渠从东干渠大王村分水闸向北经峡窝镇、上街区、城关乡、王村镇入枯河。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荥阳市索河至巩义市小里河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大海寺建筑遗址位于荥阳市索河街道办事处广场南端台地,遗址略呈三角状,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南侧崖壁上暴露有文化层,灰坑和墓葬等遗迹,填土中含有隋唐时期的陶瓷碎片,上世纪70年代,曾在台地北侧发掘古代窖藏坑,出土一大批北魏、唐宋珍贵石刻造像,大海寺是北魏、唐宋时期曾经享誉一方的重要寺院,大海寺遗址发掘出土的的大批北魏、唐宋石刻造像精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雕刻艺术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第一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李商隐墓位于荥阳市豫龙镇二十里铺行政村苜蓿洼自然村东南约500米,墓冢东低西高,呈棺木状,东西长10.4米,南北宽约10米,高约4米,周长45米,墓冢西南的基部有一窄洞,仅可容身,看似墓道,实际是上个世纪中叶,当地百姓为躲避战乱而依墓冢挖下的隐身之洞。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多反映现实生活,揭露封建统治者昏聩腐败、勾心斗角,此墓对研究晚唐社会历史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荥阳市豫龙镇苜蓿湾村南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阴氏节孝坊位于荥阳市乔楼镇东郭行政村秋社自然村东,清雍正十二年(1734)为旌表陈让妻阴氏而建。该坊从北向南,是座3间牌楼式石坊,现仅存最下一层,宽6.23米,高3.57米。华板正前面上刻:“旌表已故儒同陈让妻阴氏节孝坊”及“赐进士出身属荥阳县事山右张翼立男陈良相陈良杰孙生员五事等建雍正拾贰”等字。下坊中间正、正面均饰高浮雕狮子衔绶,两次间坊上则浮雕凤凰、花卉图案等。坊上原石刻“圣旨”匾、坊脊石构件等,不少散存于村内。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荥阳市乔楼镇秋社村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大马沟遗址位于荥阳市贾峪镇马沟村北部,遗址东西长约约700米,南北宽约600米,面积约420000平方米。遗址丰富区在遗址中部,文化层厚约2—3米,东部有板瓦坑、灰坑,西部须水右岸发现西周晚期墓葬,墓宽1米,深1.8米,头南脚北,足端放置陶盂、陶豆、陶鬲各一件。遗址主要是分布的是西周晚期至战国早期文化遗存,另发现有仰韶文化遗存。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荥阳市贾峪镇大马沟村北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张虎臣烈士纪念碑位于荥阳市贾峪镇贾峪村。张虎臣,又名张虎,字亦召,荥阳市贾峪镇贾峪村东沟组人。1864年出生于一个寒苦家庭,由于他勤劳、精明、能干,后来在贾峪置地,办了一处铁铺——豫盛永。他为人忠诚厚道,对穷苦百姓关心备至。1920年任贾峪镇镇长,深受当地人民的拥戴。1925年同共产党党员肖人鹄、戴培元等密切配合,发动农民革命,组织农民协会。张虎臣当选为贾峪区农民协会会长。不久,被选为荥阳农民协会委员长。他的爱国革命活动,触恼了县长陈华龙。陈华龙指使土匪王三刚带八十多名爪牙于1925年农历8月27日凌晨闯入张虎臣家,砍死张虎臣,血洗张家院,张家老幼11口惨遭杀害。为此,革命先驱李大钊撰文《鲁豫陕等省的红会》,以示对张虎臣同志的哀悼。革命先驱李大利同志来郑巡视工作中,听到张虎臣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不安。1931年夏,各地乡绅名流知识界472人,为悼念张虎臣以“公宽信敏”“群贤毕至”立碑两座。张虎臣的英雄事迹,使后代人永志不忘,铭记千秋。信息来源:郑州委党史研究室…详情 ▷
唐垌遗址位于荥阳市广武镇唐垌村南部,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00米,面积约200000平方米。复查该遗址时,在遗址中部冲积沟的崖壁上发现有文化层和灰坑,并从中采集有标本,主要以泥质灰陶和夹砂陶为主,纹饰以绳纹和素面,可辨器形有甑、尊、鬲、甗等器物。从器物上看和以前发现的稍有改变,面积也稍有扩大,本次采集的标本有仰韶、龙山、商、西周时期文化遗存,主要以商代为主。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荥阳市广武镇唐垌村西南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任河遗址位于荥阳市广武镇任何村南,遗址分布于多级台地上,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约600000平方米,在遗址区北部断崖上有遗存较丰富,分布范围较广的文化堆积层,文化层深度大约1.5米,距地表约0.6米,采集的陶器中有泥质红陶和夹砂陶,主要以灰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纹等,可辨器形有罐,鬲,盆等,经分析,其为仰韶和战国文化遗存。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荥阳市广武镇任河村南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古荥阳城在郑州西北27公里处,最早建于战国时期。城垣略呈长方形,大部尚存。