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民国英德观音岩摩崖石刻观音岩是英德市城北二十里处北江边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因洞中供养观音大士像而得名。洞高40多米,宽30多米,深125米。石壁上分布着63题摩崖石刻,其中字迹不清或残缺的19题,无纪年的11题,清代31题,民国2题。据史书记载,最早描写观音岩的题诗是宋代马伦的《摸鱼儿·游观音岩》。现发现有纪年的最早一题石刻是顺治15年(1658年)周的题刻,最晚一题石刻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无署名“俨然”二字题刻。最大一题石刻长4.65米,宽1.60米,最小一题石刻长0.29米,宽0.20米。观音岩摩崖石刻以数字的题刻为多,此外还有题记和题诗。较著名的有平南王尚可喜、李调元等人的题刻。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九重天景点位于英西峰林十里画廊最美精华段位于世界洞漂之王老虎谷漂流景区内,是英西峰林核心景区系列之全新升级精华版;九重天10大精华卖点为你完美呈现:亿年冰河、万亩森林、千奇溶洞、百怪石林、99层灯光、22度空调、十八罗汉、九指神龟、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九重天观光洞内观光栈道全长1000多米,遍布奇特无比、独一无二、多姿多彩、维妙维肖、神奇美丽的“英石峰林群”“钟乳石林群”,集清远“漂流、地下河、溶洞”“三合一”游玩精华为一身;天然溪流自然穿洞而过,洞内长满奇特形态的英石、钟乳石等;游览主题丰富多彩,游览时间恰到好处。走入森林氧吧清新怡人,走进山间小径幽然脱俗,让你完全置身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观光栈道穿洞而过,怡人空调扑面而来,展现你面前的又是一个美不胜收的“人间仙境”。地址广东省清远英德市黄花镇老虎谷向北500米门票:88元…详情 ▷
文峰塔位于广东省英德市区北江东岸大站镇江南村,1985年被列为“英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距今已390余年,曾两次遭受雷击,北面一行狗牙式砖被击落,但塔身保存尚好。该塔为出檐平座空心砖塔,座南向北,八角九层,高48.5米,每层均有8个船蓬式券门,东南西北四门均通塔心,其余四个门为外壁龛,有塔刹。首层高5.48米,外围周长34.4米,塔身厚3.4米,建筑面积约220平方米,以上逐层楼列递减。平座上窄下宽,用6层狗牙式砖叠涩出檐,后用同样方法还原,加砌7层平砖,再用了层狗牙式砖叠涩上平座,每角隐砌出一个半六角形柱,砖柱之间呈栏额式。二层以上建筑方法与首层大致相同。据知情者说,原塔身每层铺有楼板,并有梯可供攀登至最高层,因年代久远,楼梯现已全毁。文峰塔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正面之感,这充分体现了明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与南山鸣弦峰相互衬托,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又与英德城区隔江对望,从市区向南看去,平展农田上,一塔高耸,傲然屹立,宏伟壮观。该塔距今已390余年,曾两次遭受雷击,北面一行狗牙式砖被击落,但塔身保存尚好。英德县(市…详情 ▷
功垂捍御牌坊,位于英德城西白楼村西庙前。功垂捍御牌坊始建于同治十年(1871年),3间4柱5楼,以花岗岩为原料砌筑。首层门楣上阴刻“功垂捍御”,顶层正中阴刻“圣旨”。虞夫人坊(功垂捍御牌坊)在麻寨(今城西,长岭一带)古西神祠,咸丰十年(1860年)两广总督劳崇光题请敕赐号,同治十年(1871年)建。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功垂捍御牌坊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广东英德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省中北部,东西宽约43.66公里,南北长约15.48公里,总面积为33555公顷。