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洞发育于三叠纪灰岩的小孤峰中,位于六枝特区桃花公园内的桃花山脚。地理坐标为东经15288,北纬261229,海拔134米。洞口东南向,高约5米、宽约15米。洞纵深约31米。堆积物面积约15平方米。洞四周开阔。桃花洞遗址于1983年1月修建桃花山公园时发现,建园人员于洞中发现巨猿化石,化石上粘附有灰烬。同年11月至12月,省博物馆派人进行清理和小面积试掘。试掘区堆积物厚约2米,自上而下分为三层:上层为黑色表土层,含磨制石器及陶片等遗物;中层为黑色、灰色粘土层,含人化石、动物化石、石制品和用火遗迹等;下层黄色粘土层未见文化遗物。上层出土玄武岩磨制石斧1件、磨光石器5件及陶片2余件。中层出土石制品256件,同层还出土骨锥、穿孔蚌器和大量烧骨烧石,烧石和炭屑厚达47厘米,并发现有人股骨化石1件,巨貘、獾、熊、虎、豪猪、鹿等1余种哺乳动物化石。在洞口左右两壁还发现用赤铁矿粉为颜料,以人物动物为主要内容的岩画。人类股骨化石折断面显示了髓腔极小,骨壁很厚的原始性,而发达的股骨脊又表现出进步性,被研究者称其为“桃花洞人”。石制品以…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