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景点>甘肃省景点>张掖市景点>最值得去的景点

张掖最值得去的景点

张掖最值得去的景点上榜的有汉·明长城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梨园口战役纪念馆河西解放纪念馆山丹艾黎纪念馆石窝会议纪念馆甘州区西路军烈士纪念馆高金城烈士纪念馆高台县烈士陵园福音堂医院旧址汪家墩红军战斗旧址临泽红西路军烈士陵园张掖大佛寺临泽县博物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艾黎与何克陵园山丹长城文物陈列馆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山丹大佛寺马蹄寺风景区20个景点榜上有名,被张掖网友认为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张掖最值得去的景点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4A景区红色景区爱国教育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坐落于有“戈壁水乡、北凉古都”之称的张掖市高台县,纪念馆前身为高台烈士陵园,始建于1954年,现占地面积198亩。园内掩埋着红西路战河西、血战高台而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3000多名红西路军革命先烈的忠骨。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甘肃省党史教育基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基地、甘肃省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等。自建成以来,先后接待过、洪学智、张震、、、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外各界知名人士、部队官兵、干部、群众、学生等1000多万人(次)。现年接待游客量达67万人(次)以上。是目前全国反映中国红西路军历史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纪念馆,也是红西路军历史的纪念、展示、保护和研究中心。为提升教育基地的整体形象,进一步增强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独特优势,2007年6月,高台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实施“红色旅游”工程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到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建设项…详情 ▷

张掖最值得去的景点之“梨园口战役纪念馆”

梨园口战役纪念馆
3A景区红色景区爱国教育

临泽曾经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和总指挥部所在地,是西征停留时间最长,战斗规模最大,伤亡人数和战斗遗址最多,最具纪念意义的地方。梨园口战役纪念馆(原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座落在临泽县东郊大沙河南岸,总占地面积600亩,是西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为缅怀英烈、慰籍忠魂、激励在世、启迪后代而建设的西路军烈士陵园,现已建成纪念碑、烈士陵墓、将军亭、博物馆、双拥馆、模拟总指挥部和汪家墩雕堡等褒扬革命烈士的纪念建筑。以梨园口战役纪念馆为中心,辐射红西路军下营总指挥部、汪家墩碉堡、栓马桩、红军墙、血战梨园口等红西路军战斗遗址,构成具有革命历史回顾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胜迹。陵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弥漫。纪念碑、烈士墓、将军亭、双拥馆点缀其间,侧旁天鹅湖、儿童乐园、博物馆等别具特色,构成集瞻仰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区。陵园中心是0临泽县委、县政府树立的烈士纪念碑,庄重肃穆,气势宏伟。碑正面是元帅题字“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永垂不朽”的题字,字型工整,用生铁镀铜铸成,金光闪烁。碑高19.36米,宽3.1米,厚1.2米。象征着1936年1…详情 ▷

张掖最值得去的景点之“高台县烈士陵园”

高台县烈士陵园
红色景区爱国教育

高台烈士陵园由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纪念亭,烈士公墓,纪念碑等纪念建筑物组成。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坐落于有“塞上水乡、北凉古都”之称的高台县城,前身为高台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现占地面积200亩馆内掩埋着红西路战河西、血战高台而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3000多名红西路军革命烈士。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是目前全国反映中国红西路军历史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纪念馆,年接待游客量达到26万人(次)。2008年,纪念馆进行了改扩建,改扩建后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整体布局呈“7”字型,依中轴线由西向东依次递进排列,建有通透式大门及大门组雕、“血战高台”英雄群雕、红西路军纪念碑、红西路军阵亡烈士公墓、红西路军纪念馆。前园南、北建有对称的三檐双层五角亭各一座。纪念碑南北两侧分别建有董振堂、杨克明纪念亭。西南角建有1.6万平方米的生态园,北面两亭间建有红西路军战史陈列馆。馆内珍藏文物3000多件。纪念馆采用传…详情 ▷

张掖最值得去的景点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
爱国教育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位于肃南县红湾寺镇祈丰路35号,成立于1996年10月,属于肃南县文化委员会,副科事业单位,国家三级博物馆。该馆是以裕固族为主题,融合县域内出土的各类历史文物、宗教文物、革命文物为一体的民族民俗博物馆。现有职工7人。博物馆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94.86平方米。馆藏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各类文物2528件,藏品涵括金银玉铜、铁瓷陶木、民族服饰、民族生产生活用品等,其中三级以上文物藏品235件。其中,馆藏的西夏时期黑釉剔花缸是我国现存西夏瓷器中体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夏时期的瓷器;刻有回鹘文字和汉文的元太子碑,为研究已经失传的回鹘文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境内出土的唐代吐蕃时期的三足折叠盘、单耳带盖镶松石金壶,工艺精湛,造型优美,为稀世珍宝;康熙皇帝御赐给裕固族大头目的传世龙袍和乾隆皇帝御赐给马蹄寺的龙袍充分体现了封建王朝和边疆少数民族的密切关系。现有“中国裕固族专题展览”和“历史文物精品”两个基本陈列,展出面积600平方米,展出文物共270件。年接待观众4万人次。该馆曾荣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授予“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详情 ▷

张掖最值得去的景点之“山丹大佛寺”

山丹大佛寺
4A景区

山丹大佛寺旧名土佛寺,始建于北魏(公元425年),距今1500多年。明英宗朱祁镇为该寺题写匾额“土佛”,土佛寺由此得名。正统五年,高僧智莹住持该寺,开展佛事活动,因寺宇朴陋,请求山丹卫守备都指挥杨斌,倡导募集,储材陶瓷,予以重修。依山塑高一十三丈坐佛一尊,建成殿宇、山门、法堂,廓宇、厨亭等附属建筑多处。景泰六年,山丹守备都督指挥张熊捐资维修寺院,彩绘塑像,寺院面貌焕然一新。山东滨州训导陈敏谪戍河西时,曾以《重修土佛寺碑记》记其事,河南汝南人吴同春为官甘肃时,赋《山丹土佛》一诗,诗前小序云:“山丹西十里堡,有土佛坐倚山,高十三丈,耳可容人,指甲阔尺余,以五级阁卫之,亦伟矣。余过此题其额曰虚无法象,字径二尺。因为言记其事”。万历九年(1581年),甘肃巡抚候东莱巡视山丹时,又捐资修缮。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八年,甘肃总兵、右军都督同知王允中将军捐巨资重修,规模更加宏大,气势更为壮观。清代,也曾数次缮茸。同治年间,青海反清回民军入境,战事频繁,该寺毁于战乱,荡然无存。光绪九年至十四年,安徽泾县进士查之屏出任山丹知县,地方人士倡导重修。以山之高肖佛之像,就佛之高建佛之阁,广…详情 ▷