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北缘,属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地区,是以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过渡特征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保存较为完好,局部地带由于人烟稀少,森林植被几乎未被破坏,尤其在崖壁缓和陡坡地区,由于人迹罕至,仍保存着大面积的原生植被。据调查,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原生植被总面积达近5000公顷,其中尤以最高峰船底顶(海拔1586.7米)至大坑一带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原生植被分布区,大树林立、古木参天,胸径1米以上的大树随时可见,群落高度一般在30米左右,国家保护植物——粘木在局部地带为群落的优势种或建群种。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物种资源非常丰富,据初步调查,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0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有保护区内拥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2种,属于二级重点保护的…详情 ▷
英德积庆里仙湖旅游度假区,位于珠三角北缘的英德市。由广东东逸湾集团下属的英德仙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计划将度假区打造成为一个独具魅力的国际级温泉小镇、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温泉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最著名的户外运动公园,中国英德红茶文化基地。积庆里仙湖旅游度假区优美环境,坐拥珍稀温矿泉、森林湖泊等自然生态,是现代时尚生活的追求热点,也是项目的核心资源。项目进行原生态的保护性开发,并邀请了世界知名的规划设计师、酒店管理公司、国际环保顾问公司进行协同规划。度假区将建设成为集温泉度假、商务会议、休闲娱乐、保健疗养、环保饮食于一体的综合性温泉旅游度假区,融合自然优越景致,散发浓郁文化气息。“拥自然生态,享优质服务”——是积庆里仙湖旅游度假区致力为顾客提供健康新生活的服务宗旨。为此,以仙湖度假区为中心,结合项目周边的仙桥地下河生态旅游景区、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万亩茶园、有机农业体验区、户外运动公园等多种旅游、度假、体验性资源,打造一个集自然科普、有机农业、环保生态、文化艺术、时尚户外运动于一体的休闲度假中心。积庆里红茶谷源名于仙湖“积庆里”古村…详情 ▷
南山圣寿寺位于英德市城南二公里外的北江西岸,坐落景色秀丽的南山风景名胜区内。据史料记载,圣寿寺始建于梁大中通五年(公元533年),距今1400多年,是岭南地区较早、较著名的佛教丛林。相传禅宗六祖惠能在广州光孝寺剃度后北上韶关曹溪修建南华寺,途经英德圣寿寺并在此开坛讲经,弘扬佛法。圣寿寺法化南山之灵秀,佛光照尘寰,自古以来,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寻幽览胜和礼佛。如唐代元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著名易学家石汝砺等名人都曾游历此寺并题诗赋词。…详情 ▷