自古荥镇西北隅南伸至纪公庙村以东,临索须河折向东至古城村又北折百米左右。北城墙东到钓鱼台村拐向南与古城村城墙相接。东墙已被济水泛滥冲没,仅存东北、东南两个拐角。故城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500米,周长约7000余米。残存城墙最高处20米,上宽10米,基宽30米。城墙系版筑而成,层次分明,夯窝清晰。西城墙有3处缺口,当为城门遗迹。春秋时,晋楚称霸中原,曾鏖战于此;战国时,秦拔荥阳置三川郡,为郡治并设敖仓于邙山;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吴广曾奉命监攻荥阳;楚汉之争,双方曾屡据荥阳,刘邦取敖仓之粟扼项羽于荥阳东,终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北魏太和年间移荥阳治所于索城。历史上,这里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荥阳在西汉时降为县,属河南郡,东汉时属河南尹,三国、魏、晋属荥阳郡,北魏初属荥阳郡,后汉属东恒农郡,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城废。郦道元著《水经注》时称之为“荥阳故城”。解放后,曾多次在这里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荥阳,因位于荥泽西岸荥水之阳而得名。东有鸿沟通淮泗,北依邙山临…详情 ▷
苏寨民居位于荥阳市广武镇苏寨村,该院坐东向西,前院的正房(过厅),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高7米,前院北厢房一所,后院正楼一所,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三层,高约13米;斜对为苏氏家庙坐西向东由正房、南屋、北屋以及倒座(含大门楼)4所硬山式建筑组成门开东北角,门上挂一匾上书“颍滨苗胤”4字(苏辙号“颍滨遗老”),正房面阔3间所存建筑均属砖木结构,小瓦覆顶,硬山式建筑。其工艺手法在本地区保存不多,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荥阳市广武镇苏寨村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大师姑兴国寺位于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行政村西北,坐北向南,现存大殿,山门各一所,大殿面阔五间(14米),进深一间(6米),高约5.5米,建筑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前廊下有原木立柱,檐下饰鹿、仙鹤、花卉等彩绘图案,山门结构与大殿相同,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兰瓦覆顶,寺内现存有唐代开元十二年(724)八棱经幢一座,宋、清代佛教造像多尊及一批清和民国时期的碑刻等文物。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村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无缘真公禅师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东南部寺河村洞林寺西边,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塔高约15米,为鼓腹瓶形实心喇嘛式砖塔,由青砖白灰砌成。塔分五棱八级,塔基为仰覆莲座式,塔身为宝瓶状,每层均镶嵌有刻花大青砖,砖上雕刻有虎、牛、鹿、马、象等动物,以及各种花卉图案。塔身南侧嵌有石碑,铭文曰:重开山无缘公禅师塔。塔刹置有九级相轮、华盖、宝瓶、宝珠等。198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邢河石窟造像位于荥阳市贾峪镇老邢水库西崖,北齐天统四年(568)刻造,窟高、宽、深度均为2米,窟门左、右各刻一力士,窟内刻一佛、二菩萨、二弟子,这种方形石窟,但尊主造像,四壁无刻,与唐初洛阳以及山东益都云门山等石窟相似,特别是门左右的力士浮雕,昂首瞪目、威严护法,栩栩如生,与龙门奉先寺力士酷肖,现石窟已没于老邢水库中。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荥阳市贾峪镇老邢水库西崖壁上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谷山庙地震碑位于荥阳市贾峪镇贾峪行政村西沟自然村谷山庙内,大殿为近代重建,坐北向南,地震碑镶嵌于庙东墙壁上,时代为清嘉庆二十年(1815),碑高0.56米,宽0.6米,周边刻有蔓草纹,正书,凡23行,前8行为正文,字较大,满行14字。后3行记当时粮价,再后为捐资修庙人中及立碑年月。无撰书人名,亦无标题。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荥阳市贾峪镇谷山庙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详情 ▷
河阴石榴风景区位于荥阳市高村乡北部邙岭,景区核心位于刘沟村。刘沟村因河阴石榴种植而成名。刘沟村拥有2000多年的河阴石榴种植历史,是河阴石榴原产地和河阴石榴中心产地。双节期间,正值河阴石榴成熟丰收的时节,市民们可前去采摘品尝。河阴石榴在盛唐时被封为朝廷之贡品,遂成为应节佳果和吉祥的象征,有了“宫廷贡品、历史名产、中州名果”之美誉。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里,把河阴石榴列为美食。“河阴石榴砀山梨,荥阳柿子甜如蜜”的俗语,在民间更是广为传诵。地址:郑州市荥阳市高村乡刘沟村…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