峰林胜境景区位于英西峰林十里画廊最美精华段黄花镇的新民路段,属原生态旅游观光景点,峰林胜境最大特一峰林倒影,这里景色变幻无穷,倒影呈现在眼中的是一面绝美的天空之镜,山和水相近,美幻得你根本分不清这到底是山还是水。这里更是摄像发烧友的最爱,被誉为摄影圣地、湿地公园。景区观景栈道依山延伸,观光凉亭点缀其中,前有聚螺山,中有聚螺祖庙,峰林风光一览无遗,更有四季瓜果任你采摘,七彩花香让你陶醉,婵鸣鸟语,清风拂面……峰林胜境最大特一峰林倒影,这里景色变幻无穷,倒影呈现在眼中的是一面绝美的天空之镜,山和水相近,美幻得你根本分不清这到底是山还是水。这里更是摄像发烧友的最爱,被誉为摄影圣地、湿地公园。近看远山含黛,田野空旷,百花争艳,炊烟袅袅,细碎残阳……交织成了一幅幅美丽清新的田园诗画令人屏息凝视的是那座宛如少女般盈盈伫立于湖中心的小岛。原始无累赘,天然去雕饰,其钟毓灵秀之美已让人无法用更多的形容词修饰,大概是某位天仙在此遗落了她的霓裳羽衣,最后化为了这个绝妙的天宫仙境。还可以去葡萄园摘新鲜的葡萄,硕果累累,一串串色泽鲜亮的葡萄齐齐挂在葡萄架上,…详情 ▷
九龙小镇国际生态农业度假区,国家级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广东级农业公园、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占地约8000多亩,地处于九龙镇英西峰林核心段,内有千多座呈线型排列的石灰岩质山峰,山势雄伟景色奇特大小溪涧、河流穿绕其间,千姿百态的山峰、神秘莫测的岩洞、嶙峋怪异的岩石、变化无穷的云海、雾景、浓郁乡土气息的田园风光,千亩花海烂漫盛开,置身其间,风光绮丽、景致醉人,大有蓝天、青山、碧水回归大自然的神韵,一个集农业公园、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花卉观赏、休闲观光、养生度假、科普教育、户外拓展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旅游度假区。名称来源《九龙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凡间旱涝灾害频繁,黎民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掌管天地的玉帝见状忧心不已,派遣各自身怀绝技的十龙下凡治水,从此苍生免于生灵涂炭。然而好景不长,十龙治水遇山中白虎阻挠,龙虎大战波及人间,七十二府地再次哀鸿遍野。玉皇大帝震怒,下令将十龙封印,十龙含冤被封印于洞天仙境即将封印时一青龙逃脱,为洗清同伴冤屈,青龙与白虎大战数百回合,最终青龙以生命为代价,降服白虎,并化作青龙山,镇守于此。观音菩萨见九龙被封…详情 ▷
史老墩遗址位于英德市沙口镇清溪村北江东岸的一级阶地上。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商时期。1996年发现。1996~1998年发掘200平方米。文化层最厚达3米多。文化内涵分两期。第一期为新石器时代,有遗迹32处,少数为祭祀遗迹,将两件石器摆放成“八”字形;多数是石器制作遗迹,以砧石或砺石为中心,周围多见砾石、石片、石器制作工具、石器胚件、成品或半成品石器,器类包括有尖状器、穿孔器、矛、雕刻器、锤、球、棒、砧、砺石、斧、锛、刀、凿等,其中仅一件双肩石锛。多数石器器身尚留有打制疤痕,属半成品,少数为基本磨制加工完成之石器,说明这里是一处石器制作场。出土少量陶片,有绳纹夹砂陶、曲折纹泥质陶,可辨器形为釜。第二期有灰坑3个及墓葬3座。出土遗物有石器斧、锛、切割器、穿孔器、环、砺石等,陶器有釜、罐、盆、钵、纺轮等,多为夹砂陶,饰绳纹、弦纹、圆窝纹及刻划菱形纹等。年代晚至商时期。1998年英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连江口城址位于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江与北江交汇处的江口嘴山岗上。年代为西汉。1962年发现。在文化层0土许多绳纹板瓦、筒瓦。还有瓮、罐类陶器,饰方格纹、米字纹、水波纹等,铜器类有铜斧、悬刀。据《水经注》载,南越国赵佗曾在此置“洭浦关”,筑“万人城”。…详情 ▷
唐—民国英德南山摩崖石刻位于英德县英城镇南郊一公里的南山。南山由大小十八个山峰组成。南朝梁中大通五年(533年)在山脚建有“万寿寺”,寄寓寿比南山之吉祥而得名。唐宋时期南山建有亭台楼阁等32个景点,吸引着历代游人赋诗题刻留念。唐元和六年(811年)贞阳县令侯著为南山景点“涵晖洞”题名石刻,是南山第一题摩崖石刻。从唐代至民国,南山摩崖石刻原有140多题,现存106题。其中唐代5题,宋代59题,明代11题,清代9题,民国题,年代不明的20题。内容有题名、题记、题字与诗刻,以诗刻为最多。书体有篆、楷、行草等。著名的有唐代元杰的《浈阳果业寺开东岭洞谷铭并序》,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被贬英州时,带着幼子苏过游览南山景点后的题名石刻,有宋代英州知州刘仲堪的《南山十咏并序》、石汝励的《英州南山圣寿寺水车记》、张俞的《广东路新开峡山栈路记》、李修的《英州众乐亭记》,还有明代杜宥诗刻,清代李调元诗刻,民国《重修南山寺纪事》等。苏轼南山题名云:“蜀人苏轼子瞻,南迁惠州,艤舟岩下,与幼子过同游圣寿寺,遇隐者石君汝励,器之,话罗浮之胜,至莫(暮)乃去。绍圣元年九月十二日书。”此石刻已于1969年在修建木…详情 ▷
文英书院位于英德大湾镇金湾社区——始建于1898年,坐南朝北,背倚金山,环境优美,结构别具一格,规模宏伟壮观。文英书院建于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坐南向北,为砖木结构。建筑包括三进式一厅两厢房,面阔24.6米,进深22.6米,占地面积555.96平方米。当时,英德境内建于清朝期间的书院除了文英书院以外,还有龙山书院、南山书院、会英书院、文澜书院。历经时间淘洗,大湾镇文英书院成为唯一幸存下来的古书院。科举制度仍存在期间,文英书院是大湾莘莘学子查经阅典、切磋学问的雅集之堂,是当时蕉冈乡、石莲乡、古道乡、三山乡、杉树乡等各乡学子会考之所;科举制度废除后,该书院又被作为私塾设馆授业之所,为大湾发展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栋梁之才。整体采用青砖筑造,盖琉璃瓦。首进高5.5米,抬梁式举高,三架七踩斗拱出檐,每架有一鳌鱼伏卧其中。大门用花岗岩石板嵌砌,外角棱边雕毛笔状,笔头朝下。门楣上方花岗岩石板,阳刻楷体“文英书院”,每字80厘米见方。右边为“光绪戊戌孟春日谷旦”,左边为“黔南邹翼清敬题”。天池上廊从左到右有中华民国期间用青砖侧面砌成的“同志努力”四字。二进地面高出一进1.6米…详情 ▷
寨山彭家祠建于清代中叶。据称300多年前,一位彭姓盐商迁居到此并扎根繁衍。其子孙后代为防御土匪滋扰,历经20多年艰辛夯土垒筑,建起该古堡;300年后的今天,彭家祠虽然已成为当地知名景区英西峰林走廊的核心景点之一,但所幸仍保留着初始时期的建筑风貌,以及谜一样的传说典故,风采依旧气势逼人。1995年被列为“英德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坐南向北。彭家祠建于螺山上,山高约33米,房舍从山脚起建至山顶,共分三层,通往顶层只有北面一条平均宽1.50米,用石灰石打制成条铺至的石阶路,其余三面均是悬崖峭壁。首层建有房屋5栋,二层为书堂。硬山顶配火锅耳风火墙,青砖砌筑。顶层为彭公可学祠,硬山顶配火锅耳风火墙,有房舍5栋。彭家祠布局巧妙,造工精巧,从山脚到山顶只有一条石阶路可上,而且每层均只有一个小门可通往上一层。这座建在山上的防御性建筑目前在英德所发现的祠堂中是绝无仅有,对研究我市古建筑的构造和如何防御外来侵略及民俗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从山脚到山顶只有一条石阶通道,360级,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始建于清代中叶,既是当地彭氏族人为抵御土匪滋扰而…详情 ▷
石墩岭墓位于英德市浛洸镇石墩岭村。年代为南朝南齐建武四年,墓向270,为长方形砖室墓,长1.57米、宽0.32米、高0.42米。左右壁用三至四行平放顺砖砌叠,往上则分别稍向内砌,至顶时则一至三行平放横砖叠封,形成叠涩式顶。前壁用平放横砖砌,底铺顺砖。墓砖侧刻叶脉纹和“建武四年大国”(497年)纪年。器物放置墓的东西面,有四耳青釉陶罐、青釉陶碗、银质环饰、银质小珠饰和波斯银币枚(两枚已残),币面圆形,直径2.7厘米、厚0.1厘米、重2.3克,出土时装在涂有朱砂的木盒内,木盒已朽,仅剩残片和依稀可辨的朱砂。1995年英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唐—民国英德碧落洞摩崖石刻位于英德县英城镇桥下管理区燕子岩山。碧落洞是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山水秀丽,从唐代起便有人游览,赏景赋诗,刻石留念。洞口上方峭壁上,分别以横行及竖行镌刻“碧落洞”三个大字。唐代自称唐末秩臣的周夔偕贞阳县(英德县前称)令侯著游此洞后,写有《到难篇》,并刻于洞壁上,成为最早的题诗。五代十国时期南汉主刘晟出巡英州时曾游此洞,并命侍臣钟允章写下《盘龙御室记》,勒于石上。以上2题摩崖,大部剥落,字迹难辨。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于元符三年(1100年)授命北归,带着幼子路过英州游碧落洞,题有《碧落洞》诗二首,其中一首刻在洞中石壁上,至今犹存。碧落洞摩崖石刻原有102题,现存99题,其中唐代两题,宋代57题,明代4题,清代8题,民国2题,年代不明和字迹不清的20题。碧落洞石刻自唐代长庆二年(822年)第一题开始,至民国19年(1930年)止,时间延续1108年。不但历史悠久,体裁多样,而且内容丰富,既有名诗佳词、又有游记题名,现在大部份石刻保存良好。1989年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青塘遗址在英德市青塘镇一组石灰岩孤峰的洞穴中。包括有朱屋岩、仙佛岩、吊珠岩和狮头岩黄岩门4处洞穴。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之初。遗址堆积主要含炭屑、烧骨以及螺壳,有一些动物骨骼,均属现生种属。朱屋岩与黄岩门2号洞还发现了人的骨骼。文化遗物有打制石器、穿孔石器、磨制石器、陶器等。可分为两期:第一期以朱屋岩遗存为代表,仅见打制石器,器物类型、形制与阳春独石仔等遗址常见的砾石打击石器相同,碳十四测定螺壳的年龄为距今17140年,划属旧石器时代末期。第二期以黄岩门2号洞为代表,砾石打击石器与第一期基本相同,但出现了磨刃切割器、陶器,形态与牛栏洞遗址第三期文化接近,年代当晚于第一期文化,划属新石器时代初期。此外,在仙佛岩、黄岩门号洞采集的饰长方格纹、编织纹泥质陶片,年代应更晚一些。2019年,青塘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情 ▷
宝晶宫遗址位于英德市南面7公里处北江西岸的燕子山东部洞穴。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在第二层溶洞的古河道堆积中发现14件砾石打制石器。器类有砍砸器、敲砸器、刮削器,其中又有手斧形、双刃、宽刃、凸刃、圆刃等多种形态。没有石片石器。使用锤击法,多数单面打击,个别双面打击,基本不见第二步加工。显示出较为原始粗糙的形态特征,但也有一些略为进步的因素。该洞距当地河水面57米,其高程属第三带洞穴。估计年代与马坝人化石同期,距今约10万年前。…详情 ▷
英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英德市境内,区属南岭山脉东南支脉的山区丘陵地带,区内年均气温20.7,年平均降雨量1876毫米,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这里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优良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大片的森林,形成良好的森林与自然景观,同时,区内岩性地貌因长期受喀斯特作用的影响,形成众多的奇峰怪石、幽洞暗河。英德国家森林公园以其优美、纯朴的自然风光成为人们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的理想场所。地址:清远市英德市境内类型:洞穴森林地质地貌河流等级:游玩时间:建议45小时…详情 ▷
功垂捍卫牌坊位于英德市英城镇李屋村。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坐西向东,为四柱三间一楼石牌坊。歇山顶,上刻“圣旨”2字。石柱为抹角形,柱础两边置抱鼓石。通高8.75米,明间宽2.15米,次间宽1.75米;明间枋额阴刻“功垂捍禦”四字,次间门枋阴刻“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二十日两广总督臣劳崇光题”、“请英德县虞夫人神灵显应恳勅赐封号于九月初一原折由内阁领出奉”、“同治十年正月初七日举人臣杨模敬书”等字,两边石柱浮雕两个手持朝笏的官员。坊保存完好。…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